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
1
作者 翟东良 闫正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38-0041,共4页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非手术治疗以及开腹手术治疗两种不同的方式对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治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前往医院普外科进行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计6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全部患... 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非手术治疗以及开腹手术治疗两种不同的方式对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诊治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前往医院普外科进行就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共计6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全部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开腹手术组以及非手术治疗组,两组患者例数相同,均为32例。其中,非手术治疗组采取药物治疗,开腹手术组行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评分(发热、恶心以及腹痛)、出院后的复发率以及治疗满意度三方面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开腹手术组个相关临床指标评分均优于非手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手术组患者出院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非手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手术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非手术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诊治而言,开腹手术在疗效、复发率以及治疗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非手术治疗。因而,在临床实践中,要针对病人的具体状况,选用适当的方法,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以及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临床 急性阑尾炎 临床诊治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产科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2
作者 闫正先 翟东良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76-0079,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静脉滴注硫酸镁以及静脉滴注硫酸镁与口服硝苯地平治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前往XXX医院妇产科进行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共计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 本研究旨在探究静脉滴注硫酸镁以及静脉滴注硫酸镁与口服硝苯地平治疗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前往XXX医院妇产科进行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共计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例数均相同,为38例。对照组内的3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均采取静脉滴注硫酸镁的治疗方案,研究组内的3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均采取静脉滴注硫酸镁与口服硝苯地平的治疗方案。治疗结束,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水平以及临床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首先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发现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同时改善各项临床指标。这为临床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产科 阴道炎 诊断及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及肿瘤学疗效比较 被引量:7
3
作者 冯秋生 李怡红 +5 位作者 王晓娜 岳新 毕俊忠 翟东良 赵连增 谢艳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90-94,共5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丰南区医院门诊确诊且进行手术治疗的连续胃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58例)及开腹术组(47例)。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术...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12月丰南区医院门诊确诊且进行手术治疗的连续胃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58例)及开腹术组(47例)。对比两组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期生存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方式大致相同(P>0.05),但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恢复全流食、半流食的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开腹组(P<0.05),其术中风险等级也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均快于开腹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Clavien-Dinbo评级,腹腔镜组以I、II级为主,开腹组以II、III级为主,开腹组的并发症情况较腹腔镜组更为严重(P<0.05);此外,开腹组术后进行辅助治疗者的比例高于腹腔镜组(P<0.05);腹腔镜组复发率6.7%,低于开腹组10.6%,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无瘤生存率94.5%,高于开腹组,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相对于开腹术具备更好的手术安全性与更低的术中风险,有利于促进恢复。其近期肿瘤学疗效与开腹术相当,今后的研究应注重其远期肿瘤学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腹腔镜 开腹术 肿瘤学疗效
下载PDF
如何科学治疗阴道炎
4
作者 闫正先 翟东良 《妈妈宝宝》 2023年第6期69-71,共3页
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不仅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还会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而,及时准确地对该病进行诊断与治疗十分必要。然而,由于阴道炎表现形式多样、结构复杂,且致病因素及患者的个体差异,许多临床医生在阴道炎的... 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疾病,不仅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还会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而,及时准确地对该病进行诊断与治疗十分必要。然而,由于阴道炎表现形式多样、结构复杂,且致病因素及患者的个体差异,许多临床医生在阴道炎的诊断和治疗中面临着种种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生 女性疾病 生殖健康 阴道炎 诊断和治疗 诊断与治疗 个体差异 致病因素
下载PDF
伊马替尼干预中危胃间质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冯秋生 李怡红 +4 位作者 王晓娜 董郁红 翟东良 毕俊忠 赵连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中危胃间质瘤患者使用伊马替尼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蛋白酶激活受体(PAR-2)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年该院收治的60例中危胃间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中危胃间质瘤患者使用伊马替尼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蛋白酶激活受体(PAR-2)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年该院收治的60例中危胃间质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及治疗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伊马替尼进行辅助治疗,记录患者临床疗效,并在手术前及术后1年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9蛋白水平,使用一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血清PAR-2 mRNA水平。结果两组1、2和3年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MP-9蛋白和PAR-2 mRN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MP-9蛋白和PAR-2 mR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清MMP-9蛋白和PAR-2 mR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伊马替尼对中危胃间质瘤患者进行治疗后,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MMP-9及PAR-2 mRNA表达水平,并有可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马替尼 中危胃间质瘤 疗效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蛋白酶激活受体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与大肠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宝文 何宁 翟东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的观察大肠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20例大肠癌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确诊病例在术前清晨,术后1个月,术后1年分别采血,检测血清... 目的观察大肠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120例大肠癌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确诊病例在术前清晨,术后1个月,术后1年分别采血,检测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结果大肠癌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的含量明显高于健康者,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大肠癌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的水平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及临床分期的增高,患者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也随之增加。术后1个月病例复查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1年不同分期IL-6和TNF-α水平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复发9例,其IL-6和TNF-α水平较同组其他病例显著升高。结论 IL-6和TNF-α的检测对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提示可以以此来对大肠癌做出尽早的筛选,并且对手术效果有一定的判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肠癌
下载PDF
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翟东良 《中国民康医学》 2018年第8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28例接受胃肠肿瘤外科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微生物分析系统分析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有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手术季节、BM...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528例接受胃肠肿瘤外科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微生物分析系统分析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影响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有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手术季节、BMI、手术切口类型、合并症、肿瘤性质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均是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诱因较多,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积极预防,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术后切口感染 病原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腹部环状小管性索瘤1例
8
作者 翟东良 闫正先 崔寅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0期137-137,139,共2页
腹部环状小管性索瘤是临床中少见的一种疾病,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的影响。临床中应了解该疾病的特点,从而做到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本文介绍腹部环状小管性索瘤1例,为临床提供探讨。
关键词 腹部环状小管性索瘤 分析 诊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