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伶人演剧,何以由真入情?——清末民初民鸣社演剧评论
1
作者 翟月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33,I0003,共8页
清末民初,民鸣社演剧人才汇聚。对于伶人演剧,剧评人推崇“酷肖体贴”的角色派别、“至情流露”的表情动作、“声情韵幽”的歌乐舞和“入微得体”的服化设计,形成了“由真入情”的评价标准。探讨清末民初与民鸣社有关的演剧评论,对中国... 清末民初,民鸣社演剧人才汇聚。对于伶人演剧,剧评人推崇“酷肖体贴”的角色派别、“至情流露”的表情动作、“声情韵幽”的歌乐舞和“入微得体”的服化设计,形成了“由真入情”的评价标准。探讨清末民初与民鸣社有关的演剧评论,对中国话剧演剧批评与理论的建构不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鸣社 伶人 演剧 由真入情
下载PDF
有意味的“停顿”——焦菊隐对契诃夫戏剧的独特接受
2
作者 翟月琴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1-168,共8页
在焦菊隐的译介对象中,契夫占据相当大的比重。理解契诃夫所刻画的生活,“停顿”是关键。“停顿”可以在静与动的对衬关系中制造“紧张的静默”,由内而外地产生情感节奏,以无声与有声的对话创造协和的整体。焦菊隐对契诃夫“停顿”的评... 在焦菊隐的译介对象中,契夫占据相当大的比重。理解契诃夫所刻画的生活,“停顿”是关键。“停顿”可以在静与动的对衬关系中制造“紧张的静默”,由内而外地产生情感节奏,以无声与有声的对话创造协和的整体。焦菊隐对契诃夫“停顿”的评介,挪用与创造,体现出他在中外戏剧交织融合之中独创的剧场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菊隐 契诃夫 “停顿”
下载PDF
从“贤母良妻”到“母性保护”——重释田汉剧作中的女性形象
3
作者 翟月琴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3年第3期398-421,共24页
田汉剧作中的女性形象不单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具有反抗精神、大胆追求爱情的类型化女子。作为译介日本及西方女性理论先驱的田汉,深入现代中国社会的婚恋实际,且联系个人情感经历,塑造了一心心待君的理想女性,也批判过肤浅与荡毒的... 田汉剧作中的女性形象不单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具有反抗精神、大胆追求爱情的类型化女子。作为译介日本及西方女性理论先驱的田汉,深入现代中国社会的婚恋实际,且联系个人情感经历,塑造了一心心待君的理想女性,也批判过肤浅与荡毒的“凡派亚”女性,其推崇的是新时代的“贤母良妻”形象。随着政治形势和文化环境的变迁,田汉在剧作中为这些“自己的”、“国家的”和“社会的”女子寻找出路,同时又始终秉持“母性保护”的观念,坚持女性的最高艺术是为子女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象”。文章结合田汉的书信、日记、译介和评论,重释田汉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对于深入理解田汉的女性观、五四以来中国话剧中丰富的女性形象、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所面临的困境与出路都不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汉 女性形象 贤母良妻 母性保护
下载PDF
被操纵与记录的婚姻生活 评法国野驴剧团《伯格曼小姐》
4
作者 翟月琴 《上海戏剧》 2023年第5期10-11,F0004,共3页
法国野驴剧团的《伯格曼小姐》,改编自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编剧作品《私谈》。故事讲述的是中年女性安娜厌倦了婚姻生活,爱上了比自己小10余岁的年轻人。与那些经典小说里的女性比如安娜·卡列尼娜或者海丝特·白兰的命运... 法国野驴剧团的《伯格曼小姐》,改编自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编剧作品《私谈》。故事讲述的是中年女性安娜厌倦了婚姻生活,爱上了比自己小10余岁的年轻人。与那些经典小说里的女性比如安娜·卡列尼娜或者海丝特·白兰的命运不同,经历着折磨与痛苦的安娜并没有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与毁灭相比,从生活之镜照见真实的自我心理状态,才是这部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娜·卡列尼娜 伯格曼 婚姻生活 故事讲述 中年女性 心理状态 经典小说 小姐
下载PDF
失语与发声:构建城市诗歌的理论框架——1986-2010城市诗歌研究述评 被引量:3
5
作者 翟月琴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1-44,共4页
诗歌的理论研究总是滞后于其他文学体裁,城市诗歌也不例外。当学界对城市诗歌的命名仍存在争议时,小说正以其绝对优势独占鳌头,并高言诗歌的尴尬处境。在呼吸困难的城市诗歌研究中,我们几乎需要艰难地从文学的庞大体系中剥离出一条... 诗歌的理论研究总是滞后于其他文学体裁,城市诗歌也不例外。当学界对城市诗歌的命名仍存在争议时,小说正以其绝对优势独占鳌头,并高言诗歌的尴尬处境。在呼吸困难的城市诗歌研究中,我们几乎需要艰难地从文学的庞大体系中剥离出一条线索,为失语的城市诗歌研究寻找一种发声的可能。必须承认,诗歌始终是流动着的意象,它以独特的方式切入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诗歌 诗歌研究 发声 失语 述评 文学体裁 绝对优势 尴尬处境
下载PDF
疾驰的哀鸣:论张枣诗歌中的声音与抒情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翟月琴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3-48,共6页
诗人张枣一生仅仅创作了百余首诗歌,但在这些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关于传统,他始终有着一种相对明晰的态度。本文选择以声音的视角切入,将通过句式、停顿、词的选择等包孕在情感与意象中的内在化节奏展开,从而在声音传统中去洞悉张枣的诗... 诗人张枣一生仅仅创作了百余首诗歌,但在这些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关于传统,他始终有着一种相对明晰的态度。本文选择以声音的视角切入,将通过句式、停顿、词的选择等包孕在情感与意象中的内在化节奏展开,从而在声音传统中去洞悉张枣的诗歌所彰显出的哀鸣与急促等情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诗研究 张枣 情感特征 内在节奏
下载PDF
轮回与上升:陈东东诗歌的声音抒情传统 被引量:4
7
作者 翟月琴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2-17,共6页
陈东东是与传统结合较为紧密的诗人之一,他以声音的诗学传统来完成诗歌轮回与上升的抒情功能。陈东东诗歌的声音指向音乐性的情感表达,在情绪与意义的追求中寻找其自觉的生命律动,从而为新时期以来声音诗学系统的建构提供了个案性的依据。
关键词 陈东东 诗学传统 音乐性 声音 抒情
下载PDF
探寻"理想的实在":茅盾与叶芝戏剧的译介 被引量:2
8
作者 翟月琴 《文化艺术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39-46,共8页
茅盾对叶芝戏剧的译介具有开创意义,自此以后,国内知识分子才对叶芝及爱尔兰戏剧文学有所关注。作为一种文化选择,茅盾翻译叶芝的剧本《沙漏》,如同新旧交替时代的一个记号。他以表现人生的目的为出发点,标记出现实与象征主义的差别;又... 茅盾对叶芝戏剧的译介具有开创意义,自此以后,国内知识分子才对叶芝及爱尔兰戏剧文学有所关注。作为一种文化选择,茅盾翻译叶芝的剧本《沙漏》,如同新旧交替时代的一个记号。他以表现人生的目的为出发点,标记出现实与象征主义的差别;又批判性地评论“夏脱气”和爱尔兰戏剧复兴运动,借此为本土戏剧的未来探寻“理想的实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叶芝 戏剧 译介
下载PDF
从文本到剧场:当代女性诗歌的跨界实验 被引量:1
9
作者 翟月琴 《江汉学术》 CSSCI 2020年第6期67-76,共10页
新世纪以来,当代女性诗歌剧场蔚然成风,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线。2008年,周瓒与曹克非共同创办瓢虫剧社,一方面力图展现女性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困境,另一方面则将女性创作的诗歌文本改编为舞台剧,与现代舞、实验音乐相结合,主要在剧场空间... 新世纪以来,当代女性诗歌剧场蔚然成风,逐渐进入研究者的视线。2008年,周瓒与曹克非共同创办瓢虫剧社,一方面力图展现女性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困境,另一方面则将女性创作的诗歌文本改编为舞台剧,与现代舞、实验音乐相结合,主要在剧场空间展开跨界实验。瓢虫剧社的剧场实践活动可归纳为姿与言的性别操演(《企图破坏仪式的女人》,2010)、由言入声的女性哀歌(《乘坐过山车飞向未来》,2011)。除瓢虫剧社外,周瓒编剧、陈思安导演的《随黄公望游富春山》(2014)在跨艺术、跨性别方面另辟出路,拓出存意探境的性别超越之别样风景。三个案例各具特点,不仅勾连女性与社会的复杂关联,还探索女性诗歌文本在剧场空间的丰富表现力。这种由跨越到融合的新型艺术生态,为未来的女性诗歌剧场实践与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诗歌 剧场空间 跨界 周瓒 曹克非 陈思安 吕约 翟永明
下载PDF
“文字是我们的信仰”:访谈诗人杨牧 被引量:1
10
作者 翟月琴 杨牧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3年第1期25-33,97,共9页
翟月琴(以下简称翟):首先恭喜您今年获得了纽曼华语文学奖。据我所知,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不断地有文学奖项垂青于您,比如诗宗奖(1971)、时报文学奖(1979、1987)、吴三连文艺奖(1990)、国家文艺奖(2000),花踪世界华文文... 翟月琴(以下简称翟):首先恭喜您今年获得了纽曼华语文学奖。据我所知,从20世纪70年代起,就不断地有文学奖项垂青于您,比如诗宗奖(1971)、时报文学奖(1979、1987)、吴三连文艺奖(1990)、国家文艺奖(2000),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2007)等。我想,这也是对您作品的一种肯定方式。那么,您又是如何来评价自己作品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 20世纪70年代 杨牧 信仰 文字 文学奖 文艺 作品
下载PDF
何为现实?为何诗意? 陆伦章的滑稽戏《探亲公寓》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翟月琴 《上海戏剧》 2015年第2期46-48,共3页
若读过林语堂的《论幽默》,定记得起始处麦蒂列斯的“含蓄思想的笑”。作为真正的喜剧的标准,“笑”看似容易,然,试问多少前仰后合付诸一笑、言之无物,更何谈含蓄蕴藉?又有多少抚掌大笑流于粗鄙,以媚俗迎合观众,视思想于不顾?如此看来... 若读过林语堂的《论幽默》,定记得起始处麦蒂列斯的“含蓄思想的笑”。作为真正的喜剧的标准,“笑”看似容易,然,试问多少前仰后合付诸一笑、言之无物,更何谈含蓄蕴藉?又有多少抚掌大笑流于粗鄙,以媚俗迎合观众,视思想于不顾?如此看来,笑亦非易事。但自1976年始,编剧陆伦章却跨越这屏障,不遗余力地向滑稽戏发起挑战,以独到的艺术感悟力,诠释出“含蓄思想的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付诸一笑 含蓄蕴藉 论幽默 感悟力 阿德 燕舞 寻梦 诗意表达 意象化 平衡感
下载PDF
从城市诗看破碎无序的辞章——19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声音与抒情结构的断想 被引量:2
12
作者 翟月琴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94-99,共6页
1980年代以来,城市诗创作尤其醒目。如果说城市心态和城市意识是城市诗的核心内容,那么探讨诗人与城市关系的重要桥梁便是声音,即汉语新诗的音乐性。诗歌文本呈现为破碎无序的辞章,诗人以碎片化的形式回应与城市相关的心理状态。较有代... 1980年代以来,城市诗创作尤其醒目。如果说城市心态和城市意识是城市诗的核心内容,那么探讨诗人与城市关系的重要桥梁便是声音,即汉语新诗的音乐性。诗歌文本呈现为破碎无序的辞章,诗人以碎片化的形式回应与城市相关的心理状态。较有代表性的是顾城《鬼进城》、《城》中的"跳",宋琳《外滩之吻》中的"摇",陈东东《外滩》中的"移动",透过文本细读,从中分析声音所蕴藏的抒情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诗 声音 破碎无序的辞章 抒情结构
下载PDF
19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创作的戏剧情境 被引量:1
13
作者 翟月琴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3期106-112,共7页
1980年代以来,诗人自觉营造戏剧情境,逐渐成为一种创作趋向。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是诗人以客观而间接、立体而形态化的戏剧处理方式呈现主体的情思意绪,包括人物活动的特定时空环境,影响人物的具体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研究此阶段诗人... 1980年代以来,诗人自觉营造戏剧情境,逐渐成为一种创作趋向。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是诗人以客观而间接、立体而形态化的戏剧处理方式呈现主体的情思意绪,包括人物活动的特定时空环境,影响人物的具体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研究此阶段诗人在以物代象、主体的分裂、诗与剧的跨界实验三个方面的努力,有助于发现诗人透过客观对象重新审视自我的方式,也丰富了汉语新诗的戏剧情境议题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新诗 戏剧情境
下载PDF
《新剧杂志》与上海早期演剧评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翟月琴 《南大戏剧论丛》 2022年第1期51-64,共14页
1914年5月由经营三、杜俊初创办,张蚀川发行,夏秋风担任主编的《新剧杂志》创刊,作为民鸣社在新剧界发挥垄断作用的另一阵地,是中国话剧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新剧杂志》仅出版两期,刊载的演剧评论却多达二十余篇。这些剧评聚焦于... 1914年5月由经营三、杜俊初创办,张蚀川发行,夏秋风担任主编的《新剧杂志》创刊,作为民鸣社在新剧界发挥垄断作用的另一阵地,是中国话剧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新剧杂志》仅出版两期,刊载的演剧评论却多达二十余篇。这些剧评聚焦于“新剧”的内涵,在新/旧、外来/本土、脚本/演出等二元观念的缠绕中,以世界视野界定我国新出现的戏剧形态;充分意识到脚本的重要性,从编剧的权益、脚本与小说的关系以及脚本范围的扩充等方面展开讨论;对伶人演剧提出新的要求,围绕男女合演、扮饰神情、角色派别、唱词说白等进行点评,可见剧评人的品鉴意识和审美趣味。研究《新剧杂志》所刊剧评,无疑可为重写上海早期演剧批评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剧杂志》 民鸣社 演剧评论 新剧 脚本 男女合演
下载PDF
“东方面目的悲剧精神”:杨牧诗歌中“声音的戏剧”——论《林冲夜奔:声音的戏剧》和《妙玉坐禅》
15
作者 翟月琴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9-104,共6页
一、前言台湾诗人杨牧(1940-2020)富有精深的古典文学修养,又不乏比较文学的视野,被奚密教授誉为“语言和视野高度是其他诗人难以企及的,即使放眼百年现代汉诗史”。①他得益于开阔的诗境,以独特的“杨牧体”为抒情诗注入新鲜血液,同时... 一、前言台湾诗人杨牧(1940-2020)富有精深的古典文学修养,又不乏比较文学的视野,被奚密教授誉为“语言和视野高度是其他诗人难以企及的,即使放眼百年现代汉诗史”。①他得益于开阔的诗境,以独特的“杨牧体”为抒情诗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又不落入“抒情主义”②的窠臼,而是尝试“抒情性与现代性的相互表述”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诗 悲剧精神 妙玉 比较文学 杨牧 抒情主义 台湾诗人 林冲夜奔
下载PDF
假面以歌:傀儡诗的戏剧情境——以杨炼、车前子和于坚的诗为例
16
作者 翟月琴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86,共8页
一、引言傀儡戏出现于诗歌中,可称为傀儡诗。通常而言,中古傀儡戏包括假人傀儡戏和假面(头)傀儡戏两种。前者指木偶戏和影戏①,后者指假面戏②。本文主要讨论的假面戏,即以“面具”作为道具的傀儡戏。
关键词 假面 诗歌 戏剧情境 车前子 杨炼 于坚 傀儡戏 木偶戏
下载PDF
19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创作的声音转向
17
作者 翟月琴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5年第4期67-71,共5页
早在1989年,胡兴就指出"第三代"诗人区别于朦胧诗的"无调性"b创作特征。直到2008年,张桃洲又特别提到,"20世纪前半叶新诗在声音方面的兴趣,大多偏于语言的声响、音韵的一面,而较少深究集结在声音内部的丰富含义。进入当代特别是20... 早在1989年,胡兴就指出"第三代"诗人区别于朦胧诗的"无调性"b创作特征。直到2008年,张桃洲又特别提到,"20世纪前半叶新诗在声音方面的兴趣,大多偏于语言的声响、音韵的一面,而较少深究集结在声音内部的丰富含义。进入当代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声音的复杂性引起了程度不一的关注,声音成为辨别诗人的另一‘性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诗 诗学研究 诗歌作品 无调性 意象化 政治意识形态 寻根诗 第三代 于坚 柏桦
下载PDF
“奇妙的独声合唱”:论陈黎诗歌的音乐结构
18
作者 翟月琴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7-115,共9页
台湾花莲诗人陈黎的诗歌创作,堪称"奇妙的独声合唱"。从选材题旨到形式革新,体现了他求新求奇的艺术追求。其中音乐结构的变化与创造,又源自于本土与异域调式、传统与现代乐曲、语言与文字形式的音效之间的相互糅合与转换,足... 台湾花莲诗人陈黎的诗歌创作,堪称"奇妙的独声合唱"。从选材题旨到形式革新,体现了他求新求奇的艺术追求。其中音乐结构的变化与创造,又源自于本土与异域调式、传统与现代乐曲、语言与文字形式的音效之间的相互糅合与转换,足见诗人置身多元文化的选择、革新与创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黎 诗歌 奇妙 独声合唱 音乐结构
下载PDF
从表象到神秘:重论茅盾对梅特林克戏剧的评介
19
作者 翟月琴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91,共8页
茅盾作为译介梅特林克戏剧的先行者,本着“文学为人生”的观念,肯定了梅特林克相对实际的新浪漫主义戏剧。他在评论《青鸟》时,格外强调表象剧与神秘剧的区别;走出评论界普遍认为神秘主义乃是颓废派的源流的误区,进一步讨论悲观与乐观... 茅盾作为译介梅特林克戏剧的先行者,本着“文学为人生”的观念,肯定了梅特林克相对实际的新浪漫主义戏剧。他在评论《青鸟》时,格外强调表象剧与神秘剧的区别;走出评论界普遍认为神秘主义乃是颓废派的源流的误区,进一步讨论悲观与乐观的辩证关系;借梅特林克创造的令人恐怖的静剧,回答何谓“神秘剧”。通过讨论茅盾对梅特林克戏剧的评介,对于重审梅特林克在中国的接受尤其是理解五四时期的“神秘剧”不无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盾 梅特林克 神秘剧
下载PDF
《白话文学史》研究的历史文化演变
20
作者 翟月琴 《晋阳学刊》 CSSCI 2012年第4期136-139,共4页
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于1928年出版,至今一直处于不断地被阐释之中,然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呈现出不同的研究形态。关于《白话文学史》的研究可分为4个阶段:1949年前杂音交织的白话文学观念论争;1949年至文革结束期间官方话语规训下的&q... 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于1928年出版,至今一直处于不断地被阐释之中,然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又呈现出不同的研究形态。关于《白话文学史》的研究可分为4个阶段:1949年前杂音交织的白话文学观念论争;1949年至文革结束期间官方话语规训下的"形式主义"批判;1979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新启蒙思潮下的文学史反思;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百态横生的跨学科交叉渗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白话文学史》 历史文化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