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蛭芎胶囊对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病人侧支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翟飞鹏 孙雅轩 +3 位作者 蔚洪恩 刘毅 董银桃 胡风云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8期1246-1248,共3页
目的观察蛭芎胶囊对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病人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将80例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控制血压及血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蛭芎... 目的观察蛭芎胶囊对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病人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将80例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控制血压及血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蛭芎胶囊。治疗前后应用磁共振脑血管成像评价侧支循环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代偿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蛭芎胶囊有助于改善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病人侧支循环,而且较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 蛭芎胶囊 侧支循环
下载PDF
注射用益气复脉治疗分水岭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翟飞鹏 孙雅轩 +2 位作者 刘毅 董银桃 胡风云 《中国医药》 2014年第8期1146-1148,共3页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调控血压、改善微循环及保护脑细胞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益气复脉治疗急性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急性分水岭脑梗死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调控血压、改善微循环及保护脑细胞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注射用益气复脉,5.2 g/d静脉滴注,共10 d.治疗前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8.4±2.5)分比(13.2±2.3)分,对照组(9.6±3.2)分比(13.4±2.7)分],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5.0%(34/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 (26/40)(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益气复脉治疗分水岭脑梗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水岭脑梗死 注射用益气复脉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下载PDF
风疹后吉兰-巴雷综合征1例报告
3
作者 翟飞鹏 郭阳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5-635,共1页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风疹 全身无力 吞咽困难 既往健康 淋巴结肿大 周围神经病 医院诊断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类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4
作者 翟飞鹏 郭阳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8年第5期271-274,共4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神经电生理分型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与GBS神经电生理分型有关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收集99例经临床确诊的GBS患者,将其分为三型:脱髓鞘型、轴索损害型和难以分型,应用Logistic模型分析GBS神经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神经电生理分型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与GBS神经电生理分型有关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收集99例经临床确诊的GBS患者,将其分为三型:脱髓鞘型、轴索损害型和难以分型,应用Logistic模型分析GBS神经电生理分型相关的临床预测因素。结果:轴索损害型50例,占51%;脱髓鞘型患者39例,占39%;无法分型10例,占10%。多因素分析显示:神经电生理分型为轴索型的,有上呼吸道前驱感染史者是没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者的4.7倍,高峰期肢体肌力≤3级者是高峰期肢体肌力>3级者的6.2倍。结论:患者前驱感染史、球麻痹症状及呼吸肌麻痹等可能是区别GBS神经电生理不同亚型的相关临床特征。轴索损害型高峰期功能障碍较脱髓鞘型更重,而且是应该及早作好机械通气准备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 神经电生理学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预测因素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徐刚 张新江 +1 位作者 翟飞鹏 符长标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院住院就诊的9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健康体检者96例为对照组,观察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对不同出血量...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院住院就诊的9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健康体检者96例为对照组,观察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对不同出血量患者的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比较,并观察好转组和无好转组的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血清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脑出血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量出血组高于小量出血组,无好转组高于好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后心肌酶升高组明显高于心肌酶正常组(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其程度与脑出血量有关,两者有助于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性 心肌酶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重症神经疾病评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预测预后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晓霞 胡风云 +8 位作者 张丕逊 翟飞鹏 韦飞洁 蔚洪恩 栗江霞 曾嵘 刘毅 龙雅丽 贾文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7期974-975,共2页
自1985年Knaus等推出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因其简便易行和可靠准确而广泛用于临床。20世纪末,重症监护病房(ICU)出现专科化趋势,危重神经疾病患者多集中在神经... 自1985年Knaus等推出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因其简便易行和可靠准确而广泛用于临床。20世纪末,重症监护病房(ICU)出现专科化趋势,危重神经疾病患者多集中在神经科ICU(neuro-intensive care unit,N-IC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健康状况 急性生理 神经疾病 APACHE 专科化 重症监护 最佳预测 慢性健康评分 山西省人民医院 拟合优度检验
下载PDF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脑电监测和预警蛋白对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的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晓霞 胡风云 +6 位作者 温春丽 张丕逊 翟飞鹏 韦飞杰 蔚洪恩 曾嵘 刘毅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6期824-825,共2页
对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以及预测预后是神经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救治工作的关键。临床评价脑功能损伤通常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本研究通过... 对急性重症脑功能损伤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以及预测预后是神经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eurolo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救治工作的关键。临床评价脑功能损伤通常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本研究通过记录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APACHEⅡ评分、长程脑电监测和采用蛋白芯片技术观察危重病患者血清预警蛋白(LGT)蛋白的表达,希望在临床上建立评价重症脑功能损伤程度和预测预后的客观指标。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重症脑功能损伤 蛋白芯片技术 长程脑电监测 APACHEⅡ评分 预警 伤患者 重症监护治疗病房
下载PDF
胶质淋巴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8
作者 柴宜可 翟飞鹏 蔚洪恩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6-220,共5页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是一类神经细胞相对保持完整,多种病理因素导致髓鞘损伤脱失的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脑中存在胶质淋巴系统,该系统可进行脑脊液和组织液的交换,是脑清除代谢产物和有害物质的重要途径,具有冲洗、洁净脑组织...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是一类神经细胞相对保持完整,多种病理因素导致髓鞘损伤脱失的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脑中存在胶质淋巴系统,该系统可进行脑脊液和组织液的交换,是脑清除代谢产物和有害物质的重要途径,具有冲洗、洁净脑组织的功能。随着对胶质淋巴系统的深入研究,其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致病过程中的作用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胶质淋巴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影响因素进行阐述,并对该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淋巴系统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血管周围间隙
下载PDF
达比加群酯胶囊对产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远期治疗的作用以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芳 赵锐 +1 位作者 李永红 翟飞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7期1165-1166,共2页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好发于围产期,青年女性产后多见,及时诊断及治疗预后相对较好[1].长期以来,远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选用华法林,但华法林药物稳定性差,受食物影响大,需要长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好发于围产期,青年女性产后多见,及时诊断及治疗预后相对较好[1].长期以来,远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选用华法林,但华法林药物稳定性差,受食物影响大,需要长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传统抗凝指标.达比加群酯胶囊是一种新型口服抗凝药,具有传统维生素K抑制剂类抗凝药所不具备的优势[2].本文旨在系统评价达比加群酯胶囊,对比华法林,在产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远期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比加群酯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华法林 新型口服抗凝药 疗效和安全性 药物稳定性 cerebral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太原市流感流行期间病毒性脑膜(脑)炎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翟飞鹏 蔚洪恩 +2 位作者 赵晓霞 董银桃 胡风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02-206,共5页
目的分析流感流行期间(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太原市病毒性脑膜(脑)炎流行病学的变化。方法纳入112例病毒性脑膜(脑)炎病例,分为流感流行季节内发病的病例组(influenza season, IS组,n=46)和非流感流行季节内发病对照组(non-influe nza... 目的分析流感流行期间(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太原市病毒性脑膜(脑)炎流行病学的变化。方法纳入112例病毒性脑膜(脑)炎病例,分为流感流行季节内发病的病例组(influenza season, IS组,n=46)和非流感流行季节内发病对照组(non-influe nza season,NI组, n=66),分析两组的流行病学变化。以所有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多项临床特点为自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研究IS组与NI组相关临床特点的区别。结果分析长达18个月的病毒性脑膜脑炎住院发病率,发现流感流行季节住院发病率明显高于非流行季节。回归分析显示:IS组青少年是其他年龄段的3.879倍,出现精神障碍症状是无精神障碍症状的2.843倍,病程小于2周是病程大于2周的3.001倍(均P<0.05)。结论虽然流感流行季节内病毒性脑膜(脑)炎患者较非流行季节住院发病率有所增加,但是并未出现病毒性脑膜(脑)炎暴发流行。此次流感流行季节内发病的病毒性脑膜(脑)炎易累及青少年,易出现精神障碍症状,预后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膜)炎 流感流行季节 青少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