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HIF-1α、LDH、SA水平对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琴 安利 +2 位作者 翟顺生 漆小龙 王晨宇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5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乳酸脱氢酶(LDH)、唾液酸(SA)水平对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初诊MDS患者86例(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33例(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离心留... 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乳酸脱氢酶(LDH)、唾液酸(SA)水平对初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初诊MDS患者86例(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33例(对照组),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离心留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HIF-1α、LDH、SA。以血清HIF-1α、LDH、SA水平的中位数为临界值,将初诊MDS患者分为血清HIF-1α、LDH、SA高水平者与低水平者。规范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不同血清HIF-1α、LDH、SA水平初诊MDS患者疗效。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IF-1α、LDH、SA水平对初诊MDS患者治疗未缓解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HIF-1α、LDH、S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血清HIF-1α、LDH、SA高水平者分别为43、45、42例,其低水平者分别为43、41、44例,血清HIF-1α、LDH、SA低水平者疗效均优于其高水平者(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IF-1α、LDH、SA水平单独与三者联合预测初诊MDS患者治疗未缓解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9、0.758、0.769、0.904,血清HIF-1α、LDH、SA水平联合预测初诊MDS患者治疗未缓解的曲线下面积高于三者单独(P均<0.05)。结论初诊MDS患者血清HIF-1α、LDH、SA水平显著升高,并且其水平与疗效有关;血清HIF-1α、LDH、SA水平对初诊MDS患者疗效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三者联合时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缺氧诱导因子1Α 乳酸脱氢酶 唾液酸 疗效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与前降支病变的相关性和介入治疗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鲍智 边容 +2 位作者 邱建军 翟顺生 谢雄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805-2806,共2页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和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的相关性和介入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入选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试验中明确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部分患者伴有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速)共142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106例符合介... 目的探讨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和冠状动脉前降支病变的相关性和介入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入选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试验中明确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部分患者伴有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动速)共142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106例符合介入指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结果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提示冠心病患者前降支病变,介入治疗对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治疗有效。结论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为冠心病前降支病变的危险因素,介入治疗可作为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的病因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室流出道 室性早搏 前降支病变 介入治疗
下载PDF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年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基因突变谱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吕黎阳 聂玉玲 +6 位作者 热那古力·阿不来提 漆小龙 木合拜尔·阿布都尔 翟顺生 安利 毛敏 李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3-410,共8页
目的:应用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年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基因突变谱,为深入理解年轻DLBCL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及精准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21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病科初诊资料完整的6... 目的:应用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年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基因突变谱,为深入理解年轻DLBCL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及精准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21年3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病科初诊资料完整的68例年轻DLBCL患者,采用NGS技术对其石蜡包埋组织进行靶向测序分析(包括475个靶基因),并比较aaIPI≥2分的高危患者和aaIPI<2分的低中危患者基因突变谱和信号通路的差异。结果:68例年轻DLBCL患者中共检测到44个高频突变基因。通过比较aaIPI高危组和低中危组患者高频突变基因结果显示,aaIPI高危组CARD11突变显著高于低中危组(P=0.002),而MGA突变仅出现在aaIPI高危组(P=0.037),SPEN突变仅出现在aaIPI低中危组(P=0.004)。将aaIPI高危组高频突变基因及临床指标纳入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P53(P=0.009,P=0.027)、POU2AF1(P=0.003,P=0.006)和CCND3(P=0.040,P=0.014)基因突变与较差的PFS和OS相关,而B2M突变与较好的PFS(P=0.014)和OS(P=0.013)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P53、POU2AF1和CCND3突变是影响PFS(P=0.021,P=0.005,P=0.020)和OS(P=0.042,P=0.010,P=0.013)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aIPI分期与分子生物学标志相结合更有利于精准判断年轻DLBCL患者预后,TP53、POU2AF1和CCND3突变预示着aaIPI高危组DLBCL患者更差的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年轻 基因突变 预后 二代测序
下载PDF
活性氧(ROS)在三氧化二砷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G_2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翟顺生 赵贵先 +1 位作者 张志会 王雪雯 《农垦医学》 2009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目的:利用Mn(Ⅲ)TBAP能特异性清除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观察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As_2O_3)单独和联合Mn(Ⅲ)TBAP作用于人肝癌HepG_2细胞后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变化和对凋亡的影响,探讨活性氧(ROS)在三氧化二砷(As_... 目的:利用Mn(Ⅲ)TBAP能特异性清除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观察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As_2O_3)单独和联合Mn(Ⅲ)TBAP作用于人肝癌HepG_2细胞后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变化和对凋亡的影响,探讨活性氧(ROS)在三氧化二砷(As_2O_3)诱导肝癌细胞株HepG_2凋亡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3组:对照组,不同浓度三氧化二砷(As_2O_3)组,三氧化二砷(As_2O_3)+Mn(Ⅲ)TBAP组。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增殖活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内ROS的变化;AnnexinV/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2、4、8μmol/L三氧化二砷(As_2O_3)处理HepG_2细胞后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增殖抑制率随As_2O_3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HepG_2细胞内ROS的水平随As_2O_3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As_2O_3处理组HepG_2细胞内ROS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As_2O_3+Mn(Ⅲ)TBAP组HepG_2细胞内ROS的水平低于As_2O_3组(p<0.05),但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早期凋亡率随As_2O_3浓度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且均高于Mn(Ⅲ)TBAP+As_2O_3组和对照组,Mn(Ⅲ)TBAP+As_2O_3组高于对照组。结论:三氧化二砷作用于HepG_2细胞促进了细胞内ROS的产生,ROS水平的提高增加了三氧化二砷促HepG_2细胞凋亡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活性氧(ROS) 人肝癌细胞株HEPG2 凋亡
下载PDF
低氧条件下三氧化二砷诱导人肝癌细胞株HepG_2凋亡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翟顺生 赵贵先 +1 位作者 张志会 王雪雯 《农垦医学》 2009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探讨低氧条件下三氧化二砷(As_2O_3)诱导人肝癌HepG_2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分别在常氧和低氧(CoCl_2 200μmol/L)条件下以2、4、8μmol/L As_2O_3作用人肝癌HepG_2细胞,24、48、72小时后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以AnnexinV/PI双... 目的:探讨低氧条件下三氧化二砷(As_2O_3)诱导人肝癌HepG_2细胞凋亡作用。方法:分别在常氧和低氧(CoCl_2 200μmol/L)条件下以2、4、8μmol/L As_2O_3作用人肝癌HepG_2细胞,24、48、72小时后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以AnnexinV/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分析两种条件下As_2O_3对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的影响。结果:常氧及低氧条件下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早期凋亡率均随As_2O_3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而升高(P<0.05)。相同浓度As_2O_3、相同作用时间,低氧条件下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凋亡率升高更为明显。结论:在低氧条件下As_2O_3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肝癌HepG_2细胞增殖的作用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三氧化二砷 人肝癌细胞株HEPG2 凋亡
下载PDF
ITPKB突变变异等位基因频率对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预测价值
6
作者 张玲珑 漆小龙 +7 位作者 寇珍 热那古力·阿不来提 聂玉玲 木合拜尔·阿布都尔 翟顺生 安利 毛敏 李燕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3年第11期1109-1113,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ITPKB突变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F)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4年6月—2020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初次诊断的155例DLBCL患者,获取石蜡包埋的肿瘤组织标本。提取肿瘤组织DNA,应用二代测序...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ITPKB突变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F)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4年6月—2020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初次诊断的155例DLBCL患者,获取石蜡包埋的肿瘤组织标本。提取肿瘤组织DNA,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包括ITPKB在内的475种热点基因,分析高频突变基因VAF与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的关系。结果ITPKB的突变频率为18.71%,ITPKB突变患者的PFS较未突变患者的PFS明显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00 vs.108.00个月;HR=1.643,95%CI:0.920~2.934,P=0.093)。通过基于R语言的网页工具探寻可区分患者预后的最佳VAF截断值,将患者依据VAF值分成对应的两组(高VAF组vs.低VAF+野生型组),ITPKB最佳VAF的截断值为27.48%(HR=3.48,95%CI:1.70~7.13,P=0.00027),纳入年龄、性别、COO分型、IPI、LDH等临床指标行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PFS与高ITPKB VAF(≥28%)相关(HR=3.592,95%CI:1.738~7.425,P<0.001),是PFS独立的不良预测因素。结论ITPKB突变高负荷为DLBCL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ITPKB突变的VAF在DLBCL患者中具有预后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变异等位基因突变频率 预后 基因突变
下载PDF
△RP间期在鉴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鲍智 翟顺生 +1 位作者 边容 秦菘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605-3606,共2页
目的测量发作心动过速时△RP间期在鉴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类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有发作时心电图、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明确并成功行射频消融术的PSVT患者,测量发作心动过速时RPV1、RPⅢ、△RP间期,比较不同类型... 目的测量发作心动过速时△RP间期在鉴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类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有发作时心电图、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明确并成功行射频消融术的PSVT患者,测量发作心动过速时RPV1、RPⅢ、△RP间期,比较不同类型PSVT患者RPV1、RPⅢ、△RP间期差异。结果心动过速发作时RP间期≥110 ms的93例患者均为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RPV1间期≤80 ms的103例患者均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在93例RP间期≥110 ms患者中,其中△RP间期≥40 ms的5例患者均为后间隔旁路,而<20 ms的59例患者均为非后间隔旁道。RP间期90 ms≤RPV1<110 ms的77例患者中,△RP间期≥40 ms的12例患者均为AVRT,其中后间隔旁道11例,非后间隔旁道1例。△RP间期<20 ms的29例患者中,2例为AVRT,均为非后间隔旁道,27例为AVNRT。结论心动过速发作时△RP间期有助于鉴别后间隔旁路和AVN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间期 △RP间期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循环肿瘤DNA检测作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早期预后预测指标的可行性研究
8
作者 郎涛 翟顺生 +3 位作者 李雪国 徐艳芳 王增胜 毛敏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年第12期47-50,56,共5页
目的研究循环肿瘤DNA(ctDNA)作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早期预后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病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入的50例DLBCL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 目的研究循环肿瘤DNA(ctDNA)作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早期预后预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病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入的50例DLBCL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ctDNA并对比,采用Spreaman相关性分析法检验血浆ctDNA与DLBCL患者Ann Anbor分期、分型、C-MYC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评价ctDNA检测早期预测DLBCL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内不同Ann Anbor分期、分型、C-MYC测定结果、治疗时间段、疗效患者的血浆ctDNA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rea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浆ctDNA与DLBCL患者Ann Anbor分期、分型、C-MYC测定结果均呈正相关关系(r=0.74、0.80、0.85,P<0.05);ROC显示,血浆ctDNA预测DLBCL患者预后的截断值为8.88 ng/mL,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945、93.18%、83.33%。结论在DLBCL患者早期预后预测中血浆ctDNA可作为重要预测指标加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预测 循环肿瘤DNA
下载PDF
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探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翟顺生 《低碳世界》 2014年第11期251-252,共2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的发展,较好的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难度和施工规模也进一步加大,成为制约建筑工程的质量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的发展,较好的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难度和施工规模也进一步加大,成为制约建筑工程的质量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内容。陈旧的现场管理方法和落后的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建筑行业管理发展的需要。因此,赶上和适应建筑工程施工发展的新变化成为了摆在管理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现场施工管理经验,从建筑工程的准备工作、原材料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人员管理等方面出发,对改进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对建筑同行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现场施工 管理探究
下载PDF
建设工程技经风险管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翟顺生 《低碳世界》 2017年第36期315-316,共2页
本文对建设工程中技经风险存在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并就此提出一系列关于处理和应对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建设工程 技经风险 管理 研究
下载PDF
建设工期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翟顺生 《低碳世界》 2017年第25期244-245,共2页
建设工程项目从开始施工到完成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工程的工期对项目的施工费用有非常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建设工程的工期和工程造价的关系以及施工期限对造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建设工程 施工造价 工程期限
下载PDF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浅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翟顺生 《低碳世界》 2014年第09X期188-189,共2页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对工程造价有效的控制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本文将重点分析我国目前工程建筑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现状并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 工程建筑单位 工程造价 管理
下载PDF
R-ISS分期联合“多重打击”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慧敏 翟顺生 李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8-166,共9页
目的:分析R-ISS分期联合“多重打击”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及不同“多重打击”组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9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初诊MM患者220例,所有患者均经... 目的:分析R-ISS分期联合“多重打击”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及不同“多重打击”组合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并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9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初诊MM患者22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FISH检测。比较R-ISS分期联合“多重打击”以及不同“多重打击”组合对预后的影响。结果:R-ISSⅡ和Ⅲ期中,“多重打击”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总生存(OS)时间和持续缓解(DOR)时间均短于无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HRCA)和仅包含一种HRCA的患者(P<0.05),而TTR(达到反应时间)明显延长(P<0.05)。不同“多重打击”组合中,1q21+合并del(17p)、1q21+合并t(14;16)及1q21+合并t(4;14)3种“双打击”组合之间,1q21+合并del(17p)患者的预后最差。结论:不同“多重打击”组合的患者预后不同。R-ISS分期与“多重打击”相结合更有利于精准判断MM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多重打击 R-ISS分期 预后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维维 赵宇新 +3 位作者 秦菘 陈国秀 边容 翟顺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30-1332,共3页
目的比较血管内超声(IVus)及冠脉造影两种方法测量病变血管的直径及直径狭窄率,评价IVUs在冠脉介入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过程指导、手术效果的作用。方法连续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兵团第七师医院心血管内科心导管室行冠脉... 目的比较血管内超声(IVus)及冠脉造影两种方法测量病变血管的直径及直径狭窄率,评价IVUs在冠脉介入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过程指导、手术效果的作用。方法连续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兵团第七师医院心血管内科心导管室行冠脉造影检查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住院患者,89例IVUS指导组和90例冠脉造影指导组患者纳入研究,比较两组的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IVUS指导组测得最小血管直径(MI。D)较冠脉造影指导组小(P〈0.05),直径狭窄率(DS)与病变长度(LL)均较冠脉造影指导组显著升高(P〈0.05)。IVUS指导组中的钙化病变及偏心病变检出率也较造影指导组明显增高。IVUS指导组和造影指导组分别有204枚(93.6%)和195枚(87.8%)支架使用后扩张高压球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支架置人后两组相比较,IVus指导组的最小管腔直径及斑块负荷均较造影指导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IVuS指导冠状动脉病变PCI治疗安全有效,可以对病变性质做出准确判断,及指导术中支架直径的选择及高压球囊的应用,能较造影指导组获得更大即刻管腔直径和较低的斑块负荷,无严重的近期或者远期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超声检查 血管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原文传递
pcDNA3.1-Canstatin-3Flag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染HepG2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贵先 张志会 +3 位作者 翟顺生 傅文达 张建华 王雪雯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0年第3期450-452,共3页
目的:构建pcDNA3.1-Canstatin-3Flag载体并稳定转染肝癌HepG2细胞,检测canstatin在mRNA水平的表达。方法:胎盘中提取总RNA,RT-PCR法获得canstatinDNA,克隆至pcDNA3.1(-)载体中,并测序,重组质粒pcDNA3.1-Canstatin-3Flag转染肝癌HepG2细... 目的:构建pcDNA3.1-Canstatin-3Flag载体并稳定转染肝癌HepG2细胞,检测canstatin在mRNA水平的表达。方法:胎盘中提取总RNA,RT-PCR法获得canstatinDNA,克隆至pcDNA3.1(-)载体中,并测序,重组质粒pcDNA3.1-Canstatin-3Flag转染肝癌HepG2细胞,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细胞,RT-PCR检测canstatin mRNA表达。结果:1.成功构建出pcDNA3.1-Canstatin-3Flag重组质粒;2.获得稳定转染pcDNA3.1-Canstatin-3Flag的肝癌HepG2细胞;3.发现转染后的肝癌HepG2细胞canstatin在mRNA水平比未转染细胞有明显的增强。结论:获得了稳定转染pcDNA3.1-Canstatin-3Flag的肝癌HepG2细胞,为后期canstatin在肝癌中的研究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STATIN 肝癌HEPG2细胞 基因转染 RT-PCR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联合CAG、微移植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安利 古再丽努尔 +2 位作者 阿孜古丽 翟顺生 毛敏 《现代医学》 2021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目的:对地西他滨联合CAG、微移植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地西他滨联合CAG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 目的:对地西他滨联合CAG、微移植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地西他滨联合CAG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移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率、微小残留病及WT1基因含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为5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72,P=0.037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0%,对照组为22.5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67,P=0.6056)。观察组与对照组的2年无白血病生存率分别为49.8%和25.2%(P=0.044),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4.2%和31.7%(P=0.069)。观察组低水平微小残留病例数及WT1基因低表达病例数均多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微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巩固方案,适用于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CAG 微移植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原文传递
LymphGen基因分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分布特征及预后价值验证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芳 热那古力·阿不来提 +6 位作者 漆小龙 寇珍 翟顺生 谭巍 木合拜尔·阿布都尔 聂玉玲 李燕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05-310,共6页
目的了解LymphGen基因分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并验证其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资料完整155例初诊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石蜡包埋肿瘤组织标本,从肿瘤组织中提取DNA... 目的了解LymphGen基因分型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人群中的分布特征并验证其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资料完整155例初诊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石蜡包埋肿瘤组织标本,从肿瘤组织中提取DNA,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475种基因突变情况,研究LymphGen基因分型在新疆DLBCL人群及不同细胞起源(COO)分型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及对无进展生存(PFS)及总生存(OS)的影响。结果①155患者中105例(67.7%)能进行基因分型,其中MCD型14例(9.0%),BN2型26例(16.8%),N1型10例(6.5%),EZB型8例(5.2%),A53型27例(17.4%),ST2型20例(12.9%)。②各基因亚型在不同COO分型中分布不同(P=0.021),生发中心型(GCB)组中以ST2为主(28.8%),非生发中心型(non-GCB)组中以A53及MCD型为主(35.8%、17.0%),BN2型在两组中均较多分布(23.1%、26.4%)。③不同基因亚型PFS、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1、0.005):N1型2年PFS、OS率仅为(21.3±18.4)%,A53型3年PFS、OS率分别为(60.9±11.3)%、(46.8±10.9)%。④MCD型3年PFS、OS率最优,但5年PFS、OS率较差。⑤LymphGen基因分型预测O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66,具有一定的区分度。结论LymphGen基因分型在DLBCL人群中分布与以往报道有差异,LymphGen基因分型对DLBCL患者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LymphGen基因分型 二代测序 分布 预后
原文传递
DTA突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岑燕霞 漆小龙 +11 位作者 聂玉玲 翟顺生 热那古力 木合拜尔 王增胜 古再丽努尔 王一淳 黄琴 安利 富玲 毛敏 李燕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56-660,共5页
探讨伴DTA(DNMT3A、TET2、ASXL1)基因突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DTA突变在MDS患者的预后意义。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的140例初治MD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2代测序对34种髓系... 探讨伴DTA(DNMT3A、TET2、ASXL1)基因突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DTA突变在MDS患者的预后意义。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的140例初治MD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2代测序对34种髓系肿瘤相关基因进行检测,了解MDS患者的DTA基因突变情况及DTA基因突变对MDS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1)140例MDS患者检出DTA基因突变62例(44.3%),其中修订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较低危组患者DTA突变率为65.4%,明显高于较高危组(31.8%)(P=0.000)。与未突变组相比,DTA突变患者白血病转化率较低(9.7%比29.5%,P=0.004)。(2)生存分析结果显示DTA突变与无DTA突变MDS患者相比,中位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7),但DTA突变患者中位OS显著短于无DTA突变患者(16个月比20个月,P=0.022)。按照IPSS-R进一步分组,结果显示DTA突变与无DTA突变患者的中位OS仅在较高危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个月比18个月,P=0.034)。(3)在62例DTA突变MDS患者中,发生其他基因共突变的有60例(96.8%),对DTA以及共突变频率>10%的基因进行Cox回归分析时,DTA突变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提示DTA突变常发生于MDS疾病早期,在IPSS-R较低危组多见,白血病转化率较低。DTA突变与MDS患者的疾病进展无关,但在MDS较高危患者中预示着较差的生存,考虑与其共突变基因对预后的共同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疾病特征 预后 DTA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