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性催产素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的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罗雅范 韩毅 +2 位作者 邸畅 李国萍 陈绍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6期4471-4475,4487,共6页
背景 慢性疼痛是最为普遍的健康问题之一,而各种镇痛策略及相关机制的探索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催产素是一种可由自身产生的神经递质,其除了具有使妊娠末期子宫收缩和促进哺乳期排乳的作用外,其在镇痛方面的作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背景 慢性疼痛是最为普遍的健康问题之一,而各种镇痛策略及相关机制的探索一直是医学研究的热点.催产素是一种可由自身产生的神经递质,其除了具有使妊娠末期子宫收缩和促进哺乳期排乳的作用外,其在镇痛方面的作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的 探究外源性催产素在周围神经系统中的镇痛作用.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1月,将40只清洁级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8只)后进行造模.对照组(NOR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模型组(INF组):右后足足掌部注射角叉菜胶;安慰治疗组(NS组):右后足足掌部注射角叉菜胶,随后即刻腹腔注射0.9% 氯化钠溶液;催产素治疗组(OT组):右后足足掌部注射角叉菜胶,随后即刻腹腔注射催产素;阳性对照组(ASP组):右后足足掌部注射角叉菜胶,随后即刻腹腔注射阿司匹林.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均造模成功,无死亡及特殊损伤情况.5组大鼠在造模4 h后进行相关检测.采用热板实验、压板试验检测热板潜伏时间(HPL)、后足缩足潜伏期(HWL).测量造模前、造模4 h后后足周长,并计算后足肿胀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血清催产素、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及炎性组织PGE2水平.结果 造模4 h后,INF组、NS组、OT组、ASP组大鼠HPL、HWL均短于NOR组(P<0.05);OT组、ASP组大鼠HPL、HWL长于INF组、NS组(P<0.05).INF组、NS组、OT组、ASP组大鼠造模4 h后HPL、HWL均短于本组造模前(P<0.05).造模4 h后,INF组、NS组、OT组、ASP组大鼠后足周长长于NOR组(P<0.05);OT组、ASP组大鼠后足周长短于INF组、NS组(P<0.05).OT组、ASP组大鼠后足肿胀程度小于INF组、NS组(P<0.05).INF组、NS组大鼠外周血血清催产素、PGE2水平及炎性组织PGE2水平高于NOR组(P<0.05).结论 外源性催产素镇痛作用明显,其能降低外周血和炎性组织中PGE2水平,缓解炎性部位的肿胀程度,说明其可能通过抗炎和减少致痛因子而在周围神经系统发挥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镇痛 催产素 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催产素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罗雅范 李国萍 +1 位作者 陈绍春 韩毅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催产素(oxytocin,OT)是哺乳动物体内产生的一种九肽激素,大部分在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合成,少量在外周器官中合成.催产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排乳和使子宫收缩,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生理功能,如镇痛作用.大量研究证明神经肽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催产素(oxytocin,OT)是哺乳动物体内产生的一种九肽激素,大部分在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合成,少量在外周器官中合成.催产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排乳和使子宫收缩,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生理功能,如镇痛作用.大量研究证明神经肽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而哺乳动物自然分泌的催产素,就是一种神经肽.已有研究证明催产素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而且可以避免常规镇痛药物的成瘾性等不良反应,但其镇痛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所以研究催产素的镇痛机制具有较强的基础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产素 镇痛 机制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预混胰岛素转换为联合利拉鲁肽优化治疗合并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长病程2型糖尿病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兰直良 罗雅范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67-270,共4页
回顾性分析1例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合并心血管疾病(CVD)高风险的长病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给予口服降糖药难以控制血糖达标后应用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欠佳且体重增加,转换为利拉鲁肽治疗的诊... 回顾性分析1例在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合并心血管疾病(CVD)高风险的长病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给予口服降糖药难以控制血糖达标后应用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血糖控制欠佳且体重增加,转换为利拉鲁肽治疗的诊疗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为78岁女性,腹型肥胖,合并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既往T2DM病史23年,长期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降糖治疗,评估胰岛功能及CVD风险后,将胰岛素减量至停用,改为利拉鲁肽(0.6 mg/d)联合二甲双胍(0.5 g,3次/d)治疗。随访期间逐渐增加利拉鲁肽用量,观察3年后,患者血糖平稳达标,体重达标,依从性良好。对于存在CVD高危因素或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应用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治疗,可简化用药方案、平稳降糖,同时实现CVD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二甲双胍 利拉鲁肽 心血管获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