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新岗山森林昆虫种内遗传距离研究
1
作者 马奉 周青松 +8 位作者 曹焕喜 陈婧婷 王明强 谢婷婷 杨娟娟 陶双伦 张峰 罗阿蓉 朱朝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27-1037,共11页
DNA条形码目前广泛用于昆虫多样性研究。本研究采用DNA条形码(即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COI 5′端),通过比较所获分子分类操作单元(Molecular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MOTU)的种内遗传距离,探究DNA条形码在亚热带森林(位... DNA条形码目前广泛用于昆虫多样性研究。本研究采用DNA条形码(即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基因COI 5′端),通过比较所获分子分类操作单元(Molecular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MOTU)的种内遗传距离,探究DNA条形码在亚热带森林(位于我国江西省新岗山)不同昆虫类群中的物种鉴定和界定效用。数据分析中结合数据库比对信息,采用jMOTU、ABGD、bPTP、GMYC这4种物种界定方法获得MOTU,从而开展种内遗传距离分析。本研究共挑选出479个昆虫样本,获得475条COI序列,经NCBI、BOLD在线数据库比对属于6个目,与形态初步划分一致;物种界定分析获得288个MOTU,其中鳞翅目最多,达85个,膜翅目、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次之,分别为80、74、21和20个,直翅目最少,仅8个。膜翅目和双翅目的种内遗传距离均值及标准偏差较大(膜翅目:0.89%±0.87%;双翅目:0.73%±0.58%),鳞翅目的最小(0.28%±0.20%)。研究表明:不同昆虫类群的种内遗传距离虽然整体在一定范围,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不能笼统地依靠遗传距离的距离阈值进行物种划分;现有数据库需要补充足够的昆虫物种信息,才能提升物种鉴定效率。本研究丰富了亚热带森林昆虫分子数据库,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索基于分子分类学开展昆虫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种内遗传距离 物种界定 昆虫 亚热带森林
下载PDF
外群选择对隧蜂科(膜翅目:蜜蜂总科)系统重建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2
作者 罗阿蓉 张彦周 +3 位作者 乔慧捷 史卫峰 Robert W. MURPHY 朱朝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2-201,共10页
外群用于给树附根和推断祖先性状状态。通常,来自内群的姐妹群中的多个分类单元被共同选择作为外群。为了在经验上验证这一方法,我们采用了3种外群选择策略:姐妹群中的单一分类单元,姐妹群中的多个分类单元和连续姐妹群中的多个分类单... 外群用于给树附根和推断祖先性状状态。通常,来自内群的姐妹群中的多个分类单元被共同选择作为外群。为了在经验上验证这一方法,我们采用了3种外群选择策略:姐妹群中的单一分类单元,姐妹群中的多个分类单元和连续姐妹群中的多个分类单元。以隧蜂科(膜翅目:蜜蜂总科)的系统发育重建为例,我们评估了这3种策略对树拓扑结构的影响,包括最大似然树、最大简约树和贝叶斯树。初步结果表明:相比其他两种策略,采用姐妹群中的多个分类单元作为外群更有利于系统发育重建得到现已被广泛认可的隧蜂科系统发育关系;相比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虽然隧蜂科系统发育关系没有被很好地解决,但最大简约法在不同外群选择策略下得到了较为一致的拓扑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蜂科 非同源相似 单系性 外群 姐妹群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后基因组时代的蜜蜂QTL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罗阿蓉 张彦周 +1 位作者 丁亮 朱朝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50-956,共7页
继果蝇、按蚊和家蚕之后,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膜翅目:蜜蜂科)成为又一种被完整测得基因组序列的昆虫。从此,蜜蜂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性昆虫,许多和蜜蜂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性状都是数量性状。这些性状研究中... 继果蝇、按蚊和家蚕之后,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膜翅目:蜜蜂科)成为又一种被完整测得基因组序列的昆虫。从此,蜜蜂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性昆虫,许多和蜜蜂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性状都是数量性状。这些性状研究中广泛涉及到了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s loci,QTL)定位研究。本文综述了应用QTL对蜜蜂取食行为、自卫行为、体长、逆转学习等的研究现状,同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总结并展望了后基因组时代蜜蜂QTL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蜂 基因组 QTL 数量性状 基因芯片
下载PDF
BLASTALIGN在同源基因片段检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罗阿蓉 史卫峰 +3 位作者 张彦周 周宏宇 乔慧杰 朱朝东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1-864,共4页
多序列比对程序的开发在生物信息学中是一个很活跃的研究领域。作为一种新诞生的多序列比对程序,BlastAlign利用blastn算法进行序列比对,并且采用空位替代比对结果中的高变区。目前,该程序主要用于多条基因序列的比对研究。本文则以获... 多序列比对程序的开发在生物信息学中是一个很活跃的研究领域。作为一种新诞生的多序列比对程序,BlastAlign利用blastn算法进行序列比对,并且采用空位替代比对结果中的高变区。目前,该程序主要用于多条基因序列的比对研究。本文则以获取膜翅目小蜂总科28SrDNAD2区基因片段为例,通过应用BlastAlign的序列比对过程,提供一种较为简便和有效的方法,实现从GenBank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特定的同源基因序列,从而克服目前利用关键词或检索式进行检索所存在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stAlign GENBANK 小蜂总科 28S RDNA D2区
下载PDF
大黄鱼Cspg4基因的表达调控
5
作者 罗阿蓉 李完波 王志勇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298-308,共11页
从大黄鱼脾脏eQTL数据库中,筛选出调控免疫相关靶基因Cspg4的顺式作用区eQTL,通过Sanger测序验证了该eQTL区域中最显著的SNP位点的基因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候选启动子区不同长度缺失片段的重组质粒测定活性,确定了Cspg4基因启动子... 从大黄鱼脾脏eQTL数据库中,筛选出调控免疫相关靶基因Cspg4的顺式作用区eQTL,通过Sanger测序验证了该eQTL区域中最显著的SNP位点的基因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候选启动子区不同长度缺失片段的重组质粒测定活性,确定了Cspg4基因启动子核心区为-1202~-762和-190~+20,而携带Chr17_13952653突变位点的两种单倍型调控序列的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该调控序列可能为沉默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Cspg4 表达调控 沉默子
下载PDF
木蜂的巢内行为和交配策略 被引量:3
6
作者 贺春玲 牛泽清 +2 位作者 罗阿蓉 朱朝东 吴燕如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47-1054,共8页
木蜂Xylocopa作为蜜蜂科的一个重要类群,用来研究昆虫社会进化早期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木蜂的营巢习性、社会性行为和交配策略的研究进展。木蜂巢的建筑与巢内巢室的分布、巢室的大小、贮备蜂粮的效率和被寄生的敏感性... 木蜂Xylocopa作为蜜蜂科的一个重要类群,用来研究昆虫社会进化早期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木蜂的营巢习性、社会性行为和交配策略的研究进展。木蜂巢的建筑与巢内巢室的分布、巢室的大小、贮备蜂粮的效率和被寄生的敏感性等均有一定的关系。在筑巢地点,随着木蜂种群数量的增加,同种雌蜂之间的资源存在着竞争,木蜂对巢室的守卫加强,更多地表现为对同种雌蜂的守卫以及防御其他的天敌入侵。其社会多态性由独栖性向社会性演化,主要表现为独栖性、亚社会性、半社会性、共生性和准社会性等方式,甚至同一种群内会出现不同的社会性行为。在交配策略上,木蜂的雄蜂在外部形态特征上具有适应交配和寻找雌蜂的进化特征,并且具有复杂的领地行为。这些研究理论对于我们深刻理解木蜂的行为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进行更深层次的社会性蜂类演化进程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蜂 社会性行为 巢内行为 社会多态性 交配策略 领地行为
下载PDF
基于28S rDNA序列的姬小蜂科(膜翅目,小蜂总科)分类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捷 周文卿 +5 位作者 张彦周 罗阿蓉 孔维娜 赵飞 康育光 朱朝东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1-306,共6页
选择28S rDNA D2区基因,针对GenBank中姬小蜂科总计542条相关序列,借助Blast Align、MUSCLE及TNT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亚科水平的姬小蜂科快速DNA分类鉴定方法。建树结果对目前分类系统中姬小蜂科4亚科分类体系(... 选择28S rDNA D2区基因,针对GenBank中姬小蜂科总计542条相关序列,借助Blast Align、MUSCLE及TNT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计算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亚科水平的姬小蜂科快速DNA分类鉴定方法。建树结果对目前分类系统中姬小蜂科4亚科分类体系(Bouek,1988)予以支持;综合分析结果基本支持对于姬小蜂亚科以及灿小蜂亚科的分族、分属方法。同时对地位不明的两属Anselmella和Ophelimus的分类学地位提出了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小蜂科 28S RDNA D2区 DNA分类学
下载PDF
系统发育分析中的最大简约法及其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郑巍 罗阿蓉 +2 位作者 史卫峰 郑为民 朱朝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17-1228,共12页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系统发育学的深入研究,在重构系统发育树时,研究人员往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和困难,比如:(1)需要分析的样本数(物种数或个体数)不断增加;(2)需要分析的数据量迅速扩大。尤其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推动下,基于分子信...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系统发育学的深入研究,在重构系统发育树时,研究人员往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和困难,比如:(1)需要分析的样本数(物种数或个体数)不断增加;(2)需要分析的数据量迅速扩大。尤其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推动下,基于分子信息的系统发育重建需要极大的计算量,因此数学方法、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辅助工具对于系统发育重建的效率和精确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是一种重要的系统发育重建方法,提高其计算效率对系统发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该算法的优化改进需要生物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共同努力。本文通过详细地阐述最大简约法的计算流程,分析其参数选择对计算效率的影响,帮助更多的计算机使用者,在并不了解系统发育学基础的情况下,更方便地针对实际的系统发育算法问题给出更好、更快、更精准的解决方案;同时为系统发育研究工作者,较为清晰地解释最大简约法的构树思想和计算逻辑,推动针对最大简约法的不断改进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发育 系统发育重建 算法 最大简约法 计算流程 计算效率 优化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基因序列的中国橙黄豆粉蝶遗传分化和谱系生物地理研究
9
作者 陈可可 罗阿蓉 +5 位作者 王运良 司成才 黄敦元 苏成勇 郝家胜 朱朝东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25-1535,共11页
【目的】分析中国橙黄豆粉蝶Colias fieldii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情况及其系统发生关系,推测其起源及分化时间,并探讨其历史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成因。【方法】对2006-2018年采集的中国23个橙黄豆粉蝶地理种群的115头个体样品的4个... 【目的】分析中国橙黄豆粉蝶Colias fieldii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情况及其系统发生关系,推测其起源及分化时间,并探讨其历史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成因。【方法】对2006-2018年采集的中国23个橙黄豆粉蝶地理种群的115头个体样品的4个线粒体基因(COI,Cytb,NDI和ND5)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采用MEGA v.7.0,DnaSP v.5.0和Arlequin v.3.5.1等软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情况;以其他近缘豆粉蝶种类作为外类群,采用IQ-TREE,MrBayes v.3.1.2,Network v.4.6和BEAST v.1.8.3等软件重建橙黄豆粉蝶的系统发生树和单倍型网络图,并使用宽松分子钟以及前人的时间标定推测橙黄豆粉蝶的起源和分化时间;结合现今橙黄豆粉蝶的生物地理分布特点和第四纪以来的地球环境背景,探讨其历史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及成因。【结果】橙黄豆粉蝶种群4个线粒体基因(COI,Cytb,NDI和ND5)片段长度分别为648,699,393和777 bp,这4个基因的串联序列总长为2517 bp,具有明显的AT偏倚特征。基于4个线粒体基因序列,供试橙黄豆粉蝶23个地理种群115头个体中共检测出18个单倍型,总群体的单倍型多样性(Hd)和核苷酸多样性(π)分别为0.677±0.048和0.00066±0.00007,呈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橙黄豆粉蝶种群的18个单倍型分为2个具有明显地理分布格局的支系(Ⅰ和Ⅱ),支系Ⅰ包含13个单倍型,主要来自陕西、河南、甘肃、安徽、湖北、四川、青海及云南部分地区的种群;支系Ⅱ由5个单倍型组成,主要来自云南部分地区及西藏的种群;单倍型网络图与系统发生树结果一致。AMOVA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的种群遗传分化(64.36%)来自于橙黄豆粉蝶种群两单倍型支系间,各分支内的遗传分化较小(35.64%)。中性检验和错配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单倍型支系Ⅰ的种群未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而单倍型支系Ⅱ的种群在历史上发生过种群扩张事件,扩张事件发生的时间(0.085 Ma)位于末次冰盛期前的间冰期,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间冰期温暖湿润的高原气候以及森林草原扩张、强降雨减少等因素造成的。【结论】橙黄豆粉蝶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祖先可能在距今48万年前起源于我国的西南地区(现今横断山区一带),之后,由于第四纪冰期-间冰期轮回事件、东南亚季风以及栖息地环境的影响而分化为2大支系并逐渐向低海拔地区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黄豆粉蝶 遗传分化 单倍型 线粒体基因 分子年代测定 谱系生物地理学 中国
下载PDF
凹唇壁蜂的营巢生物学研究
10
作者 窦飞越 李红英 +4 位作者 宋海涛 寇若玫 周泽扬 罗阿蓉 黄敦元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4-193,共10页
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 Alfken是我国早春果园重要的野生传粉昆虫,具有重要的农业价值。本研究分别在山东烟台、江西赣州和重庆沙坪坝地区利用人工放养滞育状态下的凹唇壁蜂成虫,并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解剖该蜂的筑巢巢管,系统研究了该... 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 Alfken是我国早春果园重要的野生传粉昆虫,具有重要的农业价值。本研究分别在山东烟台、江西赣州和重庆沙坪坝地区利用人工放养滞育状态下的凹唇壁蜂成虫,并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解剖该蜂的筑巢巢管,系统研究了该蜂的筑巢习性、访花行为、日活动规律和生活史等营巢生物学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凹唇壁蜂的雌蜂偏好选择长度平均为121.86±48.44 mm,内径平均为8.01±1.42 mm的巢管筑巢。经室内解剖,该蜂的巢管结构主要包括前庭、虫室、间室和空室共四个部分,平均长度分别为18.24±7.24 mm,12.84±2.72 mm,20.92±8.88 mm,11.64±5.39 mm。野外观察发现,该蜂在重庆沙坪坝地区1年发生1代,卵期3~4 d、幼虫期20~25 d、蛹期25~30 d,以滞育状态下的成虫在茧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成虫陆续破茧出巢,一般雄蜂较雌蜂早1~2 d出巢,雌蜂出巢后即可完成访花、交配、筑巢和产卵等行为。该蜂收集巢内杂物时间平均为38.73±19.75 s,出巢处理杂物时间平均为10.58±6.05 s,出巢收集泥团时间平均为67.33±21.32 s,筑巢时间平均为58.08±18.90 s,采集花(粉)蜜时间平均为371.00±152.06 s,携粉回巢滞留的时间平均为104.39±37.58 s。该蜂采集(粉)蜜源植物主要有苹果Malus pumila Mill、梨Pyurs spp.、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风轮菜Clinopodium chinens、女贞Ligustrum lucidume和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等。本研究通过野外观察和人工巢管技术对凹唇壁蜂雌蜂日常活动行为及筑巢规律等生物学特性的观察,旨在明确该蜂的营巢习性以期为后续该蜂的规模化利用提供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唇壁蜂 生活史 筑巢行为 访花行为 寄生性天敌
下载PDF
TgAPPswePS1转基因小鼠角膜上皮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
11
作者 罗阿 董志章 +2 位作者 伍小蝉 李娟 罗阿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Tg APPswe PS1转基因小鼠角膜上皮的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Tg APPswe PS1转基因小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A组为15~18月龄APPswe(+)和PSEN1d E9(+)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转基因鼠15只,实验B组为... 目的探讨Tg APPswe PS1转基因小鼠角膜上皮的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Tg APPswe PS1转基因小鼠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A组为15~18月龄APPswe(+)和PSEN1d E9(+)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转基因鼠15只,实验B组为8月龄APPswe(+)和PSEN1d E9(+)的AD转基因小鼠15只,对照组为8月龄野生型小鼠10只。分别观察各组小鼠角膜上皮细胞的病理学改变、超微结构改变、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的表达情况,并行TUNEL染色检测角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实验B组和实验A组角膜上皮厚度分别为(20.104±1.763)μm和(15.456±1.439)μm,均较对照组的(23.567±2.123)μm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验B组和实验A组均较对照组角膜上皮细胞数减少,层数减少,细胞形态不规则。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示,实验B组和实验A组均较对照组角膜上皮表面微绒毛明显减少,平坦。实验B组和实验A组角膜上皮铺片Aβ免疫阳性反应产物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增强。TUNEL染色结果示,实验B组角膜上皮细胞凋亡数为(5.631±2.471)个,少于实验A组的(16.329±3.54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 APPswe PS1转基因小鼠较野生型小鼠角膜上皮病理学、超微结构及角膜上皮细胞内Aβ的表达均有改变,以上变化与小鼠月龄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APPswePS1转基因小鼠 角膜上皮 病理学 超微结构 Β淀粉样蛋白
下载PDF
蛋白质折叠结构中所蕴涵的热力学原理
12
作者 张颖 罗阿蓉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年第3期111-113,共3页
蛋白质折叠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本文从热力学原理来分析蛋白质折叠结构中的能量和稳定性的因素,利用熵效应和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初步预测蛋白质可能的折叠结构.
关键词 蛋白质折叠 熵效应 吉布斯自由能变化
下载PDF
中国亚热带森林筑巢独栖蜂类群及其寄生者多样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士琨 王明强 +6 位作者 郭鹏飞 陈婧婷 牛泽清 罗阿蓉 杨娟娟 周青松 朱朝东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9-125,共17页
筑巢独栖蜂包括捕食者和传粉者,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巢管法用于研究筑巢蜂的生物学、生活史、多样性和生态学特性,但此前较少用于研究亚热带森林中的独栖蜂。经过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实验(BEF-China)新岗山样地5年... 筑巢独栖蜂包括捕食者和传粉者,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巢管法用于研究筑巢蜂的生物学、生活史、多样性和生态学特性,但此前较少用于研究亚热带森林中的独栖蜂。经过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实验(BEF-China)新岗山样地5年的长期定点监测和实验样本积累,我们发现了独栖蜂的主要类群和发生规律。巢管法共获得128个物种,隶属于3目25科。其中传粉者占全部独栖蜂的26.6%,共2科12种,主要为分舌蜂和切叶蜂;捕食者约占全部独栖蜂的73.4%,有4科44种,以蜾蠃、蛛蜂、泥蜂和方头泥蜂为主;独栖蜂寄生者有19科72种,主要类群是麻蝇、蜂虻、青蜂、钩腹蜂和姬小蜂。独栖蜂物种组成中传粉者多样性显著低于捕食者。同时独栖蜂中普遍存在着雌雄羽化异律现象,即雄性先羽化,并在越冬个体中更明显。切叶蜂科和方头泥蜂科的发生时间比蜾蠃亚科和蛛蜂科的发生时间更集中。此外,通过构建独栖蜂及其寄生者的互作网络,我们发现寄生者多度和多样性受较低营养级寄主的上行控制效应调节。上述结果揭示了对中国亚热带森林地区独栖蜂及其寄生者多样性,有利于更好地保护野生独栖蜂资源,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F-China 生物多样性 独栖蜂 寄生者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2022年现生膜翅目新分类单元
14
作者 曹焕喜 蒋雯 +10 位作者 Bolormaa Ganbaatar 张丹 周青松 朱丽得孜·艾山 王旭 唐璞 罗阿蓉 牛泽清 张彦周 肖晖 朱朝东 《生物多样性》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30,共12页
膜翅目生物多样性丰富,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于数据库检索,本文对2022年发表的现生膜翅目新分类单元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共纳入于本年发表的360篇相关期刊论文,涵盖了1,698个新分类单元,包括7个新亚科、53个新属、25个新亚属... 膜翅目生物多样性丰富,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基于数据库检索,本文对2022年发表的现生膜翅目新分类单元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共纳入于本年发表的360篇相关期刊论文,涵盖了1,698个新分类单元,包括7个新亚科、53个新属、25个新亚属、808个新种、6个新亚种、334个新异名、241个新组合、76个新地位、14个新替代名、5个恢复异名、71个恢复组合、1个恢复名称和57个恢复地位,涉及17个总科、77个科和446个属。在各总科新种数量对比中,蜜蜂总科、姬蜂总科和胡蜂总科新种数量最多,分别约占新种总数的25.9%(209/808)、21.0%(170/808)和18.1%(146/808)。2022年共有71篇期刊论文涉及中国现生膜翅目新分类单元,涵盖了165个新分类单元,包括5个新属和126个新种(广腰亚目35种,细腰亚目91种(针尾部35种,寄生部56种)),另有4个新记录属和30个新记录种,共涉及13个总科、31个科和83个属;其中新属和新种涉及12个总科、29个科和76个属。中国现生膜翅目中,姬蜂总科、叶蜂总科和小蜂总科发表新种数量最多,分别约占中国现生膜翅目新种总数的20.6%(26/126)、19.0%(24/126)和17.5%(22/126)。从地理单元角度来看,亚洲发表新种数量最多,约占新种总数的55.9%(452/808);洲级地理亚单元中,东亚发表新种数量最多,约占新种总数的20.7%(167/808);在国家和地区行政单元中,中国发表新种数量最多,约占新种总数的15.6%(126/808)。在涉及现生膜翅目新分类单元的85个期刊的360篇论文中,有353篇英文论文、5篇中文论文、1篇法语论文和1篇西班牙语论文;其中,来自79个期刊的314篇论文涉及新种发表。2022年,现生膜翅目新种命名人412人,其中中国学者76人,占比约18.4%。膜翅目新种正模保藏机构167家,其中19家位于中国,占比约11.4%。综上所述,中国膜翅目分类在世界膜翅目分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腰亚目 广腰亚目 新增分类单元 新分类单元分布 中国
原文传递
DNA条形码在膜翅目昆虫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青松 张同心 +4 位作者 于芳 罗阿蓉 牛泽清 朱朝东 张彦周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8,共10页
DNA条形码的提出,实现了分类学的一次质的飞跃,简便、快捷以及精确的优点使其被广泛应用在物种的分类工作中。膜翅目为昆虫纲的第3大目,其物种具有高度的多样性,种类鉴定工作复杂艰巨。DNA条形码在膜翅目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DNA条... DNA条形码的提出,实现了分类学的一次质的飞跃,简便、快捷以及精确的优点使其被广泛应用在物种的分类工作中。膜翅目为昆虫纲的第3大目,其物种具有高度的多样性,种类鉴定工作复杂艰巨。DNA条形码在膜翅目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针对DNA条形码在膜翅目昆虫的物种分类鉴定、物种发现和隐存种、食物网与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研究情况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DNA条形码 物种鉴定 物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昆虫多样性三十年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明强 罗阿蓉 +30 位作者 周青松 陈婧婷 谢婷婷 李逸 DouglasChesters 石晓宇 肖晖 刘桓吉 丁强 周璇 罗一平 路园园 佟一杰 赵政宇 白明 郭鹏飞 陈思翀 中村彰宏 彭艳琼 赵延会 魏淑花 林晓龙 陈华燕 罗世孝 陆宴辉 鲁亮 余建平 周欣 邹怡 路浩 朱朝东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7-145,共29页
当前,全球昆虫数量和多样性均处于下降趋势,而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主要包括人为干扰及气候变化。本文基于森林、草地、农业、水生和土壤生态系统,以植食性、访花、捕食性、寄生性、食果以及食腐昆虫为重点功能昆虫群,综述了近三十年来国... 当前,全球昆虫数量和多样性均处于下降趋势,而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主要包括人为干扰及气候变化。本文基于森林、草地、农业、水生和土壤生态系统,以植食性、访花、捕食性、寄生性、食果以及食腐昆虫为重点功能昆虫群,综述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昆虫多样性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并分析了发展趋势。近年来,昆虫多样性的研究维度不断拓展,形态多样性研究不断深入,系统发生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研究也显著加强。此外,昆虫多样性研究的空间尺度也逐步扩大,大尺度区域性研究甚至全球范围的调查持续增长。昆虫进化历史也被引入多样性格局研究中,并随着系统发生信息学方法的普及而被整合到生态系统建成和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研究中。未来需要加强关键昆虫类群整合分类学研究、功能性状多样性、林冠昆虫多样性、互作网络结构等方向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昆虫群 多维度多样性 生态系统 昆虫多样性丧失
原文传递
中国昆虫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明强 罗阿蓉 +16 位作者 周青松 DOUGLAS Chesters 陈婧婷 郭士琨 杨娟娟 郭鹏飞 李逸 张峰 彭艳琼 罗世孝 葛斯琴 白明 肖治术 陈军 周红章 余建平 朱朝东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92-1204,共13页
昆虫在生态系统过程和服务功能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监测昆虫多样性变化有着重要意义。我们需要应用不同的技术来提高昆虫监测的效率。围绕昆虫多样性和昆虫介导的生态系统过程,本文对国内外昆虫多样性监测与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和趋势... 昆虫在生态系统过程和服务功能中起到关键作用,因此监测昆虫多样性变化有着重要意义。我们需要应用不同的技术来提高昆虫监测的效率。围绕昆虫多样性和昆虫介导的生态系统过程,本文对国内外昆虫多样性监测与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和趋势进行了综述,并介绍了中国昆虫多样性监测网(Sino BON–昆虫网)的规划和进展。考虑到昆虫多样性监测与研究趋势和成本,建议中国昆虫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规划长期监测硬件系统主要使用被动收集装置。研究人员将在这个平台上,评估昆虫多样性现状、分析种群和群落水平的变化趋势,并开展昆虫多样性或生态学相关研究工作。我们在Sino BON–昆虫网内,结合主要生态区、森林类型和当地组份设立取样点,针对目标功能类群设计监测流程,进而执行短期和长期昆虫多样性研究和监测项目。为有效监测昆虫多样性,我们考虑了不同仪器装备。该平台将用于科学分析和评价我国昆虫多样性特点、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子(包括栖息生境、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等),提出昆虫多样性保护、管理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决策建议,为中国国家与地方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多样性监测与研究网 规划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2021年膜翅目新增分类单元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焕喜 罗阿蓉 +3 位作者 牛泽清 张彦周 肖晖 朱朝东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32,共10页
本文对2021年发表的膜翅目昆虫新分类单元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结合数据库检索,基于标本记录,全球膜翅目学者于2021年发表该目新分类单元的期刊论文355篇,新增分类单元条目共1,152条,隶属于21总科66科416属,包括5新科4新亚科83新属3新亚属... 本文对2021年发表的膜翅目昆虫新分类单元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结合数据库检索,基于标本记录,全球膜翅目学者于2021年发表该目新分类单元的期刊论文355篇,新增分类单元条目共1,152条,隶属于21总科66科416属,包括5新科4新亚科83新属3新亚属1,054新种和3新亚种。现生类群相关期刊论文309篇,新增分类单元条目980条,隶属于18总科52科332属,包括2新科26新属3新亚属946新种和3新亚种。绝灭类群相关期刊论文46篇,新增分类单元条目172条,隶属于14总科27科86属,包括3新科4新亚科57新属和108新种。2021年中国膜翅目新增分类单元的相关期刊论文83篇,新增分类单元条目235条,隶属于17总科34科91属,包括3新属(绝灭类群1新属)和232新种(绝灭类群2新种);现生类群中新增的2属分别记录自台湾和浙江,新种数量排前五位的省级行政单位有云南(54个)、浙江(42个)、福建(18个)、西藏(18个)和新疆(16个)。在全球现生、绝灭和中国现生膜翅目总科新物种数量的对比中,姬蜂总科新种数量最多,分别约占全球现生、绝灭和中国现生膜翅目新种总数的32.5%(307个/946个)、19.4%(21个/108个)和37.0%(85个/230个)。有关现生膜翅目新种发表情况,在洲级地理单元中,亚洲发表新种数量最多,约占56.9%(538个);在洲级地理亚单元中,东亚发表新种数量最多,约占28.6%(271个);在国家和地区行政单元中,中国发表新种数量最多,约占24.3%(230个)。在76种期刊的355篇论文中,有348篇英文论文、4篇中文论文和3篇法语论文。这些结果表明,中国膜翅目分类在全球膜翅目分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腰亚目 广腰亚目 新分类单元 新分类单元分布 中国
原文传递
不同试剂盒对传粉昆虫携带混合花粉DNA提取效果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月 魏玮 +5 位作者 刘文平 赵凯旋 周泽扬 朱朝东 罗阿蓉 黄敦元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6-1346,共11页
【目的】传粉昆虫所携带花粉的准确鉴定是构建传粉网络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植物试剂盒在微量混合花粉DNA提取中的差异,以阐明不同试剂盒的提取效果,并明确满足DNA提取的混合花粉最低需求量。【方法】将不同地区中华蜜蜂Apis ... 【目的】传粉昆虫所携带花粉的准确鉴定是构建传粉网络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植物试剂盒在微量混合花粉DNA提取中的差异,以阐明不同试剂盒的提取效果,并明确满足DNA提取的混合花粉最低需求量。【方法】将不同地区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和白斑切叶蜂Amegachilestrupigera体表携带的花粉进行混合。利用上海生工磁珠法植物基因组DNA抽提试剂盒(CZ)、北京BioTeke(百泰克)离心柱型微量样品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BT)、美国Omega E.Z.N.A.?MicroElute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EZ)、北京天根微量样品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TG)及江苏吉锐Genloci?TNA抽提试剂盒(GL)提取混合花粉DNA。基于ITS2宏条形码技术获取测序数据,通过方差、线性判别和层次聚类分析,比较5种试剂盒提取效果。最后,调整试剂盒BT的提取方法,降低混合花粉的需求量。【结果】试剂盒TG与GL提取混合花粉DNA浓度较高,试剂盒CZ、BT和EZ提取混合花粉DNA浓度较低,前者浓度约为后者的5-15倍。试剂盒EZ和TG提取混合花粉样品的DNA纯度与其它试剂盒存在显著差异。5种试剂盒检测到植物种类分别为(143±12)(CZ)、(167±8)(BT)、(160±10)(EZ)、(160±6)(TG)和(161±16)种(GL),且不同试剂盒在目、科和属水平上具有显著提取优势的植物,部分植物只能由特定试剂盒提取到DNA模板。此外,试剂盒BT通过花粉所鉴定的植物种类最多,且能提取到合格DNA模板的最低混合花粉质量为0.02mg。【结论】不同试剂盒提取微量混合花粉效果不同且各有优势,混合花粉质量最低可以降至0.02 mg。本研究为选择提取微量混合花粉DNA试剂盒继而用于传粉网络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粉昆虫 混合花粉 粉源植物 DNA试剂盒 DNA宏条形码
原文传递
壁蜂授粉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1
20
作者 石晓宇 邹怡 +2 位作者 罗阿蓉 牛泽清 朱朝东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15-1222,共8页
壁蜂Osmia spp.的授粉服务功能在全球农作物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对其授粉效率和应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的基础研究仍然十分有限。农业景观会影响壁蜂授粉的表现。在不同的农业景观内,当地与目标作物同时开花的野生植物、当地传... 壁蜂Osmia spp.的授粉服务功能在全球农作物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对其授粉效率和应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的基础研究仍然十分有限。农业景观会影响壁蜂授粉的表现。在不同的农业景观内,当地与目标作物同时开花的野生植物、当地传粉昆虫群落、捕食者、拟寄生者和病原体可以增强/削弱壁蜂的授粉表现及壁蜂蜂茧的回收。我们需要评估从壁蜂引入到对当地农业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引入的壁蜂有可能与本土野生蜂物种竞争筑巢栖息地、筑巢材料和食物,并可能通过帮助入侵植物授粉来促进其扩散。本文综述了利用壁蜂进行授粉存在的潜在问题,并基于四个方面讨论壁蜂应用成本与效益:1)将农业景观纳入壁蜂授粉应用的评估;2)评估壁蜂对当地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3)评估壁蜂的授粉价值;4)对比壁蜂与蜜蜂的授粉效果,旨在指导农民在不同的农业景观内使用壁蜂进行授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蜂 农作物授粉 罩笼实验 农业景观 蜜蜂授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