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心病并发多器官衰竭患者血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志斌 邹霞英 +2 位作者 翁如萍 池丽庄 秦伟毅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1997年第3期103-104,共2页
对18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多器官衰竭(MOF)患者进行血清丙二醛(MDA)和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探讨氧自由基在MOF中的临床意义。结果肺心病并MOF患者血清MDA明显高于单纯肺心病组和对照组(P<0.01),全血SOD则明显低于单纯肺心... 对18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多器官衰竭(MOF)患者进行血清丙二醛(MDA)和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探讨氧自由基在MOF中的临床意义。结果肺心病并MOF患者血清MDA明显高于单纯肺心病组和对照组(P<0.01),全血SOD则明显低于单纯肺心病组和对照组(P<0.01)。在4个或4个以上器官衰竭组中,血清MDA水平明显高于2~3个器官衰竭组(P<0.05)。动态观察肺心病并MOF患者不同时期 MDA 和 SOD 变化,随着病情恢复,MDA水平逐渐降低(P<0.01),SOD则有所回升。提示自由基是参与肺心病并MOF发生和发展的因素之一,自由基水平的升高与脏器功能障碍之间存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多器官衰竭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樊满齐 邹霞英 翁如萍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1年第1期4-7,共4页
采用大鼠油酸型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吸入20ppm一氧化氮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吸入一氧化氮可选择性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动脉氧合。降低血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蛋白的含量,减轻了肺组织损伤... 采用大鼠油酸型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吸入20ppm一氧化氮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吸入一氧化氮可选择性扩张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动脉氧合。降低血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蛋白的含量,减轻了肺组织损伤,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一氧化氮 高血压 肺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治疗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氧疗前后血清MDA和全血SOD量含的变化
3
作者 李志斌 邹霞英 翁如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15-215,159,共2页
慢性肺心病氧疗前后血清MDA和全血SOD量含的变化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呼吸内科(510010)李志斌,邹霞英,翁如萍氧自由基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但对其在慢性肺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国内报告较少。我们对84例慢性肺心病... 慢性肺心病氧疗前后血清MDA和全血SOD量含的变化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呼吸内科(510010)李志斌,邹霞英,翁如萍氧自由基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但对其在慢性肺心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国内报告较少。我们对84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丙二醛(DAM)和全血超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氧气 丙二醛 超氧物歧化酶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10年随访
4
作者 邹霞英 张丽 翁如萍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10期443-445,共3页
关键词 哮喘 诊断 治疗 随访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氧代谢变化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邹霞英 樊满齐 翁如萍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通过油酸静脉注射复制犬急性肺损伤摸型,探讨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中氧代谢表现。方法:应用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乳酸等检测观察犬致伤前、致伤后0.5h、1h、2h、3h、4h及5h的系列变化。结果:①致伤后mPAP与PVR逐渐上升,至伤后3h分... 目的:通过油酸静脉注射复制犬急性肺损伤摸型,探讨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中氧代谢表现。方法:应用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乳酸等检测观察犬致伤前、致伤后0.5h、1h、2h、3h、4h及5h的系列变化。结果:①致伤后mPAP与PVR逐渐上升,至伤后3h分别为(17.5±3.8)mmHg及(5.0±1.09)U,CO下降至3.6L·min^(-1)。②伤后3h DO_2下降至(19.8±7.1)ml.kg^(-1).min^(-1)。VO_2亦随之降至(7.3±1.7)ml.kg^(-1).min^(-1)两者呈线性相关(r=0.735),乳酸上升为(8.22±3.1)mmol.L^(-1)。结论:油酸致犬急性肺损伤,可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及VO_2的病理性DO_2依赖关系,提示组织缺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氧代谢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
6
作者 易仁亮 邹霞英 +1 位作者 辛达临 翁如萍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109-111,共3页
本文观察了23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同时观察了血气、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浆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红细胞变形能力显著降低,且与氧分压和全血SOD活性的降低呈正相关,提示此期患... 本文观察了23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变化,同时观察了血气、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浆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红细胞变形能力显著降低,且与氧分压和全血SOD活性的降低呈正相关,提示此期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严重受损,这可能是患者的肺动脉压升高及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变形性 肺心病
下载PDF
吸入氧气和一氧化氮对肺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7
作者 李志斌 邹霞英 +2 位作者 陈小容 陈哆娜 翁如萍 《临床荟萃》 CAS 1998年第22期F002-F002,1009,共2页
目的:评价分别吸入31%O_2和60ppm NO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19例肺心病患者分成两组,分别在右心微导管检查时吸入O_2或NO 30分钟,观察吸入气体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吸入NO后,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 目的:评价分别吸入31%O_2和60ppm NO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19例肺心病患者分成两组,分别在右心微导管检查时吸入O_2或NO 30分钟,观察吸入气体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吸入NO后,肺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压分别下降15.85%、26.42%和19.03%;而吸入31%O_2后则下降13.63%、17.29%和15.71%.结论:吸入O_2或NO均可使肺心病患者肺血管扩张,降低肺动脉压;但NO降压效果快,血管扩张作用较强;而O_2降压作用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氧气 肺心病 吸入疗法 血流动力学
全文增补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血浆内皮素变化及其与心肺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志斌 邹霞英 +1 位作者 王小春 翁如萍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内皮素(ET)-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T-1放射免疫直接法,血气分析仪和肺功能仪等测定34例COPD缓解期患者血浆不同部位ET-1浓度及其血流动力、心肺功能参数。结果肺动... 目的探讨内皮素(ET)-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T-1放射免疫直接法,血气分析仪和肺功能仪等测定34例COPD缓解期患者血浆不同部位ET-1浓度及其血流动力、心肺功能参数。结果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ET-1明显高于肺动脉压正常者和健康人。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ET-1与全肺阻力指数(TPR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动脉平均压(mPAP)、体循环平均压(MSAP)和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呈正相关,与pH值、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混合静脉血氧含量(CvO2)、小气道功能[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25)、(V25/HT)%]呈负相关。肺动脉压正常者血浆ET-1与TPRI、mPAP、右心每搏功指数(RVSWI)、左心每搏功指数(LVSWI)呈正相关,与pH值、肺活量(VC)、最大通气量(MVV)、V50/V25、(V25/HT)%呈负相关。结论COPD缓解期患者血浆ET-1增高可能仍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血浆ET-1水平与心肺功能互相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肺疾病 血浆 内皮素 心肺功能
原文传递
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邹霞英 辛达临 +3 位作者 池丽庄 李志斌 秦伟毅 翁如萍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977年7月~1992年6月住院的88例COPD患者进行5~20年随访。88例患者中吸烟者占77%,从事厨房劳动女性13%。首诊均经右心漂浮导管检测,肺... 目的探讨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977年7月~1992年6月住院的88例COPD患者进行5~20年随访。88例患者中吸烟者占77%,从事厨房劳动女性13%。首诊均经右心漂浮导管检测,肺动脉平均压(mPAP)<20mmHg(1mmHg=0.133kPa)。在随访期进行肺通气功能、血压、心电、血流动力学、夜间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等监测,每5年重复一次。结果20年随访共死亡38例,病死率5年为6%、10年为25%、20年为43%。肺通气功能及动脉血氧分压逐年下降,二氧化碳分压逐年上升,首诊时mPAP为16~20mmHg的41例中,10年随访复查20例mPAP>20mmHg,15例死亡。夜间SaO2下降者(16/30)中,mPAP>20mmHg者8例,死亡6例。88例患者痰中培养出致病菌57株,死亡者占43株。结论吸烟、厨房油烟污染、反复呼吸道感染、夜间SaO2下降,mPAP>16mmHg为影响COPD预后的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血流动力学 预后 COPD
原文传递
肺动脉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邹霞英 辛达临 +2 位作者 蔡闯 张丽 翁如萍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压 预后
原文传递
吸入一氧化氮对急性肺损伤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樊满齐 邹霞英 +1 位作者 翁如萍 张泓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肺损伤 大鼠 细胞间粘附分子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