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寿菊秸秆微观形貌和化学组成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国超 王楠 +3 位作者 黄新鑫 耿亚茹 刘婧 张求慧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9-156,共8页
【目的】研究万寿菊秸秆的微观形貌、化学元素组成和官能团的变异规律,可以在微观尺度和分子水平上为科学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电子能谱(EDS)表征万寿菊秸秆横切面的微观结构变异和化... 【目的】研究万寿菊秸秆的微观形貌、化学元素组成和官能团的变异规律,可以在微观尺度和分子水平上为科学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电子能谱(EDS)表征万寿菊秸秆横切面的微观结构变异和化学元素组成变异情况;采用彩色图像计算机分析系统,对万寿菊秸秆的上段、中段、下段进行胞壁率测量;采用傅里叶一维红外光谱(FTIR)、二阶导数光谱(SDIR)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表征万寿菊秸秆沿高度方向上的官能团变异规律。【结果】万寿菊秸秆的径向尺寸在上段变异较小(极差为7.3),而在中段和下段的变异较大(极差分别是10.0和10.7);万寿菊秸秆的上段组织结构"粗疏",但在中段和下段的管孔直径及分布密度差异不大,导管类型主要是单管孔或复管孔,万寿菊秸秆的碳氧比在高度方向由上至下为0.73、0.79、0.83,呈现递增趋势,氮元素原子百分比也有同样趋势;万寿菊秸秆的胞壁率沿径向由内向外,高度方向由上向下均呈现出递增趋势;万寿菊秸秆不同高度对应的FTIR谱图在2 816~2 972 cm-1、1 651、1 461 cm-1、849~800 cm-1处,SDIR谱图在1 700、1 280 cm-1处,以及2DIR谱图在3 240~3 409 cm-1、2 921、2 850、1 619 cm-1处均存在较明显变化,表明对应官能团的种类与吸收峰强度和秸秆高度位置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通过对万寿菊秸秆微观形貌和官能团分析,揭示了万寿菊秸秆的径向尺寸、内部组织结构、碳氧原子百分比、细胞的胞壁率与秸秆生长高度方向的对应关系;推测出秸秆主要化学成分所含官能团的种类和数量在秸秆生长高度方向上的变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寿菊秸秆 微观形貌 化学组成 变异规律
下载PDF
生物基疏水阻燃剂的制备及在阻燃纸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耿亚茹 杨国超 张求慧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共9页
利用生物基材料蛋清蛋白、植酸及柠檬酸(CA)对聚磷酸铵(APP)进行改性,制备了复合阻燃剂(APP@EP-CA)。将阻燃剂与纸浆共混制备阻燃纸,探讨了不同成分阻燃剂对纸张阻燃性能和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5 g的CA改性的阻燃剂(APP@EP-C... 利用生物基材料蛋清蛋白、植酸及柠檬酸(CA)对聚磷酸铵(APP)进行改性,制备了复合阻燃剂(APP@EP-CA)。将阻燃剂与纸浆共混制备阻燃纸,探讨了不同成分阻燃剂对纸张阻燃性能和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5 g的CA改性的阻燃剂(APP@EP-CA_(2.5))在700℃时最终残余质量达48.4%,与APP相比热稳定性明显提高。与未添加阻燃剂的空白纸相比,添加APP@EP-CA_(2.5)的阻燃纸(Pulp-2.5)的极限氧指数(LOI)值从19.6%提高到40.8%,炭化长度仅为46 mm。与添加APP的阻燃纸相比,Pulp-2.5的热释放速率峰值由139.75 kW/m^(2)降至88.85 kW/m^(2),总热释放量由32.03 MJ/m^(2)降至24.21 MJ/m^(2),表明APP@EP-CA_(2.5)可以明显提高纸张的阻燃效果。另外,Pulp-2.5的抗张指数为47.8 N·m/g,接触角为108.5°,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疏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纸 生物基阻燃剂 聚磷酸铵 疏水性
下载PDF
疏水阻燃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牛皮纸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燕 杨国超 +2 位作者 欧阳云淑 耿亚茹 张求慧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60,共10页
目的为改善聚磷酸铵的阻燃性及热稳定性,降低其对纸材物理性能的影响,制备一种疏水阻燃微胶囊。方法以聚磷酸铵、季戊四醇、铜改性4A分子筛为芯材,以海藻酸钠和氯化钙为原料制备壁材,在外壳包覆SiO;微粒,并制备阻燃牛皮纸。采用极限氧指... 目的为改善聚磷酸铵的阻燃性及热稳定性,降低其对纸材物理性能的影响,制备一种疏水阻燃微胶囊。方法以聚磷酸铵、季戊四醇、铜改性4A分子筛为芯材,以海藻酸钠和氯化钙为原料制备壁材,在外壳包覆SiO;微粒,并制备阻燃牛皮纸。采用极限氧指数(LOI)测试、垂直燃烧测试(VBT)、烟密度测试(SDT)、微型量热仪(MCC)和热重分析(TG)表征阻燃纸的阻燃性和热稳定性,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表征疏水阻燃微胶囊的微观形貌,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试样的官能团特征,并根据国标测定纸张试样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度。结果涂布疏水阻燃微胶囊的牛皮纸试样的极限氧指数达到了36.3%,与空白组相比,烟释放总量、热释放速率峰值和热释放总量分别降低了42.44%、52.4%、36.1%,抗张强度和撕裂度分别提高了8.2%、177.1%,疏水阻燃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特征、元素分析结果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可表明,阻燃剂被成功包覆,并且SiO2微粒成功沉积在微胶囊壁材的表面。结论疏水阻燃微胶囊能有效改善阻燃剂的阻燃性、抑烟性和热稳定性,提高了基材的力学强度,降低了微胶囊的吸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疏水 阻燃性 热稳定性 吸湿性
下载PDF
利用静电吸附构建生物基核壳阻燃剂用于阻燃改性牛皮纸
4
作者 耿亚茹 杨国超 +1 位作者 徐冰冰 张求慧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1-257,共7页
为了改善聚磷酸铵(APP)使基材表面变色和力学性能降低的缺点,同时符合阻燃剂的绿色发展趋势,制备了一种核壳结构的生物基阻燃剂(APP@EP)。采用植酸钠(PA-Na)和蛋清蛋白(EWP)作为壳体材料,在水溶液中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将其逐层沉积在APP... 为了改善聚磷酸铵(APP)使基材表面变色和力学性能降低的缺点,同时符合阻燃剂的绿色发展趋势,制备了一种核壳结构的生物基阻燃剂(APP@EP)。采用植酸钠(PA-Na)和蛋清蛋白(EWP)作为壳体材料,在水溶液中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将其逐层沉积在APP表面。通过涂布工艺将APP@EP应用于牛皮纸,并对阻燃牛皮纸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热重(TG)分析表明,APP@EP在高温下的热稳定性显著增强,700℃时残炭量达到56.7%。APP@EP阻燃改性牛皮纸的极限氧指数值(LOI)从19.8%提高到45.2%,炭化长度从210 mm降低到41 mm。与APP阻燃改性牛皮纸相比,APP@EP阻燃改性牛皮纸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和总热释放量(THR)分别降低了35.91%和44.98%,抗张指数提高了24.92%。对残炭的进一步研究表明,APP@EP阻燃改性牛皮纸经过燃烧后,形成了完整致密的含有P-O-P和P-O-C结构的炭层,并且其石墨化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阻燃剂 核-壳结构 聚磷酸铵(APP) 牛皮纸
下载PDF
一种钆硼酸盐Rb2LiGdB2O6的结构、合成及光学性质
5
作者 崔心冬 耿亚茹 +5 位作者 贾贞 李洪亮 孙建之 王志刚 吕元琦 夏明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71-1077,共7页
在Rb2CO3-Li2CO3-Gd2O3-H3BO3体系中,用自发结晶的方法获得了一种钆硼酸盐Rb2LiGdB2O6(RLGBO)单晶,同时,用固相合成法获得了RLGBO粉末多晶。单晶结构解析表明,RLGBO属于正交晶系,Pbcm空间群,晶胞参数a=7.0259(3)A,b=9.6103(4)A,c=10.056... 在Rb2CO3-Li2CO3-Gd2O3-H3BO3体系中,用自发结晶的方法获得了一种钆硼酸盐Rb2LiGdB2O6(RLGBO)单晶,同时,用固相合成法获得了RLGBO粉末多晶。单晶结构解析表明,RLGBO属于正交晶系,Pbcm空间群,晶胞参数a=7.0259(3)A,b=9.6103(4)A,c=10.0562(4)A和z=4。热学性质表明,RLGBO在840℃下保持良好的热稳定性。在RLGBO中分别掺杂2%的Ce3+,80%的Eu3+和50%的Tb3+之后,其结构不会发生改变。在紫外光及近紫外光激发下,RLGBO∶Ce3+,RLGBO∶Eu3+和RLGBO∶Tb3+可分别发射蓝光,红光和绿光。结果表明,RLGBO化合物可作为发光物质的基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盐 自发结晶 荧光 固相反应 RLGBO
下载PDF
漫画老师
6
作者 刘亦芃 耿亚茹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年第25期0226-0226,共1页
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所以,老师每天都会在课堂上和我们见面,关于老师模样和性格,我们当然都一清二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