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老味道
- 1
-
-
作者
老凡
-
出处
《现代苏州》
2016年第31期103-103,共1页
-
文摘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美食”一词,可谓耳熟能详,但“美食家”,大约也就是随着陆文夫先生的小说“美食家”风靡而才为人所乐道。与此同时,“美食”一词也开始有了新的解读,远远超出了“美食佳肴”的物性定义,升格而成了日常生活的一种新概念,甚至有时会成为衡量一个人“品味”的精神尺度。说实话,不太认同。我始终认为,所谓的美食,就是古人所作的“适口为珍”的定义。爱吃臭豆腐的,认为它是一道能给人带来嗅觉、味觉享受的佳肴,不爱吃的,自然掩鼻而去,避之不及,又有谁能定义出它的好坏优劣呢?如果一定找出一个共性,那么“美食”给人带来的精神享受应该是一种记忆,套用一句大白话,所谓的“美食”,很大程度上说,就是“老味道”!
-
关键词
味道
“美食家”
精神享受
日常生活
“品味”
陆文夫
定义
臭豆腐
-
分类号
TS97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苏州船菜(二)
- 2
-
-
作者
老凡
-
出处
《现代苏州》
2017年第3期111-111,共1页
-
文摘
时过半年。民国九年春,徐珂又来了,这次是游山塘去虎丘,没吃船筵,吃的是船点。“晨九时许登舟,见有茶二壶,糖梅干、甘蔗、枇杷、西瓜四碟陈于几。十时解缆,十一时.半至虎丘,游毕返舟,则点心席(若是之舟不能设盛筵,仅得点心席、谓之船菜也可)已具,俗所称八盆、六炒、四粉(米粉)、二台心(台桌之俗称,以置于桌之中央,故曰台心),二托占、(有汤之点心,也人各一器)者是也。下酒者八盆,为甘蔗、枇杷(二果一盘)、西瓜子、火腿、拌猪腰、渍虾(去壳前},黾)、野乌、海蜇皮、拌黄瓜,盆之径七寸弱。
-
关键词
苏州
点心
虎丘
甘蔗
枇杷
俗称
西瓜
海蜇
-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螺蛳壳里做道场”
- 3
-
-
作者
老凡
-
出处
《现代苏州》
2017年第11期113-113,共1页
-
文摘
在苏州,最为人爱的还属“酱爆螺蛳”。旧时的苏州曾有这样一道风景线,每到傍晚时分,大街小巷里都能看到手挽着竹篮,沿街叫卖着“阿要买螺蛳,鲜吱吱咯酱爆螺蛳”的小女孩。竹篮里端放着一只砂锅,四周捂盖着旧棉胎,若是遇上了买家,两调羹螺蛳一分钱,撒上五香粉,热乎乎,香喷喷,先馋倒的是不相干的过路人。做这种近乎无本生意的往往都是穷人家的孩子,稍强的也有摆摊的,民国元年(1912),玄妙观三清殿后面的弥罗宝阁遏火全毁,
-
关键词
道场
无本生意
民国元年
风景线
三清殿
苏州
买家
穷人
-
分类号
F7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苏州船菜(三)
- 4
-
-
作者
老凡
-
出处
《现代苏州》
2017年第7期113-113,共1页
-
文摘
苏州船莱的淡出,应该是1930年代后期。有一种说法是由于民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苏州船菜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对于此说,稍有牵强之嫌。如本文所印的叶圣陶、包天笑等人的记述,至少在1940年代,苏州船菜还是挺兴旺的。所以另一种说法似乎更客观: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乘船出游则逐渐呈现出淘汰的趋势,从而导致了船菜的淡出。
-
关键词
苏州
30年代
社会动荡
40年代
交通工具
淡出
叶圣陶
包天笑
-
分类号
F837.8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苏州人吃点心——粽子
- 5
-
-
作者
老凡
-
出处
《现代苏州》
2016年第28期103-103,共1页
-
文摘
粽子,可谓是苏州点心中大宗。关于吃粽子这个习俗的起源,一直以来都记住的是小学里听老师说的《荆楚岁时记》那版本:“五月五日,为屈原投汩罗,人饬其死,并将舟楫拯之,因以为俗。”直到几年前,才从晚报中知道,原来苏州人吃粽子不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其实粽子在苏州还有着更具个性的故事和习俗。
-
关键词
粽子
苏州
点心
《荆楚岁时记》
习俗
伍子胥
屈原
纪念
-
分类号
K892.18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苏州人吃点心·喜蛋(一)
- 6
-
-
作者
老凡
-
出处
《现代苏州》
2016年第7期102-102,共1页
-
文摘
“开春过后蛋当饭”,这是苏州的一句俗谚,意思说立春后的鸡鸭进入了产卵期,各种蛋类大量上市也就不值钱了。进入了这个时期,遍布苏城街头巷尾的各个蛋摊的生意也就随之兴旺起来了。在苏州人的点心食单中,鸡蛋是一道很有分量的食材。“五香茶叶蛋”,就是其中的一道风景线。
-
关键词
苏州
点心
意思说
风景线
鸡蛋
上市
蛋类
生意
-
分类号
F597.129.9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
题名苏州人吃面·堂倌
- 7
-
-
作者
老凡
-
出处
《现代苏州》
2013年第31期113-113,共1页
-
文摘
“堂倌”是旧称,现名叫作服务员,在面馆中,负责收碗、抹桌子的那位即是。大多数服务员,既不会下面,也不会做浇头,甚至连招呼客人的事情也不用她费心,于是,这份差事戍了面馆中地位最低,收入最少的一位,似乎也在情理。然而,在旧时的面馆中,堂倌几乎是每家面馆中最为重要的角色。美食作家赵珩曾在《“堂倌儿”的学问》中概括道:…堂倌儿’不是厨师,但耳濡目染,厨房里的知识和烹饪程序都要能说得出来。‘堂倌儿’不是社会学家,但对三教九流,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阶层的习惯风俗却能了如指掌。‘堂倌儿’不是历史学家,但对自己供职的馆子以及当地饮食业的历史、人文掌故与成败兴衰却一清二楚。‘堂倌儿’不是心理学家,但却谙熟形形色色顾客的情绪变化与心理活动。‘堂信儿’不是语言学家,却能准确而规范地表达和叙述,言辞得体。”
-
关键词
苏州
历史学家
社会学家
三教九流
社会阶层
心理学家
心理活动
情绪变化
-
分类号
K825.81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苏州人吃面·面汤水
- 8
-
-
作者
老凡
-
出处
《现代苏州》
2013年第34期113-113,共1页
-
文摘
在苏州,吃面最讲究的就是那碗汤水。吃客对面馆的评价往往先是“那家面馆的汤水如何如何“,而对于面馆的老板来说,一锅汤,它就是面馆的招牌,一锅老汤,也往往戍了面馆最大的资本。曾有一个笑谈,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叶“破四旧”,造反派冲进朱鸿兴面馆,第一件事情就是一榔头将来鸿兴的汤锅给砸了。按照他们的认为,“老汤“才是面馆罪恶之根本,砸老汤的革命性,远比砸店招牌来得更为彻底。由此也可见得,苏州人的一碗面汤水,在苏州人的心目中占有了多么重要的地位。
-
关键词
苏州
六十年代
面馆
造反派
革命性
招牌
老板
资本
-
分类号
F719.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水八仙
- 9
-
-
作者
老凡
-
出处
《现代苏州》
2012年第28期112-113,共2页
-
文摘
台湾汉声出版社想组一套以苏州特产“水八仙”为主打的书稿,稼句让我热情接待一下。说实在,这份差使有点麻烦。汉声组稿的严谨,素有耳闻。采访的刘镇豪先生这几年在苏州组一本“大闸蟹”的稿子,恨不得从蟹卵孵出起,一直到大卸八块进入老饕之腹,天天都能有“立此存照”,据刘先生介绍,为了这本说蟹的书,三年里他已经来来回回苏州十多次了。这般严谨,岂是我这号懒散了大半世的人所能受得了的,允了治几味以水八仙为主材的家常小菜,让刘先生在我这陋室中与水中八仙会上一面。
-
关键词
八仙
大闸蟹
苏州
出版社
严谨
书稿
组稿
稿子
-
分类号
G239.22
[文化科学]
-
-
题名苏州人吃点心·糕(一)
- 10
-
-
作者
老凡
-
出处
《现代苏州》
2015年第10期114-114,共1页
-
文摘
在苏州的点心中,渊源最为长久的大约就数糕了。以我所知,在长达二千五百年的口耳相传中,事关吴越春秋的膳食传说只有两个,一个是专诸“灸鱼刺僚”,另一个就是伍子胥“城墙藏糕”了。长期以来,苏州的糕,一直是以制作精良,口味糯香甜软,花式繁多而扬名于世,就其影响,绝对不在苏帮菜之下,而其品种之多,更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第一”。早在明代王鏊的《姑苏志》中,就有了“雪糕、花糕、生糖糕、糖松糕、
-
关键词
苏州
点心
吴越春秋
伍子胥
膳食
口味
雪糕
-
分类号
TS972.116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苏州人吃点心·馒说之二
- 11
-
-
作者
老凡
-
出处
《现代苏州》
2015年第7期114-114,共1页
-
文摘
每年的五至八月,苏城适逢盛夏,因肉汁不易凝结成冻,故而苏城点,踮多以烧卖替代汤包应市,俗语所云‘立夏开花,中秋结子”说的就是汤包和烧卖的时令交接。虽说名称有所不同,但两者却有异曲同工之妙:苏州的烧卖不同于扬州烧卖,很少有青菜猪油馅的翡翠烧卖以及茶米(即糯米、粳米)烧卖等品种。苏式烧卖的馅·堪本上还是遵循了汤包的风格,
-
关键词
苏州
点心
异曲同工
立夏
翡翠
猪油
粳米
-
分类号
TS972.116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浇头之王三虾面
- 12
-
-
作者
老凡
-
机构
不详
-
出处
《饮食科学》
2019年第19期60-61,共2页
-
文摘
若要论及苏州面中的浇头之王,应该是“三虾面”了。最近在一家面馆中,看到水牌上标着的价钱是人民币六十元一碗,还真算得上相当“吃价”的了。虾,为苏州人最喜爱的水产之一,市场上常见的有青虾和白虾两种,其中又以太湖中出产的白虾为上。太湖白虾又称长臂虾,俗呼水晶虾,通体透明,晶莹如玉,略见棕色斑纹。
-
关键词
白虾
苏州
水产
太湖
面馆
棕色
-
分类号
TS205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苏州人吃点心·酒酿
- 13
-
-
作者
老凡
-
出处
《现代苏州》
2016年第1期104-104,共1页
-
文摘
《吴郡岁华纪丽》中有这一说,酒酿“俗亦称为酒娘,盖制成数日味老,酝为糟粕,即成白酒。《集韵》称酒滓谓之酪母。《说文》谓曲亦作酴,酒母也。酒娘之称,其亦酪母、酒母之意欤?李文塘云:烧酒,未蒸者为酒娘,饮之鲜美,以泉水烧酒和之,则成烧蜜酒。
-
关键词
白酒
《吴郡岁华纪丽》
点心
苏州
《集韵》
《说文》
-
分类号
TS262.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
-
题名苏州人吃点心·饺(一)
- 14
-
-
作者
老凡
-
出处
《现代苏州》
2015年第31期114-114,共1页
-
文摘
如要论述苏州人的嘴巴刁,馄饨和饺子在苏州所受的境遇,完全可充典型例举。随便做一个小统计,十个老苏州中,会襄馄饨的有几位,会包饺子的又有几位,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足以证明,两者虽有异曲同工之处,甚至饺子的身世也更为久远,但在苏州,水饺显然不如馄饨那么有人缘。
-
关键词
苏州
点心
异曲同工
饺子
馄饨
水饺
-
分类号
TS972.116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苏州人吃面·面话
- 15
-
-
作者
老凡
-
出处
《现代苏州》
2013年第22期113-113,共1页
-
文摘
苏州人爱吃面,听起来似乎有些相悖于“南人饭米,北人饭面”的说法。其实也不尽然如此,苏州人的吃面,至少可溯源至一千年前。据南宋庄季裕在《鸡肋编》中说:“建炎(1127—1130)之后,江、浙、湘、湖、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金兵入侵,宋室南迁使得江南地区人口急剧增多,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必然会造成使得原地域文化发生变异,首当其冲的当然是一日三餐的改变了。
-
关键词
苏州
人口迁移
《鸡肋编》
江南地区
宋室南迁
地域文化
-
分类号
C922
[社会学—人口学]
-
-
题名说“素宴”
- 16
-
-
作者
老凡
-
出处
《现代苏州》
2018年第1期114-114,共1页
-
文摘
“寒山寺素斋馆”开设在寒山寺院墙外,是目前苏州为数不多面向社会服务的素菜馆之一。素菜馆最初的本意就是以在家修行的居士们为服务对象的。全国各地的居士林有素菜馆,也有为社会大众服务的素菜馆,前者所供素食曼注重按照佛门教义,
-
关键词
面向社会服务
素菜馆
服务对象
大众服务
寒山寺
-
分类号
F719.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寺院里的斋菜
- 17
-
-
作者
老凡
-
出处
《现代苏州》
2017年第23期114-114,共1页
-
文摘
说道素菜,最容易使人和寺庙产生联系。由于许多寺院建于名山大川之中,远离人烟,乞食之制难行,只能自办伙食,自耕自食。寺院自办伙食,取“香积佛及香饭之义”,称“香积厨”。因为各种机缘,也曾品尝过多家寺院的素食,可以证明说,每一家的素食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关键词
寺院
伙食
素食
寺庙
印象
-
分类号
B947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寻味古吴(一)
- 18
-
-
作者
老凡
-
出处
《现代苏州》
2017年第13期112-112,共1页
-
文摘
“饭稻羹鱼”,这是一个常用来描绘苏州人食馔的一个成语。吃饭以稻米为主,而吃菜则以鱼族水产为主,这种江南特有的鱼馔文化传承,至少可向上追溯至春秋时期。在那时,苏州的老祖宗们就已经研创出了“鲜、炙、绘、羹”等不同的美味鱼馔的加工方法,直至今日,在我们的餐桌上,仍然不难看到它们的身影。
-
关键词
文化传承
春秋时期
加工方法
苏州
稻米
-
分类号
G03
[文化科学]
-
-
题名苏州船菜(一)
- 19
-
-
作者
老凡
-
出处
《现代苏州》
2017年第1期112-112,共1页
-
文摘
船菜,是苏州莱系中一道靓丽的风情线,顾名思义,所谓“船菜”应是在船上烹制,船上享用的一宴席,兼具旅游和美食的双重特色,“吴中食单之美,船菜居胜”这是清代文人西溪山人在《昊门画舫录》中所作的定义。民国年间成书的《吴中食谱》则有着较为详细的介绍:“苏州船菜,驰名遐迩,妙在各有真味,而尤以点心为最佳,粉食皆制成桃子、佛手状,以玫瑰、夹沙、薄荷、
-
关键词
苏州
民国年间
吴中
旅游
西溪
-
分类号
F32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苏州人吃点心·饼说之一
- 20
-
-
作者
老凡
-
出处
《现代苏州》
2014年第34期113-113,共1页
-
文摘
各式点心中,饼的历史最为悠久,初始定义也最宽泛。宋人黄朝英在《缃素杂记》总结道:“凡以面为食具者,皆为之饼,故火烧而食者,呼为烧饼,水瀹而食者,呼为汤饼,蒸笼而食者,呼为蒸饼。”但是在苏州,最受轻慢的大约就是饼了。汤饼,早已进化成了面条,虽仍为苏州人最喜欢的点心之一,但含义已经完全不同;蒸饼,按照宋人王楝《燕翼贻谋录》所说:‘吟俗,屑面发酵,或有馅,或无馅,蒸食之者,都谓之馒头”,似乎也早离经叛道了,至于枣泥麻饼、酒酿饼、月饼、香脆饼这一类,更多意义上属于脱离了餐桌的“干点心”。
-
关键词
点心
苏州
离经叛道
宋人
俗
-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