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睫状体全周脱离治疗1例 被引量:1
1
作者 翟瑜如 李旭 张晓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714-4715,共2页
睫状体脱离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长期低眼压,且由此引发角膜皱褶、视盘水肿、黄斑皱褶、脉络膜脱离,导致视力下降;而合并离断口而眼压正常且眼底情况未见明显异常的睫状体脱离,通过药物控制炎症后行虹膜根部离断复位术使睫状体复位的病例却... 睫状体脱离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长期低眼压,且由此引发角膜皱褶、视盘水肿、黄斑皱褶、脉络膜脱离,导致视力下降;而合并离断口而眼压正常且眼底情况未见明显异常的睫状体脱离,通过药物控制炎症后行虹膜根部离断复位术使睫状体复位的病例却鲜有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脱离 虹膜根部离断 眼压
下载PDF
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晓 李旭 +1 位作者 翟瑜如 李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4170-4171,共2页
目的评价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1960~2011年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试验及研究资料,通过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对视力、视野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合... 目的评价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ON)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1960~2011年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试验及研究资料,通过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有效数据,对视力、视野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合并统计量进行定量系统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组患者:ION视力改善合并OR:1.75,95%CI(1.22~2.51);Non-arteritic ION视力改善合并OR:2.22,95%CI(1.46~3.38);ION视野改善OR:1.93,95%CI(1.23~3.02)。与对照组相比,口服泼尼松组患者:ION视力改善合并OR:2.24,95%CI(1.47~3.42)。结论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对非动脉炎性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力的改善以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野的改善均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口服泼尼松对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力的改善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META分析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个性化综合治疗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勤 刘君 +4 位作者 王红波 翟敏 王素芳 赵波 翟瑜如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4期91-93,共3页
目的观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发病时期个性化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25例(26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根据其眼部情况的不同给予个性化综合治疗。观察个性化治疗结果,比较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眼压,视力,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情况,并发症发生... 目的观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同发病时期个性化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25例(26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根据其眼部情况的不同给予个性化综合治疗。观察个性化治疗结果,比较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眼压,视力,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平均眼压(44.20±7.64)mm Hg(1 mm Hg=0.133 kPa),治疗后1周、1、3、6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17.56±5.30)mm Hg、(20.43±6.98)mm Hg、(19.56±6.30)mm Hg、(18.74±5.48)mm Hg,治疗后1周、1、3、6个月的眼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时,视力提高11眼(42.3%),视力未变9眼(34.6%),视力下降6眼(23.1%)。结论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取以完成全视网膜激光光凝为核心目标的个性化综合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眼压,最大限度保护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个性化 综合治疗
下载PDF
FGF2通过PERK/EIF2α/ATF4信号通路调节缺氧诱导的巩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代谢
4
作者 翟瑜如 白艳 李云云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2-28,共7页
目的研究FGF2对缺氧诱导的巩膜成纤维细胞(scleral fibroblasts,SF)增殖和胶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调节的下游信号通路。方法用5%O2刺激SF 24 h诱导近视SF模型,RT-qPCR检测FGF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FGF2蛋白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8(... 目的研究FGF2对缺氧诱导的巩膜成纤维细胞(scleral fibroblasts,SF)增殖和胶原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调节的下游信号通路。方法用5%O2刺激SF 24 h诱导近视SF模型,RT-qPCR检测FGF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FGF2蛋白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 Kit-8,CCK-8)、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凋亡和胶原代谢相关蛋白collagenⅠ、MMP2以及通路蛋白PERK、p-PERK、EIF2α、EIF2α、ATF4表达。结果缺氧刺激可促进FGF2 mRNA和蛋白表达升高(P<0.01)并激活PERK/EIF2α/ATF4通路(P<0.001),抑制SF细胞增殖(P<0.001)和collagenⅠ表达(P<0.001),诱导MMP2表达(P<0.001)及细胞凋亡(P<0.001)。敲降FGF2或经PERK抑制剂GSK2606414处理可逆转缺氧对SF细胞的作用,促进细胞增殖活力(P<0.001)和collagenⅠ表达(P<0.01),减少细胞凋亡(P<0.01)。结论FGF2通过调节PERK/EIF2α/ATF4通路的激活,影响缺氧诱导的SF增殖及胶原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成纤维细胞 缺氧 FGF2 增殖 胶原代谢
下载PDF
内界膜撕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翟瑜如 李旭 +3 位作者 孙凤仙 张晓 宋丹 王桂云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3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内界膜撕除术(ILMP)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不受盲法、发表状态以及语言的限制,研究者分别以"黄斑裂孔"、"内界膜撕除"及"内界膜"为关键词,在Pub Med数据库、Ovid-Medlin... 目的探讨内界膜撕除术(ILMP)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IM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不受盲法、发表状态以及语言的限制,研究者分别以"黄斑裂孔"、"内界膜撕除"及"内界膜"为关键词,在Pub Med数据库、Ovid-Medline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通过计算机检索方式,检索1991年1月至2012年3月IMH玻璃体切割术(PPV)相关的文章,对眼科学杂志和有关学术会议论文汇编进行检索,对相关综述性文章的参考文献进行查阅,通过与作者联系等方式追踪查询还未发表的文章。应用Jadad量表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术后裂孔闭合率、视力及并发症等3个方面内容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有23篇PPV中应用ILMP治疗IMH的文献纳入本研究,其中5篇为临床随机对照研究,18篇为非随机临床对照研究。通过Meta分析,3组结果分别为:(1)对术后裂孔闭合率合并分析:与非ILMP组相比,ILMP组有较高的术后裂孔闭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78,95%CI(2.94,7.75)];对IMH的2、3、4期裂孔进行分层分析,与非ILMP组相比,2期[OR=6.21,95%CI(2.59,14.90)]、3期[OR=3.89,95%CI(2.50,6.05)]及4期[OR=2.77,95%CI(1.77,4.34)]裂孔ILMP组有较高的术后裂孔闭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对术后视力合并分析结果。与非ILMP组相比,ILMP组有较高的术后视力提高率[OR=3.37,95%CI(1.74,6.51)];对闭合裂孔术后视力提高率进行合并统计量,结果提示两组闭合裂孔视力提高率相同[OR=1.64,95%CI(0.85,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非ILMP组相比,ILMP组有较高的术后矫正视力(BCV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51,95%CI(-0.73,-0.29)]。(3)对术后并发症合并分析结果。ILMP组裂孔复发率低于非ILMP组[OR=0.05,95%CI(0.02,0.16)]。两组视网膜脱离发生率[OR=0.88,95%CI(0.50,1.56)]、术后高眼压发生率[OR=0.92,95%CI(0.50,1.70)]及视网膜裂孔发生率[OR=2.07,95%CI(0.85,5.0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非ILMP组相比,ILMP组有较高的术后裂孔闭合率、术后视力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提高率高,且术后裂孔复发率低;而在闭合裂孔视力提高率、术后视网膜脱离、术后高眼压及术后视网膜裂孔的发生率等方面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各研究间的异质性、低质量研究和潜在发表偏倚的存在,均提示还需要开展一系列高质量的研究,才能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更为系统全面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穿孔 黄斑 玻璃体切除术 循证医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