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晚清学海堂文学教学 被引量:3
1
作者 翁筱曼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70-174,共5页
晚清学海堂以经史考据和辞赋为教学内容,其文学教学特色鲜明,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充分体现了学海堂的地域文化身份。这种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教学策略在晚清岭南的凸显,是时代裂变之际地方"乡土"认同和"国家"观念... 晚清学海堂以经史考据和辞赋为教学内容,其文学教学特色鲜明,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充分体现了学海堂的地域文化身份。这种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教学策略在晚清岭南的凸显,是时代裂变之际地方"乡土"认同和"国家"观念重构的投射,亦是历代岭南士人"吾粤"认同不断深化与自觉的表现,是学海堂身兼书院与地方学术共同体的身份驱使下的文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海堂 文学教学 地域认同 文学地理学
下载PDF
古代诗学视境下的“地域意识”——以岭南地域诗学为个案 被引量:6
2
作者 翁筱曼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37-41,共5页
地域意识既是地域文学文化的特征,也是地域文学的本质。在古代诗学的视境下,"地域意识"有三种表现:其一,诗人对地域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其二,地域诗学发展的特征和风貌;其三,存在心理凝固点。
关键词 诗学 地域意识 岭南
下载PDF
晚清学海堂文学教学与先贤宗奉情结 被引量:2
3
作者 翁筱曼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6-161,164,共6页
在岭南诗学发展过程中,先贤宗奉情结根深蒂固,这种宗奉前贤的方式,是一乡之人地域意识的集体投射。作为晚清岭南的著名书院,学海堂通过在文学教学中渗透和加深这种先贤典范的力量,深化了士子的地域认同和文化精神。
关键词 学海堂 文学教学 先贤宗奉 岭南诗学
下载PDF
试论百年潮汕文学的基本性质 被引量:1
4
作者 翁筱曼 翁奕波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38-43,95,共6页
百年潮汕文学从五四的新文学款款而来,走过了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文学、抗战时期的抗战文学、建国以后前30年的工农兵文学和后30年的商品经济文学,始终沿着大众文学的轨道而行。文学有为政治意识形态服务的宣传教化功用,也有为物质经济服... 百年潮汕文学从五四的新文学款款而来,走过了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文学、抗战时期的抗战文学、建国以后前30年的工农兵文学和后30年的商品经济文学,始终沿着大众文学的轨道而行。文学有为政治意识形态服务的宣传教化功用,也有为物质经济服务的拜金形态功用。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学的上述两种功能,文学往往需要大众化。而文学大众化的表现,一方面是明白晓畅而高扬政治价值的纯精神层面的大众文学或曰平民文学;一方面是通俗易懂、故事性娱乐性强而与商品经济结缘的通俗文学乃至庸俗文学。百年潮汕文学总体特征就是政治意识形态性与大众化,这既是由近百年来潮汕地区思想解放运动和革命战争的人民性所决定的,也是由商品经济的普泛性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年潮汕文学 基本性质 大众文学 政治意识形态性 通俗性
下载PDF
苏轼与岭南文学——由清代学海堂之文学教学谈起 被引量:2
5
作者 翁筱曼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6期50-55,共6页
清代岭南著名书院学海堂的文学教学对岭南文学有重要意义,给合相关的著述和史料,分析其文学教学的课题课卷中所呈现出来的,师法苏轼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并进一步探讨苏轼■粤对岭南文学的丰富和拓展。
关键词 苏轼 岭南文学 学海堂 文学教学
下载PDF
晚清岭南文化传承的自觉与乡土认知的新变——以《南海百咏》的晚清流播为论述中心 被引量:1
6
作者 翁筱曼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31,共9页
《南海百咏》在晚清岭南得到广泛传播和极高关注,相关的追和、续和作品层出不穷,与乡土地理志编修的风潮互相呼应。通过这种艺文作品与地理注释结合的诗歌地理志形式,历史的人与事能因"地"(古迹名胜)而获得另一种形式的保存;... 《南海百咏》在晚清岭南得到广泛传播和极高关注,相关的追和、续和作品层出不穷,与乡土地理志编修的风潮互相呼应。通过这种艺文作品与地理注释结合的诗歌地理志形式,历史的人与事能因"地"(古迹名胜)而获得另一种形式的保存;而相应地,"地"也因人和事而彰显,成为历史情感与乡邦记忆的承载,并深化人对地域、对国家的情感。通过对《南海百咏》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文体内涵的阐释,返观《南海百咏》的晚清流播及相应学术现象,这股社会学术风潮反映出晚清岭南地域文化传承的自觉,进而折射出内忧外患、社会结构变动中的晚清中国,在家国观念的重新建构过程中,"乡土"认知与内涵的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南海百咏》 乡土 家国 自觉
下载PDF
“小说”的目录学定位——以《四库全书总目》的小说观为视点 被引量:1
7
作者 翁筱曼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0-84,共5页
“小说”从诞生之日起便笼罩在经史话语的巨翼之下,历史变迁不曾从本质上将“小说”推向中心位置。以目录学上的“小说”为导引,对《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的著录思想和由此呈现出的“小说”在目录学上的定位作新的探讨很有必要。
关键词 目录学 《四库全书总日》 小说 定位
下载PDF
晚清学海堂文人群体群聚组合的地域因缘 被引量:2
8
作者 翁筱曼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57-63,95,共7页
围绕着学海堂聚合起来的学海堂文人群体,确立了新的身份认同与主流文化圈的构成,象征着晚清广东学术格局的新变。在学海堂文人群体群聚组合的过程中,地域的纽带是铺展和联结起这一群学人最为天然且坚韧的因素。考察学海堂人的籍贯、师... 围绕着学海堂聚合起来的学海堂文人群体,确立了新的身份认同与主流文化圈的构成,象征着晚清广东学术格局的新变。在学海堂文人群体群聚组合的过程中,地域的纽带是铺展和联结起这一群学人最为天然且坚韧的因素。考察学海堂人的籍贯、师从、交游等,归结出地缘、血缘、学缘这三个基本的因缘关系,探析地域机缘生发的牵绊对于学海堂文人群体聚合与发展产生的影响,并借此一窥晚清省城学术文化生态的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学海堂 文人群体 地域因缘
下载PDF
“灵魂在杰作间冒险”——明清小说评点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翁筱曼 《惠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2-46,55,共6页
对于明清之际小说评点的研究,或侧重于对其评点源流的探寻,或关注作者在评点中表现的文学观念,评论者总会不自觉地以严格的文学批评或文学创作为标准来要求或评判小说评点,这样的评论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忽略了明清小说评点的本真状态。... 对于明清之际小说评点的研究,或侧重于对其评点源流的探寻,或关注作者在评点中表现的文学观念,评论者总会不自觉地以严格的文学批评或文学创作为标准来要求或评判小说评点,这样的评论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忽略了明清小说评点的本真状态。本文希望通过对评点的叙事学分析,并引入西方新批评来展开平行讨论,以此观照小说评点的独特形态并尝试解读评点家们的"文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小说评点 叙事学 新批评
下载PDF
潮州古代文学的滥觞——唐陈元光潮人身份及诗歌考辨
10
作者 翁筱曼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1-37,共7页
作为潮人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潮州古代文学因史料之匮乏而迟至唐以后方有记载。唐陈元光之《漳州新城秋宴》《晓发佛潭桥》《示子珦》及其后人辑录的《龙湖集》,是今日能够见到的珍贵遗存。这些珍贵遗存是潮州古代文学之滥觞。然而,因... 作为潮人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潮州古代文学因史料之匮乏而迟至唐以后方有记载。唐陈元光之《漳州新城秋宴》《晓发佛潭桥》《示子珦》及其后人辑录的《龙湖集》,是今日能够见到的珍贵遗存。这些珍贵遗存是潮州古代文学之滥觞。然而,因陈元光的潮人身份今尚存疑,故未为学界确认。对陈元光的籍贯、平蛮开漳人生轨迹以及诗歌进行重新考辨,认为尽管陈元光的潮籍身份存疑,但其潮人身份是无可置疑的,其诗歌创作及生活经历为其潮人身份提供了重要佐证,陈元光的诗歌创作应是潮州古代文学之滥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元光 诗歌 潮州古代文学 潮人身份
下载PDF
建国以来前30年潮汕文学述略
11
作者 翁筱曼 翁奕波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8,共8页
建国以来前30年的潮汕文学,是抗战以来潮汕大众文学的延续和发展,它将潮汕大众文学推向一个高峰。其发展的高潮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都以工农兵文学尤其是农民文学为特色,是翻身农民的纯真感情和政治热情相结合的结果,... 建国以来前30年的潮汕文学,是抗战以来潮汕大众文学的延续和发展,它将潮汕大众文学推向一个高峰。其发展的高潮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都以工农兵文学尤其是农民文学为特色,是翻身农民的纯真感情和政治热情相结合的结果,也是潮汕民间通俗文学形式与革命文学模式的有机融合。尽管这些创作成果是在文学的审美意识基本缺席的状况下取得的,仍不失为现当代潮汕文学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以来前30年 潮汕文学 大众文学 发展高峰
下载PDF
“岭南学”刍议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承学 翁筱曼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共3页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为岭南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平台,凝聚了一批岭南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努力全面提升研究水平,希望以高品位的学术方式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为及时反映研究动态、展示学术成果,本刊拟开设不定期的"岭南文化研究之窗"专栏,本期邀请几位专家就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进行笔谈,意在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文化区域 温州学
下载PDF
文学是必要的吗?——在汕头大学的演讲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蒙 翁筱曼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9,共9页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文学观念淡化 ,文学走向式微的社会现实 ,提出“文学是必要的吗”这一命题。作者从古今中外历代政治家、文学家对文学事业的正反两方面的态度 ,论述了文学对于政治、经济、道德以及人的情感的陶冶和渲泄的重要性 ,说明...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文学观念淡化 ,文学走向式微的社会现实 ,提出“文学是必要的吗”这一命题。作者从古今中外历代政治家、文学家对文学事业的正反两方面的态度 ,论述了文学对于政治、经济、道德以及人的情感的陶冶和渲泄的重要性 ,说明文学不管在什么社会形态 ,什么环境之下都是必要的。同时 ,文章还阐述了文学的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重要性 文学性质 价值 实用性
下载PDF
清代学海堂课卷中的岭南风情画 被引量:1
14
作者 翁筱曼 《岭南文史》 2009年第1期21-25,共5页
清代岭南学者仪克中的《剑光楼词》中有一阕《买陂塘》,作者的题记为"吴兰雪舍人[1]为罗浮、荔枝来粤,喜赋"。仪克中的朋友吴兰雪由岭外至粤,为罗浮和荔枝而来。这段题记固然是朋友之间的玩笑话,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罗浮与... 清代岭南学者仪克中的《剑光楼词》中有一阕《买陂塘》,作者的题记为"吴兰雪舍人[1]为罗浮、荔枝来粤,喜赋"。仪克中的朋友吴兰雪由岭外至粤,为罗浮和荔枝而来。这段题记固然是朋友之间的玩笑话,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罗浮与荔枝,是岭外人士对岭南印象深刻且甚感兴趣的一山一物。独特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和风俗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海堂 课题 岭外 风情画
原文传递
从“春宴唱和”到“庚申修禊”——清道咸间羊城文人雅集与群体建构
15
作者 翁筱曼 《岭南文史》 2016年第1期12-15,共4页
雅集是文人生活中一道不曾缺席的风景,同时亦是时代的风景,历史的注脚。不同时代背景下,雅集展现出不同的景致,因应时代风云变迁之下,文士的不同需求。清道咸间(1821-1861)的羊城诗坛,雅集也因为时代的变幻而呈现别样的风景与内涵,更... 雅集是文人生活中一道不曾缺席的风景,同时亦是时代的风景,历史的注脚。不同时代背景下,雅集展现出不同的景致,因应时代风云变迁之下,文士的不同需求。清道咸间(1821-1861)的羊城诗坛,雅集也因为时代的变幻而呈现别样的风景与内涵,更成为学海堂文人群体建构的催化剂。清道咸间,政局的动荡,战火的燃烧,剧烈地震撼着广州每一个人的生活。传道授业解惑,游宴唱和论文,学海堂人安宁而悠然的日子顷刻支离破碎,被迅速卷入颠沛流离的暗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禊 春宴 少尹 中翰 荫泉 上巳 三月三日 时代风云 张南山 村墟
原文传递
“黄牡丹状元黎遂球”的经典化——从清代学海堂课卷谈起
16
作者 翁筱曼 《岭南文史》 2011年第4期27-31,共5页
黄牡丹状元与黎遂球,在岭南文学史上,已经成了一组不可分割,相互注解的词语,更重要的,是这一名衔和人物背后所蕴含的文坛佳话,不仅成为岭南文学史上大书特书的一笔,更演化为岭南文学史上的经典。清代学海堂的文学教学大量地利用... 黄牡丹状元与黎遂球,在岭南文学史上,已经成了一组不可分割,相互注解的词语,更重要的,是这一名衔和人物背后所蕴含的文坛佳话,不仅成为岭南文学史上大书特书的一笔,更演化为岭南文学史上的经典。清代学海堂的文学教学大量地利用了岭南的文化资源,对于岭南古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文学典故、文学主题有着承继和总结的集大成作用,通过课题的命定、学子的答卷,不断强化、推进,进一步确立了这些文学史符号的经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海堂 经典化 清代 状元 牡丹 文学发展过程 文学史 文化资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