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全域ADC直方图预测舌鳞状细胞癌PD-L1表达的研究
1
作者 罗舒艳 胡子洋 +2 位作者 孙国文 高娜 林梓桐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9-704,共6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DWI序列表观扩散系数(ADC)的直方图参数对舌癌原发灶中肿瘤细胞PD-L1表达高低的鉴别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术前行MRI检查并经组织病理证实为舌鳞状细胞癌(TSCC)的患者资料。将扩散敏感系数(b值)为1000 s/mm 2...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DWI序列表观扩散系数(ADC)的直方图参数对舌癌原发灶中肿瘤细胞PD-L1表达高低的鉴别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术前行MRI检查并经组织病理证实为舌鳞状细胞癌(TSCC)的患者资料。将扩散敏感系数(b值)为1000 s/mm 2的DWI序列图像生成的ADC图像导入至3D Slicer软件中,勾画肿瘤全层的病灶边界,生成3D感兴趣区(ROI),经软件的Radiomics模块提取ADC直方图参数,包括能量ADC Energy、总能量ADC Total Energy、熵ADC Entropy、最小值ADC Min、最大值ADC Max、第十百分位数ACD 10th、第九十百分位ADC 90th、最大值Max、均值ADC Mean、中值ADC Median、四分位距ADC Interquartile Range、极差ADC Range、平均绝对离差ADC MAD、ADC鲁棒平均绝对离差ADC rMAD、均方根ADC RMS、偏度ADC Skewness、峰度ADC Kurtosis、方差ADC Variance、均匀性ADC Uniformity。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舌癌组织切片进行PD-L1染色,对肿瘤细胞上PD-L1的表达进行评分。统计学分析PD-L1高低表达组间的ADC直方图参数的差异性。结果:方差ADC Variance、四分位距ADC Interquartile Range、平均绝对离差ADC MAD、鲁棒平均绝对离差ADC rMAD,在PD-L1高低表达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参数在ROC曲线上的AUC值分别为0.754、0.762、0.754、0.762;灵敏度分别为84.6%、69.2%、84.6%、76.9%;特异度分别为70.0%、80.0%、70.0%、70.0%。结论:基于肿瘤全域的ADC直方图参数在鉴别TSCC中肿瘤细胞PD-L1的表达中具有良好的效能,有望成为无创预测TSCC中PD-L1表达差异的影像成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磁共振成像 直方图分析
下载PDF
CTLA-4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胡安印 梁淼 +1 位作者 罗舒艳 窦环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6期3121-3126,3131,共7页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是一种在T细胞活化过程中起着重要负调控作用从而保持T细胞活化平衡的共刺激分子,近年来研究表明CTLA-4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T细胞及抗原呈递细胞上异常表达,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关系。由于...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是一种在T细胞活化过程中起着重要负调控作用从而保持T细胞活化平衡的共刺激分子,近年来研究表明CTLA-4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T细胞及抗原呈递细胞上异常表达,且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关系。由于CTLA-4的特殊作用,围绕它来研究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途径已成为热点,其中CTLA4-Ig可能在B7-CD28/CTLA-4共刺激通路中抑制B7-CD28途径从而起到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效果,对CTLA-4及共刺激途径的进一步研究在寻找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新方法方面有着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乳糜泻疾病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下载PDF
上颌骨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的手术治疗效果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田美 王丹妮 +2 位作者 罗舒艳 翟一伟 孙国文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7-451,共5页
目的探讨上颌骨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8例上... 目的探讨上颌骨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8例上颌骨MRONJ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发病时的年龄、病变阶段、治疗方法和预后等)。其中男性20例,女性8例,发病时年龄为(65.6±11.1)岁。根据美国口腔颌面外科协会的指南,将患者的病变分成2、3阶段,第2阶段的病变10例,进行颌骨部分切除术后严密缝合,其中直接拉拢缝合4个病灶,邻近瓣覆盖4个病灶,颊脂垫瓣和邻近瓣联合使用覆盖2个病灶;第3阶段的病变18例,采用死骨摘除术,并形成引流通道。术后定期随访,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口腔局部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评价手术疗效。结果第2阶段的病变患者在切除坏死骨后,随访12~52个月,患者术后疼痛评分[(1.20±2.53)分]显著低于术前[(6.70±0.95)分](P<0.05)。8例患者的病变区黏膜完全愈合,无新的死骨形成;2例患者术后复发,再次就诊时发展为第3阶段。首次就诊的18例第3阶段病变患者,在摘除死骨后术后随访2~67个月,患者感染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疼痛评分[(3.40±0.51)分]显著低于术前[(7.06±1.00)分](P<0.05)。结论颌骨部分切除彻底去除病变骨质后软组织瓣封闭创口是针对上颌骨MRONJ第2阶段病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而上颌骨第3阶段病变在采用死骨摘除术建立通畅的引流后,能快速消除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手术治疗 颌骨部分切除术 死骨摘除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