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哥拉东北部地区Inkisi组碎屑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
作者 李春稼 张洪瑞 +7 位作者 罗迪柯 靳立杰 高继雷 王子圣 梁云汉 贾鹏飞 刘伟 张攀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046,共16页
Inkisi组是刚果盆地西南缘最古老的沉积地层之一,岩性主要为一套紫红色、红褐色细粒、细中粒长石砂岩、杂砂岩。通过对安哥拉东北部Inkisi组长石砂岩开展碎屑锆石测年、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沉积时代、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和大地构造... Inkisi组是刚果盆地西南缘最古老的沉积地层之一,岩性主要为一套紫红色、红褐色细粒、细中粒长石砂岩、杂砂岩。通过对安哥拉东北部Inkisi组长石砂岩开展碎屑锆石测年、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沉积时代、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和大地构造背景,为研究刚果盆地演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碎屑锆石^(206)Pb/^(238)U年龄主要集中于3个年龄峰值区间2350~1900 Ma、1150~850 Ma、850~500 Ma,最年轻的锆石峰值年龄为531±9 Ma,据此,笔者等认为Inkisi组的沉积时代上限应厘定为早寒武世。Inkisi组砂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物源具有长英质物源近源搬运特征,沉积时期的水体为陆相开阔的淡水环境。通过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主微量元素物源判别及构造判别图解,本文认为,West Congo构造带为安哥拉东北部地区Inkisi组主要物源区,Lufilian构造带、Angola地盾等是其次要物质来源,物源区构造环境主要为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U-PB年龄 地层时代 岩石地球化学 Inkisi组 物质来源 安哥拉东北部
下载PDF
北阿尔金喀腊大湾地区4337高地北花岗闪长岩SHRIMP U-Pb定年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孟令通 陈柏林 +5 位作者 罗迪柯 王永 孙岳 吴玉 张昊 王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57-1771,共15页
喀腊大湾位于北阿尔金中东段,为北东向阿尔金断裂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区内遍布中酸性侵入岩。笔者选取喀腊大湾地区4337高地北花岗闪长岩岩体为研究对象来反演喀腊大湾地区构造演化。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岩体为高钾钙碱性I... 喀腊大湾位于北阿尔金中东段,为北东向阿尔金断裂与东西向阿尔金北缘断裂所夹持,区内遍布中酸性侵入岩。笔者选取喀腊大湾地区4337高地北花岗闪长岩岩体为研究对象来反演喀腊大湾地区构造演化。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岩体为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可能是下地壳中钾和高钾变质玄武岩在高压条件下部分熔融形成的。4337高地北花岗闪长岩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494.4±5.5)Ma,表明其为晚寒武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结合岩体的地球化学、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年代学和区域地质背景的特征,判定其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活动陆缘(大陆弧)构造环境。同时,结合前人对喀腊大湾地区岩浆岩的研究,认为该区在早古生代发育一条活动陆缘(大陆弧)岩浆岩带,指示北阿尔金局限洋盆在晚寒武世—早中奥陶世向南俯冲在中阿尔金地块之下。通过对比北阿尔金东西段报道的中酸性侵入岩年龄数据,认为北阿尔金局限洋盆西段经历了更长时间的俯冲,整体呈东早西晚的剪刀状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 喀腊大湾地区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SHRIMP U-PB定年 部分熔融 活动大陆边缘
下载PDF
南美洲圭亚那地盾北部绿岩带地质特征、典型金矿床及金成矿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罗迪柯 陈靖 +2 位作者 姚仲友 匡福祥 姚春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197-2207,共11页
圭亚那地盾位于南美洲亚马孙克拉通的北部,其北部广泛发育太古宙典型的花岗岩-绿岩带,主要岩石组成为花岗岩、片麻岩和英云闪长岩,古元古代变质超基性-基性火山岩-侵入岩、其他变质火山岩等。由于独特的地质构造位置和复杂的构造演化历... 圭亚那地盾位于南美洲亚马孙克拉通的北部,其北部广泛发育太古宙典型的花岗岩-绿岩带,主要岩石组成为花岗岩、片麻岩和英云闪长岩,古元古代变质超基性-基性火山岩-侵入岩、其他变质火山岩等。由于独特的地质构造位置和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形成了良好的绿岩型金成矿地质背景,产生了大量的金矿床。通过总结圭亚那地盾北部绿岩带的岩石特征、成岩时代和构造演化历史,对委内瑞拉埃尔卡劳金矿、圭亚那欧迈金矿和苏里南罗瑟贝尔金矿进行典型矿床剖析,系统研究了该区绿岩带型金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流体及成矿年代学特征,建立了区域绿岩带型金矿成矿模型,并在分析找矿要素的基础上,提出圭亚那地盾北部的金矿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岩带 金矿床 成矿作用 圭亚那地盾 南美洲
下载PDF
冀东柞栏杖子BIF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靖 李厚民 +5 位作者 罗迪柯 李立兴 杨秀清 刘明军 姚通 胡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19-929,共11页
冀东地区柞栏杖子BIF出露于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朱杖子岩群变质岩中。铁矿石主要由石英和磁铁矿组成,还含有少量透闪石和黑云母。主量元素主要为Si O2、Fe2O3和Fe O,其次为少量的Ca O和Mg O。较低的Al2O3含量、极低的Ti O2含量和高场... 冀东地区柞栏杖子BIF出露于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朱杖子岩群变质岩中。铁矿石主要由石英和磁铁矿组成,还含有少量透闪石和黑云母。主量元素主要为Si O2、Fe2O3和Fe O,其次为少量的Ca O和Mg O。较低的Al2O3含量、极低的Ti O2含量和高场强元素(HFSE)暗示,铁矿石中陆源碎屑物质含量很低。铁矿石的稀土元素含量较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特征为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重稀土元素相对富集。较明显的Eu正异常、轻微的Y正异常及较高的Y/Ho值的稀土元素特征,类似于高温热液和海水的混合热液,暗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海水和高温热液。对柞栏杖子BIF矿体夹层黑云斜长变粒岩进行SHRIMP锆石U-Pb定年,207Pb/206Pb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572±8Ma(MSWD=5.8),可代表柞栏杖子BIF的形成年龄。综合前人研究,认为冀东地区变质级别不同的BIF物质来源相同、形成年代相近,BIF的变质可能和2500Ma左右华北克拉通东部陆块发生的地幔岩浆底侵事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 柞栏杖子 SHRIMP锆石U-PB定年
下载PDF
刚果盆地西南缘Inkisi组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对地层时代及物源的约束
5
作者 靳立杰 张洪瑞 +6 位作者 罗迪柯 贾鹏飞 高继雷 李春稼 王子圣 刘伟 周永刚 《地质与勘探》 CAS 2024年第3期515-529,共15页
Inkisi组是泛非运动之后刚果盆地最早的沉积地层之一。确定Inkisi组地层时代、物源及恢复构造演化过程,对研究刚果盆地的演化具有重要地质意义。本文通过对Inkisi组碎屑锆石进行U-Pb年代学研究,深入探讨了其形成时代,对泛非运动进行了约... Inkisi组是泛非运动之后刚果盆地最早的沉积地层之一。确定Inkisi组地层时代、物源及恢复构造演化过程,对研究刚果盆地的演化具有重要地质意义。本文通过对Inkisi组碎屑锆石进行U-Pb年代学研究,深入探讨了其形成时代,对泛非运动进行了约束,并进一步探讨了其物源。研究发现,Inkisi组下段与上段碎屑锆石最小年龄分别为526±6 Ma和534±14 Ma,最年轻的4颗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532±9.4 Ma,由此限定了Inkisi组的最大沉积时代。因此将其时代划归早寒武世,并将其从新元古界Xisto-Gresoso群解体。另外,Inkisi组岩石并未发生变质变形,也说明其形成于泛非运动之后。碎屑锆石年龄谱结果显示,Inkisi组碎屑锆石的年龄变化范围较广,整体呈现五个年龄峰值:>2800 Ma、2800~2400 Ma、2100~1750 Ma、1500~900 Ma、850~500 Ma。通过将年龄峰值及周围地质体进行对比,认为西刚果造山带、卡赛克拉通、安哥拉克拉通是其主要的物源,卢弗里安构造带等是其次要物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kisi组 碎屑锆石年代学 地层时代 物源 泛非运动 刚果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