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体化PET/MR成像设备质量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家金 耿义强 +4 位作者 姚树林 尹大一 田嘉禾 耿建华 陈英茂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7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建立一体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磁共振(PET/MR)设备质量控制(QC)方法,以保证一体化PET/MR的正常运作与图像质量,并为PET/MR设备QC指南或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医疗设备相关机构和组织分别发布的关于PET及磁... 目的:探讨建立一体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磁共振(PET/MR)设备质量控制(QC)方法,以保证一体化PET/MR的正常运作与图像质量,并为PET/MR设备QC指南或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国内外医疗设备相关机构和组织分别发布的关于PET及磁共振成像(MRI)设备QC指南进行分析,依据PET与MRI设备现有的QC要求,收集各厂商一体化PET/MR日常质量保证(DQA)资料,提出医疗机构实施一体化PET/MR设备QC方案。结果:所有国内外医疗设备相关机构和组织关于PET及MRI设备QC指南之间的质量控制内容和频率均有明显区别,而各厂商DQA具体要求各不相同,如检测模型及质量控制内容和频率。结论:建立医疗机构一体化PET/MR设备QC方案,能够确保PET/MR设备性能稳定,为PET/MR设备QC指南或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磁共振(PET/MR) 质量控制 日常质量保证(DQA) 建议
下载PDF
NEMA NU 2-2018标准在PET/CT系统性能测试中的作用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耿义强 刘家金 +5 位作者 吴世娜 孙树伟 赵东 宋敬斌 孙亚兵 王瑞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40-844,共5页
目的评价美国国家电器制造协会(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s Association,NEMA)最新标准(NU 2-2018)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设备性能检测中... 目的评价美国国家电器制造协会(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s Association,NEMA)最新标准(NU 2-2018)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设备性能检测中的作用。方法依据最新的NEMA NU 2-2018标准,检测西门子Biograph Vision PET/CT的空间分辨率、灵敏度、散射分数、计数丢失、随机符合、飞行时间分辨率、计数丢失率和随机符合校正精度、图像质量、衰减和散射校正精度及PET与CT配准精度指标。结果距视野中心1 cm处横向和轴向空间分辨率分别为3.75 mm和3.76 mm;在视野中心和轴向10 cm处的灵敏度分别为16.83 kcps/MBq和16.67 kcps/MBq;放射性浓度为27.37 kBq/mL时,最大等效噪声计数率为258.26 kcps,散射分数为38.58%;系统时间分辨率为209.82 ps;图像质量模型的对比度恢复系数范围为88.9%~96.2%,背景变异系数范围为2.05%~6.80%,平均肺插件残余误差为2.43%;计数丢失和随机符合校正最大误差为3.9%;距离床板末端5 cm和100 cm处,在距视野中心Y轴1 cm处,PET和CT的配准精度分别为0.46 mm和1.07 mm,在距视野中心X轴20 cm处,PET和CT的配准精度分别为1.06 mm和1.45 mm,在距视野中心Y轴20 cm处PET和CT的配准精度分别为0.85 mm和1.15 mm。结论NEMA NU 2-2018标准检测条件更加接近临床,能更好地反映PET/CT设备的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NEMA NU 2-2018 性能检测
下载PDF
全自动给药系统在^(18)F-FDG PET/CT显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姬慧娟 宁静 +5 位作者 沈智辉 王媛 耿义强 徐白萱 王瑞民 姚树林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1年第7期45-48,53,共5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给药系统在^(18)F-FDG PET/CT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2020年7-8月在某院核医学科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采用常规手动静脉注射给药法注射^(18)F-FDG,B组采用全自动给药系统给药法... 目的:探讨全自动给药系统在^(18)F-FDG PET/CT显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2020年7-8月在某院核医学科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采用常规手动静脉注射给药法注射^(18)F-FDG,B组采用全自动给药系统给药法注射^(18)F-FDG,每组各30例。分析2组受检者的^(18)F-FDG注射前放射性活度、注射后残余放射性活度及实际输注放射性活度与处方放射性活度差等各项数据指标,并比较2组注射^(18)F-FDG的成功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注射前放射性活度显著高于B组[(10.47±1.71)MBq vs(9.42±1.60)MBq)];A组注射后残余放射性活度显著高于B组[(0.49±0.26)MBq vs(0.00±0.05)MBq)];A组实际输注放射性活度与处方放射性活度差显著高于B组[(0.34±0.71)MBq vs(0.26±0.04)MBq]。A组注射成功率显著低于B组(83.3%vs9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全自动给药系统可减少辐射暴露时间,使实际输注^(18)F-FDG剂量更加精确,从而保证图像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18)F-FDG 全自动给药系统 PET/CT显像 放射性活度
下载PDF
核医学检查中危重症患者的预防性干预对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孙亚兵 马琳 +6 位作者 周晖 程诺 耿义强 吴世娜 王媛 黄江山 王瑞民 《中国医学装备》 2021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干预在危重症患者核医学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基础护理、重症应急和辐射安全3方面预防性干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选取医院接诊检查的184例危重症患者,按照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101... 目的:探讨预防性干预在危重症患者核医学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基础护理、重症应急和辐射安全3方面预防性干预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选取医院接诊检查的184例危重症患者,按照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1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预防性干预管理模式。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比两组基础护理满意度、核医学检查熟识度和辐射安全认知度及重症应急和辐射安全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满意度、核医学检查熟识度和辐射安全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8,t=2.858,t=4.165;P<0.05);观察组重症应急检查失败、发生差错和危重症抢救比例低于对照组,抢救成功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98,χ^(2)=5.199,χ^(2)=4.074,χ^(2)=4.538;P<0.05);观察组辐射安全防护设施、患者活动范围、放射性废物及废水、患者排泄物和剂量监测的安全隐患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0,χ^(2)=11.033,χ^(2)=6.367,χ^(2)=5.924,χ^(2)=4.846;P<0.05)。结论:预防性干预对策管理模式能改善核医学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检查和抢救成功率,降低核医学检查的辐射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检查 危重症患者 预防干预 基础护理 辐射安全
下载PDF
核医学成像技术操作过程中的放射性损害及防护
5
作者 孙亚兵 黄冬冬 +3 位作者 刘猛 程诺 耿义强 尹大一(通讯作者)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S01期0042-0042,共1页
近些年,随着核医学成像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完善,如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的医学成像检查中,并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相关工作人员因长期处于放射性工作 环境中,不可避免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据此,本文将对核医学成像技术操作过程中... 近些年,随着核医学成像技术的不断研发和完善,如今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的医学成像检查中,并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相关工作人员因长期处于放射性工作 环境中,不可避免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据此,本文将对核医学成像技术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工作人员所造成的放射性损害进行研究,并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切实可以的防护办 法,以期能够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成像技术 放射性损害 防护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