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龙提取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翟宝伟 康白 +1 位作者 毛淑梅 唐胜建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7年第29期4272-4274,共3页
目的探讨地龙提取物(DE)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尾套法测量大鼠尾动脉血压(SBP和DBP)并测定左室质量指数(LVMI);HE染色和VG染色观察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间质增生情况;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DE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地龙提取物(DE)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尾套法测量大鼠尾动脉血压(SBP和DBP)并测定左室质量指数(LVMI);HE染色和VG染色观察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间质增生情况;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DE高剂量组较模型组血压明显降低,左室质量指数显著减小,心肌细胞肥大、间质增生及细胞器退行性改变明显减轻。结论长期应用高剂量DE可以明显改善SHR的左室肥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龙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左室肥厚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缺血再灌注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永明 隽兆东 +2 位作者 管英俊 杜玉波 翟宝伟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95-597,共3页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离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为吡格列酮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Wistar乳鼠心室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显色检测心肌细胞Caspase 3...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离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为吡格列酮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Wistar乳鼠心室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显色检测心肌细胞Caspase 3表达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总Akt、 p-Akt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吡格列酮使离体培养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Caspase 3阳性细胞减少,p-Akt活性增加,这一作用可被Akt抑制剂Ly294002阻断.结论:吡格列酮激活PI3K/Akt通路,减轻离体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吡格列酮 缺血再灌注 凋亡 AKT
下载PDF
地龙耐热蛋白降压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兰娥 康白 +3 位作者 李承德 冯敏超 翟宝伟 唐胜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1886-1887,共2页
目的:研究地龙耐热蛋白(LHP)对正常大鼠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方法:正常大鼠分别静脉给予LHP0.1、0.2g/kg,SHP分别腹腔给予生理盐水或LHP0.4、0.8g/kg,采用颈动脉插管法检测正常大鼠的血压,无创尾套法测定SHR的血压。结果... 目的:研究地龙耐热蛋白(LHP)对正常大鼠及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的影响。方法:正常大鼠分别静脉给予LHP0.1、0.2g/kg,SHP分别腹腔给予生理盐水或LHP0.4、0.8g/kg,采用颈动脉插管法检测正常大鼠的血压,无创尾套法测定SHR的血压。结果:单次静脉给药,0.2g/kgLHP能显著降低正常大鼠的血压,起效快、作用强、持续时间短;连续28d腹腔注射给药,0.4g/kgLHP能显著降低SHR的血压。结论:LHP对正常大鼠和SHR均有显著降压作用,该降压作用可能与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大鼠 地龙耐热蛋白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栓塞典型心电图演变一例
4
作者 翟宝伟 宋磊 曹学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10期790-791,共2页
肺动脉栓塞是指体静脉或右心系统栓子脱落,随血液漂流阻塞肺动脉或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它具有漏诊率、误诊率和病死率高的三大特点,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临床检出率也逐年增高[2]。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肺动脉栓塞是指体静脉或右心系统栓子脱落,随血液漂流阻塞肺动脉或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1].它具有漏诊率、误诊率和病死率高的三大特点,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临床检出率也逐年增高[2]。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因长期慢性缺氧导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害、红细胞增多、血液呈高凝状态,在心功能下降导致活动减少时,出现静脉回流障碍,从而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创造了条件,COPD已成为肺动脉栓塞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技术 演变 肺动脉栓塞
下载PDF
心可舒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杨明信 翟宝伟 +2 位作者 魏燕妮 王阿兰 李道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93-2895,共3页
目的探讨心可舒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2年10月心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溶栓条件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心可舒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2012年10月心内科住院治疗的符合溶栓条件的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非心可舒组19例和心可舒组19例,均应用尿激酶溶栓(2.2万U/kg),并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调脂等常规治疗,停服口服降糖药,应用诺和灵30R皮下注射调节血糖水平。心可舒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心可舒,4片/次,3次/d。另选择同时期体检的健康者23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于入院时、入院14 d、入院28 d,对照组于体检时抽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MMP-9、CRP水平。结果入院时,3组血清MMP-9和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心可舒组和非心可舒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14 d,心可舒组与非心可舒组血清MMP-9和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8 d,心可舒组血清MMP-9和CRP水平较非心可舒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心可舒可抑制炎性因子MMP-9和CRP分泌,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可舒 糖尿病 2型 心肌梗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瑞杰 翟宝伟 +1 位作者 李令美 李中玮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386-388,共3页
目的 探讨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热休克蛋白60 (HsP60)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19例)和非吡格列酮组(19例),吡格列酮组应... 目的 探讨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热休克蛋白60 (HsP60)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随机分为吡格列酮组(19例)和非吡格列酮组(19例),吡格列酮组应用吡格列酮(艾汀)15mg/d及诺和灵30R皮下注射,非吡格列酮组只应用诺和灵30R皮下注射.两组均于入院时、入院14d、入院28d抽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P60、C-反应蛋白(CRP).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于体检时抽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HSP60,CRP水平.结果 ①入院时吡格列酮组、非吡格列酮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HSP60,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吡格列酮组血清HSP60,CRP水平与非吡格列酮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入院第14天吡格列酮组与非吡格列酮组比较,血清HSP60,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③入院第28天吡格列酮组与非吡格列酮组比较,血清HSP60、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④吡格列酮组入院28d与入院14d比较,血清HSP60,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吡格列酮通过抑制炎症因子血清HSP60和C反应蛋白分泌,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增敏剂 心肌梗死 急性 热休克蛋白60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翟宝伟 高庆军 赵代伟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73-1579,共7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69例PTM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69例患者均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其中54例(32.0%)发...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169例PTM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69例患者均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其中54例(32.0%)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发现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年龄<45岁、多灶性肿瘤、侵出包膜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多灶性肿瘤、侵出包膜都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30例行中央区淋巴结加侧颈区淋巴结清扫,其中18例(10.7%)发生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侵出包膜、多灶性肿瘤、中央区淋巴结转移与侧颈区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侵出包膜为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P<0.05);11例(6.5%)发生中央区并侧颈区淋巴结转移,侵出包膜、多灶性肿瘤为中央区并侧颈区淋巴结共同发生转移的高危因素(均P<0.05)。高分辨率颈部淋巴结B超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14.8%、96.5%,其对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4%、83.3%。结论:年龄<45岁、多灶性肿瘤、侵出包膜是PTM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高分辨率颈部淋巴结B超可以作为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术前评估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转移 颈淋巴结清扫术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自拟中药方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刘玉财 李汉涛 翟宝伟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9期88-90,97,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安丘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方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安丘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49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拟中药方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每搏输出量(SV)〕、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和血浆肌红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LVEDV、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SV高于对照组,LVEDV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肌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肌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自拟中药方联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炎性反应,降低血浆肌红蛋白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梗死 瑞舒伐他汀钙片 中西医结合 治疗结果
下载PDF
35例甲状腺癌再次补充根治手术治疗体会
9
作者 翟宝伟 李彪 余招焱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239-1243,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补充根治手术的原因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实施补充甲状腺癌根治手术的3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女23例,男12例;年龄17~68岁(中位数为42岁)。22...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补充根治手术的原因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实施补充甲状腺癌根治手术的35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女23例,男12例;年龄17~68岁(中位数为42岁)。22例患者初次手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提示甲状腺结节未定性,术后病理学检查提示为甲状腺癌;11例患者初次手术后的病理学检查提示存在大量(>5个)中央区淋巴结(central lymph nodes,CLN)转移,2例患者为甲状腺髓样癌。35例患者均在初次手术后5~93 d行补充手术,其中3例患者行患侧残余腺叶及峡部切除±同侧CLN清扫,18例患者行对侧腺叶切除+CLN清扫,14例患者行对侧腺叶切除+患侧颈侧区(Ⅲ~Ⅳ区)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为45~135 min(中位数为105 min),术中出血量为10~50 mL(中位数为20 mL)。术后1例患者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5个月声音恢复正常;6例患者出现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予对症处理1~3个月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恢复正常水平。19例患者行术后碘-131治疗,术后随访观察1~16个月(中位数为12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征象。结论术前及术中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精确的诊断评估并进行规范的手术能够减少补充手术的发生。对于确需补充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围手术期需进行充分的医患沟通,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并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可以避免术后肿瘤早期复发,改善患者生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补充甲状腺手术 颈淋巴结转移 术中冰冻病理学检查
原文传递
强化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伴糖尿病患者HMG-B1的影响
10
作者 翟宝伟 曹学卉 +3 位作者 高瑞杰 王育明 韩守华 李玉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464-466,共3页
目的观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伴2型糖尿病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STEMI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高强度组和常规组,高强度组50例,给予阿托伐治疗组80mg口服... 目的观察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伴2型糖尿病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STEMI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高强度组和常规组,高强度组50例,给予阿托伐治疗组80mg口服,每晚1次;常规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每晚1次。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高强度组和常规组入院时及入院第7天、第14天抽静脉血,对照组来院体检时抽空腹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清HMG-B1浓度、C反应蛋白浓度。结果入院时3组比较,高强度组、常规组较对照组HMG-B1,CRP水平明显升高(P <0. 01);入院第14天高强度组较常规组血清HMG-B1,CRP水平明显降低(P <0. 05)。结论强化阿托伐他汀可以更有效抑制炎症因子HMG-B1,CRP分泌,从而更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稳定斑块、改善心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高迁移率族蛋白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