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历史强震活动图象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荣联 陈玉茹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53-259,共7页
本文讨论了云南历史强震成带性、群发性和中强震的随机性,以及强震类型的地域差异。指出:在地震预测及设防中,应着重考虑主要地震带区;一次5~6级之后,要预防接踵而至的更强地震;全省以高原坝子(盆地)为依托的城镇均应考虑地... 本文讨论了云南历史强震成带性、群发性和中强震的随机性,以及强震类型的地域差异。指出:在地震预测及设防中,应着重考虑主要地震带区;一次5~6级之后,要预防接踵而至的更强地震;全省以高原坝子(盆地)为依托的城镇均应考虑地震设防;滇东。滇西强震类型迥异,前者一般为主震─-余震型,后者多表现为前震─-双主震─-余震型或者震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震 强震 云南 地震活动图象
下载PDF
丽江大地震的中长期预报 被引量:3
2
作者 罗荣联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9-12,共4页
本文简述对1996年2月3日丽江70级地震作出较成功中长期预报的历史事实。研究中采取着眼长期、关注群体、解剖个体、跟踪动态的基本思路,通过层层筛选、逐一排除、再行逼近的步骤,凭经验确定以丽江为中心的7级地震危险区,... 本文简述对1996年2月3日丽江70级地震作出较成功中长期预报的历史事实。研究中采取着眼长期、关注群体、解剖个体、跟踪动态的基本思路,通过层层筛选、逐一排除、再行逼近的步骤,凭经验确定以丽江为中心的7级地震危险区,并提出防震减灾对策措施。云南省人民政府采纳了研究成果,批准省府办公厅于1995年3月8日发布地震中期预报,丽江地区行署为之做了防震准备,发挥了政府的减灾职能,取得较好的减灾实效。现场考察表明,Ⅸ度极震区位于判定的危险区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中长期预报 地震 云南
下载PDF
地震史料的考证原则 被引量:1
3
作者 罗荣联 沈斯伟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89-90,共2页
我国地震历史记载十分丰富,是研究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基础资料。但“历史文献记载,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原因以及史料编纂学方面的原因,呈现出很大的复杂性”(谢毓寿等,1983—1987)。因此,用这些资料编辑地震目录或编纂地震志... 我国地震历史记载十分丰富,是研究地震预报和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基础资料。但“历史文献记载,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原因以及史料编纂学方面的原因,呈现出很大的复杂性”(谢毓寿等,1983—1987)。因此,用这些资料编辑地震目录或编纂地震志书,就需要鉴别。 1.史料中的问题 地震历史资料大多来源于正史、国史、野史、方志、杂记、档案、报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历史资料 考证
下载PDF
丽江7级地震后的活动趋势研究
4
作者 罗荣联 张俊昌 杨向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5-329,共5页
在研究中甸—大理地震带活动特征、丽江地区大地震重复性和1996 年2 月3 日丽江7 级地震的强余震活动格局基础上, 认为丽江震区在未来100 年内不大可能再度发生7级以上地震, 这对于确定丽江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中建筑物... 在研究中甸—大理地震带活动特征、丽江地区大地震重复性和1996 年2 月3 日丽江7 级地震的强余震活动格局基础上, 认为丽江震区在未来100 年内不大可能再度发生7级以上地震, 这对于确定丽江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中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是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震区防御 云南 丽江 活动趋势
下载PDF
据历史地震预测澜沧——耿马大地震
5
作者 罗荣联 陈玉茹 《防灾减灾学报》 1991年第1期33-39,共7页
本文追溯了应用历史地震预测澜沧—耿马大地震的原始依据与过程.作者据地震活动的大形势分析、强震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重复性、澜沧—耿马地区地震的周期性和应变释放特征,结合近期的地震活动情况,于1984年提出:澜沧—耿马一带是未来10年... 本文追溯了应用历史地震预测澜沧—耿马大地震的原始依据与过程.作者据地震活动的大形势分析、强震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重复性、澜沧—耿马地区地震的周期性和应变释放特征,结合近期的地震活动情况,于1984年提出:澜沧—耿马一带是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7级以上强震的危险区.作为历史事实:1988年11月6日云南澜沧7.6级地震与耿马7.2地震就发生在所预测的7级以上的危险区内.作为借鉴,作者提议:历史地震作为历史上已有的基本事实,在地震监测预报、工程抗震及在地震对策的研究中都应充分重视它的地位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 耿马 强震活动 释放特征 工程抗震 南北地震带 国家地震局 活动时期 西南地区 西南边缘
下载PDF
固体潮的地震预测研究与地球动力学研究之分析比较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挚 山秀明 +3 位作者 任勇 罗荣联 杨配新 杨胜梅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8-122,共5页
本文分析了现行固体潮地震研究中的历史影响,对比研究了固体潮地震预测研究和固体潮地球动力学研究二者在振动频率、振动源体积、传输距离与介质等方面的地球物理特点与本质区别,强调了固体潮地震预测研究中最根本的工作是建立地震预测... 本文分析了现行固体潮地震研究中的历史影响,对比研究了固体潮地震预测研究和固体潮地球动力学研究二者在振动频率、振动源体积、传输距离与介质等方面的地球物理特点与本质区别,强调了固体潮地震预测研究中最根本的工作是建立地震预测的目标和基本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潮 地震预测 地球动力学研究
下载PDF
运用历史地震资料重在考证 被引量:4
7
作者 皇甫岗 罗荣联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4-307,共4页
完备、翔实、可靠的历史地震资料是研究地震活动性的重要基础。云南地区历史地震事件漏载数量巨大,深入挖掘史料并认真考证,对于历史地震编目和地震活动性研究尤为重要。以云南为例,阐述了历史地震资料考证的重要性、原则和例证,进而认... 完备、翔实、可靠的历史地震资料是研究地震活动性的重要基础。云南地区历史地震事件漏载数量巨大,深入挖掘史料并认真考证,对于历史地震编目和地震活动性研究尤为重要。以云南为例,阐述了历史地震资料考证的重要性、原则和例证,进而认为:历史地震资料的采择应当审慎;应使用最新出版的经过考证的资料;采用本文所述考证原则对解决疑难历史地震有效;历史上的某些点滴记载有时可能是大地震事件的线索,值得深入考证;加强历史地震基础性研究,对于地震学科的发展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 历史地震 资料 考证 云南地区
下载PDF
1917年7月31日云南大关吉利铺地震震级估定的讨论 被引量:2
8
作者 文雯 罗荣联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3-257,共5页
通过查阅、分析历史文献资料及对同一地方震级相近的不同历史地震破坏情况对比,结合破坏范围认为各版《中国地震目录》71/4对1917年7月31日云南大关吉利铺地震震级的估定可能偏低,修正到714级更为准确,与仪器记录的主体数据吻合,符合震... 通过查阅、分析历史文献资料及对同一地方震级相近的不同历史地震破坏情况对比,结合破坏范围认为各版《中国地震目录》71/4对1917年7月31日云南大关吉利铺地震震级的估定可能偏低,修正到714级更为准确,与仪器记录的主体数据吻合,符合震灾实况,能更好地解释震级来源的依据所在。其结果对于合理地估计大关-永善-雷波-马边地震活动带的地震危险度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关地震 历史地震 震级估定 修订
下载PDF
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中的战略性问题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挚 刘琼仙 +1 位作者 罗荣联 杨配新 《国际地震动态》 2005年第7期35-42,共8页
从提升地震科技的国家战略地位、增强中国地震科技国际竞争力考虑,提出建立健全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和适时调整工作比重的建议。介绍和评述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结合云南具体情况提出“十一五”规划4项建议项目。希... 从提升地震科技的国家战略地位、增强中国地震科技国际竞争力考虑,提出建立健全国家地震科技创新体系和适时调整工作比重的建议。介绍和评述地震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结合云南具体情况提出“十一五”规划4项建议项目。希望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中的战略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科技创新体系 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 现代自动化控制技术 现代远程通信技术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活断层研究中心
下载PDF
邢台地震启示录——中国地震科技发展战略走向分析之一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挚 徐平 +4 位作者 山秀明 罗荣联 刘琼仙 张立 周桂华 《国际地震动态》 2007年第3期7-11,共5页
从国家层面总结了邢台地震的历史意义。同时从构建和谐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政治需要、中国基本国情的需要、国际竞争和国防安全的需要、凸现的巨大市场需求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邢台地震给中国地震工作者的启示。邢台地震工作在中国地震事... 从国家层面总结了邢台地震的历史意义。同时从构建和谐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政治需要、中国基本国情的需要、国际竞争和国防安全的需要、凸现的巨大市场需求等四个方面分析了邢台地震给中国地震工作者的启示。邢台地震工作在中国地震事业发展历程中所具有的开创性意义永垂不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邢台地震 中国基本国情 中国地震科技发展战略 政府行为创新
下载PDF
国际高技术产业化对中国地震科技发展的借鉴作用——中国地震科技发展战略走向分析之三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挚 徐平 +5 位作者 山秀明 罗荣联 王琼伟 周桂华 张立 刘琼仙 《国际地震动态》 2007年第5期22-29,共8页
借鉴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化模式,根据国家发展战略的导向,深入分析中国地震科技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强调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探索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应该提升中国地震科技的国家战略地位、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国家发展战略 中国地震行业 高技术产业化 地震科技发展战略 地震科技创新体系
下载PDF
中国地震行业技术结构的演变——中国地震科技发展战略走向分析之二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挚 徐平 +5 位作者 山秀明 罗荣联 王琼伟 周桂华 张立 刘琼仙 《国际地震动态》 2007年第4期30-35,共6页
剖析了中国地震行业的行业特点和技术结构的演变过程,为中国地震事业的体制改革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中国地震行业 行业特点 技术结构 地震科技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云贵地区历史有感地震简目编辑与研究
13
作者 陈玉茹 罗荣联 《防灾减灾学报》 1993年第3期87-90,共4页
以云贵地区为例,讨论“历史有感地震简目”的编辑与研究。指出历史有感地震的确认必须考证,在考证基础上先编,“目录”尔后辑录“简目”。并建议:“简目”中应包括强震记事中的前、余震,以及震群。
关键词 云贵地区 历史有感地震 地震简目
下载PDF
一个民众自助自救筹赈的典型震例
14
作者 陈玉茹 罗荣联 《山西地震》 1994年第3期61-62,共2页
以史料为依据,叙述了1925年3月16日云南大理7级地震后,民众自发组织的筹集赈灾款项、物资,救助赈济灾民的情况。
关键词 地震 灾害 筹赈 自救 震例
下载PDF
准备操创新六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荣联 《体育教学》 2003年第1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准备操 中学 体育教学 准备活动 练习内容 练习形式
下载PDF
浅议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对策
16
作者 罗荣联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第34期70-70,共1页
在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在优化农村体育的过程中,应该总结城市体育发展经验,聘用专业素质较强的城市体育工作人员,利用自身技术以及专业知识对农民进行体育技能培养,可以建立一站... 在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在优化农村体育的过程中,应该总结城市体育发展经验,聘用专业素质较强的城市体育工作人员,利用自身技术以及专业知识对农民进行体育技能培养,可以建立一站式辅导班,同时,还要重视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阶段性的对其进行体育知识的培训,保证农村体育培训工作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 群众 体育
下载PDF
固体潮地震预测与固体潮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分析比较
17
作者 周挚 山秀明 +3 位作者 任勇 罗荣联 杨配新 杨胜梅 《国际地震动态》 2004年第z1期43-,共1页
  固体潮研究是研究地震成因、地震前兆与地震预测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固体潮地震预测研究之前,固体潮主要用于地球动力学研究.然而固体潮地震预测研究与固体潮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目标截然不同.地球动力学从大的时间尺度和地球整体运动(...   固体潮研究是研究地震成因、地震前兆与地震预测的重要内容.在开展固体潮地震预测研究之前,固体潮主要用于地球动力学研究.然而固体潮地震预测研究与固体潮地球动力学研究的目标截然不同.地球动力学从大的时间尺度和地球整体运动(包括地球内部及表面的构造运动)来探讨其动力演化过程,进而寻求其驱动机制.固体潮地震预测研究则是研究小时间尺度、区域性地壳构造运动中与地震有关的固体潮异常现象.二者相差甚远.在现行地震预测体系中,固体潮研究也远不能与测震学研究的重要性相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固体潮地震预测研究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帮助我们强化地震预测的目标和概念、改进固体潮地震监测技术系统、探索新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