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号染色体异染色质区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罗福薇 陈卫东 +3 位作者 欧阳淑媛 耿茜 周璐 陈武斌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3期39-40,共2页
目的分析疑有染色体异常个体的9号染色体异染色质区的变异。方法采集疑有染色体异常的3075名个体静脉血,其中男性1653例,女性1422例,以1515名正常人作对照,培养其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疑有染色体异常个体的9号染色体异染色... 目的分析疑有染色体异常个体的9号染色体异染色质区的变异。方法采集疑有染色体异常的3075名个体静脉血,其中男性1653例,女性1422例,以1515名正常人作对照,培养其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疑有染色体异常个体的9号染色体异染色质区的变异率为5.56%,而正常对照组9号染色体异染色质区的变异率仅为1.32%,9号染色体异染色质区的变异包括9qh+、9qh-及inv(9)。结论疑有染色体异常个体的9号染色体异染色质区的变异率高于正常人4.2倍(P<0.01),这说明9号染色体异染色质区的变异可能参与一些染色体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号染色体 异染色质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病
下载PDF
基因检测及面临的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罗福薇 孙顺昌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63-64,共2页
随着疾病相关基因的不断定位和克隆,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检测由于其独有的对疾病的预见性,使得其正从研究走向临床应用,尤其是应用在对症状前检测,易患性检测和产前检测方面.
关键词 基因检测 问题 分子生物学技术 产前诊断
下载PDF
DMD基因内微卫星标记对女性携带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罗福薇 陈卫东 +2 位作者 耿茜 周璐 欧阳淑媛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年第4期15-17,共3页
目的对1临床诊断为Duchenne肌营养不良家系中两名女性个体进行连锁分析,以确定她们是否为Duchenne肌营养不良致病基因携带者。方法抽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选取3个DMD基因内微卫星标记作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ABI PRISM... 目的对1临床诊断为Duchenne肌营养不良家系中两名女性个体进行连锁分析,以确定她们是否为Duchenne肌营养不良致病基因携带者。方法抽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并提取基因组DNA,选取3个DMD基因内微卫星标记作引物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ABI PRISM377测序仪电泳后进行连锁分析。结果在我们所研究的Duchenne肌营养不良家系中,一女性个体为Duchenne肌营养不良致病基因携带者,而另一女性个体为正常基因型。结论基因内标记可以排除染色体交换,运用DMD基因内微卫星标记可以成功诊断Duchenne肌营养不良家系中女性个体是否为致病基因携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CHENNE肌营养不良 微卫星标记 携带者 诊断
下载PDF
广东某核电站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罗福薇 陈卫东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6-307,共2页
目的探讨核电站接触低剂量中子和γ-射线辐射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类型及畸变率。方法随机抽取广东某核电站38名工作人员的静脉血,并以无辐射接触史的正常人作对照,培养其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核电站接触低剂量中子和γ-射... 目的探讨核电站接触低剂量中子和γ-射线辐射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类型及畸变率。方法随机抽取广东某核电站38名工作人员的静脉血,并以无辐射接触史的正常人作对照,培养其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核电站接触低剂量中子和γ-射线辐射工作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类型有染色体断裂、双微小点(体)、环状染色体及双着丝粒染色体,畸变率为27.6/10 000,而对照组染色体畸变率仅为2.5/10 000。结论核电站接触低剂量中子和γ-射线辐射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明显变率高于无辐射接触史的正常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辐射 染色体核型 染色体畸变
下载PDF
染色体倒位对妊娠结局遗传效应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娟 谢建生 +5 位作者 罗福薇 耿茜 张华坤 陈武斌 李芳 刘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倒位对妊娠结局的遗传效应。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因不良妊娠生育史在本院妇科门诊及优生门诊遗传咨询的3 610例就诊者取外周血培养进行染色体G显带分析。结果 3 610例中发现76例染色体倒位患者共14种倒位类型,其... 目的探讨染色体倒位对妊娠结局的遗传效应。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因不良妊娠生育史在本院妇科门诊及优生门诊遗传咨询的3 610例就诊者取外周血培养进行染色体G显带分析。结果 3 610例中发现76例染色体倒位患者共14种倒位类型,其中46例本人或配偶有自然流产史(流产1次12例,流产2次26例,流产3次8例),不孕不育2例,死胎畸胎8例(合并自然流产2例),精液异常5例,余15例无不良妊娠史。结论染色体倒位可能会导致自然流产、不孕不育、畸胎等不良妊娠结局;必要的产前诊断可防止染色体病患儿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倒位 自然流产 先天畸形 染色体核型
下载PDF
1例男性不育患者与1例产前诊断胎儿的idic(Yp)细胞及分子遗传学分析
6
作者 耿茜 罗福薇 +4 位作者 吴维青 徐志勇 王丽 王勤 谢建生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7期642-646,共5页
目的:综合应用细胞及分子遗传学技术检测1例男性不育患者和1例产前诊断胎儿,以明确idic(Y)的基因诊断,并指导临床咨询和患者生育。方法:常规外周血和羊水细胞培养制片,G、C显带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常规提取外周血和羊水基因组... 目的:综合应用细胞及分子遗传学技术检测1例男性不育患者和1例产前诊断胎儿,以明确idic(Y)的基因诊断,并指导临床咨询和患者生育。方法:常规外周血和羊水细胞培养制片,G、C显带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常规提取外周血和羊水基因组DNA,进行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CGH)及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MLPA)分析。结果:综合各项检测结果,2例患者均诊断为45,X/46,X,idic(Y)(p11.31)嵌合型,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基因组序列为chrY:2,710,250-57,428,567;SRY、ZFY、UTY及AZF等关键基因结构完整。产前诊断胎儿除AZFc区有父源性微缺失外,与男性不育患者结果相似。结论:idic(Y)(p11.31)可引发矮小及男性不育症状。在经典的核型分析和FISH基础上,综合应用Array-CGH、MLPA技术可以提高idic(Y)的诊断准确度,有助于其遗传基础与临床效应的研究及指导临床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双着丝粒等臂Y染色体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
下载PDF
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对儿童MDS诊断的意义
7
作者 陈卫东 罗福薇 +1 位作者 张毅 胡飞雪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年第5期44-45,47,共3页
目的对1例临床怀疑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女性儿童进行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帮助对患儿进行确诊。方法抽取临床怀疑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儿的外周血和骨髓,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分别进行培养,然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 目的对1例临床怀疑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女性儿童进行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以帮助对患儿进行确诊。方法抽取临床怀疑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儿的外周血和骨髓,对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分别进行培养,然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核型均为46,XX;而骨髓细胞的核型为46,XX/47,XX+8,其中核型为46,XX的细胞占54%,核型为47,XX+8的细胞占46%。结论结合患儿的临床资料和骨髓细胞的核型分析结果,依据WHO关于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分型标准,该女性患儿可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儿童 染色体核型 骨髓细胞
下载PDF
封闭抗体缺失与不同类型复发性自然流产关系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张华坤 刘庆芝 +4 位作者 谢建生 罗燕 罗福薇 李雪梅 陈秀敏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87-789,共3页
目的:研究复发性自然流产(RSA)与封闭抗体的关系,探讨封闭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89例RSA患者和50例正常孕妇血清的封闭抗体抗丈夫淋巴细胞抗体(APLA),并且比较不同类型流产APLA阴性率的差异;同时利... 目的:研究复发性自然流产(RSA)与封闭抗体的关系,探讨封闭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89例RSA患者和50例正常孕妇血清的封闭抗体抗丈夫淋巴细胞抗体(APLA),并且比较不同类型流产APLA阴性率的差异;同时利用G显带技术对稽留流产组130例患者绒毛染色体分析。结果:RSA患者APLA阴性率为86.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阴性率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难免流产组患者APLA的阴性率为94.59%,稽留流产组阴性率为70.7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稽留流产组绒毛染色体异常率为52.31%。结论:RSA与患者封闭抗体缺失有关,其中封闭抗体缺失在难免流产患者中缺失更为明显。在RSA患者中及时进行封闭抗体的检测,对于RSA的实验室诊断及免疫治疗非常重要,稽留流产患者在检测封闭抗体的同时,分析绒毛染色体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自然流产 封闭抗体 难免流产 稽留流产 染色体分析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制备聚磷酸钙/淫羊藿苷骨支架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治疗骨缺损 被引量:11
9
作者 石永新 逄增金 +4 位作者 羊明智 彭立军 李富琴 宋晖 罗福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3309-3315,共7页
背景: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快速发展,寻找最佳的支架材料、诱导细胞成骨分化的因子以及分化增殖能力强、来源充足的干细胞,成为骨科领域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聚磷酸钙/淫羊藿苷骨支架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治疗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背景: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快速发展,寻找最佳的支架材料、诱导细胞成骨分化的因子以及分化增殖能力强、来源充足的干细胞,成为骨科领域研究的热点。目的:探讨聚磷酸钙/淫羊藿苷骨支架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治疗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聚磷酸钙/淫羊藿苷复合骨支架,分离和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6只新西兰大白兔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8只,均建立股骨髁骨缺损模型并植入聚磷酸钙/淫羊藿苷骨支架复合体,然后实验组大白兔经股静脉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5 m L(1×10~9L^(-1)),对照组大白兔经股静脉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术后4,8,12周每组取6只大白兔,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Transwell小室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能力,q RT-PCR法测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Ⅰ型胶原蛋白、CD44 mRNA水平;然后取兔股骨髁标本,X射线片观察复合骨支架以及周围骨痂形成情况,Van-Gieson染色观察骨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骨痂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结果与结论:①实验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数均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Ⅰ型胶原蛋白、CD44 mRN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②X射线检查和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骨痂形成速度和效果优于对照组;③实验组骨痂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④结果表明3D打印技术制备的聚磷酸钙/淫羊藿苷骨支架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在骨缺损治疗中具有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髁 骨缺损 聚磷酸钙 淫羊藿苷 复合骨支架 3D打印技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下载PDF
医学检验实验室的全自动化
10
作者 孙顺昌 罗福薇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3年第1期43-43,F004,共2页
关键词 医学检验 实验室 全自动化 血液分析仪 血凝仪
下载PDF
孕早中期孕妇血清标志物产前筛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玉芬 罗福薇 +2 位作者 张黎 沈辉宁 刘展梅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年第5期64-64,63,共2页
目的通过较大样本孕早、中期孕妇的血清标志物的筛查,探索一种有效的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及其他严重出生缺陷儿的技术体系。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检测技术,使用“唐氏综合征软件”筛查出高危对象,通过B超、羊水细胞学染色体核型分析给予... 目的通过较大样本孕早、中期孕妇的血清标志物的筛查,探索一种有效的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及其他严重出生缺陷儿的技术体系。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检测技术,使用“唐氏综合征软件”筛查出高危对象,通过B超、羊水细胞学染色体核型分析给予诊断。结果参加筛查的2261例孕妇中,筛查出唐氏综合征及其他严重出生缺陷儿高风险72例,阳性率3.18%,发现唐氏综合征2例,胎儿异常2例,胎心弱无羊水1例。结论孕妇血清标志物作为筛查唐氏综合征及其他严重出生缺陷儿的方法,提供了产前诊断的高危对象,减少了产前诊断的盲目性,是一种简单、无创、有效的产前筛查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血清标志物 产前筛查 唐氏综合征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基因新突变引起的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罗福薇 吴维青 +4 位作者 耿茜 李芳 陈武斌 甘万霞 谢建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 对1例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CAIS)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进行分析,寻找致病突变.方法 提取外周血全基因组DNA,扩增位于X染色体上的AR基因所有8个外显子及邻近... 目的 对1例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complete androgen insensitivity syndrom,CAIS)的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基因进行分析,寻找致病突变.方法 提取外周血全基因组DNA,扩增位于X染色体上的AR基因所有8个外显子及邻近外显子与内含子之间的剪切位点DNA序列,对扩增片段直接进行DNA序列测定,与基因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该病例AR基因第1外显子的441位密码子发生无义突变(GAA→TAA),由编码谷氨酸(Glu)变为终止密码,导致雄激素受体蛋白翻译至441位时终止,产生没有功能的氨基酸多肽残段.结论 Glu441stop(GAA→TAA)是一种导致CAIS的AR基因新的突变方式,之前在世界范围内均未见报道,丰富了AR基因突变谱,增加对CAIS发病机制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型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雄激素受体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一例猫叫综合征患儿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福薇 罗彩群 +5 位作者 谢建生 耿茜 刘红 李芳 陈武斌 王丽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3-446,共4页
目的对1例猫叫综合征患儿进行基因组拷贝数分析,寻找其致病原因。方法对患儿外周血进行常规G显带分析,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异常拷贝数区域进行验证。结果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XY... 目的对1例猫叫综合征患儿进行基因组拷贝数分析,寻找其致病原因。方法对患儿外周血进行常规G显带分析,应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异常拷贝数区域进行验证。结果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XY,der(5)(p?)。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显示其在5p14.2-p15.3处存在23.263Mb的片段缺失,12号染色体12p31区域存在14.602Mb的片段重复。重复片段连接至5p14.2处,形成5号衍生染色体,即arr cgh 5p15.3p14.2(PLEKHG4B→CDH12)×1pat,12p13.33p13.1(IQSEC3→GUCY2C)×3pat。荧光原位杂交证实患儿存在5p末端缺失及12p末端重复。结论5号染色体不平衡易位导致患儿5p末端缺失可能是患儿的病因。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具有高分辨、高通量和高准确性的优点,适用于全基因组拷贝变异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叫综合征 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 拷贝数变异
原文传递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足月小样儿染色体畸变一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福薇 陈卫东 +2 位作者 耿茜 罗燕 金晴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71-172,共2页
患儿男,足月小样儿,胎龄40周,出生体重2200g,头围28cm,身长45cm。患儿呈现小颅、扁平脸、宽额,小眼且睑裂狭小,耳小低位,小鼻,鼻梁较低且鼻根宽大。全身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超声检查未见内脏异常,初步怀疑患儿可能存在... 患儿男,足月小样儿,胎龄40周,出生体重2200g,头围28cm,身长45cm。患儿呈现小颅、扁平脸、宽额,小眼且睑裂狭小,耳小低位,小鼻,鼻梁较低且鼻根宽大。全身体格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超声检查未见内脏异常,初步怀疑患儿可能存在染色体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小样儿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染色体畸变 全身体格检查 染色体异常 出生体重 睑裂狭小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在脊肌萎缩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福薇 吴维青 +3 位作者 王辉 耿茜 邓晓莉 谢建生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3年第7期14-16,60,共4页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在脊肌萎缩症的患者诊断、携带者诊断及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脊肌萎缩症患者39例、父母30例(15例患者的双亲)、胎儿9例;同时选取44例健康个体为正常对照。抽提外周血或羊水标本DNA,应用多重连... 目的探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在脊肌萎缩症的患者诊断、携带者诊断及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脊肌萎缩症患者39例、父母30例(15例患者的双亲)、胎儿9例;同时选取44例健康个体为正常对照。抽提外周血或羊水标本DNA,应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分析SMN1基因外显子7和外显子8是否缺失。结果 39例脊肌萎缩症患者中有35例存在SMN1基因外显子7和外显子8纯合缺失,其余4例为外显子7纯合缺失。30例父母的SMN1基因均呈现外显子7和外显子8杂合缺失。9例胎儿中,有2例存在SMN1基因外显子7和外显子8纯合缺失,4例有外显子7和外显子8杂合缺失,3例未见SMN1基因外显子7或外显子8缺失。44例正常对照个体均未见SMN1基因外显子7或外显子8缺失。结论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是一种可靠的脊肌萎缩症分子诊断方法,可用于脊肌萎缩症的患者基因诊断、携带者基因诊断及产前基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肌萎缩症 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 基因诊断
原文传递
252例稽留流产者绒毛细胞遗传学分析及环境因素初探 被引量:52
16
作者 张华坤 罗福薇 +5 位作者 耿茜 刘庆芝 李娟 陈武斌 李芳 谢建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绒毛染色体异常及其环境因素与稽留流产的关系。方法无菌条件下取252例稽留流产患者(流产组)及50名正常早孕行人工流产术者(对照组)的胚胎绒毛,采用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进行G显带分析,并由专人询问、登记相关资料。结果... 目的探讨绒毛染色体异常及其环境因素与稽留流产的关系。方法无菌条件下取252例稽留流产患者(流产组)及50名正常早孕行人工流产术者(对照组)的胚胎绒毛,采用细胞培养法制备染色体进行G显带分析,并由专人询问、登记相关资料。结果流产组绒毛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58.0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流产组140例核型异常中以常染色体三体、性染色体单体及三倍体为主,分别占异常总数的57.86%、20.71%及12.14%;流产组中长期接触电脑、电视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绒毛染色体数目异常是稽留流产患者的重要病因,进行绒毛细胞遗传学分析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孕妇长期接触电脑、电视是引起稽留流产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稽留流产 绒毛 染色体核型分析 环境因素
原文传递
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快速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 被引量:127
17
作者 李胜利 欧阳淑媛 +7 位作者 陈琮瑛 刘菊玲 毕静茹 姚远 官勇 廖玉媚 罗福薇 文华轩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8期594-596,共3页
目的探讨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在诊断胎儿心脏畸形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在我院产前检查的妊娠 18~40 周连续病例 15 608 例,进行胎儿心脏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检测,即横切胎儿胸腔获取四腔心切面,观察心房与心室及其连... 目的探讨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在诊断胎儿心脏畸形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在我院产前检查的妊娠 18~40 周连续病例 15 608 例,进行胎儿心脏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检测,即横切胎儿胸腔获取四腔心切面,观察心房与心室及其连接关系、房室间隔、左右房室瓣以及肺静脉与左房的连接关系,然后将探头声束平面略向胎儿头侧偏斜,依次显示左心室与主动脉的连接关系及右心室与肺动脉的连接关系,且实时动态扫查时观察主、肺动脉起始部的交叉及主、肺动脉相对大小,从而对心脏的主要结构及连接关系作出快速评价.结果 15 608 例胎儿中,经产后或引产证实的各种心脏畸形126例, 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检出各种心脏畸形117例,漏诊9例.结论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是显示胎儿心脏结构及产前筛查胎儿心脏畸形的重要影像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腔心平面头侧偏斜法 胎儿 先天性心脏畸形 心脏结构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167例胎儿先天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耿茜 罗福薇 +6 位作者 李娟 张华坤 刘红 陈武斌 李芳 甘万霞 谢建生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9-590,共2页
目的探讨胎儿先天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明确羊水细胞核型分析的意义,加强产前诊断工作。方法选取2003年4月至2010年8月间,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B超筛查为先天畸形的胎儿167例,进行羊水细胞核型分析,畸形分为单发(79... 目的探讨胎儿先天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明确羊水细胞核型分析的意义,加强产前诊断工作。方法选取2003年4月至2010年8月间,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B超筛查为先天畸形的胎儿167例,进行羊水细胞核型分析,畸形分为单发(79例)和多发(88例)两组,按畸形出现的解剖系统分为8类,评估各类畸形与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167例先天畸形胎儿共检出染色体异常60例(35.93%),其中数目异常49例。统计学分析显示:多发畸形染色体异常率高于单发畸形;单发畸形中,胎儿水肿或水囊瘤的染色体异常率高于颅脑、面颈部、骨骼四肢和心血管系统畸形。唇腭裂和多囊肾两种畸形未检出染色体异常。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先天畸形的一个主要因素,染色体数目异常是染色体病导致先天畸形的最常见类型,多发畸形胎儿染色体病的风险高于单发畸形胎儿,不同种类的单发畸形,染色体异常检出率存在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畸形 羊水细胞 核型分析
原文传递
G显带和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联合分析心脏发育畸形胎儿的染色体异常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洋 谢建生 +8 位作者 耿茜 徐志勇 吴维青 罗福薇 李素丽 王勤 陈武斌 谭鸿熙 张瑚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与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在检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的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MLPA技术对104例中孕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与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在检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的染色体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MLPA技术对104例中孕期B超提示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进行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检测。对检出的染色体异常,进一步通过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予以验证。结果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与MLPA检测结果显示,在104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羊水标本中,检出19例染色体异常,异常检出率为18%。93例心脏畸形胎儿的羊水标本进行CMA检测,共检出14例染色体异常,其中10例异常为已知的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4例为临床意义未明的CNV。10例致病性CNV羊水标本的MLPA检测结果也显示相同的染色体异常,4例临床意义未明CNV的羊水标本的MLPA检测结果仅1例检出异常。结论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联合MLPA技术是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检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畸形 染色体核型分析 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原文传递
胎儿小颌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 被引量:14
20
作者 陈琮瑛 李胜利 +6 位作者 欧阳淑媛 刘菊玲 毕静茹 官勇 廖玉媚 罗福薇 文华轩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2期919-921,共3页
目的 探讨胎儿小颌畸形的超声特征及临床意义 ,提高此类畸形的产前检出率。方法 对我院常规产前检查或因外院超声发现其他异常来我科超声检查的 13 5 0 0例胎儿进行颜面部冠状、横切及矢状切面扫查 ,通过正中矢状切面和冠状切面主观... 目的 探讨胎儿小颌畸形的超声特征及临床意义 ,提高此类畸形的产前检出率。方法 对我院常规产前检查或因外院超声发现其他异常来我科超声检查的 13 5 0 0例胎儿进行颜面部冠状、横切及矢状切面扫查 ,通过正中矢状切面和冠状切面主观判断是否存在小颌畸形 ,再多次测量下颌骨前后径并与双顶径比较 ,对因其他畸形引产的 2例小颌畸形亦行模拟宫内超声检查。结果 产前产后共诊断 15例胎儿小颌畸形 ,所有小颌畸形在胎儿颜面部正中矢状切面及冠状切面显示胎儿下颌短小后缩 ,上下唇不能闭合 ,下唇较上唇更靠后 ,下颌骨前后径明显小于 1/2双顶径 ,13例于产前获得小颌畸形的明确诊断 ,所有产前诊断病例均经引产证实。结论 产前二维超声能诊断胎儿小颌畸形 ,正中矢状切面是诊断胎儿小颌畸形的最佳切面 ,颜面部冠状切面亦有重要作用。由于小颌畸形可能是染色体异常和一些畸形综合征的一个线索和标志 ,因此诊断下颌畸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颌畸形 诊断 儿小 胎儿 切面 颜面部 产前 发现 染色体异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