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质护理服务实践的体会 被引量:10
1
作者 何美玲 翁廷松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30期74-76,共3页
目的:对内分泌血液病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进行总结,为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思想,创建具有专科特色的优质护理病区提供依据。方法:描述具体优质服务措施,结合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数据、创优前后病区每日红灯/患者数的随机统计... 目的:对内分泌血液病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进行总结,为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思想,创建具有专科特色的优质护理病区提供依据。方法:描述具体优质服务措施,结合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数据、创优前后病区每日红灯/患者数的随机统计结果、创优前后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1)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2)病区每日红灯数、陪护率明显下降;(3)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普遍提高。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更明确了护理工作的本质,优化护理模式,切实做到了床边工作制和责任包干制,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满足了患者和家属的期望值、提高满意度,护士也在护理工作中体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实践 经验体会
下载PDF
探析妇产科急诊就诊分级 被引量:1
2
作者 翁廷松 何美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35期156-158,共3页
为妇产科急诊就诊者提供快捷、方便、及时、同质的医疗服务,提高危急重症救治效率,为急诊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对妇产科急诊就诊者进行预检分诊,按照《妇产科急诊预检分诊内容》对就诊者病情进行分类分级,充分... 为妇产科急诊就诊者提供快捷、方便、及时、同质的医疗服务,提高危急重症救治效率,为急诊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通过对妇产科急诊就诊者进行预检分诊,按照《妇产科急诊预检分诊内容》对就诊者病情进行分类分级,充分利用、合理配置急诊医疗资源,保证真正的急诊患者得到更好的诊治,达到提高妇产科急诊患者分诊分级的准确度,降低分诊不当影响的危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及抢救效率,加强医疗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急诊 分诊分级
下载PDF
老年人跌倒因素及安全管理对策 被引量:1
3
作者 何美玲 翁廷松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0期303-304,共2页
目的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原因分析,提出护理安全管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12年1月~2013年5月21例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例患者跌倒的原因和患者年龄、发生时间、跌倒前活动状态、环境因素、生... 目的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原因分析,提出护理安全管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12年1月~2013年5月21例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例患者跌倒的原因和患者年龄、发生时间、跌倒前活动状态、环境因素、生理及行为因素、工作流程等相关。结论跌倒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护理人员在今后护理安全管理当中防跌倒的重点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和有效的护理管理对策,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才能使医院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跌倒 危险因素 管理对策
下载PDF
马来酸麦角新碱、卡贝缩宫素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30
4
作者 宋小侠 卢燕玲 +4 位作者 翁廷松 胡顺平 钟月华 廖晓红 韩田骏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850-2852,2855,共4页
目的探讨马来酸麦角新碱、卡贝缩宫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三种药物在阴道分娩中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后具有宫缩乏力表现的阴道分娩患者,随机分为:麦角组、卡贝组和欣母沛组。麦角组采用马来... 目的探讨马来酸麦角新碱、卡贝缩宫素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三种药物在阴道分娩中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后具有宫缩乏力表现的阴道分娩患者,随机分为:麦角组、卡贝组和欣母沛组。麦角组采用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0.2 mg臀部肌肉注射;卡贝组采用卡贝缩宫素注射液,100μg缓慢静脉推注;欣母沛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肌肉注射或宫颈注射。3组用药均为单支剂量、无追加用药。分别记录3组患者产后2、24 h的阴道流血量,入院和出院时血常规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用药前、用药后0.5 h和2 h血压、心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产后2 h和24 h阴道流血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对血压和心率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都有不良反应发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发生率最高,约12.5%,部分病例需特殊干预。结论阴道分娩患者产后出现宫缩乏力时应用这3种药物都是安全有效的,卡贝缩宫素可作为缩宫素联合用药时的优先选择,但因其各自临床特点不同,用药选择应兼顾个体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 宫缩剂 马来酸麦角新碱 卡贝缩宫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下载PDF
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基于循证医学的预警信息系统构建 被引量:30
5
作者 梁秋霞 翁廷松 +1 位作者 卢荔婕 王秀虹 《中国性科学》 2021年第6期80-84,共5页
目的探究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循证医学构建预警信息系统。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取的2 872名进行系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产后未出血组(n=2 467)和产后出血组(n=405)... 目的探究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循证医学构建预警信息系统。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取的2 872名进行系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产后未出血组(n=2 467)和产后出血组(n=405)。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构建Logisitic回归分析模型、列线图预测模型和产后出血预警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3种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年龄≥35岁、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孕产史、孕期出血史、剖宫产、产前体重、产前宫高≥36cm、器械助产、产道裂伤、多胎妊娠、巨大儿、凝血功能障碍、子宫肌瘤、不良心理情绪均是影响产妇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预警模型中将产妇年龄重新划分为"35~39岁"和"≥40岁";产后出血预警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Logisitic回归分析模型和列线图预测模型。结论基于循证医学构建预测产妇产后出血的预警模型可用于早期识别产后出血高危人群,有助于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对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循证医学 预警模型
下载PDF
159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的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茜晖 张学真 翁廷松 《广州医药》 2010年第4期31-33,共3页
目的分析糖耐量异常(IGT)的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12月住院分娩的IGT孕妇159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126例及200例50 g糖筛查正常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IGT组和GDM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巨大儿... 目的分析糖耐量异常(IGT)的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12月住院分娩的IGT孕妇159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126例及200例50 g糖筛查正常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 IGT组和GDM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巨大儿、早产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两组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IGT的妊娠结局与GDM相似,应及时干预及管理,从而降低母婴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耐量异常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梁秋霞 符白玲 +5 位作者 刘会 卢荔婕 罗梅 翁廷松 胡顺平 韩田骏 《全科护理》 2021年第18期2547-2550,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病高危因素。方法:对2017年3月—2019年2月76例住院的NRDS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病例组,同时期入院的非NRDS新生儿76例设为对照组,对影响NRDS发病的高危因素分别采取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病高危因素。方法:对2017年3月—2019年2月76例住院的NRDS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病例组,同时期入院的非NRDS新生儿76例设为对照组,对影响NRDS发病的高危因素分别采取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并发症、宫内窘迫、分娩窒息、剖宫产、产后PS应用、胎龄以及发生宫内感染是新生儿NRDS发病的相关因素(P<0.05),其中产后PS应用是影响NRDS发生率的独立保护因素,其余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针对NRDS发生的危险因素对NRDS患儿早鉴别临床特征、早诊断及治疗,减少孕妇和胎儿并发症,降低出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特征 高危因素
下载PDF
剖宫产瘢痕妊娠期待治疗的不良妊娠结局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邱婷 周洁 +1 位作者 翁廷松 邹先翔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4期67-69,共3页
目的研究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期待治疗的不良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孕早期诊断为剖宫产瘢痕妊娠,使用期待治疗,分析妊娠结局、病理结果、术中止血方式。结果12例患者均在孕6~7周超声检查诊断... 目的研究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期待治疗的不良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孕早期诊断为剖宫产瘢痕妊娠,使用期待治疗,分析妊娠结局、病理结果、术中止血方式。结果12例患者均在孕6~7周超声检查诊断为剖宫产瘢痕妊娠。9例成功治疗至孕34~36周(孕晚期)终止妊娠,婴儿均存活,其中剖宫产瘢痕妊娠Ⅰ型7例,剖宫产瘢痕妊娠Ⅱ型2例。3例治疗至孕17~18周(孕中期)发生反复大量阴道流血、腹痛、先兆子宫破裂而终止妊娠,无活产婴儿,剖宫产瘢痕妊娠分型均为Ⅲ型,无孕妇死亡,其中1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2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合术中探查,3例孕中期患者超声均诊断为穿透性胎盘植入。3例孕中期终止妊娠者,1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2例行急诊手术,止血带捆绑子宫下段、子宫局部压迫缝合等进行止血,但止血无效,行子宫次全切除术。3例患者均未发生远期并发症,产后出血量均>2500 ml,平均产后出血量(3512±520)ml。结论对于剖宫产瘢痕妊娠Ⅰ型及Ⅱ型、且有强烈继续妊娠要求的患者,在充分告知剖宫产瘢痕妊娠危险且知情同意后,可在产科严密监视下行期待治疗,继续妊娠,但对于剖宫产瘢痕妊娠Ⅲ型患者,不可盲目选择期待治疗,应尽早终止妊娠以防子宫破裂大出血、胎儿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瘢痕妊娠 期待治疗 不良妊娠结局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泡修复大鼠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自噬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邱婷 周洁 +1 位作者 翁廷松 林敏诗 《广州医药》 2020年第4期18-21,27,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泡(BMSC-MV)修复大鼠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自噬机制。方法大鼠骨髓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超速离心法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微泡;腹腔注射顺铂溶液制备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模型,制备后3 ...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微泡(BMSC-MV)修复大鼠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自噬机制。方法大鼠骨髓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超速离心法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液中分离微泡;腹腔注射顺铂溶液制备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模型,制备后3 d尾静脉取血ELISA检测血清雌二醇(E2)及卵泡刺激素(FSH);尾静脉注射BMSC-MV移植治疗POI大鼠模型,移植后28 d尾静脉取血ELISA检测E2、FSH及抗苗勒管激素(AMH),同时取卵巢组织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及P62。结果模型对照组及微泡移植组在模型制备后3 d的E2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FSH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微泡移植组在移植后28 d的E2、AMH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P<0.001),FSH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P<0.001);微泡移植组的LC3较模型对照组表达升高,而P62表达降低(P<0.001)。结论BMSC-MV介导自噬修复大鼠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微泡 早发卵巢功能不全 自噬
下载PDF
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中NE,Ox-AT及IL-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0
作者 翁廷松 何美玲 +3 位作者 刘非 韩田骏 冯绮玲 古聪敏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HCA)孕妇血清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Ox-AT)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PPROM孕妇86例,...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合并绒毛膜羊膜炎(HCA)孕妇血清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Ox-AT)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PPROM孕妇86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HCA分为HCA组(n=46)和非HCA组(n=40),HCA组包括轻度(n=16)、中度(n=15)和重度(n=15),同期选择来我院进行产检的正常孕妇4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孕妇产前血清NE、Ox-AT及IL-8水平,对比其在不同组孕妇间的差异,分析HCA与PPROM孕妇的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HCA组及非HCA组孕妇血清NE、Ox-AT及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HCA组均显著高于非HC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HCA的程度加重,孕妇血清中NE、Ox-AT及IL-8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与HCA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32、0.694、0.787;均P<0.05)。HCA组中孕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及早产儿肺炎率明显高于非HCA组,而Apgar评分显著低于非HC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E、Ox-AT及IL-8与PPROM合并HCA孕妇的发生、发展有关,及时检查上述指标有助于改善此类孕妇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 白细胞介素-8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易发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5
11
作者 翁廷松 何美玲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6年第24期5326-5328,共3页
目的研究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的易发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胎膜早破(PROM)孕妇150例,根据是否足月将孕妇分为研究组(未足月80例)和对照组(足月70例),分析PPROM的易... 目的研究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的易发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胎膜早破(PROM)孕妇150例,根据是否足月将孕妇分为研究组(未足月80例)和对照组(足月70例),分析PPROM的易发因素,并观察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研究组人工流产≥2次、胎位异常及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人工流产≥2次、胎位异常及生殖道感染是导致PPROM的危险因素(P<0.05);研究组新生儿感染、窒息及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剖宫产及产褥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ROM与人工流产≥2次、胎位异常及生殖道感染有关,且PPROM对胎儿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易发因素 妊娠结局 影响
原文传递
产前抑郁状态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吕俊健 周伟 翁廷松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4539-4541,共3页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抑郁状态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常规产检时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价其情绪状态,按照评分分为抑郁组和对照组,跟踪并... 目的:探讨孕妇产前抑郁状态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以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常规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常规产检时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价其情绪状态,按照评分分为抑郁组和对照组,跟踪并记录其分娩时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并进行比较。结果:抑郁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胎龄均低于对照组,小于胎龄儿、早产儿、新生儿疾病发生的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产前母体抑郁状态明显影响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应针对产前抑郁进行积极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产前抑郁 新生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