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潮”的涨与落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耕晨
-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1期17-20,共4页
-
文摘
“中国潮”,乃是百家刊物联合发起的报告文学征文活动,现在用以代指中国当代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报告文学创作热潮.这种热潮,在近几年来呈现出一种涨潮之势.翻开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人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时期都曾出现过创作热点,每一个时代都曾形成过以某种文学样式为主的创作热潮.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等.这些文学样式对后代的影响很大.中国文学的长河流淌到当今时代,出现了报告文学创作热潮,这就是文艺界所说的“中国潮”.关注和研究“中国潮”这种特有的文学现象,对于报告文学的创作,进而对于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应当是有禅益的.
-
关键词
先秦散文
中国文学
汉赋
代指
明清小说
文艺事业
文体革命
问题小说
双重品格
新旧观念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N55
[自然科学总论]
-
-
题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
- 2
-
-
作者
耕晨
-
出处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18-20,共3页
-
文摘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历史时代.时代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用开放的眼光审视周围事物,用改革的眼光开拓思维空间,用改革的精神革新文艺学研究.要能够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前一时期关于方法论的讨论,我认为有如下两个方面应当引起研究者的进一步思考.其一,进一步明确引进新方法的目的.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方法论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不在于名词术语的生硬,而在于一些同志目的性的模糊,在于流于玩弄概念和不加区分的生吞活剥.引进新方法的目的,在于改变我们文艺学研究的某些近乎迂腐的传统思维方式,在于开拓我们文艺学研究的思维空间.方法不是目的,方法是实现自己的目标的“船”或“桥”.方法新,还需观念新.时代前进了,任务不同了.
-
关键词
坚持马克思主义
方法论
文艺学
新方法
批评方法
开拓思维空间
文艺社会学
文艺理论批评
作品
庸俗社会学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你是我梦里的帆”
- 3
-
-
作者
耕晨
-
机构
华北油田
-
出处
《电影文学》
1985年第7期79-80,共2页
-
文摘
我心中有一条船,
红的船板白的帆。
你是我的船长哟,
你在大海哪一边?
-
关键词
戏剧文学
电影文学
文学作品
电影剧本
-
分类号
I23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瞿秋白三次在鲁迅家避难
- 4
-
-
作者
耕晨
-
出处
《中国老区建设》
2014年第3期57-57,共1页
-
文摘
从1931年9月开始,尽管瞿秋白已离开中共中央权力核心,但国民党政府仍把他作为“共党要犯”而列为重点缉捕对象。
-
关键词
瞿秋白
鲁迅
1931年
国民党政府
中央权力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读金竣山的诗
- 5
-
-
作者
耕晨
-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1期52-53,共2页
-
文摘
诗界不少人赶时髦,乐于为新诗潮的涨落增添浪花.朦胧诗来了他学写朦胧诗,现代派走红了他追逐现代派.为一次次诗潮的涨落分喜担扰.而金峻山则不然,他一直潜心于近体诗,在近体诗的创作上默默耕耘.现在已经有一百余首诗作行世.从他的这些诗歌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在自觉地吸收古代诗歌的养分,来丰富自已的诗歌创作.金峻山诗歌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深沉的历史内容与传统艺术形式的融为一体.一个诗人要写出好的诗篇,就要深刻了解我们这个历经沧桑的民族,这个民族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和艺术,了解这个民族的昨天,今天,并预测它的明天,从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中吸收一切有益的东西.
-
关键词
现代派
艺术形式
古代诗歌
民族文化遗产
诗歌创作
朦胧诗
中国女子足球队
新诗潮
历史内容
深刻了解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海平和他的小说创作
- 6
-
-
作者
耕晨
-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62-65,共4页
-
文摘
海平是塞北坝上成长起来的一位青年作家。塞北纯朴诚实的山民抚育他长大,草原强劲凛冽的白毛风给他带来新的创作信息。几年时间,他陆续发表了《你说,他说,我……》(《个旧文艺》1987年4期)、、《鬼娃》(《长城》1989年4期)、《破房》(《河北工人报》1989年7月22日)、《二有根》(《荷花绽》1990年2期)《山梦》(《文学故事报》1990年12期)、《树神》(《长城》1991年1期)、《鬼钱》(《河北文学》1991年3期)等作品。如果把《你说,他说,我……》视为海平的处女作,而《山梦》较之《你说,他说,我……》则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而《树神》,较之前两篇,则更是一个大的突破,它标志着海平的小说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跃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海平五年迈出三大步,真乃可喜,可贺! 细读海平的小说,我们发现这些作品,大都有比较独特的审美视角,有比较典型的人物形象和比较娴熟的艺术技巧。这三者的有机结合,比较明显地显示出海平小说创作的艺术个性。
-
关键词
个旧文艺
审美视角
人物形象
艺术技巧
青年作家
文学故事
树神
工人报
文艺理论译丛
艺术个性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N55
[自然科学总论]
-
-
题名回忆起那难忘的年代——评一组“知青文学”作品
- 7
-
-
作者
耕晨
-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2期44-47,共4页
-
文摘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是当代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一页。那时,曾有千千万万知识青年,组成浩浩荡荡的大军,开赴到农村,开赴到边疆,在那里“接受再教育”。他们“有一种遏止不住的热情”,“喊劳动号子,也唱思乡曲”;“追求忠诚献身,也渴望爱情”;“喜欢抒发点学生的情调和浪漫,却常常被迷茫和愁怅打断”;他们狂热地幻想早日摆脱祖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然而却总是被贫困的魔影死死地纠缠;他们自信是健步在铺满阳光的大道上,但是,“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和痛苦却象是甩又甩不开的梦魇”。这段当年青年人难以想象的艰难而奇特的生活,在那时每一个知青心里镌刻下难以磨灭的烙印。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十多年之后“潮水般地涌回城市”。当他们回忆起那难忘的年代,当他们用当今的思想和观念重新审视这段生活时,各人的口里象是含着一颗“怪味豆”。这是一种什么滋味,亲身经历者最清楚不过了。
-
关键词
知青文学
人生道路
劳动号子
亲身经历者
愚昧落后
上海姑娘
使人
殉难者
审美价值
含而不露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N55
[自然科学总论]
-
-
题名艺术的自觉与风格的成熟——评潮清的中篇小说创作
- 8
-
-
作者
耕晨
-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60-62,共3页
-
文摘
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家,必然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艺术王国。 如果说,十五世纪末叶开始的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纺织工业的勃兴和资产阶级的形成,那么,被改革浪潮唤醒了的中国作家,听命于伟大时代的呼唤,满腔热情地投身于改革热潮,争先恐后地寻觅着属于自己的艺术领地。
-
关键词
中国作家
改革热潮
人物形象
当代文学
系列小说
时代风貌
十五世纪
蒋子龙
韩少功
人生道路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单家桥”系列的人物群象
- 9
-
-
作者
耕晨
-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Z2期90-92,共3页
-
文摘
潮清同志是一位勇于艺术创新的作家.他的小说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描绘出劳动者的奋斗,唱出了人民的心声,尤其是他的以农村经济改革为题材的独具风格的“单家桥”系列中篇小说,更是赢得了读者的好评.面对着席卷神州大地的改革浪潮的猛烈冲击,潮清同志没有寂寞,没有退缩,而是自觉地“改弦易辙”,以极大的政治热情迎接这场举世瞩目的改革.仅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他就接连发表了四部反映新时期集镇生活的“系列中篇小说”
-
关键词
单家
农村经济改革
群象
艺术创新
宵小之徒
时代色彩
一九
历史感
文学新人
《十月》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号角·匕首·手术刀——浅谈毛泽东政论文的讽刺手法
- 10
-
-
作者
耕晨
钟美
-
出处
《渤海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30-33,共4页
-
文摘
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且是个政论家.政论文乃是中国革命的科学总结,是理论和实践、观点和材料、革命的思想内容和比较完美的语言形式有机统一的典范.就其讽刺语言而论,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独特的语言风格.
-
关键词
毛泽东选集
讽刺手法
革命精神
语言风格
国民党反动派
讽刺艺术
李宗仁
战争时间
农民运动
不齿于人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统一标准有望年底出台 小灵通机卡分离水到渠成
- 11
-
-
作者
耕晨
-
出处
《通信世界》
2004年第46期7-7,共1页
-
文摘
纵观近年来通信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通信方式的发展速度和所引起的关注程度与小灵通无线市话相比。特别是在近一两个月,有关机卡分离技术在小灵通上的应用话题更是掀起了媒体和用户的广泛兴趣:机卡分离将为消费者带来什么?机卡分离还离我们有多远?机卡分离的实施是否还存在阻碍? 自从在北京通信展上,小灵通领域最大的厂商UT斯达康发布了全球首款真正支持机卡分离的小灵通手机以来,对机卡分离技术在小灵通的应用好评如潮,甚至有些评论家把这一技术在小灵通领域的应用称为“小灵通技术的第二次革命”,将谱写小灵通无线市话的新篇章。随即其它的厂商如中兴通讯、中讯天创等也纷纷宣布了其研发和生产支持机卡分离小灵通终端的规划,使机卡分离的阵营日益扩大。
-
关键词
小灵通
机卡分离
统一标准
市场
发展前景
-
分类号
F6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谈文章的结构美
- 12
-
-
作者
钟美
耕晨
-
出处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36-39,共4页
-
文摘
文章的结构美是作者对生活美的独特发现、理解与创造。它具体表现为新颖美、纵横壮阔美、曲折紧凑美、内在美和整体美等五个方面。 一、新颖美 “人帷求归,物帷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①文章应是以新为美。 结构美反映思想美,结构新颖反映思想新颖。文章的结构,并不是单纯的写作技巧问题,它是作者思想发展的思维轨迹的重描,是作者思维模式的变观。只有思想深刻、富有创造力的作者,才能使自己的文章具有结构美。郭沫若的《科学的春天》,以深邃的思想,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刚刚来临的祖国春天的由衷赞美与召唤。
-
关键词
结构美
整体美
壮阔美
内在美
动人心
结构新
新颖美
思想发展
思想美
间接描写
-
分类号
G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踏平长江千里浪──百万雄师过江记
- 13
-
-
作者
耕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福建党史月刊》
2019年第6期22-29,共8页
-
文摘
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直逼长江北岸。此时,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经由全面内战爆发时的120万人增加到358万人,而国民党军的总兵力虽还有204万人,但能用于作战的部队却只有146万人。这些国民党部队分散在西起新疆、东至台湾的漫长战线上,且大部分部队皆遭受过解放军的重创,或是新组建的,或是被歼甚至多次被歼后又拼凑、补充起来的,士气低落,战斗力也弱,己无法在战略上组成有效的防御。
-
关键词
总前委
中央军委
渡江作战
第三野战军
国民党军
杜聿明
渡江战役
突击集团
《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
刘伯承
-
分类号
E297.4
[军事—军事理论]
-
-
题名经济金融基本知识
- 14
-
-
作者
耕晨
-
出处
《经济界》
1997年第2期79-80,共2页
-
-
关键词
外汇市场
经济金融
市场汇率
外汇管理当局
外汇许可证
对非贸易
外汇交易
外汇支出
官方汇率
外汇管制
-
分类号
F830.7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王稼祥对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贡献
- 15
-
-
作者
耕晨
-
出处
《中华魂》
2014年第23期48-51,共4页
-
文摘
毛泽东在回忆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史时曾说:“大家学习党史,学习路线,知道中国党历史上有两个重要关键的会议。一次是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一次是1938年的六中全会。”“六中全会是决定中国之命运的……但是如果没有共产国际的指示,六中全会还是很难解决问题的”。
-
关键词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王稼祥
民主革命时期
党的历史
学习路线
遵义会议
共产国际
毛泽东
-
分类号
D232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孙中山伦敦蒙难
- 16
-
-
作者
耕晨
-
出处
《党史纵横》
2013年第1期44-47,共4页
-
文摘
医者孙文1892年7月,孙中山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获得医科硕士学位。不久,他在澳门开办了"中西药局"。药局也兼作医院,孙中山如果遇到繁难的手术,他的老师康德黎博士便从香港赶过来指导他。当时,垄断澳门西医行业的全部是葡萄牙医生,随着孙中山的名气越来越大,愈来愈受当地人的认可,那些葡萄牙医生们心生怨恨,于是借口孙中山没有葡萄牙的学位,怂恿澳当局禁止他行医营业。当局迫于压力,果然取消了孙中山给葡萄牙人治病的资格,稍后又进一步紧逼,禁止所有的药房给孙中山的处方配药。
-
关键词
孙中山
葡萄牙人
伦敦
硕士学位
西医
香港
澳门
医生
-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
- 17
-
-
作者
耕晨
-
出处
《党史纵横》
2011年第7期30-31,共2页
-
文摘
游学异国 思想启蒙
李汉俊,原名李书诗,号汉俊,1890年出生于湖北潜江。19041年,14岁的李汉俊在其胞兄李书城(同盟会的创始人之一)的挚友吴禄贞(兴中会会员)的帮助下,东渡日本留学。李汉俊极为聪明,学习东西特别快。他讲得一口流利的日语,让人很难分清他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在日本,李汉俊主修的是工科,但他却对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十分感兴趣,
-
关键词
李汉俊
中共一大
日本留学
思想启蒙
社会科学
兴中会
吴禄贞
创始人
-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
- 18
-
-
作者
耕晨
-
出处
《各界》
2011年第10期6-8,共3页
-
文摘
李汉俊,原名李书诗,号汉俊,1890年出生于湖北潜江。1904年,14岁的李汉俊在其胞兄李书城(同盟会的创始人之一)的挚友吴禄贞(兴中会会员)的帮助下,东渡日本留学。李汉俊极为聪明,学习东西特别快。
-
关键词
李汉俊
中共一大
1904年
日本留学
兴中会
吴禄贞
创始人
同盟会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