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羊健蓉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2年第5期338-340,共3页
目的:研究社区综合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防治康复效果。方法:于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对江苏靖江市4个社区筛查发现的502例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药物干预、心理干预、应急处置等综合性社区干预,并对干预前后患者的健康状况、... 目的:研究社区综合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防治康复效果。方法:于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对江苏靖江市4个社区筛查发现的502例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药物干预、心理干预、应急处置等综合性社区干预,并对干预前后患者的健康状况、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社区干预使康复措施的落实率由干预前的50.4%上升到96.8%;患者的病情改善率由17.9%上升为42.8%;患者的全劳动力和半劳动力由12.7%上升为33.7%;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干预前的水平(P<0.01)。结论:社区综合干预可改善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劳动能力、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精神病 防治 综合干预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农村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羊健蓉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6期111-111,共1页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遵医行为,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358例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评估,了解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前精神... 目的:了解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遵医行为,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对358例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评估,了解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前、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前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自觉性较差,健康教育后患者遵医行为得到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有促进作用,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区管理治疗中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健康教育 精神分裂症 遵医行为
下载PDF
帕罗西汀与舍曲林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2
3
作者 羊健蓉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28期141-141,共1页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舍曲林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06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P组(帕罗西汀组)和S组(舍曲林组)各53例,治疗周期均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比较帕罗西汀与舍曲林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06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P组(帕罗西汀组)和S组(舍曲林组)各53例,治疗周期均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9%与83.0%,无统计学意义(P〉O.05);P组(帕罗西汀组)总计发生不良反应14例,占26.4%,S组(舍曲林组)总计发生不良反应4例,占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罗西汀与舍曲林治疗广泛性焦虑症效果均较理想,但舍曲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优先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泛性焦虑 舍曲林 帕罗西汀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社区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梅京斌 王学娟 +3 位作者 黄颖 陈青松 羊健蓉 王松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28期156-158,共3页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运用到社区精神病患者中,为患者的服药依从程度所予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西来镇社区的精神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施行常规性的健康教育,实验组40例患者予以有计...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运用到社区精神病患者中,为患者的服药依从程度所予以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西来镇社区的精神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施行常规性的健康教育,实验组40例患者予以有计划的并根据服药情况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对比两组患者的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总分、服药依从率。结果实验组的SQLS总分(20.47±4.33)分、服药依从率90.00%均优于对照组(45.33±11.27)分、72.50%,组间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精神病患者的服药依从程度实施评测,并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率,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服药依从性 影响 社区 研究 精神病
下载PDF
认知行为治疗对残疾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疗效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青松 谢华 +21 位作者 岳莹莹 陈素珍 孙飞 高敏 羊健蓉 曹霞 陈凯明 梅京斌 刘萍 吴雪梅 王学娟 殷婷玉 李敏 徐昊辉 吴靖宇 许清 张佳亮 朱银波 钱卫国 黄喆 周小玲 王海燕 《现代医学》 2022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目的:观察联合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残疾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共纳入80例经过严格评定为精神残疾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CBT强化治疗),每组40例。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 目的:观察联合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残疾精神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共纳入80例经过严格评定为精神残疾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CBT强化治疗),每组40例。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残疾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得分和残疾等级评定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BPRS得分及残疾等级评定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BPRS、SSPI和MMSE得分均显著降低(均P<0.01),而仅治疗组患者的残疾等级评定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的残疾等级评定在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CBT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残疾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症状及残疾等级,有助于残疾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治疗 残疾 精神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