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培养商务英语人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耿卫玲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3-174,共2页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和对外经贸往来的深入,商务英语人才成了市场需求的热点。茶文化是中华文化之精华,也是高校商务英语教学的重要资源。将茶文化融入商务英语教学之中,以利培养更多的商务英语创新人才,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茶文化 商务英语 专业 课程
下载PDF
童年之美与成年之殇——《彼得·潘》探微 被引量:1
2
作者 耿卫玲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3-65,共3页
英国作家巴里的代表作《彼得·潘》塑造了一个拒绝长大,想要永远快乐的小飞侠彼得·潘形象,成为儿童文学的一个象征性符号。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重新认知这部小说中所观照的人生的二个重要阶段:深藏于人类记忆... 英国作家巴里的代表作《彼得·潘》塑造了一个拒绝长大,想要永远快乐的小飞侠彼得·潘形象,成为儿童文学的一个象征性符号。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重新认知这部小说中所观照的人生的二个重要阶段:深藏于人类记忆深处的童年;人终将面对的成人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潘 文本 童年 成长
下载PDF
解读狄金森的死亡诗 被引量:2
3
作者 耿卫玲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67-68,共2页
森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与沃尔特·惠特曼齐名的女诗人,她的死亡主题的诗歌长期以来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也出现了从多个角度进行的评论和阐释,本文也拟对其死亡诗歌中独特的意象、诗歌中反映出的作者对待上帝的态度... 森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国十九世纪与沃尔特·惠特曼齐名的女诗人,她的死亡主题的诗歌长期以来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也出现了从多个角度进行的评论和阐释,本文也拟对其死亡诗歌中独特的意象、诗歌中反映出的作者对待上帝的态度、以及作者对永生的认识等角度进行解读,以期对这位神秘的美国女诗人对待死亡的复杂的思想和矛盾的宗教态度有一个更为清楚和全面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死亡诗歌 意象 永生
下载PDF
《远大前程》中的意象和象征解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耿卫玲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154-155,共2页
查尔斯·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其作品对各种社会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尤其他的后期作品,随着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洞察逐渐加深,批判力度更是力透纸背。《远大前程》,作为狄更斯后期的一部很有影响力... 查尔斯·狄更斯,是十九世纪英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其作品对各种社会弊端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尤其他的后期作品,随着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洞察逐渐加深,批判力度更是力透纸背。《远大前程》,作为狄更斯后期的一部很有影响力的作品,对社会更是从多个方面、运用多种艺术手法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并对普通劳动人民身上所具有的美德进行了大力的赞扬和称颂。在他的这部晚期作品中,有意识地运用了很多隐喻性的象征,除了弥漫始终的大雾之外,还有很明显的关于"监狱"的意象等比较压抑、沉闷、和社会的黑暗面相对照的意象和象征,与此相照应的是一组象征光明的一组意象,本文主要从小说中出现的相对应的这两组意象来分析他们的运用对深化主题,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情节的发展等所起到的作用,从而达到对作品有一个更加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更斯 意象 场景
下载PDF
叶芝诗中的“可怖的美的诞生”
5
作者 耿卫玲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20-24,共5页
叶芝的诗中充满了"可怖的美的诞生"的意象,它们象征着一些事件的突然爆发,或者某种无法控制的神秘力量的释放或者存在。叶芝在诗中赋予这种力量以各种各样的意象,对这种意象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持有非常矛盾的态度和观点。文... 叶芝的诗中充满了"可怖的美的诞生"的意象,它们象征着一些事件的突然爆发,或者某种无法控制的神秘力量的释放或者存在。叶芝在诗中赋予这种力量以各种各样的意象,对这种意象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持有非常矛盾的态度和观点。文章通过对三首诗歌的细读来分析叶芝如何通过一些神秘主义的象征来预示一些"可怖的美的诞生"和他对这种诞生所引起的影响的态度和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芝 恐怖的美 诞生意象
下载PDF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小说的本土特征解读——以库伯的小说为例
6
作者 耿卫玲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30-132,142,共4页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是美国文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被誉为"美国的文艺复兴",是美国文学摆脱欧洲影响,民族文学日渐形成、发展和确立的重要时期。小说作为这个时期重要的一种文学形式,在实现美国文学的民族化,最终实现文化独立... 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是美国文学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被誉为"美国的文艺复兴",是美国文学摆脱欧洲影响,民族文学日渐形成、发展和确立的重要时期。小说作为这个时期重要的一种文学形式,在实现美国文学的民族化,最终实现文化独立,开创真正的美国文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小说家,库伯在小说的背景选材、人物塑造、主题等方面都努力地做到本土化,为构建美国文学的民族特色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漫主义小说 库伯 本土特色
下载PDF
破茧化蝶之后的新生——汤婷婷和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人物解读
7
作者 耿卫玲 董西明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1年第1期51-53,共3页
汤婷婷和严歌苓是当今美国文坛颇为引人注目的华裔女作家,她们的作品已经引起了国内外评论界的关注,从不同的角度对她们的作品给予了解读。从汤婷婷的《女勇士》,严歌苓的《少女小渔》、《扶桑》三部作品出发,以后殖民女性主义为视角,... 汤婷婷和严歌苓是当今美国文坛颇为引人注目的华裔女作家,她们的作品已经引起了国内外评论界的关注,从不同的角度对她们的作品给予了解读。从汤婷婷的《女勇士》,严歌苓的《少女小渔》、《扶桑》三部作品出发,以后殖民女性主义为视角,通过文本细读来比较、分析这三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探究处在文化夹缝和边缘中的女性是怎样破茧成蝶,重塑自我,对抗男权中心和文化殖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女性主义 女性形象 男权中心 文化殖民
下载PDF
比较诗学视域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8
作者 耿卫玲 《普洱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33-136,共4页
在比较诗学视域下进行英美文学教学,让学生在比较文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中西文学文本进行解读,使学生学会以"他"者视域对英美文学进行理性的、辩证的研究,不仅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将弥补比较文学理论知识... 在比较诗学视域下进行英美文学教学,让学生在比较文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中西文学文本进行解读,使学生学会以"他"者视域对英美文学进行理性的、辩证的研究,不仅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将弥补比较文学理论知识的缺失,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和文学批判能力。这一教学方式势必会打破传统的英美文学的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而对这个问题进行细致的探讨,以期对英美文学教学模式的改革能有所启迪和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诗学 他者视域 英美文学教学
下载PDF
“超人”亚哈的悲剧探源
9
作者 耿卫玲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35-36,124,共3页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是一部有关捕鲸业的百科全书式的经典之作。该书为读者展现了大海的博大恢弘、捕鲸业的惊险刺激以及人与自然的永恒魅力,其中最具有魅力的就是其中心人物亚哈,全书赋予了亚哈一种非比寻常的...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赫尔曼.麦尔维尔的《白鲸》是一部有关捕鲸业的百科全书式的经典之作。该书为读者展现了大海的博大恢弘、捕鲸业的惊险刺激以及人与自然的永恒魅力,其中最具有魅力的就是其中心人物亚哈,全书赋予了亚哈一种非比寻常的悲壮豪气,同时还赋予他魔鬼般的疯狂、冷酷、无人性和非理性等气质。他是一个作者称之为"不敬神的,神一般的人"悲剧式英雄,本文就拟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其悲剧形成的原因及其所达到的悲剧效应,以达到对这样一个悲剧式英雄人物的全新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鲸》 亚哈 悲剧英雄
下载PDF
《金陵十三钗》的人性解读
10
作者 耿卫玲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76-78,共3页
《金陵十三钗》是华裔女作家严歌苓的一部中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日本兵、中国士兵、神父、中国女学生和一群妓女这些人物形象刻画,展示了人性的丰富与多样。作者更是执着于探寻人性中的美好与善良,尤其是十三钗在灾难面前... 《金陵十三钗》是华裔女作家严歌苓的一部中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通过对日本兵、中国士兵、神父、中国女学生和一群妓女这些人物形象刻画,展示了人性的丰富与多样。作者更是执着于探寻人性中的美好与善良,尤其是十三钗在灾难面前、危机关头舍身赴难的动人行为,传达出了一种人情、人性上的感悟与思考,与日本兵身上人性的泯灭和残忍,形成了强大的反差,让我们对人性进行深刻的的审视、剖析和反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陵十三钗》 严歌苓 人性
下载PDF
艾米莉·狄金森诗中的“冬天”
11
作者 郑海霞 耿卫玲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76-78,共3页
19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作为和惠特曼齐名的惟一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视角对自然进行了描绘,从她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复杂的自然观,既有超验主义的成分,又有非超验的成分。从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视角出发,指... 19世纪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作为和惠特曼齐名的惟一诗人,以其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视角对自然进行了描绘,从她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复杂的自然观,既有超验主义的成分,又有非超验的成分。从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视角出发,指出冬天的意象在狄金森诗中不仅大量存在,而且是作为一个背景存在;同时指出冬天所具有的特殊的意义,狄金森对冬天的诠释,以及冬天和死亡的关系,冬天和现实的关系,由此来分析狄金森思想中的现实主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莉·狄金森 冬天 死亡 实用主义 现实主义 超验主义
下载PDF
计算机交互式翻译教学的应用和研究
12
作者 郜万伟 耿卫玲 《海外英语》 2010年第4X期83-84,共2页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计算机交互式翻译教学为翻译教学带来了新的视角。它提倡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要求教师、学生从整体建构翻译知识系统。在实际教学中,计算机交互式翻译教学要求创设真实翻译情境,鼓励人际互动和人机互动,变"...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计算机交互式翻译教学为翻译教学带来了新的视角。它提倡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要求教师、学生从整体建构翻译知识系统。在实际教学中,计算机交互式翻译教学要求创设真实翻译情境,鼓励人际互动和人机互动,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在评价学生翻译能力和翻译水平时,要开展发展性评价从而取代传统的终结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 翻译教学 建构主义
下载PDF
樱桃熟了 被引量:1
13
作者 Thomas Campion 彭予 耿卫玲 《大学英语》 2007年第8期1-1,共1页
她脸上有一座花园,玫瑰﹑百合争芳斗艳;那地方是人间天堂,香甜的瓜果到处流淌;要买那里的樱桃,非得等它们自己喊"樱桃熟了"。
关键词 樱桃 闭月羞花 形象生动 沉鱼落雁 诗人 作曲家 抒情诗 圣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