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98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WHO/ISUP分级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吴雪松 邓玉 +2 位作者 翁梦涵 刘晓艳 滕晓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59-1163,共5页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WHO/ISUP分级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798例行肾全切术且病理诊断为CC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探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WHO/ISUP分级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201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798例行肾全切术且病理诊断为CC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信息。结果798例CCRCC中,男女比为1.9∶1,平均年龄57.4岁,肿瘤平均最大径5.1 cm。出现脉管内癌栓者42例(5.3%),紧贴/累犯肾被膜303例(38.0%),肿瘤发生坏死89例(11.2%),WHO/ISUP 1~4级分别为120例(15.0%)、495例(62.0%)、158例(19.8%)、25例(3.2%);病理分期:Ⅰ+Ⅱ期749例(93.9%),Ⅲ+Ⅳ期49例(6.1%)。544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67例死于肾细胞癌,术后5年总生存率为93.4%,10年总生存率86.7%。WHO/ISUP分级越高的患者年龄越大、肿瘤最大径更长、更易出现脉管癌栓并紧贴/累犯肾被膜、肿瘤更易发生坏死且病理分期更高(P均<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手术时患者年龄>60岁、肿瘤最大径>7.0 cm、有脉管癌栓、紧贴/累犯肾被膜、发生肿瘤坏死、WHO/ISUP分级高、病理分期高的患者预后不良(P均<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及WHO/ISUP分级为CCR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均<0.05)。结论WHO/ISUP分级高的CCRCC患者预后差;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及WHO/ISUP分级为CCRC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透明细胞肾细胞癌 WHO/ISUP分级 预后
下载PDF
BAP1突变的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
2
作者 白燕峰 翁梦涵 +3 位作者 何俊俊 徐黎明 常成东 滕晓东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7-802,共6页
目的探讨BAP1突变的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及鉴别诊断,以提高病理医师对该类肿瘤的认识。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断... 目的探讨BAP1突变的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及鉴别诊断,以提高病理医师对该类肿瘤的认识。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诊断的BAP1突变的CCRCC患者18例,对其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进行总结并随访预后。结果患者男性17例,女性1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6.3岁。16例原发肿瘤,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7例术后4~22个月发生远处转移,13例存活,3例于术后12、15和20个月死亡。1例腹膜后肿物切除术患者,术后32个月肺转移。1例颈椎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22个月死亡。11例肿瘤含有典型的CCRCC区域。BAP1突变的CCRCC含多种组织学结构,主要为乳头状、肺泡状、大巢状。部分病例间质见丰富的淋巴组织、坏死及沙砾体。肿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部分病例可见横纹肌样形态。肿瘤细胞胞质内及细胞间含有浅粉染、圆形嗜酸性小球。细胞核WHO/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3级9例,4级9例。PAX8(18/18)、碳酸酐酶9(CA9,16/18)、CD10(18/18)、波形蛋白(18/18)在绝大多数肿瘤阳性。TFE3在5例中出现表达,仅1例为强阳性。18例P504s均阳性。BAP1合并希佩尔林道(von Hippel Lindau,VHL)突变的有12例,BAP1、VHL、PBRM1三者突变有2例,均未发现SETD2突变。结论BAP1突变的CCRCC含有乳头状、肺泡状、大巢状的组织结构,嗜酸性胞质,高级别核仁及胶原小球,P504s阳性。实际工作中病理医师遇到含有这些形态的CCRCC时,应当想到存在BAP1突变的可能,及时进行分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诊断 鉴别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程序性死亡受体1相关免疫治疗的现状
3
作者 翁梦涵 张红河 来茂德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8-203,共6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单抗疗法已对黑色素瘤、肾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有显著疗效。该疗法主要通过阻断PD-1/PD-1配体(PD-L1)通路以部分恢复T细胞功能,从而达到抗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单抗疗法已对黑色素瘤、肾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有显著疗效。该疗法主要通过阻断PD-1/PD-1配体(PD-L1)通路以部分恢复T细胞功能,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而对于结直肠癌患者,单独使用抗PD-1单抗却疗效不佳;因此研究者们将抗PD-1疗法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TLA-4)抑制剂等其他疗法相结合,以期获得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CTLA-4抗原 微卫星不稳定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