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大脑功能连接梯度异常分析
1
作者 梁茜 翟文盛 +3 位作者 王嘉 韦磊 卢虹冰 李宝娟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392-1398,共7页
目的结合脑功能连接梯度分析方法,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和健康对照(TC)的脑功能连接梯度特征。方法纳入1373名被试(ASD/TC:684/689)。基于ASD组和TC组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建立静息态功能连接(RSFC)矩阵;根据RSFC矩阵构建相... 目的结合脑功能连接梯度分析方法,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和健康对照(TC)的脑功能连接梯度特征。方法纳入1373名被试(ASD/TC:684/689)。基于ASD组和TC组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建立静息态功能连接(RSFC)矩阵;根据RSFC矩阵构建相似性矩阵,计算大脑功能连接梯度;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ASD组和TC组全局指标和局部梯度分数异常的差异与变化;并研究统计检验结果中存在显著差异的脑网络与相关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SD组第一梯度的梯度解释率和梯度变异性显著低于TC组(P<0.05);ASD组局部梯度分数异常主要位于默认模式网络、感觉运动网络(P<0.05),涉及初级的感知觉加工和高级的抽象认知,且与患者量表评分存在负相关。结论ASD患者感觉运动网络和默认模式网络的功能连接梯度存在异常,可能为探索ASD的病因机制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功能连接梯度 脑网络 脑科学
下载PDF
一种基于FDC2214的多手势识别装置 被引量:3
2
作者 翟文盛 成吉聪 于增洋 《科技与创新》 2020年第3期48-50,共3页
为了实现多种手势的快速识别,对基于STM32微控制器和FDC2214电容传感器所组成的多手势识别系统进行了设计。介绍了系统的测量原理、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的流程。系统通过I2C通信从FDC2214芯片读取3个通道的电容值,从而分辨不同手... 为了实现多种手势的快速识别,对基于STM32微控制器和FDC2214电容传感器所组成的多手势识别系统进行了设计。介绍了系统的测量原理、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的流程。系统通过I2C通信从FDC2214芯片读取3个通道的电容值,从而分辨不同手势所产生的电容变化,并以此识别手势类别。采用了中值滤波与均值滤波的方法来减少误差,将手势识别结果显示在OLED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C2214 中值滤波 均值滤波 STM32
下载PDF
一种基于FDC2214的纸张测量系统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翟文盛 邵明杰 王天宇 《物联网技术》 2020年第5期73-76,79,共5页
为了实现多种规格纸张数量的快速测量,设计基于STM32主控制器和FDC2214电容检测传感器所组成的纸张测量系统。先介绍装置的测量原理,再介绍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系统通过I2C通信形式从FDC2214传感芯片读取一个通道的电容感应值,... 为了实现多种规格纸张数量的快速测量,设计基于STM32主控制器和FDC2214电容检测传感器所组成的纸张测量系统。先介绍装置的测量原理,再介绍系统的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系统通过I2C通信形式从FDC2214传感芯片读取一个通道的电容感应值,从而分辨不同数量纸张所产生的电容变化并以此识别纸张数量。采用中值滤波与均值滤波的方法来减少误差。对纸张数量所引起的电容变化,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拟合XY散点图,模拟出80张纸以后的曲线变化图,最后将纸张数量结果显示在OLED屏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张测量 FDC2214传感芯片 中值滤波 均值滤波 误差测量 曲线拟合
下载PDF
基于Python和特征脸算法的智能宿舍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翟文盛 成吉聪 于增洋 《科技与创新》 2020年第4期92-93,96,共3页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相比传统的宿舍安全系统而言,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宿舍系统不仅准确率、安全性高,还能有效杜绝代打卡现象的发生。智能宿舍系统将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通过建立人脸数据库,利用Python语言和OpenCV视觉库来... 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相比传统的宿舍安全系统而言,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宿舍系统不仅准确率、安全性高,还能有效杜绝代打卡现象的发生。智能宿舍系统将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通过建立人脸数据库,利用Python语言和OpenCV视觉库来实现特征脸识别算法,并移植到树莓派硬件开发平台上,实现人脸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CV 人脸识别 PYTHON 智能宿舍系统
下载PDF
SAINT快速抗抑郁和缓解自杀意念的动态功能连接研究
5
作者 翟文盛 王嘉 +3 位作者 李宝娟 梁茜 王伟 卢虹冰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90-395,共6页
目的结合滑动窗口法分析斯坦福加速智能神经调控疗法(SAINT)治疗重度抑郁症(MDD)患者大脑网络的动态功能连接(DFC)特征。方法本文结合DFCN滑动窗口法和K均值聚类动态方法,研究SAINT快速抗抑郁和缓解自杀意念的神经环路的DFC变化,通过神... 目的结合滑动窗口法分析斯坦福加速智能神经调控疗法(SAINT)治疗重度抑郁症(MDD)患者大脑网络的动态功能连接(DFC)特征。方法本文结合DFCN滑动窗口法和K均值聚类动态方法,研究SAINT快速抗抑郁和缓解自杀意念的神经环路的DFC变化,通过神经影像数据与临床特征,贝克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17)的相关性分析,探索其动态网络的连接变化。结果聚类结果显示为正强度低频率的状态Ⅰ,负强度高频率的状态Ⅱ,DFC指标状态转换次数和分数窗口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平均停留时间状态Ⅰ和状态Ⅱ与HAMD-17呈负相关,分析发现,抑郁症状与高频稀疏的网络有密切关系。下额回(IFG)、岛屿回(INS)、扣带回(CG)、基底神经节(BG)、枕外侧皮质(LOcC)等节点功能连接强度和变异性发生改变。结论SAINT治疗后的MDD患者IFG、INS、CG、BG、LOcC回路DFC存在异常,可能为探索SAINT的潜在机制提供新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抑郁症 SAINT 动态功能连接 滑动窗口法 K均值聚类
下载PDF
SAINT治疗重度抑郁度患者的大脑可控性分析
6
作者 王嘉 翟文盛 +3 位作者 卢虹冰 梁茜 王伟 李宝娟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96-401,共6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脑网络控制理论,通过对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后及治疗响应差异的大脑可控性分析,定量反映斯坦福加速智能神经调控疗法(SAINT)的可能响应机制。方法本研究纳入32名重度抑郁症(MDD)患者。基于患者治疗前后的静息态功能性磁... 目的本研究基于脑网络控制理论,通过对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前后及治疗响应差异的大脑可控性分析,定量反映斯坦福加速智能神经调控疗法(SAINT)的可能响应机制。方法本研究纳入32名重度抑郁症(MDD)患者。基于患者治疗前后的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建立功能连接矩阵;根据连接矩阵构建线性控制模型,计算大脑各区域的平均可控性(AC)和模态可控性(MC);根据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17)的评分下降程度将患者分为治疗响应组和治疗无响应组,采用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以及治疗前后可控性的差异与变化;并研究统计检验结果中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的治疗前可控性与HAMD-17评分下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后MDD患者右侧颞中回、右侧顶下叶、左侧额上回、双侧副中央叶状叶和双侧楔前叶的AC和MC发生显著变化(P<0.05)。治疗前治疗响应组和治疗无响应组之间左侧颞上回的AC、左侧后颞上沟的AC和MC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左侧后颞上沟区域的AC和MC、左侧颞上回的AC均与HAMD-17评分下降百分比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SAINT的神经响应机制可能与MDD患者右侧颞中回、右侧顶下叶、左侧额上回、双侧副中央叶状叶和双侧楔前叶的AC和MC测量有关。此外,SAINT的治疗效果可能与治疗前患者左侧后颞上沟的AC和MC以及左侧颞上回的AC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抑郁症 RTMS SAINT 网络可控性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