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臀大肌皮瓣治疗大面积褥疮
1
作者 耿宏智 刘希华 唐佩荣 《新疆医学》 2004年第6期155-155,共1页
2003年6月,我科应用推进臀大肌肌皮瓣移植治疗颈6椎体以下高位截瘫病人大面积褥疮1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推进臀大肌皮瓣 治疗 褥疮 静脉营养 输血
下载PDF
不同非生物人工肝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景毅 耿宏智 +2 位作者 程书权 黄成军 冼永超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4-579,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非生物人工肝(NBAL)方法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NBAL治疗的320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血浆置换组(PE组,106例)、PE联... 目的比较不同非生物人工肝(NBAL)方法治疗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NBAL治疗的320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血浆置换组(PE组,106例)、PE联合血浆胆红素吸附(PBA)组(PE+PBA组,106例)和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组(PE+DPMAS组,108例)。记录治疗前后各组患者黄疸、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尿少、肝性脑病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检测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球蛋白(GLB)、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血氨(BA)、前白蛋白(PA)〕,以及电解质指标〔钠离子(Na^(+))、钙离子(Ca^(2+))〕;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方差分析筛选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ANOVA)和最小显著性差异检验(LSD)比较各组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评估不同NBAL方法的短期疗效。结果多因素线性回归方差分析显示,INR和TBil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B值分别为1.880、0.001,P值分别为0.01、0.00),且INR的诊断价值优于TBil。治疗28 d后,各组实验室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E+PBA组的ALT、AST、GGT、ALP、BA、PT、Na^(+)、Ca^(2+)、Hb、PLT、PTA、INR改善效果明显优于PE组,PE+DPMAS组的ALT、AST、GGT、ALP、BA、PA、PT、Ca^(2+)、WBC、Hb、PTA、INR改善效果明显优于PE组,PE+DPMAS组的PA、BA、Na^(+)、WBC、Hb改善效果明显优于PE+PBA组。PE+PBA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PE组〔4.72%(5/106)比9.43%(10/106),P<0.05〕。结论PE联合DPMAS治疗ACLF的短期实验室指标改善效果优于PE联合PBA和单纯PE治疗,且PE联合PBA方法的临床症状好转率和实验室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单纯PE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生物人工肝 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 血浆置换 血浆胆红素吸附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下载PDF
针灸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毛曦晔 耿宏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7期200-202,共3页
出口梗阻性便秘是慢性便秘的常见亚型,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生活习惯、心理、神经肌肉因素相关,目前尚无特效方法及药物,属临床难治型便秘。为了解针灸治疗的效果,进一步优化总结针灸的治疗方案,综述了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取得了不... 出口梗阻性便秘是慢性便秘的常见亚型,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生活习惯、心理、神经肌肉因素相关,目前尚无特效方法及药物,属临床难治型便秘。为了解针灸治疗的效果,进一步优化总结针灸的治疗方案,综述了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取得了不少成效,显示针灸配合中药疗效优于单一治疗,针灸配合生物反馈能起到协同互补作用等,但也存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梗阻型便秘 针灸疗法 综述
下载PDF
晚期妊娠伴肾异位血管致巨大肾积水一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梁庆模 阿合买提 +1 位作者 耿宏智 孙庆梅 《新疆医学》 2002年第2期84-85,共2页
临床上妊娠并发肾积水常见,但并发巨大肾积水则较罕见.我院收治一例妊娠伴肾异位血管致巨大肾积水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晚期妊娠 肾异位血管 巨大肾积水 并发症
下载PDF
影响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分期和转移数量分期的病理因素 被引量:21
5
作者 耿宏智 刘兵 +2 位作者 徐艺可 高华 迪力旦·纳斯尔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58-362,共5页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rN)分期和转移数量(pN)分期与病理因素的关系,为合理的胃癌分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至2011年12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5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rN)分期和转移数量(pN)分期与病理因素的关系,为合理的胃癌分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至2011年12月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5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其州分期和pN分期的病理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脉管内有无癌栓、肿瘤直径、大体形态和浸润深度与rN分期和pN分期均有关(P〈0.05);组织学类型则与rN分期有关(P〈0.05),而与pN分期无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脉管内癌栓、肿瘤直径和浸润深度是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显示,在评估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分期的诊断价值上,rN分期和pN分期基本一致(P〉0.05)。结论无论是从淋巴结转移率还是从转移数量上看,脉管内癌栓、肿瘤直径和浸润深度都是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rN分期对于评价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分期在诊断价值上与pN分期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进展期 淋巴结转移率 淋巴结分期 病理因素
原文传递
择期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预防性袢式回肠与结肠造瘘相关并发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耿宏智 迪力旦·纳斯尔 +2 位作者 刘兵 高华 徐艺可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137-1141,共5页
目的 比较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前切除术预防性袢式回肠造瘘术(LI)与袢式结肠造瘘术(LC)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探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造瘘方式的选择.方法 检索1966-2013年间Medline、PubMed、Ovid、Embase和Cochrane等数据... 目的 比较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前切除术预防性袢式回肠造瘘术(LI)与袢式结肠造瘘术(LC)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探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造瘘方式的选择.方法 检索1966-2013年间Medline、PubMed、Ovid、Embase和Cochrane等数据库中比较择期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做LI与LC相关并发症的临床研究.采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对造瘘阶段相关的并发症和造瘘还纳并发症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5篇文献的1025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LI组652例,LC组373例.分析显示,造瘘阶段相关并发症中LI组的盆腔脓肿发生率(OR=0.15,95% CI:0.03~0.92;P=0.04)、造瘘口脱出发生率(OR=0.28,95% CI:0.09~0.85;P=0.03)及造口旁疝发生率(OR=0.28,95% CI:0.09~0.84;P=0.02)均明显低于LC组.造瘘还纳阶段相关并发症中,LI组的切口感染发生率(OR =0.25,95% CI:0.09~0.68;P=0.006)及切口疝发生率(OR=0.24,95% CI:0.09~0.68;P=0.007)亦明显低于LC组.结论 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前切除术预防性LI与LC相比,具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的优势.但仍需大规模的RCT研究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 袢式回肠造瘘术 袢式结肠造瘘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后回直肠套叠吻合治疗慢传输型便秘
7
作者 耿宏智 许晨 +3 位作者 宇永军 从继颖 张昭 李玉玮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6-376,共1页
在传统的保守治疗无法改善症状的情况下,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患者可考虑进行外科干预。全结肠切除术后直肠回肠吻合术(end-to-end ileo-rectal anastomosis,EEIRA)是手术治疗STC最有效的方法,有效率可达80%~100... 在传统的保守治疗无法改善症状的情况下,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患者可考虑进行外科干预。全结肠切除术后直肠回肠吻合术(end-to-end ileo-rectal anastomosis,EEIRA)是手术治疗STC最有效的方法,有效率可达80%~100%。但由于手术切除了回盲瓣,术后3~6个月内的腹泻几乎不可避免。受到回盲瓣控制排粪作用的启发,我们对传统的EEIRA术式进行了改良,首次开展了一种回肠直肠套叠式吻合术(ileorectal intussusception anastomosis,IRIA),通过再造人工的回盲瓣,用以治疗STC患者术后早期排粪频次和急迫排粪的问题。本视频分享一例56岁女性患者行腹腔镜结肠全切除术后回直肠套叠吻合治疗STC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回盲瓣 直肠套叠 全结肠切除术 肠吻合术 外科干预 排粪 视频分享
原文传递
人类胰腺导管腺癌三维类器官模型研究进展
8
作者 耿宏智 苏力担卡扎·仇曼 +2 位作者 迪力旦·纳斯尔 徐佳琪 陈启龙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418-422,F0003,共6页
胰腺导管腺癌(PDA)类器官是由患者来源的干细胞或祖细胞体外三维培养而来的含有多种细胞类型、通过细胞自我更新的自组织结构,其类似于体内细胞原始器官功能的活体生物样本库。PDA类器官培养可来自手术或活检组织,从活检建立类器官的能... 胰腺导管腺癌(PDA)类器官是由患者来源的干细胞或祖细胞体外三维培养而来的含有多种细胞类型、通过细胞自我更新的自组织结构,其类似于体内细胞原始器官功能的活体生物样本库。PDA类器官培养可来自手术或活检组织,从活检建立类器官的能力将会促进更大范围PDA患者人群的抽样,且重复采样可纵向追踪患者疾病的全过程。与传统的二维细胞培养和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模型相比,PDA类器官三维培养的时间短、成功率高、可冷冻保存并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这种模拟疾病的类器官作为一种可选择的药物测试系统,不仅可更好地解决患者对于药物的反应效果,还可减少动物实验的次数,且无需先验性地理解潜在的分子机制,可直接进行化学敏感性测试,从而缩短治疗时间。分析了PDA类器官不同三维培养方法的优缺点及PDA类器官稳定性和侵袭性的验证方法,阐述了PDA类器官用于肿瘤化疗药物敏感性筛查的机制,并探讨了患者个体化和精准医学治疗在肿瘤生物学中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胰腺导管腺癌 模型 培养技术 药物筛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