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2017年广州市白云区城乡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咏梅 罗聆 +4 位作者 杨菊 李辛 张玉卿 张志城 林淑娴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6期829-830,共2页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趋势及城乡差异。方法对白云区三家医院近十年上报至《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的所有病例进行根本死因分类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农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是城镇的10.68倍,劳力工作者的死亡率高...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趋势及城乡差异。方法对白云区三家医院近十年上报至《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的所有病例进行根本死因分类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农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是城镇的10.68倍,劳力工作者的死亡率高于非劳力工作者(P<0.05);经济收入低的职业的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时长短,死亡率高。结论农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远高于城镇,其中劳力工作者、经济收入较低者及农村地区中老年人更容易因其死亡。针对这些人群进行前瞻性健康宣传干预,做到早诊早治,可减少社会经济、家庭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死亡分析 城乡差异
下载PDF
人口流动及无偶生活状态对广州市白云区居民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咏梅 罗聆 +1 位作者 杨菊 张志城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2期261-262,共2页
目的调查人口流动无偶生活状态对广州市白云区居民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对白云区三家医院近十年所有因循环系统死亡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率与流动人口数量变化趋势高度一致,死亡率曲线拐点滞后1~2年... 目的调查人口流动无偶生活状态对广州市白云区居民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对白云区三家医院近十年所有因循环系统死亡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率与流动人口数量变化趋势高度一致,死亡率曲线拐点滞后1~2年与流动人口数据曲线拐点良好对应(R=0.784, P <0.01)。无偶组60岁以下男性死亡比例高于女性,亦高于已婚男性。病程短于一年期者比例达到35%,同样男性死亡比例高于女性。无偶男性约有45%在一年内死亡(P <0.05)。结论白云区流动人口增长与心脑血管病患者死亡率上升呈正相关,无偶生活状态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尤其对男性患者存活率以及存活期有着实质性影响。加大对流动人口宣传与教育,对无偶人群,尤其是男性进行相应的健康体检,及早诊治是防控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死因分析 无偶生活状态
下载PDF
2019—2020年广州市白云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咏梅 罗聆 +2 位作者 杨菊 曹伟强 张志城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1期19-22,27,共5页
目的 探究2019—2020年广州市白云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在各街镇的空间分布特点,为当地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技术,结合传统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建立2019—2... 目的 探究2019—2020年广州市白云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在各街镇的空间分布特点,为当地消化系统恶性肿瘤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技术,结合传统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建立2019—2020年白云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数据库,进行全局趋势面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测其空间分布特点和聚集性特征。结果 2019—2020年广州市白云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的街镇为三元里街道,且死亡率自北向南、由东向西有先下降再上升的变化特点,在三元里街道、太和镇、永平街道等区域存在空间聚集性。结论 2019—2020年白云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应针对三元里街道等高-高聚集性的热点地区采取更严密、有效的肿瘤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 恶性肿瘤 空间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GIS) 广州市白云区
下载PDF
456名中老年干部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4
作者 郭建华 罗聆 莫洁怡 《广西预防医学》 2003年第5期267-267,共1页
关键词 中老年干部 健康检查 腺瘤 结肠癌 广州市白云区
下载PDF
2009—2020年广州市白云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分析
5
作者 黄咏梅 罗聆 杨菊 《现代医院》 2023年第3期450-456,共7页
目的分析2009—2020年广州市白云区的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与潜在因素的变化趋势,为白云区恶性肿瘤的防治策略提供针对性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白云区2009—2020年恶性肿瘤的死亡数据,统计分析当地恶性肿瘤死亡率、标化死亡率、... 目的分析2009—2020年广州市白云区的恶性肿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与潜在因素的变化趋势,为白云区恶性肿瘤的防治策略提供针对性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白云区2009—2020年恶性肿瘤的死亡数据,统计分析当地恶性肿瘤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变化率,以及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婚姻状况等人群的分布情况。结果广州市白云区2009—2020年恶性肿瘤的累计死亡率为444.27/10万,累计标化死亡率为774.24/10万;恶性肿瘤死因中死亡率前三的肿瘤为肺癌(117.53/10万)、肝癌(72.67/10万)、结直肠癌(48.62/10万);男性除乳腺癌外,肺癌、肝癌、结直肠癌等的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1);不用年龄段各恶性肿瘤死亡占比不同,恶性肿瘤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农民为死亡占比最高的职业;不同婚姻状态在不同年龄段的死亡分布有差异。结论近年来广州市白云区的恶性肿瘤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恶性肿瘤仍然是白云区常住人口的主要死因构成之一,特别是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应当加强生活环境以及空气质量的治理,提高当地居民的定期体检意识,有针对性地完善当地恶性肿瘤防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死亡率 流行病学分析 婚姻状态 广州市白云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