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拿大林火研究与管理发展的思考与启示
1
作者 王爱斌 高健 +5 位作者 徐谷丹 殷继艳 翟杰休 张博 曹萌 李勇 《森林防火》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探究加拿大林火管理的国际领先地位形成过程及其实效性,从加拿大林火研究发展历程、林火管理变化与现状、林火次数与受害森林面积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拿大林火研究中的持续性、创新性、交叉融合性和组织性是形成加拿... 为了探究加拿大林火管理的国际领先地位形成过程及其实效性,从加拿大林火研究发展历程、林火管理变化与现状、林火次数与受害森林面积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加拿大林火研究中的持续性、创新性、交叉融合性和组织性是形成加拿大先进林火管理的关键。同时,发现加拿大林火次数、受害森林面积在过去的30年间均有明显的降低趋势,体现了加拿大林火管理的实效性。加拿大林火研究中的4个关键点,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火研究 林火管理 加拿大 发展 思考与启示
下载PDF
不同盐质量分数及水淹条件对黄河三角洲主要盐生植物枯落物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翟杰休 刘佳凯 +1 位作者 张振明 张明祥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为探究黄河三角洲不同盐质量分数梯度及水淹环境对主要盐生植物枯落物分解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分解袋法,探究不同盐质量分数和水淹条件对芦苇、碱蓬枯落物分解的影响,并采水样检测不同盐质量分数下水质指标中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 为探究黄河三角洲不同盐质量分数梯度及水淹环境对主要盐生植物枯落物分解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分解袋法,探究不同盐质量分数和水淹条件对芦苇、碱蓬枯落物分解的影响,并采水样检测不同盐质量分数下水质指标中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氨氮(NH3-N)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枯落物中的C、N、P营养元素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盐质量分数对枯落物的分解产生影响,盐质量分数越高,分解越快.水淹可以促进枯落物的分解,不同水淹条件,枯落物的分解速率不同.碱蓬枯落物分解明显快于芦苇枯落物的分解,且枯落物的分解速率和w(C)/w(N)呈反比.水中的DO、TP、COD以及NH3-N显著影响(P<0.010)枯落物的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落物分解 盐质量分数梯度 水淹条件 水质 枯落物品质
下载PDF
世界主要林火多发国家的森林火灾与雷击火概况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翟杰休 李勇 +5 位作者 张博 王爱斌 闫淳 艾金毅 蒋金佐 殷继艳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2年第4期72-79,共8页
在全球气候持续异常的背景下,森林火灾形势尤为严峻。针对领土和森林面积较大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研究对比了近20年森林火灾和雷击火的发生次数及过火面积,并从气候、地理、植被和国情等方面分析了近两年在疫情爆发的... 在全球气候持续异常的背景下,森林火灾形势尤为严峻。针对领土和森林面积较大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研究对比了近20年森林火灾和雷击火的发生次数及过火面积,并从气候、地理、植被和国情等方面分析了近两年在疫情爆发的背景下各国森林火灾形势。通过对比发现:(1)自2017年以来,全球领土面积前四的国家中,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受全球变暖影响,其森林火灾的过火面积最大;(2)四国相比较,加拿大因雷击火引发的森林火灾最多;(3)中国和美国森林火灾发生的时空分布较为集中。中国森林火灾多集中在1—4月,美国的森林大火多发生于6月;(4)受到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热异常现象越来越多,严重的干旱使针叶林在持续的高温下变得干燥易燃,导致全球范围内森林火灾正呈现新一轮频发爆发的态势,这一影响在陆地与森林面积较多的北半球更为严重。多国森林火灾原因和形势分析的相关研究结果可帮助决策者针对中国国情制定更积极有效的防火措施,以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森林火灾 气候变化 火灾原因 应急管理启示
下载PDF
林地和湿地大气颗粒物阻滞效果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丛岭 翟杰休 +4 位作者 马文梅 刘佳凯 王宇 武亚楠 张振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7-1025,共9页
为了研究林地和湿地以及气象因素等对于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于2016年5—12月在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林地、湿地内对PM10和PM_(2.5)质量浓度以及气象数据(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采集。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运用阻滞-吸附效率公式对林... 为了研究林地和湿地以及气象因素等对于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于2016年5—12月在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林地、湿地内对PM10和PM_(2.5)质量浓度以及气象数据(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采集。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运用阻滞-吸附效率公式对林地和湿地阻滞率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大气不同污染背景下林地和湿地对大气颗粒物阻滞率的差异以及气象因子对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内颗粒物日变化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13:00左右为一天之中质量浓度最低(34.6μg?m^(-3))之时,而湿地周围颗粒物日变化则在采样期间呈现下降趋势,至18:00左右质量浓度为最低(35.8μg?m^(-3))。不同空气质量等级下,林地和湿地对颗粒物的阻滞率效果不同,林地在空气质量为优时对PM_(10)和PM_(2.5)的阻滞率均最高,分别为522.7%和289.7%;湿地在空气质量等级为良时对PM_(10)的阻滞率最高(56.56%),在空气质量为重度污染时对PM_(2.5)的阻滞率为最高(74.35%)。在相同空气质量等级下,林地与湿地之间的阻滞率也存在差异:除严重污染时没有显著差异外,其余空气质量等级下林地的阻滞率显著高于湿地对大气颗粒物的阻滞率(P<0.05)。此外,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气象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其质量浓度与温度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然而,阻滞率与气象因子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研究林地与湿地的阻滞率有利于更好地配置城市中林地和湿地比率,以更加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林地 湿地 阻滞率 气象因素
下载PDF
近十年林火科学方向学位论文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爱斌 殷继艳 +2 位作者 翟杰休 张博 李勇 《森林防火》 2023年第1期47-52,共6页
从文献计量学和竞争情报学角度,对2012-2021年收录于中国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438篇以林火科学为研究方向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分析,发现十年间论文发表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发文排名前三的科研机构是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中南... 从文献计量学和竞争情报学角度,对2012-2021年收录于中国博硕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438篇以林火科学为研究方向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分析,发现十年间论文发表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发文排名前三的科研机构是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高被引前10学位论文中博士论文5篇,硕士论文8篇,涉及高被引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是北京林业大学共4篇;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比例最大,为47.1%。论文归档到林火管理与恢复重建类型数量最多,占全部论文的34.5%;归档到林火基础理论类型的博士论文数量最多,占博士论文的51.6%;归档到林火预防-预警与监测类型的硕士论文数量最多,占硕士学位论文的36.4%。综上所述,438篇学位论文基本情况和选题均符合学科方向且立足行业前沿,做到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同时,以上结果为研究生培养及科研选题、推动我国林火相关的研究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林火科学 学位论文 选题 林火研究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的森林火灾风险评估实验教学模式研究
6
作者 韩丽琼 吴思含 +4 位作者 殷继艳 王爱斌 张博 李勇 翟杰休 《森林防火》 2023年第4期6-10,共5页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森林防火技术正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与更新。为更好地适应智慧消防趋势与“产学研”高校教学发展新模式,本文以森林火灾虚拟仿真综合试验平台研究为教学支撑,以森林火灾发生条件、影响因...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森林防火技术正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与更新。为更好地适应智慧消防趋势与“产学研”高校教学发展新模式,本文以森林火灾虚拟仿真综合试验平台研究为教学支撑,以森林火灾发生条件、影响因素、控制技术、火灾预防等为教学出发点,通过小组演示、操作、讲解、研判等课程设计直观研究森林火灾发生发展趋势,探索森林火灾风险评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新模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该模式能够实现学生对森林火灾动态、直观、全局的体验和把控,并且推动了教师与学生对相关研究的合作与发展。通过建立实验教学过程考核,将学生学习各阶段的成效量化,综合考虑与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后,能够精准把控学生学习进展和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与强化教学。本研究最终在促进学校林火虚拟仿真与风险评估实验平台建设与发展的同时,能够显著提升教师科研与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综合业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林火风险评估 过程考核 实验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