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AutoLISP语言绘制带缓和曲线的铁路曲线平面图 被引量:1
1
作者 罗程耀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0年第1期52-54,共3页
通过AutoLISP编程方法的剖析,探讨了基于Visual LISP(VLISP)编程软件环境下,利用AutoLISP语言编程绘制带缓和曲线的铁路曲线平面图的过程,为直接在AutoCAD图形环境下实现复杂铁路线路平面制图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法。
关键词 线路平面 缓和曲线 AUTOCAD AUTOLISP
下载PDF
铁路站场设计方法及案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罗程耀 《科技资讯》 2015年第14期58-59,共2页
该文基于该研究者多年从事铁路站场设计的相关工作经验,以铁路站场设计方法及案例分析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年从事铁路站场设计、咨询、规程规范编制、技术管理的实践和心得,试图从较宏观的角度诠释"二十字方针"的具体的内涵,归... 该文基于该研究者多年从事铁路站场设计的相关工作经验,以铁路站场设计方法及案例分析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年从事铁路站场设计、咨询、规程规范编制、技术管理的实践和心得,试图从较宏观的角度诠释"二十字方针"的具体的内涵,归纳、总结站场规划建设理念和特点、各类工程中站场设计的重要节点、设计理念在工程中的灵活运用,并列举部分工程实例进行分析、以与同行技术人员商榷、探讨、借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站场 设计 枢纽 区间站
下载PDF
市郊铁路重庆至合川线引入重庆枢纽工程方案设计
3
作者 罗程耀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35期88-92,共5页
在分析重庆枢纽路网构成及车流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重庆至合川线引入重庆枢纽的方案进行综合比较研究,提出了接轨于磨心坡站,新设磨心坡北场,渝合中穿襄渝线方案,该方案线路短,投资省,进路顺畅,作业便捷,交接作业不切割襄渝正线。该文... 在分析重庆枢纽路网构成及车流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重庆至合川线引入重庆枢纽的方案进行综合比较研究,提出了接轨于磨心坡站,新设磨心坡北场,渝合中穿襄渝线方案,该方案线路短,投资省,进路顺畅,作业便捷,交接作业不切割襄渝正线。该文在方案研究思路方面,颇有新意,具有较强的借鉴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枢纽 市郊铁路 交接作业
下载PDF
城市道路网设计要点及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虹 罗程耀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13期21-22,共2页
该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道路设计的相关工作经验,以中小城市道路网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小城市道路网规划的方法与预估体系,该文从交通分配方法开始着手,进而探讨了道路网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思路,然后指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 该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城市道路设计的相关工作经验,以中小城市道路网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小城市道路网规划的方法与预估体系,该文从交通分配方法开始着手,进而探讨了道路网规划设计的原则和思路,然后指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给出了具体的预估方法与指标,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城市 道路网 规划 设计 指标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仿真的凸轮轴高速磨削稳定性判定
5
作者 罗德龙 邓朝晖 +3 位作者 刘涛 佘帅龙 罗程耀 彭克立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6-61,共6页
以凸轮轴高速磨削工艺系统稳定性为研究对象,建立磨削系统的凸轮轴-砂轮-支撑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来辨识磨削力的动态影响因素——凸轮轮廓曲率半径和瞬时磨削深度.基于所建立的磨削动力学模型搭建Matlab/Simulink颤... 以凸轮轴高速磨削工艺系统稳定性为研究对象,建立磨削系统的凸轮轴-砂轮-支撑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来辨识磨削力的动态影响因素——凸轮轮廓曲率半径和瞬时磨削深度.基于所建立的磨削动力学模型搭建Matlab/Simulink颤振仿真模型,并从稳定性叶瓣图中选取相应的磨削工艺参数组合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将仿真振动位移时域图所得的稳定性结论与稳定性叶瓣图的磨削稳定区域进行比较,验证了建立的磨削动力学模型和数值仿真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轮轴高速磨削 动力学建模 稳定性叶瓣图 数值仿真
下载PDF
基于动态磨削深度的非圆轮廓高速磨削稳定性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涛 邓朝晖 +3 位作者 罗程耀 吕黎曙 李重阳 万林林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64-274,共11页
磨削颤振严重影响非圆轮廓轴类零件的磨削加工表面质量,降低其生产效率。在分析非圆轮廓磨削几何运动学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等效简化"工件-砂轮"系统为多自由度弹簧阻尼系统,将砂轮和工件的接触过程转化为物理模型,综合考虑再... 磨削颤振严重影响非圆轮廓轴类零件的磨削加工表面质量,降低其生产效率。在分析非圆轮廓磨削几何运动学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等效简化"工件-砂轮"系统为多自由度弹簧阻尼系统,将砂轮和工件的接触过程转化为物理模型,综合考虑再生效应和非圆轮廓磨削动态几何特性,推导了非圆轮廓动态磨削深度计算方法,并建立了多因素耦合的非圆轮廓磨削动力学模型。以典型非圆轮廓轴类零件-凸轮轴为例,基于试验和理论计算方法获得了磨削工艺系统模态参数和接触刚度,考虑接触刚度非线性特性绘制了磨削工艺系统稳定性叶瓣图;最后,以试验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揭示了非圆轮廓磨削颤振稳定性机理,结果表明:考虑接触刚度的稳定性叶瓣图可更准确地预测磨削工艺系统的稳定性,在稳定区域高速磨削可以有效地提高非圆轮廓轴类零件的加工质量,不同轮廓位置的振动状态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圆轮廓磨削 颤振稳定性 动力学模型 动态磨削深度 接触刚度 凸轮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