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粒径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共混物压敏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翟珍 张广林 +4 位作者 姚艳梅 杜士平 张立群 瞿雄伟 张留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5-38,共4页
通过改变种子阶段乳化剂用量,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乳胶粒径明显变小,乳液黏度迅速增大;而对乳液聚合过程几乎没有影响,乳胶粒球形生长,二次成核粒子很少。将不同粒径的单... 通过改变种子阶段乳化剂用量,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乳胶粒径明显变小,乳液黏度迅速增大;而对乳液聚合过程几乎没有影响,乳胶粒球形生长,二次成核粒子很少。将不同粒径的单分散乳液共混,利用动态机械热分析仪(DMA)表征共混物的分子运动,并依据FINAT标准测试了干燥后共混乳液的初粘力、剥离力和持粘强度。随着小粒径乳胶粒的加入,双组分丙烯酸酯共混物的初粘力增加,持粘强度降低;而三组分共混物乳液的性能受不同粒径乳液含量的影响,剥离力呈现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 粒径分布 乳液聚合 粘接性能
下载PDF
链转移剂加入方式对丙烯酸酯乳液聚合过程及压敏粘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王农跃 翟珍 +4 位作者 张广林 史玉荣 张立群 瞿雄伟 张留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0-23,共4页
报道了三种不同链转移剂加料方式制备的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乳液,其固含量为50%,并研究了它们的压敏特性。动态光散射跟踪了聚合过程乳胶粒粒径的变化,结果显示,该乳液聚合没有明显的二次成核过程,按预定的粒径生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 报道了三种不同链转移剂加料方式制备的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乳液,其固含量为50%,并研究了它们的压敏特性。动态光散射跟踪了聚合过程乳胶粒粒径的变化,结果显示,该乳液聚合没有明显的二次成核过程,按预定的粒径生长。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和动态力学分析(DMA)表征了聚合物的分子参数,按照FINAT标准测试了该乳液压敏胶的初粘力、剥离力和耐剪切强度,并将压敏性能与分子参数,如凝胶含量和聚合物分子量进行了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接 乳液聚合 凝胶含量 结构与性能关系
下载PDF
卟啉与铜Cu(II)卟啉配合物LB膜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3
作者 李铁生 刘林林 +1 位作者 翟珍 毛陆原 《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 2012年第4期40-43,47,共5页
合成了5-(间羟基苯基)-10,15,20-三对氯苯基卟啉(5-(m-hydroxyphenyl)-10,15,20—tir(P—chlorohenyl)porphyrin,m-OH—TCP)及铜卟啉配合物(m-0H—TCP—Cu(Ⅱ)),并系统地研究了其在气/液界面上的成膜性能。利用UV--... 合成了5-(间羟基苯基)-10,15,20-三对氯苯基卟啉(5-(m-hydroxyphenyl)-10,15,20—tir(P—chlorohenyl)porphyrin,m-OH—TCP)及铜卟啉配合物(m-0H—TCP—Cu(Ⅱ)),并系统地研究了其在气/液界面上的成膜性能。利用UV--vis分光光度计,原子力显微镜等方法对其膜的表面形貌及金属离子Cu(Ⅱ)对卟啉环在LB膜中的排列取向及相互作用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制备的单层膜中,当亚相为超纯水时,m-OH—TCP分子中卟啉环面与水平面倾角约为14.5°;当改变亚相环境时(亚相为Cu(Ⅱ)离子浓度为5×10^ -4 mol/L的水溶液),m-OH—TCP分子中卟啉环面与水平面倾角约为51.9°;而对于合成的铜卟啉配合物(亚相条件为超纯水),m-OH—TCP~Cu(Ⅱ)分子中卟啉环面与水平面倾角约为33.2°;证明在亚相中引入Cu(Ⅱ),可以有效的诱导卟啉环取向,亚相中Cu(Ⅱ)的诱导机理可能是通过Cu(Ⅱ)与卟啉环面空腔形成的氢键作用,而非配位作用。这为卟啉衍生物功能纳米材料性质LB膜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配合物 纳米材料 原子力显微镜 Langmuir--Blodgett(LB)膜
下载PDF
发展中国家近期粮食政策的教训
4
作者 翟珍 《经济学动态》 1985年第6期60-61,共2页
1973—1974年的商品危机使很多人相信,世界粮食生产落后于人口增长。但是到了1983年,全世界平均每人粮产量已增加,谷物价格下降。在世界粮食需求的形成上,表现出收入比人口增长更为重要。在1982年,仅仅是淀粉类食品的卡路里含量,... 1973—1974年的商品危机使很多人相信,世界粮食生产落后于人口增长。但是到了1983年,全世界平均每人粮产量已增加,谷物价格下降。在世界粮食需求的形成上,表现出收入比人口增长更为重要。在1982年,仅仅是淀粉类食品的卡路里含量,已超过世界人口需要的50%。除了非洲外,世界的粮食生产已不成问题。粮产量已不是世界上发生饥饿的重要原因。解决饥饿问题,要把注意力从粮食生产转向增加收入与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粮食政策 世界人口 粮食生产 人口增长 饥饿问题 价格下降 粮食需求
原文传递
保罗·克鲁格曼谈世界贸易新理论
5
作者 翟珍 《经济学动态》 1984年第5期47-50,共4页
《美国经济评论》1983年5月号刊载保罗·克鲁格曼写的文章《工业国之间贸易的新理论》,全文如下: 长久以来,大多数研究国际贸易的学者,至少已在暗中怀疑比较利益的传统模式,认为它不能对当今世界贸易作出恰当的说明,尤其不... 《美国经济评论》1983年5月号刊载保罗·克鲁格曼写的文章《工业国之间贸易的新理论》,全文如下: 长久以来,大多数研究国际贸易的学者,至少已在暗中怀疑比较利益的传统模式,认为它不能对当今世界贸易作出恰当的说明,尤其不能说明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无论是从宏观方面看贸易总量和从微观方面看市场结构和技术,标准的贸易理论都不符合我们在工业制成品的贸易中见到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贸易 克鲁格曼 保罗 《美国经济评论》 工业制成品 国际贸易 比较利益 市场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