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颈前倾角的矫正在治疗儿童DDH的价值 被引量:6
1
作者 翁刘其 李明 +3 位作者 刘传康 刘星 罗聪 曹豫江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66-2868,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前倾角(FNA)的矫正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DDH患儿98例(114髋),术前及术后进行X线及三维CT检查测量FNA,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2个月。结果根据... 目的探讨股骨颈前倾角(FNA)的矫正在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DDH患儿98例(114髋),术前及术后进行X线及三维CT检查测量FNA,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2个月。结果根据Mckay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84髋(73.68%),良:20髋(17.54%),可:10髋(8.77%),差:0髋(0%),FNA平均缩小16.3°±2.0°,术后患侧的FNA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NA是儿童DDH重要的骨性病理改变之一,正确矫正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倾角 儿童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三维CT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治疗儿童四肢骨折 被引量:13
2
作者 翁刘其 李明 许益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应用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ing,EIN)治疗儿童四肢骨折分析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9年10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EIN治疗345例儿童四肢骨折,其中肱骨骨折32例,尺桡骨骨折62例,股骨骨折... 目的:应用闭合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针(Elastic intramedullary nailing,EIN)治疗儿童四肢骨折分析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0月~2009年10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EIN治疗345例儿童四肢骨折,其中肱骨骨折32例,尺桡骨骨折62例,股骨骨折156例,胫骨骨折95例。结果:随访全部病例,随访时间6月~4年,平均2年10月。术后愈合优314例(占91%),良26例。345例全部一期愈合,无骨感染和骨不连发生。结论:EIN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骨干骨折是一种安全、简便、快速的治疗方法,与传统的夹板或石膏固定或切开复位技术相比,它具有皮肤组织损伤小、不损伤骺板及影响骨的生长发育、不影响骨折局部的血液循环、骨折愈合恢复快、住院周期短、患儿易耐受、将矫形外科与整形外科有机结合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儿童四肢骨折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经皮 儿童 长骨骨折 弹性髓内针
下载PDF
张力带别针系统在儿童尺骨鹰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翁刘其 李明 +2 位作者 马玲 刘星 罗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2310-2312,共3页
目的探讨张力带别针系统在儿童尺骨鹰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尺骨鹰嘴骨折患儿共1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5-13岁,平均8.6岁,均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张力带别针系统内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1... 目的探讨张力带别针系统在儿童尺骨鹰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尺骨鹰嘴骨折患儿共18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年龄5-13岁,平均8.6岁,均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张力带别针系统内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结果 1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8个月。尺骨鹰嘴骨折均得到骨性愈合,根据Weseley等的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优1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4.4%。结论张力带别针系统应用于儿童尺骨鹰嘴骨折既保留了克氏针张力带系统治疗的优点,又具有操作方便、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势,临床疗效满意,可行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带别针系统 儿童 尺骨鹰嘴骨折
下载PDF
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海冰 李明 +4 位作者 瞿向阳 曹豫江 周海 翁刘其 郑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93-797,共5页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116例,均采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116例,均采用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男76例,女40例;左侧40例,右侧66例,双侧10例;年龄1.5~6.5岁,平均3.4岁;按Tonnis股骨头脱位程度:Ⅱ度6例,Ⅲ度72例,Ⅳ度38例,双侧脱位患儿首次手术后3~6个月行对侧手术。结果:术后随访2~4.6年,平均3.2年,临床随访结果按照Mckay功能评定标准,优75.40%,良19.84%,可3.97%,差0.79%,优良率95.24%,术后X线按照severin评分标准,优73.81%,良21.43%,可3.17%,差1.59%,优良率95.24%,术后有1例再脱位,1例半脱位,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髋关节功能障碍。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技巧,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联合股骨近端旋转短缩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SALTER骨盆截骨术 股骨近端旋转截骨术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马蹄足畸形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唐青松 李明 +3 位作者 刘星 罗聪 翁刘其 郑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评价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马蹄足畸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参考Cochrane协作网制定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 目的:通过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评价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马蹄足畸形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参考Cochrane协作网制定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期刊、会议论文汇编中所有关于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马蹄足畸形疗效的临床对照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的相关计算。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患者共576例,A型肉毒毒素组360例,安慰剂组216例。A型肉毒毒素与安慰剂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马蹄足畸形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RR=1.40,95%CI=0.99~1.97,P=0.060)无统计学差异,在步态分析(RR=2.29,95%CI=1.56~3.37,P=0.000)、主动状态下肌肉痉挛程度(MD=8.76,95%CI=5.86~11.66,P=0.000)、被动状态下肌肉痉挛程度(MD=4.88,95%CI=0.96~8.80,P=0.010)、生活质量变化(RR=1.49,95%CI=1.08~2.06,P=0.020)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是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马蹄足畸形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毒素 脑瘫 儿童 痉挛型马蹄足 META分析
下载PDF
外展支具早期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方 胡程晨 +3 位作者 刘星 董超群 翁刘其 李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80-684,共5页
目的探讨外展支具早期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23例(270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资料,其中男性53例,女性170例;年龄1~1... 目的探讨外展支具早期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疗效,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23例(270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儿资料,其中男性53例,女性170例;年龄1~183(62.41±23.82)d,中位年龄58 d;左侧151髋,右侧119髋,单侧142髋,双侧64髋;超声Graf分型:Ⅱa型143髋,Ⅱb型75髋,Ⅱc型11髋,D型13髋,Ⅲ型19髋,Ⅳ型9髋,均采用外展支具治疗,每隔3~4周超声监测髋关节形态变化,>6个月行X线摄片,支具治疗时间3~20周,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4个月。结果 206例(250髋)经外展支具治疗后恢复正常形态,且无一例发生股骨头坏死;17例(20髋)治疗失败,其中17髋改行石膏固定术治疗,3髋行Salter骨盆截骨手术治疗。结论外展支具是早期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对GrafⅡ型髋关节治愈率高,对Ⅲ型及Ⅳ型治愈率低,但可尝试作为初始治疗的方法;超声检查对于早期诊治髋关节发育不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脱位 外展支具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不同手术切口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星 李明 +5 位作者 刘传康 罗聪 瞿向阳 周海 翁刘其 曹豫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71-1174,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肘关节纵切口与横切口治疗儿童肱骨內上髁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新鲜的儿童肱骨內上髁骨折并得到随访的106例患儿的资料,男67例,女39例,年龄7.3~16.2 岁,平均年龄l2.7 岁。61例手术采用肘内... 目的:探讨采用肘关节纵切口与横切口治疗儿童肱骨內上髁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新鲜的儿童肱骨內上髁骨折并得到随访的106例患儿的资料,男67例,女39例,年龄7.3~16.2 岁,平均年龄l2.7 岁。61例手术采用肘内侧纵切口和45例采用横切口进行切开复位骨折,并用克氏针、空心钉或可吸收钉、棒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3~5周后行功能训练,待骨折完全愈合后再取出内固定。结果:获得随访106例,随访时间7~60月,平均随访时间25月。纵切口组手术时间50~70 min,平均60 min;手术切口6~9 cm,平均7.5 cm。横切口组手术时间20~30 min,平均23 min;手术切口2.0~2.5 cm,平均2.2 cm。1例术后发生骨不连,105例患儿术后2~3月随访X片显示骨折骨性愈合,无迟发性尺神经损伤表现。2种方法各有1例术后出现桡神经损伤症状,拔针后神经损伤很快恢复,症状消失,无需进行二次手术。肘关节内侧无压痛,外观无明显外翻畸形,外翻应力试验稳定。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99例优,6例良,1例中。结论:经肘关节两种切口都可以用于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的手术治疗,但肘内后横切口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手术易操作、花时少、愈合后瘢痕小的优点,是一种更好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内上髁 肘关节 骨折 切口
下载PDF
儿童胫骨远端骨骺骨折的个体化治疗 被引量:7
8
作者 唐青松 李明 +4 位作者 刘星 瞿向阳 周海 翁刘其 郑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讨个体化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骺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儿童胫骨远端骨骺骨折196例,其中男134例,女62例。年龄1.7~15.0岁,平均年龄(10.1±3.4)岁。根据Salter-Harris分型标准:Ⅰ型31例... 目的:探讨个体化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骺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儿童胫骨远端骨骺骨折196例,其中男134例,女62例。年龄1.7~15.0岁,平均年龄(10.1±3.4)岁。根据Salter-Harris分型标准:Ⅰ型31例,Ⅱ型75例,Ⅲ型55例,Ⅳ型33例,Ⅴ型2例。根据年龄、受伤机制、营养状况、局部软组织血供情况、骨折类型等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时间10~69(36.5±14.6)月,根据Mazur踝关节功能评价:所有病人总优良率为87.8%(172/196);各型骨折优良率为:Ⅰ型100%(31/31)、Ⅱ型88.0%(66/75)、Ⅲ型83.6%(46/55)、Ⅳ型84.8%(28/33)、Ⅴ型50.0%(1/2);各型骨折不同固定方法在优良率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型骨折麻醉下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在优良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1.000)。结论:儿童胫骨远端骨骺骨折应尽早明确诊断,将其分型并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法,对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恢复踝关节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骨骺骨折 个体化治疗
下载PDF
可吸收棒内固定在儿童Perthes病骨盆三联截骨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卢虹旭 李明 +7 位作者 刘星 刘传康 罗聪 曹豫江 瞿向阳 翁刘其 周海 郑超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评估儿童Perthes病骨盆三联截骨术中应用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的可行性、疗效及优势。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14年12月间由本院收治的74例(79髋)儿童Perthes病的患儿,按Catterall分型:Ⅲ型59髋,Ⅳ型20髋,均采用Pol Le Coeur骨盆三联截... 目的评估儿童Perthes病骨盆三联截骨术中应用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的可行性、疗效及优势。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14年12月间由本院收治的74例(79髋)儿童Perthes病的患儿,按Catterall分型:Ⅲ型59髋,Ⅳ型20髋,均采用Pol Le Coeur骨盆三联截骨联合可吸收棒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4个月至7年9个月(平均46个月),根据Mckay标准,本组病例术后髋关节功能优51例(53髋),良15例(17髋),可8例(9髋),优良率为88.61%。术后随访X线片显示骨盆截骨植骨处固定良好,无植骨块松动移位及骨吸收病例发生。患髋髋臼覆盖率由术前75.06%的平均值增加至术后的9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6,P<0.001);术前患髋骺高比平均为65.49%,术后平均为8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3,P<0.001);CE角由术前平均16.22°增加至3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8,P<0.001);而Sharp角则由术前的41.46°降至术后的2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4,P<0.001)。结论可吸收棒代替克氏针或金属螺钉应用于儿童Perthes病三联截骨术中髂骨截骨处的固定,疗效满意,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可避免二次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flhes病 三联截骨 内固定 可吸收棒 儿童
下载PDF
特发性马蹄内翻足微创软组织松解术后足底力学指标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行 李明 +7 位作者 刘星 罗聪 曹豫江 刘传康 瞿向阳 翁刘其 周海 郑超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775-778,共4页
目的采用足底形态扫描及静态足压评价DimeglioⅣ型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经微创多平面软组织松解术治疗后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首诊并接受微创多平面软组织松解术治疗的DimeglioⅣ型特发性马... 目的采用足底形态扫描及静态足压评价DimeglioⅣ型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经微创多平面软组织松解术治疗后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首诊并接受微创多平面软组织松解术治疗的DimeglioⅣ型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病例共17例(25足)为病例组,其中男12例(18足),女5例(7足),手术年龄为1个月23天至6个月21天,评价年龄2岁5个月至2岁11个月;同期选取同年龄段健康儿童10人(20足)为对照组。采用Dimeglio评分、X线摄影、足底形态扫描分析、静态足压分析评价患足恢复情况。结果DimeglioⅣ型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经微创多平面软组织松解术系列治疗后Dimeglio评分0~2分;患足外观恢复满意。X线片显示:术前正位跟距角(14.90±3.20)°,术后正位跟距角(33.51±7.52)°;术前侧位跟距角(22.65±6.10)°,术后侧位跟距角(33.08±4.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足弓指数(0.35±0.02),正常对照组儿童的足弓指数(0.35±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双踝角(82.03±6.20)°,正常对照组双踝角(85.27±3.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双侧马蹄内翻足双足压力分布百分比[(52.75±2.32)%vs.(47.25±2.32)%,P<0.05]以及术后单侧马蹄内翻足双足压力分布百分比[(60.33±4.54)%vs.(39.70±4.5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多平面软组织松解术治疗DimeglioⅣ型特发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矫正满意,短期疗效肯定。足底力学评价结果可以作为马蹄内翻足术后针对性治疗策略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足畸形/外科学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治疗结果 力学
下载PDF
参与式教学在儿童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卢虹旭 李明 +7 位作者 刘星 刘传康 罗聪 曹豫江 瞿向阳 翁刘其 周海 郑超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6期922-924,共3页
儿童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一直是小儿外科学临床教学的重难点。该文通过总结参与式教学在儿童骨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经验,证实将参与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儿童骨科临床带教中,可调动学生的实习主动性,锻炼和提高实习生的诊疗思维、操... 儿童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一直是小儿外科学临床教学的重难点。该文通过总结参与式教学在儿童骨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经验,证实将参与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儿童骨科临床带教中,可调动学生的实习主动性,锻炼和提高实习生的诊疗思维、操作技能、医患沟通能力等一系列临床诊疗技能。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式教学模式对提高儿童骨科实习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方法 临床实习 骨科 儿童 参与式教学法
下载PDF
经皮自体骨髓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 被引量:8
12
作者 郭宏溪 刘星 +7 位作者 李明 刘传康 罗聪 曹豫江 瞿向阳 周海 翁刘其 郑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的优越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6-2014年我院应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的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患儿53例(骨折端均稳定、无严重成角和短缩畸形),男性35例,女性1... 目的探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的优越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2006-2014年我院应用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的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患儿53例(骨折端均稳定、无严重成角和短缩畸形),男性35例,女性18例,年龄1~16岁,平均年龄6.7岁。骨折部位:股骨20例,胫骨12例,肱骨10例,桡骨5例,尺骨5例,单纯腓骨1例,均为外伤性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按照骨折术后至第1次骨髓移植的时间分组,4~6个月共23例作为A组,6~8个月共30例作为B组。从髂前上棘处抽吸骨髓穿刺抽取骨髓液5~20 m L,平均12.7 m L,经皮注入到X线定位的骨折延迟愈合处。术后定期摄X线片,观察、比较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本组所有骨折延迟愈合均获得随访,并随访至拆除内、外固定后至少6个月,最终47例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距第1次骨髓移植后3~10个月,平均5.8个月。未愈合6例,A组1例,B组5例,骨髓移植2次后骨折处无明显骨痂生长,改为其他方法治疗。两组愈合时间和骨髓注射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最终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儿童四肢长骨干骨折术后骨延迟愈合是一种操作简单、微创、安全、经济又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且早期行自体骨髓移植,可加快骨折愈合,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自体骨髓移植 四肢 骨干 骨折 延迟愈合 儿童
下载PDF
Carroll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足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戈 李明 +11 位作者 刘星 罗聪 曹豫江 刘传康 瞿向阳 周海 翁刘其 郑超 卢虹旭 刘行 张圆 宋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311-131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Carroll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足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Carroll手术治疗,术前Dimeglio分型为Ⅲ型或Ⅳ型,随访2年以上共280例37... 目的回顾性分析Carroll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足术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Carroll手术治疗,术前Dimeglio分型为Ⅲ型或Ⅳ型,随访2年以上共280例372足,其中复发16例21足。应用卡方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性别,单双侧患病,术前是否石膏矫形,术前Dimeglio分型,手术年龄及术后有效随访指导时间等因素对马蹄足畸形复发的影响。结果经Carroll术式治疗的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者,术前Dimeglio分型Ⅳ型(χ2=18.067,P=0.000),术前未接受石膏矫形(χ2=3.902,P=0.048),术后有效随访指导时间短(χ2=23.670,P=0.000)的患儿复发的可能性更大;经二元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Dimeglio分型Ⅳ型,术后有效随访指导时间是马蹄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arroll术式是治疗严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的有效方式,术前Dimeglio分型Ⅳ型复发的可能性大,术前进行规范的Ponseti石膏矫形及术后2年以上的有效随访指导有助于降低马蹄足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Carroll手术 术后复发 危险因素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结合胫骨延长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皓 李明 +7 位作者 刘星 刘传康 罗聪 曹豫江 瞿向阳 周海 翁刘其 郑超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8-510,共3页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结合胫骨延长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4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因胫骨不等长致双下肢不等长的56例患者采取Ilizarov技术结合胫骨延长治疗,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疗效按肢体延长疗效评分标准进行...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结合胫骨延长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4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因胫骨不等长致双下肢不等长的56例患者采取Ilizarov技术结合胫骨延长治疗,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疗效按肢体延长疗效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本组56例患儿中优40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骨延长4-9cm,平均延长6.45cm,骨愈合时间12-36个月,平均18.52个月,合并成角畸形者同时得到纠正,经随访2-8年,平均5.66年,其中1例患者因延长不合理出现骨不连;2例出现踝关节活动障碍;1例膝关节活动功能僵硬;3例出现跟腱挛缩致足呈马蹄畸形;4例合并针道感染;1例出现骨折,所有随访的患者均未发生骨髓炎,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的症状。结论 Ilizarov技术能纠正肢体不等长及肢体弯曲畸形,结合胫骨延长术是一种治疗双下肢不等长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双下肢不等长 ILIZAROV 胫骨延长 外固定
下载PDF
微创Carroll手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疗效初步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行 李明 +7 位作者 刘星 罗聪 曹豫江 刘传康 翁刘其 周海 瞿向阳 郑超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540-543,54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创Carroll术式治疗DimeglioⅢ、Ⅳ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首诊的DimeglioⅢ、Ⅳ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共27例33足,其中男性18例(22足),女性9例(11足)。年龄3个月至...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创Carroll术式治疗DimeglioⅢ、Ⅳ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首诊的DimeglioⅢ、Ⅳ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共27例33足,其中男性18例(22足),女性9例(11足)。年龄3个月至3岁。均采用微创Carroll术式(取足跟部、足内侧、足底短小切口,手法复位跟距关节、距舟关节)治疗,并以长腿管型石膏固定6~8周。所有患儿术后1周换药,术后1、2、3个月复查,之后每隔6个月复查,根据Dimeglio评分、Pirani评分、X线及功能标准评价患足恢复情况。结果微创Carroll手术使患足的后侧、内侧及足底均获得了满意松解,畸形矫正充分,切口长度0.5~1.0cm;经3-18个月随访,患足功能恢复满意,根据Dimeg-lio评分、Pirani评分、X线检查及踝关节功能标准进行评价:优,20例25足,占75.76%;良,5例6足,占18.18%;一般,2例2足,占6.06%。优良率93.94%。无并发症发生,瘢痕不明显。结论微创Car-roll手术治疗DimeglioⅢ、Ⅳ型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可充分矫正畸形,并发症少,切口愈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足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下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家洁 曹豫江 +1 位作者 翁刘其 李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09-1114,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开放手术及单纯微创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手术方式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8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2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儿。8例采用切... 目的:回顾性分析开放手术及单纯微创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手术方式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8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42例胫骨髁间嵴骨折患儿。8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34例采用单纯关节镜微创手术下骨折复位及治疗,其中15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6例采用可吸收软骨钉固定,13例采用克氏针固定。术后采取长腿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定期门诊复查及电话随访,根据Lysholm评分、膝关节屈伸活动度、膝关节稳定性评定疗效。结果:关节镜可吸收软骨钉组手术时间[(118.33±21.66) min]长于关节镜克氏针组[(81.54±37.78) min]及关节镜空心螺钉组[(83.33±35.74) min](t=2.215,P=0.041;t=2.800,P=0.013)。关节镜组手术时间为(88.82±36.31) min,少于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的(105.00±41.14) min(t=-1.107,P=0.275)。关节镜下手术组平均出血量为(2.79±1.27)mL,少于开放手术组的(9.38±1.77) mL(t=-12.195,P=0.000),关节镜下3种固定方式手术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54,P=0.948)。关节镜手术组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97.53±3.11)分]高于开放手术组评分[(92.00±6.97)分](t=2.193,P=0.061),关节镜下3种固定方式末次随访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15,P=0.892)。全部患儿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3个月内均获得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全部患儿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呈阴性。切开复位组有2例发生关节僵硬,关节镜克氏针组有1例发生关节僵硬,其余膝关节活动度正常。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儿童胫骨髁间骨折可获得较好疗效,固定方式多样,经分析后我们认为空心螺钉治疗儿童髁间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关节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儿童骨科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关节镜 胫骨髁间嵴骨折
下载PDF
可吸收软骨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宏溪 刘星 +4 位作者 李明 刘传康 瞿向阳 周海 翁刘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72-1576,共5页
目的:探讨自身增强可吸收软骨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03月至2014年03月共收治41例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男27例,女14例,平均年龄10.4岁(6-14岁)。骨折按Meyers-Mc Keever分型:Ⅱ型15例,Ⅲ型18例... 目的:探讨自身增强可吸收软骨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03月至2014年03月共收治41例儿童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男27例,女14例,平均年龄10.4岁(6-14岁)。骨折按Meyers-Mc Keever分型:Ⅱ型15例,Ⅲ型18例,Ⅳ型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2-7 d(平均3.8 d)。采用关节镜下行骨折复位及可吸收软骨钉内固定治疗19例,切开复位骨折及可吸收软骨钉内固定治疗22例。术后均采取长腿支具固定4-6周,定期复查X片,按照Lysholm评分评定疗效。结果:41例患儿均获得12-48个月随访,平均24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骨折再移位和骨不连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7.9周。术后3个月时有2例出现膝关节僵硬,屈伸受限,予以CPM机器功能锻炼和理疗后,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至5°-120°。术后6个月时,有6例仍有屈膝受限,但受限均小于10°,且对日常活动无影响。Lysholm评分优33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5.12%。术前的Lysholm评分平均为(46.1±3.2)分,末次随访时评分平均为(95.5±1.2)分,前后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P=0.000)。结论:可吸收软骨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髁问嵴骨折具有固定确切,操作简单,对骺板损伤小,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避免了二期手术取出内固定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髁间嵴骨折 儿童 可吸收软骨钉 内固定
下载PDF
影响Pemberton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士铭 李明 +3 位作者 王海 郑超 翁刘其 周海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21期3209-3211,共3页
目的:探讨Pemberton手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髋臼指数(acetabularindex,AI)、前倾角、颈干角及关节囊等因素对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采取Pemberton手术治疗D... 目的:探讨Pemberton手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髋臼指数(acetabularindex,AI)、前倾角、颈干角及关节囊等因素对手术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0年采取Pemberton手术治疗DDH 82例(98髋),术前双侧髋关节行薄层平扫及3D重建测量AI、前倾角(femoral neck anteversion,FNA)及颈干角(collodiaphyseal angle,CDA),指导术中行旋转截骨、造盖术及适当修整关节囊并行关节囊紧缩术,术后复查患儿AI、FNA及CDA,并随访12~48个月。结果:82例患儿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34个月。根据Mckay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76髋(77.55%),良16髋(16.32%),可6髋(6.12%),差0髋(0%),AI平均缩小(17.5±0.7)度,FNA平均缩小(13.8±3.7)度,CDA平均缩小(13.0±3.5)度,采取SPSS17.0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术后患侧的AI、FNA、CDA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极有统计学意义(t〉t0.01,97,P〈0.01)。结论:对于儿童DDH行Pem-berton手术治疗,AI、FNA、CDA及关节囊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四个重要方面,AI、FNA的矫正有利于髋臼成形及维持髋关节稳定,CDA的矫正则有利于增加髋臼对股骨头的包容度,术中视关节囊具体情况适当的进行关节囊修整重建、紧缩术非常重要,对于股骨头的复位尤其是防止术后再脱位有重要作用。Pemberton手术治疗时常会涉及到其中的一个或全部,因此,术前准确评估,术中精确操作,对任何一方面的矫正适当与否均关系到术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PEMBERTON手术 髋臼指数 前倾角 颈干角 关节囊
下载PDF
Ilizarov技术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 被引量:2
19
作者 卢阳 李明 +6 位作者 刘星 罗聪 瞿向阳 曹豫江 周海 郑超 翁刘其 《现代医药卫生》 2019年第4期489-493,共5页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住院的采用Ilizarov技术进行骨延长治疗双下肢不等长3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31例患儿术前及术后肢体长度均不服从正态分布,随...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儿童双下肢不等长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住院的采用Ilizarov技术进行骨延长治疗双下肢不等长31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31例患儿术前及术后肢体长度均不服从正态分布,随访6~60个月,平均25个月,肢体短缩长度为2.2~16.0cm,术前双下肢长度差距4.4cm(3.5cm,6.5cm),术后双下肢长度差距0.5cm(0.3cm,1.2cm),骨延长1.4~6.9cm,平均3.9cm。手术前后肢体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优21例(67.74%),良7例(22.58%),中2例(6.45%),差1例(3.23%)。男性与女性及股骨与胫腓骨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创伤性及非创伤性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Ilizarov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下肢的成角畸形,对治疗创伤性双下肢不等长治疗效果较好,且具有方法简单、手术创伤小、不需要植骨、并发症较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肢体延长 双下肢不等长 外固定 儿童
下载PDF
不同活跃度肱骨骨囊肿术后X线变化与临床意义
20
作者 周荣 李明 +3 位作者 刘星 翁刘其 郑超 周海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76-118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活跃度肱骨单纯性骨囊肿术后X线变化与其愈后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手术治疗的儿童肱骨骨囊肿,分析活动期与静止期病例术后病灶部位X线变化情况与愈后的关系。活跃度分型及治疗疗效均采... 目的:探讨不同活跃度肱骨单纯性骨囊肿术后X线变化与其愈后关系,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手术治疗的儿童肱骨骨囊肿,分析活动期与静止期病例术后病灶部位X线变化情况与愈后的关系。活跃度分型及治疗疗效均采用Neer相关标准,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66例,平均随访(22.05±4.34)个月;活动期38例,其中完全愈合6例,部分愈合13例,无反应15例,复发4例;静止期28例,其中完全愈合27例,部分愈合1例。两组的治愈率活动期50.0%(19/38)vs.静止期100%(28/28)(χ^2=19.660,P=0.000)。活动期治愈19例,静止期治愈28例,愈合时间(11.47±3.65)个月vs.(8.32±2.26)个月(t=1.779,P=0.082)。38个活动期病灶术后有16个病灶转变为静止期,其中16例获得治愈;而22例持续活动期病灶中治愈仅3例(χ^2=24.290,P=0.000)。结论:肱骨骨囊肿活动期病灶愈后较静止期差,活动期病灶术后向静止期病灶转变有较好愈后,临床应密切随访活动期病例,对骨囊肿的治疗应结合其影像学特征及变化行个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囊肿 手术后 X线 愈后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