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壮年胸腰段椎体骨折术后骨丢失和骨代谢及骨密度分析
1
作者 王海 王华波 +3 位作者 郑泉国 朱银维 张东 翁则福 《当代医学》 2024年第7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青壮年创伤性脊柱骨折术后长期骨丢失、骨代谢及骨密度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1月宁波市鄞州区钱湖医院收治的33例青壮年胸椎或腰椎椎体骨折(无神经功能缺陷)术后要求取内固定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本院门诊33... 目的探讨青壮年创伤性脊柱骨折术后长期骨丢失、骨代谢及骨密度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1月宁波市鄞州区钱湖医院收治的33例青壮年胸椎或腰椎椎体骨折(无神经功能缺陷)术后要求取内固定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本院门诊33名无椎体骨折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酗酒、吸烟、体育锻炼情况]、生化指标[25-羟维生素D(25-OH-VD)、骨钙素(OC)、β胶原联降解产物(β-CTX)和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ⅠNP)及血清钙、磷、肌酐]、骨密度。结果两组性别、年龄、BMI、血清钙、血清磷、肌酐、β-CTX、股骨颈骨密度Z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酗酒占比、吸烟、体育锻炼占比、25-OH-VD水平、腰椎骨密度Z值低于对照组,PⅠNP、O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壮年创伤性脊柱骨折术后晚期,25-OH-VD水平降低,低腰椎骨密度与骨代谢转换指标不一定相关,高血清PⅠNP也提示更多的骨转换和成骨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骨折 骨折术后 骨代谢 骨密度
下载PDF
指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7
2
作者 闫玉明 张伟平 +4 位作者 廖勇 翁则福 任唯杰 林君 唐贤翱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指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7月至2009年10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342例指掌骨骨折患者,男203例,女139例;年龄18~56岁,平均30.4岁;右手217例,左手125例。第1掌骨38个,第2掌骨47个,第3... 目的:探讨指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提出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总结2007年7月至2009年10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342例指掌骨骨折患者,男203例,女139例;年龄18~56岁,平均30.4岁;右手217例,左手125例。第1掌骨38个,第2掌骨47个,第3掌骨52个,第4掌骨40个,第5掌骨39个,近节指骨43个,中节指骨52个,远节指骨48个。克氏针内固定129例,微型钢板内固定153例,单纯微型螺钉固定48例,钢丝捆扎12例。结果:324例获得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8.5个月。7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2.84%。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愈合欠佳24例,占7.4%;肌腱粘连54例,占16.67%;骨折畸形愈合34例,占10.49%;骨折不愈合13例,占4.01%;指骨短缩21例,占7.41%。结论:内固定物选择不当、手术操作技术欠佳以及术后没有进行早期很好的康复功能锻炼是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自体甲床断层移植一期修复甲床缺损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闫玉明 张伟平 +2 位作者 廖勇 任唯杰 翁则福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12期934-936,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甲床断层移植一期修复甲床缺损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运用自体甲床断层移植修复甲床缺损32例(32指),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8~54岁。受伤部位,拇指3例,示指8例,中指8例,环指9例,小指... 目的探讨自体甲床断层移植一期修复甲床缺损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运用自体甲床断层移植修复甲床缺损32例(32指),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8~54岁。受伤部位,拇指3例,示指8例,中指8例,环指9例,小指4例。32例均为外伤所致甲床缺损。缺损范围5 mm×6 mm^8 mm×10mm。12例为单纯甲床缺损;1 6例伴指骨粗隆骨折或者远节指骨骨折;4例伴远端皮肤缺损,缺损面积4mm×3 mm^5 mm×7 mm。所有患者均伴有指骨外露。在神经阻滞麻醉下运用自体甲床断层移植一期修复甲床缺损。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24个月,平均14个月。优12例(占37.50%),良15例(占46.88%),差5例(占15.63%),优良率为84.38%。结论自体甲床断层移植一期修复甲床缺损的方法操作简单,保留了指体的完整性,且术后指甲外观生长良好,对供区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床 移植 修复
下载PDF
Singh分类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闫玉明 廖勇 +2 位作者 张伟平 翁则福 任唯杰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5-177,共3页
目的 探讨Singh分类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86例60岁以上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Singh分类分为5组:Ⅴ度为A组(15例),Ⅳ度为B组(20例... 目的 探讨Singh分类对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86例60岁以上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Singh分类分为5组:Ⅴ度为A组(15例),Ⅳ度为B组(20例),Ⅲ度为C组(16例),Ⅱ度为D组(20例),Ⅰ度为E组(15例).均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统计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骨折愈合时间,并于术后2、4、8及24周对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Harris评分. 结果 85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1.5个月(8~18个月)随访,1例死亡.85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8.3±3.5)d,平均手术时间为(40.2±10.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0.2±30.5) mL,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8.8周(16 ~ 25周).5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E组分别与A组、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患者术后2、4、8及24周髋关节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E组分别与A组、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FNA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Singh分类在Ⅲ度以上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骨质疏松 老年人
原文传递
手部筋膜蒂皮瓣在手指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伟平 段仲礼 +4 位作者 杜维卫 廖勇 翁则福 闫玉明 任唯杰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77-377,共1页
2007年以来,我院运用近节指背筋膜蒂皮瓣及掌背筋膜蒂皮瓣治疗手指皮肤缺损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关键词 指背筋膜蒂皮瓣 手指皮肤缺损 手部
原文传递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骨质疏松SinghⅠ、Ⅱ度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闫玉明 廖勇 +2 位作者 张伟平 翁则福 任唯杰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10期881-883,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SinghⅠ、Ⅱ度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后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 目的探讨分析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SinghⅠ、Ⅱ度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后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并对术后髋关节进行Harris评分。结果 45例得到随访,2例失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5.3个月。手术时间45~72 min,平均53.2 min;术中出血量180~250 ml,平均210 ml;骨折愈合时间20~32周,平均26.5周。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优24例,良1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1.1%。均未出现感染、髋内翻、下肢短缩、股骨干骨折以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严重骨质疏松SinghⅠ、Ⅱ度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内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等优点,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解剖型锁定钢板 老年 骨质疏松 治疗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