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曲马多预防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
作者 耿从富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264-1265,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后 预防效应 临床观察 麻醉后 曲马多 寒战 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麻醉过程
下载PDF
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用于高血压病患者全麻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耿从富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12期1941-1941,共1页
关键词 慢诱导气管插管 高血压病患者 全麻诱导期 健忘镇痛 临床观察 心血管功能 高血压患者 维持麻醉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对胃肠肿瘤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
3
作者 耿从富 佟春廷 +1 位作者 李后香 毛尚平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7期2641-2642,共2页
帕瑞昔布钠是一种高度选择性COX-2抑制剂,临床上常用于中度或重度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胃肠肿瘤术后疼痛明显,有关帕瑞昔布钠对芬太尼术后镇痛的效果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观察术中及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对胃肠肿瘤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 帕瑞昔布钠是一种高度选择性COX-2抑制剂,临床上常用于中度或重度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胃肠肿瘤术后疼痛明显,有关帕瑞昔布钠对芬太尼术后镇痛的效果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观察术中及术后应用帕瑞昔布钠对胃肠肿瘤术后芬太尼静脉镇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帕瑞昔布钠 芬太尼 肿瘤
下载PDF
105例心肌缺血患者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
4
作者 耿从富 《临床医药实践》 2004年第4期284-285,共2页
关键词 心肌缺血 非心脏手术 麻醉 心电图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可乐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及术后镇痛临床观察
5
作者 毛尚平 殷志春 耿从富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35期4415-4416,共2页
目的探讨可乐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拟在骶管阻滞下行单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局麻药为0.3%罗哌卡因,Ⅱ组0.3%罗哌卡因中复合芬太尼2 mg/L,Ⅲ组0.3%罗哌卡... 目的探讨可乐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拟在骶管阻滞下行单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患儿60例,随机分为3组,Ⅰ组局麻药为0.3%罗哌卡因,Ⅱ组0.3%罗哌卡因中复合芬太尼2 mg/L,Ⅲ组0.3%罗哌卡因复合可乐定2 mg/L,局麻药量为罗哌卡因2 mg/kg。观察记录术后24h疼痛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Ⅰ组术后6 h VAS评分显著高于Ⅱ、Ⅲ组,Ⅱ、Ⅲ组术后24 h内VAS评分及Ramsay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Ⅱ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Ⅲ组。结论可乐定复合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阻滞可取得良好的麻醉和术后镇痛效果,避免了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乐定 罗哌卡因 骶管阻滞 镇痛
下载PDF
小剂量雷米芬太尼复合芬太尼全麻诱导对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耿从富 佟春廷 潘寅兵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326-2327,共2页
目的观察芬太尼复合小剂量雷米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对循环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均分为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组(RF组)和芬太尼组(F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min(T2)、3min(T3)、5min(T4)、... 目的观察芬太尼复合小剂量雷米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对循环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均分为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组(RF组)和芬太尼组(F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min(T2)、3min(T3)、5min(T4)、10min(T5)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同时观察诱导期间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等,以及应用血管活性药麻黄碱、阿托品和乌拉地尔的例数及平均剂量。结果与T0比较,T1时两组SBP、DBP、H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与T0比较,T2、T3时RF组SBP、DBP、H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F组均有明显上升(P<0.05)。RF组血管活性药物平均用量显著少于F组(P<0.05)。结论全麻诱导应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1.5μg/kg和雷米芬太尼1μg/kg能有效抑制全麻诱导期的应激反应,维持循环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气管插管 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地佐辛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耿从富 佟春廷 毛尚平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2年第1期74-74,共1页
地佐辛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一拮抗剂,本研究将此药复合芬太尼应用于腹部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并与地佐辛、芬太尼单独镇痛进行比较。各组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术毕前各组给予配置液5ml作为术后镇痛负荷量。
关键词 术后静脉镇痛 复合芬太尼 临床观察 静脉自控镇痛 静脉全身麻醉 阿片受体 术后患者 术后镇痛
原文传递
瑞芬太尼持续输注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锁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耿从富 佟春廷 +1 位作者 倪传宝 李后香 《中国实用医刊》 2014年第24期87-89,共3页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持续微量静脉输注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锁骨骨折行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合剂,观察组静脉注...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持续微量静脉输注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下锁骨骨折行锁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合剂,观察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并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记录两组麻醉前(T0)、臂丛神经阻滞后15 min(T1)、辅助用药后3 min(T2)、手术开始后5 min(T3)、手术开始后15 min(T4)、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同时观察两组期间的不良反应以及血管活性药麻黄碱、阿托品、尼卡地平以及艾司洛尔的例数。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对照组 T2时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均不明显,与 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 T3、T4时血压升高、心率增快明显,与 T0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 T2血压降低、心率减慢明显,与对照组和 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后趋于平稳。观察组血管活性药物尼卡地平以及艾司洛尔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 VAS 评分及镇痛效果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芬太尼持续微量静脉输注辅助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镇静镇痛效果确切,呼吸循环稳定,患者麻醉满意度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臂丛神经阻滞 锁骨骨折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