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孙思邈《千金方》辨治㖞僻病证特点浅析
- 1
-
-
作者
罗艳超
徐峰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出处
《四川中医》
2024年第3期64-68,共5页
-
文摘
㖞僻病指口眼歪斜类疾病,《千金方》书中对㖞僻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处方用药及选穴进行了详细论述,本文通过梳理《千金方》中㖞僻病证治相关原文,针对不同治法,分析其用药选穴规律,对孙思邈治疗㖞僻病的特点总结。孙思邈继承《灵枢·经筋》“经筋之病,寒则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思想,认为㖞僻病为风寒湿邪侵袭经筋;脏腑虚寒伤风;营卫不和,经筋失养所致,为脏腑虚寒,络虚邪滞,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以方药为主,佐以针灸外敷等,该特点对现今临床㖞僻病治疗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关键词
《千金方》
孙思邈
㖞僻病
口眼㖞斜
面瘫
-
Keywords
Qianjin Fang
Sun Simiao
Skew Contracture disease
facial paralysis
facioplegia
-
分类号
R249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
-
题名基于“气-水-血”理论探讨顽固性失眠的病机与辨治
- 2
-
-
作者
陈喆
胡锦晗
蔡超产
罗艳超
徐峰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出处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6期803-807,共5页
-
基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GZY-KJS-2021-039)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院级孵化项目(BZYSY-2022-XYYF-23)。
-
文摘
“气”为阳,“水-血”为阴,“气-水-血”生理中相互关联,病理中相互影响,三者失衡则共同致病。顽固性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多系统复杂疾病,其基础病机是“阴阳失交”。基于“气-水-血”理论,结合顽固性失眠的病程发展特点,将其分为前、中、末三个阶段,前期阳气鼓动致水血壅盛于脉道,责之于心、肝,治疗以清心疏肝,疏散水血,安定神魂为法;中期机体形成痰瘀胶结之势,阻碍气机,导致肝疏泄功能异常,脾气运化无能,责之于肝、脾,治疗以祛痰化瘀,生化水血,导阳入阴为法;末期痰瘀互结日久,耗散水血精微,阳气衰弱,新生津液、气血能力下降,痰瘀互结变为次要病机,主要病机成为阴阳俱衰竭,心肾失交,治疗以温阳化气、调补水血、交通心肾为法。临证当辨其阶段,定其关键病机,再遵各期治法以遣方选药。
-
关键词
顽固性失眠
气-水-血
阴阳失交
痰瘀
病机
辨治
-
Keywords
Refractory insomnia
Qi-water-blood
Los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yin and yang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Pathogenesis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
分类号
R256.2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从“木郁达之”论治焦虑性失眠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罗艳超
蔡超产
陈喆
徐峰
-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出处
《天津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1543-1546,共4页
-
基金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2年度院级培育项目(BZYSY-2022-PYMS-15)。
-
文摘
焦虑性失眠归属于中医“不寐”“惊悸”范畴,其病机为“木郁”所致三阴三阳枢机不利,阴阳失衡。初病在气,因气机失调,五脏升降失常,气血逆乱而见不寐。久病入络,营血瘀滞;脏腑气机不调,营血瘀滞不解,则营卫无所化生,由实转虚,遂成本虚标实之不寐证。“达之”以斡旋厥阴少阳枢机,转运三阴三阳为大法,初期开达气机,调和脏腑,久病入于营血,以化瘀养血,调和营卫。枢机得利,阴阳相交,气机调畅,营卫和合,则不寐可愈。附验案1则。
-
关键词
木郁达之
枢机
焦虑性失眠
不寐
-
Keywords
facilitating the wood stagnation
cardinal
anxiety insomnia
insomnia
-
分类号
R256.2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