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尿酸水平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余招平 岳宏 +1 位作者 群森 吴君仓 《安徽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1761-1762,共2页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水平与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PD组患者76例,正常对照组70例,两组均检测血UA水平,并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北京版)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PD组评估其认知功能及情绪。结果 (1)PD组血UA水平(26... 目的探讨血尿酸(UA)水平与帕金森病(P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PD组患者76例,正常对照组70例,两组均检测血UA水平,并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北京版)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PD组评估其认知功能及情绪。结果 (1)PD组血UA水平(262.3±48.4)μmol·L-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336.4±52.8)μmol·L-1(P<0.05);(2)PD组各Hoehn-Yahr分期与血UA水平之间无明显等级相关性(r=0.182,P>0.05);(3)PD组患者的血UA水平与Mo CA评分呈正相关(r=0.552,P<0.05),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r=-0.438,P<0.05)。结论 PD患者的血U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低血UA水平和P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抑郁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尿酸 认知 抑郁
下载PDF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颈动脉狭窄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群森 汪凯 +2 位作者 张持 赵昊 吴君仓 《安徽医学》 2009年第8期883-885,共3页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87例颈动脉狭窄的患者与85例健康对照者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厚度,有无斑块及狭窄。结果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87例颈动脉狭窄的患者与85例健康对照者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厚度,有无斑块及狭窄。结果颈动脉狭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者占47%,而健康组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者10%。表明颈动脉狭窄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者,且血浆Hcy水平增加有增加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趋势。结论高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31例青年型脑梗死危险因素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群森 洪玉娥 韦东平 《实用全科医学》 2006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青年型缺血性脑梗死可能存在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以达到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治疗。方法对我科1989-2004年间的年龄在19-45岁之间经影像学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及病因分析。结果高血压、吸烟、饮酒、高脂血症、风湿性心脏... 目的探讨青年型缺血性脑梗死可能存在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以达到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治疗。方法对我科1989-2004年间的年龄在19-45岁之间经影像学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及病因分析。结果高血压、吸烟、饮酒、高脂血症、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病变、偏头痛、围产期等均为引起青年型缺血性脑梗死的主要病因。结论高血压、吸烟、酗酒、高血脂、风湿性心脏病及感染性病变作为引发青年人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 脑梗死 病因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小强 吴君仓 +6 位作者 张继 群森 岳宏 赵昊 张持 吴倩 刘祖欣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86-389,共4页
目的了解脑微出血(CMB)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率,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6月连续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MRI磁敏感加权成像上有无CMB分为2组,CMB组40例和无CMB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 目的了解脑微出血(CMB)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率,并对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1年6月连续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MRI磁敏感加权成像上有无CMB分为2组,CMB组40例和无CMB组42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并进一步回归分析CMB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无CMB组比较,CMB组患者TC、TG、LDL-C明显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CMB组脑卒中比例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CMB较常见,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是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出血 磁共振成像 高半胱氨酸 高血压 纤维蛋白 年龄因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汪国宏 吴竹青 +4 位作者 王小强 张持 岳宏 群森 吴君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36-739,共4页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13例,根据头颅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结果分为CMB组33例和无CMB组8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并进一步回归分... 目的 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影响.方法 选择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13例,根据头颅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结果分为CMB组33例和无CMB组8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并进一步回归分析CMB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于入院后第2天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 CMB组收缩压和同型半胱氨酸(Hcy)高于无CMB组[(158.3±13.7) mm Hg vs (138.2±15.2)mm Hg(1 mm Hg=0.133 kPa)和(13.7±4.5)μmol/L vs (9.4±2.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MB组总胆固醇低于无CMB组[(4.2±0.9) mmol/L vs (4.9±0.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无CMB组比较,CMB组的Mo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和注意得分明显降低[(22.98±2.30)分 vs(27.49±1.15)分、(2.73±0.94)分 vs(3.78士0.66)分及(3.70±1.35)分vs(4.23±1.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3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是CMB的独立危险因素(OR=0.735,95%CI:0.532~0.921,P=0.001).结论 Hcy是CMB的独立危险因素;CMB会引起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和注意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出血 认知障碍 高半胱氨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1
6
作者 吴竹青 汪国宏 +4 位作者 王小强 群森 岳宏 张持 吴君仓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63-465,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经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证实有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分为重度狭窄组21例和闭塞组19例。并分为有侧支循环29... 目的探讨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侧支循环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经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证实有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例,分为重度狭窄组21例和闭塞组19例。并分为有侧支循环29例和无侧支循环11例,记录入院时、入院后2周、随访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析侧支循环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重度狭窄组有侧支循环开放12例(57.14%),闭塞组有侧支循环开放17例(89.47%),闭塞组侧支循开放率明显高于重度狭窄组(P=0.02)。29例有侧支循环建立的患者中初级代偿19例(65.52%),次级代偿10例(34.48%,P<0.05)。重度狭窄组初级代偿比例明显高于次级代偿比例(76.92%vs 23.08%,P<0.01)。有侧支循环2周NIHSS评分[(4.1±1.7)分vs(12.0±2.6)分,P=0.037]和随访时NIHSS评分[(1.9±1.2)分vs(10.4±2.4)分,P=0.000]较无侧支循环明显降低。结论侧支循环建立与动脉血管狭窄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初级侧支代偿是其主要代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侧支循环 卒中 血管造影术 预后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动脉硬化斑块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持 王小强 +2 位作者 刘秋婉 群森 吴君仓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0期1337-1339,共3页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动脉硬化斑块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动脉硬化斑块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动脉硬化斑块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动脉硬化斑块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斑块面积、数量、斑块性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分值(IMT)降低,斑块面积、斑块数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15.2±2.04)cm^3VS(20.8±3.1)cm^3,(1.52±0.57)个VS(1.71±0.5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稳定性斑块比率(29.4%)高于对照组(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TC、LDL-C、HDL-C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8.2%)高于对照组(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动脉硬化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斑块面积、斑块数量及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急性脑梗死 动脉硬化斑块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脑出血的病理损伤机制研究及相关治疗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君仓 群森 +4 位作者 张持 赵昊 郭茜 徐文安 刘祖欣 《安徽医学》 2009年第4期490-492,共3页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系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研究ICH的病理损伤机制,有助于指导患者的治疗,进而改善ICH患者的预后。因此.对ICH的病理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探讨是...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系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其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研究ICH的病理损伤机制,有助于指导患者的治疗,进而改善ICH患者的预后。因此.对ICH的病理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ICH) 病理损伤机制 治疗进展
下载PDF
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与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持 王小强 +2 位作者 刘秋婉 群森 吴君仓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期117-119,共3页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已成为城乡居民死亡的首要因素.卒中后肺部感染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不仅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1],且是致死率和致残率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2].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脑卒中 诊断 预测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吴君仓 群森 +1 位作者 张持 赵昊 《安徽医学》 2010年第6期647-649,共3页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 h内的ACI患者63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脑卒...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 h内的ACI患者63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脑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结果21 d和90 d后治疗组增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ACI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羟自由基清除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并发症及预后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夏明武 群森 洪玉娥 《安徽医学》 2009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对86例自发性脑出血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37例,其中肺部感染17例,泌尿道感染8例,消化道感染6例,皮肤感染6例。心功能不全7例;肝肾功能不全12例;...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对86例自发性脑出血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37例,其中肺部感染17例,泌尿道感染8例,消化道感染6例,皮肤感染6例。心功能不全7例;肝肾功能不全12例;消化道出血13例;高血糖与水盐平衡失调14例;癫8例。部分病例有两个或以上并发症。结论对于自发性脑出血病人常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采取积极的预防与治疗措施是提高病人生存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治疗费用的有效途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并发症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2
作者 吴竹青 群森 吴君仓 《安徽医学》 2015年第12期1549-1552,1552,共4页
我国脑卒中的年平均发病率逐年上升,由此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负担是巨大的,因此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已成为神经病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对于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治疗手段就是使血管再通,或通过侧支循环使缺血的脑组织得到新的血流灌注。目... 我国脑卒中的年平均发病率逐年上升,由此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负担是巨大的,因此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已成为神经病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对于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治疗手段就是使血管再通,或通过侧支循环使缺血的脑组织得到新的血流灌注。目前研究发现脑侧支循环开放和建立可有效减少梗死中心范围和脑组织缺血缺氧的真实情况,能够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卒中复发风险[1]。本文就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支循环 脑卒中 缺血性
下载PDF
脑中线结构出血临床预后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
13
作者 夏明武 群森 +2 位作者 刘祖欣 胡光民 许浩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8期905-907,共3页
目的探讨脑中线结构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26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按出血部位分为两组:脑中线结构出血组(Ⅰ组)和非中线结构出血组(Ⅱ组)。对两组患者病死率、严重脑损害情况及相关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中线结构出血患者病死... 目的探讨脑中线结构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26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按出血部位分为两组:脑中线结构出血组(Ⅰ组)和非中线结构出血组(Ⅱ组)。对两组患者病死率、严重脑损害情况及相关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中线结构出血患者病死率、脑损害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远高于非中线结构出血患者(P<0.01)。结论对脑中线结构出血患者应密切观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中线结构 脑出血 预后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年龄对后继脑梗死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持 群森 吴君仓 《安徽医学》 2010年第7期751-752,共2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年龄与后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分析117例脑梗死患者,根据1周前有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为A(有TIA)组和B(无TIA)组,比较各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ESSS)和病程1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年龄与后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分析117例脑梗死患者,根据1周前有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分为A(有TIA)组和B(无TIA)组,比较各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ESSS)和病程1个月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年龄<65岁者,有TIA史与无TIA的患者相比,MESSS较小,Ⅰ级预后率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65岁者,有TIA史与无TIA的患者相比,MESSS较小,Ⅰ级预后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IA的神经保护性与TIA患者的年龄有一定关系,年龄超过65岁的TIA患者对后继脑梗死可能无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缺血耐受 年龄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医院感染与卒中复发风险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富勇 芈静 +6 位作者 潘宇芹 郭华陵 杨静 吴君仓 刘秋皖 吴竹青 群森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病人医院感染与脑卒中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收集121例AIS病人基本资料,随访收集病人卒中复发情况。Cox回归分析医院感染是否为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21...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病人医院感染与脑卒中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收集121例AIS病人基本资料,随访收集病人卒中复发情况。Cox回归分析医院感染是否为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21例AIS病人中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19.8%(95%CI:0.127~0.269),卒中复发率为26.4%(95%CI:0.185~0.343),医院感染导致卒中复发的HR为6.485(95%CI:2.984~14.091)。结论:AIS病人医院感染可能是卒中复发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缺血性脑卒中 卒中复发
下载PDF
无交叉体征的脑干病变24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洪玉娥 夏明武 群森 《实用全科医学》 2005年第3期229-230,共2页
目的探讨非交叉体征的脑干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24例非交叉体征的脑干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患者以头晕、呕吐、言语不清、行走不稳及偏瘫为主要表现,病变部位多在桥脑中上部。结论非交叉体征的脑干病变极易与囊区病变相混淆... 目的探讨非交叉体征的脑干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24例非交叉体征的脑干病变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结果患者以头晕、呕吐、言语不清、行走不稳及偏瘫为主要表现,病变部位多在桥脑中上部。结论非交叉体征的脑干病变极易与囊区病变相混淆,需加以鉴别。随着颅脑影像技术的发展,该处病变可得以早期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病变 体征 交叉 临床分析 影像学特点 临床特点 言语不清 主要表现 行走不稳 病变部位 影像技术 早期确诊
下载PDF
早期与延迟他汀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涛 倪明珠 +4 位作者 余峰 群森 王文静 许璐 汤其强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2期1427-1431,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与延迟他汀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IS患者2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他汀治疗组(n=134)与延迟他汀治疗组(... 目的探讨早期与延迟他汀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AIS患者2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他汀治疗组(n=134)与延迟他汀治疗组(n=133)。两组患者分别于发病24 h内和第7天开始接受他汀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价入院时和发病第7天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定第90天临床预后;通过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发病24 h内、第7天、第90天的hs-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的变化、急性期神经功能的改善及90天预后良好比例,并分析延迟他汀治疗与预后不良的相关性。结果早期他汀治疗组患者第7天hs-CRP水平较发病24 h内下降[(5.02±0. 65) mg/L vs (6. 45±0. 5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早期他汀治疗组患者90天mRS评分预后良好的比例高于延迟他汀治疗组[48. 51%vs 36. 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stics回归分析显示,第7天hs-CRP水平、延迟治疗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 <0. 05)。结论早期他汀治疗可降低AIS患者急性期血清hs-CRP浓度,并可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超敏C反应蛋白 他汀类药物 预后
下载PDF
补体C1q和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斌 陈清清 +1 位作者 陈巨罗 群森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C1q/TNF相关蛋白9(CTRP9)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月太和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对照组)。观察组又根据... 目的探讨C1q/TNF相关蛋白9(CTRP9)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1年1月太和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00例(对照组)。观察组又根据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分为轻度组92例,中度组56例,重度组52例。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疾病严重程度患者C1q、CTRP9、血脂水平,分析CTRP9、C1q与血脂水平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C1q、TC、TG和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TRP9和H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C1q、CTRP9、TC、TG、HDL及LD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度组和重度组C1q、TC、TG及LDL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HDL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且重度组C1q、TC、TG及LDL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CTRP9和HDL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1q与TC、TG、LDL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336,r=0.445,r=0.458,r=0.547,P<0.01),与HDL呈负相关(r=-0.632,P<0.01),CTRP9与TC、TG、LDL以及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254,r=-0.369,r=-0.851,r=-0.634,P<0.01),与HDL呈正相关(r=0.741,P<0.01)。结论CTRP9具有保护缺血性脑卒中的脑组织和降低脑部病变严重性的能力,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行性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1Q 肿瘤坏死因子类 卒中 血脂异常 巨噬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的临床特征及一线免疫治疗的短期预后分析
19
作者 姚涛 群森 +3 位作者 程昭昭 刘天龙 鲁亚楠 余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30-734,共5页
目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NMDAR)患者疾病分期4个阶段。文中探讨NMDAR患者不同疾病阶段的临床特征及一线免疫治疗的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1年6月期间于安徽省立医院确诊的22例抗NMDAR脑炎患者临床资料,并按临... 目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NMDAR)患者疾病分期4个阶段。文中探讨NMDAR患者不同疾病阶段的临床特征及一线免疫治疗的短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1年6月期间于安徽省立医院确诊的22例抗NMDAR脑炎患者临床资料,并按临床表现分为早期阶段7例和进展阶段15例。观察患者不同阶段的临床指标(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浓度、氯化物浓度、糖浓度),脑电图,头颅磁共振,重症监护和一线免疫治疗6个月后随访的mRS评分,并观察一线免疫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①临床特征:所有患者均存在精神行为异常、言语障碍,其次以癫痫发作(63.6%)、运动障碍(54.5%)、意识障碍(50.0%)、记忆障碍(45.5%)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36.4%)较为常见。早期阶段以前驱症状(57.1%)、脑脊液白细胞数升高(85.7%)为最主要特征,早期阶段前驱症状与白细胞数升高情况明显多于进展阶段(P<0.05);而进展阶段则以mRS>2分(60.0%)、脑电图中-重度异常(40.0%)、头颅磁共振异常(33.3%)、重症监护(33.3%)为主要特征,进展阶段mRS>2分患者明显多于早期阶段(P<0.05)。其中,脑电图中-重异常和磁共振异常者均处于进展阶段。②短期预后:22例抗NMDAR脑炎患者一线免疫治疗6个月后随访,癫痫发作、不自主运动和意识障碍症状均消失,仅存在精神行为异常、记忆障碍各8例,言语障碍6例,除记忆障碍外,其他临床症状较急性发作期明显改善(P<0.05)。结论抗NMDAR脑炎不同疾病阶段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早期阶段最主要症状包括前驱症状及脑脊液白细胞数升高,进展阶段脑电图中-重度异常、头颅磁共振异常较多,短期预后差;其疾病分期有助于早期诊断;早期阶段患者及时一线免疫治疗可抑制病情进展,改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 免疫治疗 临床特征 短期预后
下载PDF
PRRT2基因新发移码突变导致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的家系分析
20
作者 群森 王海丽 +6 位作者 时伊初 钱晓锋 祁云洁 孙欢 孙熔 石志贞 葛巍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631-634,共4页
目的报道1例表现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的家系,对其富含脯氨酸的跨膜蛋白2(PRRT2)的基因进行分析,探讨其致病原因。方法收集该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对先证者及核心家系成员PRRT2基因编码区进行Sanger测序分析。结果在该家系中... 目的报道1例表现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PKD)的家系,对其富含脯氨酸的跨膜蛋白2(PRRT2)的基因进行分析,探讨其致病原因。方法收集该家系成员的临床资料,对先证者及核心家系成员PRRT2基因编码区进行Sanger测序分析。结果在该家系中,除先证者符合PKD临床诊断外,其舅舅幼儿期曾患“癫痫”,7岁后不治而愈;其姨表哥在婴儿期曾有“惊厥”发作。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先证者及其表型正常的母亲PRRT2基因出现1个移码突变c.498delC(p.Thr167Profs*9)。该位点目前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中尚未报告,属新发突变位点。结论该先证者PKD症状与PRRT2基因c.498delC突变有关。在该家系出现的不同表型甚至表型正常,可能由于基因外显不全有关。我们推测c.498delC突变导致了PRRT2基因表达的蛋白被截短,影响了该蛋白的跨膜区而致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 PRRT2基因 肌张力障碍 突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