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对CD34^+CD38^-KG1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与白消安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4
1
作者 翁光样 杜萌 +1 位作者 胡亮杉 郭坤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5-410,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CD34+CD38-KG1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姜黄素联合白消安对CD34+CD38-KG1a细胞的协同效应。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CD34、CD38表面抗原的表达情况、姜黄素诱导CD34+CD38-KG1a细胞的凋亡情况及其对CD34+CD38-KG1a细胞...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CD34+CD38-KG1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及姜黄素联合白消安对CD34+CD38-KG1a细胞的协同效应。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CD34、CD38表面抗原的表达情况、姜黄素诱导CD34+CD38-KG1a细胞的凋亡情况及其对CD34+CD38-KG1a细胞周期的影响。MTT法检测姜黄素对CD34+CD38-KG1a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与白消安联合作用的效应。甲基纤维素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倒置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Western blot检测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KG1a细胞株中CD34+CD38-KG1a细胞占(98.2±3.2)%。姜黄素对CD34+CD38-KG1a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并能降低CD34+CD38-KG1a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姜黄素与白消安相互作用系数(CDI)<1。CD34+CD38-KG1a细胞被姜黄素阻滞于G0/G1期,S期细胞明显减少,并能诱导CD34+CD38-KG1a细胞凋亡。凋亡细胞体积变大,细胞结构不清,胞膜边缘粗糙。姜黄素能下调CD34+CD38-KG1a细胞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姜黄素通过降低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阻滞细胞于G0/G1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抑制CD34+CD38-KG1a细胞的增殖,姜黄素与白消安具有协同作用。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调可能促使姜黄素诱导CD34+CD38-KG1a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KG1a 白血病干细胞 协同效应 Bcl-2细胞凋亡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FLT3-ITD^(mut)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翁光样 游伟文 +2 位作者 刘焕勋 蔡云 杜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33-1339,共7页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VEN)联合阿扎胞苷(AZA)治疗FLT3-ITD突变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ITD^(mut)R/R AML)的疗效,并分析患者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1年4月期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采用VEN联合AZA治疗的16例...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VEN)联合阿扎胞苷(AZA)治疗FLT3-ITD突变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ITD^(mut)R/R AML)的疗效,并分析患者的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1年4月期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采用VEN联合AZA治疗的16例R/R AML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及随访数据,使用NGS或PCR方法检测患者突变基因,分析FLT3-ITD^(mut)AML患者的疗效及患者的分子遗传学特征。结果:FLT3-ITD^(mut)组CR/CRi患者占14.3%(1/7),FLT3-ITDwt组CR/CRi患者占22.2%(2/9),无显著性差异(P=0.69);FLT3-ITD^(mut)患者ORR(CR/CRi+PR)为42.9%(3/7),野生型患者ORR为44.4%(4/9),无显著性差异(P=0.95)。FLT3-ITD^(mut)患者中位生存期较野生型患者明显缩短,分别为130 d和300 d(P=0.02)。1例获得CR的FLT3-ITD^(mut)R/R AML患者合并IDH1突变;1例获得PR的FLT3-ITD^(mut)R/R AML患者合并SF3B1突变;3例合并NPM1突变的FLT3-ITD^(mut)R/R AML患者均未获得治疗反应。结论:VEN联合AZA方案对FLT3-ITD^(mut)R/R AML患者有一定疗效,但OS较短,需桥接移植。合并IDH1、SF3B1突变可能预示FLT3-ITD^(mut)R/R AML患者对治疗有反应,合并NPM1突变可能预示治疗反应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阿扎胞苷 FLT3-ITD 急性髓系白血病 分子遗传学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联合姜黄素对KG1a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范佳鑫 曾英坚 +5 位作者 吴建伟 李章球 李元明 郑荣 翁光样 郭坤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67-1272,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氧化二砷联合姜黄素对KG1a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甲基纤维素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成集落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瑞氏姬姆沙染色法观察细...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氧化二砷联合姜黄素对KG1a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甲基纤维素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成集落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瑞氏姬姆沙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Westerrn blot检测细胞BCL-2、BAX、PARP蛋白表达。结果表明:KG1a细胞表型为CD34+CD38-,HL-60细胞表型为CD34+CD38+;前者成集落能力比后者强。姜黄素及三氧化二砷单用对KG1a细胞增值抑制作用均具有剂量依赖性。联合用药与单药对比,前者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集落数更低,而细胞凋亡率更高。联合用药能够降低细胞的BCL-2、PARP两种蛋白表达、增加BAX蛋白表达。结论:KG1a细胞是比HL-60细胞更早期的白血病干/祖细胞。三氧化二砷联合姜黄素能更有效抑制KG1a细胞增殖及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CL-2、PARP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三氧化二砷 KG1a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联合检测抗核抗体与抗可提取的核抗原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吕婉娴 戴伟良 翁光样 《实用医技杂志》 2010年第7期621-622,共2页
目的提高抗核抗体(ANA)与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检出率和准确度,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客观实验数据。方法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对患者ANA与抗ENA抗体进行检测。判断其ANA核型并读取印迹法结果。然后对各荧光核型及各种抗ENA... 目的提高抗核抗体(ANA)与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检出率和准确度,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客观实验数据。方法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对患者ANA与抗ENA抗体进行检测。判断其ANA核型并读取印迹法结果。然后对各荧光核型及各种抗ENA抗体结果进行统计。结果 200例患者核型中,斑点型占41%,均质型占33%,是临床中检出的主要核型;在斑点型中,抗ENA抗体阳性率为86.6%,均质型为46.9%,核仁型45.5%,着丝点型为40.0%,胞质型为0,斑点型抗ENA抗体阳性率最高。结论联合检测ANA与抗ENA抗体,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避免出现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抗核 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和厚朴酚对HL-6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范佳鑫 曾英坚 +5 位作者 翁光样 吴建伟 李章球 李元明 郑荣 郭坤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77-1583,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和厚朴酚(honokiol,HNK)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MTT法检测HNK对HL-6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 本研究旨在探讨和厚朴酚(honokiol,HNK)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HL-6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MTT法检测HNK对HL-60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Annexin V/PI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P53、P21、P27、BCL-2、BCLXL、BAX、caspase-3、-9、M APK信号通路蛋白。结果表明:HNK能够抑制HL-60细胞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HNK阻滞HL-60细胞于G0/G1期,S期细胞显著减少(P<0.05)。HNK作用HL-60细胞24 h后,cyclin D1、cyclin A、cyclin E、CDK2、4、6表达显著下调(P<0.05),P53、P21表达显著上调(P<0.05)。HNK作用24 h后HL-60细胞凋亡增加,活化的caspase-3、-9表达显著增加;BCL-2和BCL-XL表达下调,而BAX表达上调。MAPK亚族P38、JNK表达无明显变化;而M EK1/2-ERK1/2的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HNK通过干预M EK1/2-ERK1/2信号通路阻滞HL-60细胞于G0/G1期并诱导HL-60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HL-60细胞 白血病 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肥大细胞瘤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伟红 罗畅如 +10 位作者 谢媚 杜新 张巧霞 楼瑾 卓家才 蔡云 史敦云 刘焕勋 冯春锐 张晓翰 翁光样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274-1277,共4页
目的:初步探索应用环磷酰胺预处理建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以C57/BL/6鼠(B6鼠)为供鼠,B6D2F1鼠(F1鼠)为受鼠,将F1鼠随机分为a GVHD组(Ⅰ组)、肿瘤组(Ⅱ组)和空白组(Ⅲ... 目的:初步探索应用环磷酰胺预处理建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以C57/BL/6鼠(B6鼠)为供鼠,B6D2F1鼠(F1鼠)为受鼠,将F1鼠随机分为a GVHD组(Ⅰ组)、肿瘤组(Ⅱ组)和空白组(Ⅲ组),Ⅰ、Ⅱ组均于allo-HSCT予环磷酰胺300 mg/m2·d-1,d-5^-3腹腔注射,Ⅲ组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预处理后,Ⅰ组F1鼠经尾静脉注射肥大细胞瘤P185细胞(白血病细胞)、B6鼠的骨髓、脾脏细胞三者的混合液,Ⅱ组小鼠注射肥大细胞瘤P185细胞,Ⅲ组注射等体积的RPMI-1640培养基,随后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情况及a GVHD发病情况。结果:环磷酰胺预处理后,Ⅰ组小鼠均出现a GVHD,其中4只死于a GVHD,8只存活且a GVHD临床评分1~6分,小鼠出现皮肤受损、耸毛等表现,病理表现为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Ⅱ组小鼠于第18天内全部死亡,出现后肢的麻痹等表现,病理表现为大量的肿瘤细胞浸润肝脏;Ⅲ组小鼠全程活泼好动,无异常。结论:肥大细胞瘤小鼠allo-HSCT应用环磷酰胺预处理,建立a GVHD动物模型是可行的,且操作简单,对人、动物和环境的危害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动物模型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意义未明的单克隆球蛋白血症1例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翁光样 彭浩宇 +3 位作者 游伟文 刘焕勋 蔡云 杜新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2年第11期680-683,共4页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合并意义未明的单克隆球蛋白血症(MGUS)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2月收治的1例MDS合并MGU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完善骨髓... 目的:探讨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合并意义未明的单克隆球蛋白血症(MGUS)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12月收治的1例MDS合并MGU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完善骨髓细胞学、细胞遗传学、二代测序检测后,诊断为MDS合并MGUS,伴ASXL1、RUNX1、EZH2、STAG2突变及t(11;14)。给予2个疗程阿扎胞苷、1个疗程阿扎胞苷联合HAG方案治疗后患者无治疗反应,改用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1个疗程后,疗效评估为完全缓解。RUNX1、STAG2突变转阴,M蛋白下降50%以上。随访至2021年9月仍为完全缓解状态。结论: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MDS合并MGUS伴t(11;14)患者效果显著,且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意义未明的单克隆球蛋白血症 维奈克拉 阿扎胞苷t(11 14)
原文传递
蛋白酶体抑制剂同类药物转换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
8
作者 彭浩宇 游伟文 +7 位作者 李晓清 罗畅如 张晓瀚 翁光样 范憬超 陈诗彧 文冰冰 杜新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2年第9期533-538,共6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PI)硼替佐米同类药物转换为伊沙佐米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初治MM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转换组(23例)和硼替佐米组(40...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PI)硼替佐米同类药物转换为伊沙佐米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初治MM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转换组(23例)和硼替佐米组(40例),两组均以含硼替佐米的方案为一线治疗方案,转换组患者因不耐受硼替佐米不良反应转换为伊沙佐米,硼替佐米组患者未进行药物转换。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无进展生存(PFS)的差异。结果转换组患者进行同类药物转换前总有效率(ORR)为95.7%(22/23),≥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为52.2%(12/23);转换后ORR为95.7%(22/23),≥VGPR率为82.6%(19/23);硼替佐米组ORR为90.0%(36/40),≥VGPR率为72.5%(29/40),两组患者ORR及≥VGPR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64,P=0.424;χ^(2)=0.82,P=0.364)。转换组接受PI治疗的中位周期数为9个,中位PFS时间未达到;硼替佐米组接受PI治疗的中位周期数为7.5个,中位PFS时间为30.0个月(95%CI 19.1~40.9个月),两组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硼替佐米组中,12例因不良反应停用硼替佐米,其中位PFS时间20.0个月(95%CI 12.6~27.4个月),转换组与硼替佐米组停用PI患者的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转换组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21例(21/23,91.3%),≥3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0%(3/23);硼替佐米组发生周围神经病变22例(22/40,55.0%),≥3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2.5%(5/40)。结论对于初治MM患者,硼替佐米转换为伊沙佐米能提高缓解深度,减少因停用PI导致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蛋白酶抑制药 硼替佐米 伊沙佐米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