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盆地早第三纪植物及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23
1
作者 耿宝印 陶君容 颉光普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5-115,共11页
化石采自甘肃省兰州盆地咸水河组底部 ,经研究认为有 2 9种 ,归属 2 0属 1 2科。它们是 :樟科Lauraceae (Daphnogene) ,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Akebia) ,小檗科Berberidaceae (Berberis) ,榆科Ulmaceae(Planera ,Ulmus,Zelkova) ,桦木... 化石采自甘肃省兰州盆地咸水河组底部 ,经研究认为有 2 9种 ,归属 2 0属 1 2科。它们是 :樟科Lauraceae (Daphnogene) ,木通科Lardizabalaceae (Akebia) ,小檗科Berberidaceae (Berberis) ,榆科Ulmaceae(Planera ,Ulmus,Zelkova) ,桦木科Betulaceae (Alnus,Carpinus) ,杨梅科Myricaceae(Myrica) ,杨柳科Sali caceae (Populus,Salix) ,紫金牛科Myrsinaceae(Ardisia) ,蔷薇科Rosaceae (Prunus,Sorbus,Sorbaria ,Spi raea) ,豆科Leguminosae (Gleditsia ,Sophora) ,漆树科Anacardiaceae (Rhus) ,忍冬科Caprifoliaceae(Viburnum)等。经植物区系组成与叶相分析显示 ,该植物区系的大多数成员是落叶阔叶乔、灌木 ,少数为常绿灌木。其中特殊的分子是RhusturcomanicaKorov.exVassilvesk ,该成分是早第三纪中、晚期的标志化石植物。另一化石植物SorbariacallicomifoliaKornilova曾出现在中亚的早渐新世 ,最晚至早中新世。同一层位采集的孢粉样分析结果显示 :该组合仅约 2 0种 ,种类相对贫乏 ,并以被子植物的花粉占优势。其中出现裸子植物的麻黄粉 ,被子植物的白刺粉及蒿粉等 ,这几个类型均指示沉积时期经历干旱气候。综合植物大化石及孢粉分析研究 ,均出现一些指示气候为亚热带干旱或周期性干旱气候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盆地 早第三纪 植物 古气候 渐新世
下载PDF
湖北晚泥盆世斜方薄皮木的新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耿宝印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0年第12期951-956,共6页
本文对斜方薄皮木(Leptophloeum rhombicum)的维管组织作了解剖学方面的新观察。在木质部中,次生木质部细胞结构没有保存,仅见在初生木质部外围留下了放射状条痕。初生木质部呈实心的圆柱状,外始式,周边具纵脊;后生木质部均由梯状分子构... 本文对斜方薄皮木(Leptophloeum rhombicum)的维管组织作了解剖学方面的新观察。在木质部中,次生木质部细胞结构没有保存,仅见在初生木质部外围留下了放射状条痕。初生木质部呈实心的圆柱状,外始式,周边具纵脊;后生木质部均由梯状分子构成,在相邻的梯棒之间具威廉森纹,根据该纹的形态和它与梯棒的连接关系,它被认为属于次生加厚的一部分。综合前人的工作和本文观察的结果,斜方薄皮木极可能是鳞木目的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方薄皮木 泥盆世 湖北
下载PDF
贵州早泥盆世刺镰蕨的新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耿宝印 朱为庆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345-348,共4页
刺镰蕨在早泥盆世是一种广布于世界的植物,尽管报道自许多地点,但远未完全地了解它,其主要原因是能育材料罕见。我们观察的标本采自贵州早泥盆世的丹林组。它显示具柄的孢子囊侧生于靠近叶腋的轴上,我们的标本近似球形的孢子囊和它的形... 刺镰蕨在早泥盆世是一种广布于世界的植物,尽管报道自许多地点,但远未完全地了解它,其主要原因是能育材料罕见。我们观察的标本采自贵州早泥盆世的丹林组。它显示具柄的孢子囊侧生于靠近叶腋的轴上,我们的标本近似球形的孢子囊和它的形态略小于雷诺的肾形孢子囊外,其它方面如:带状的营养轴上具有疏螺旋排列的镰刀状叶,具短柄的孢子囊侧生于轴上以及管胞具穿孔壁等性状与雷诺修订后的刺镰蕨完全一致。我们同意雷诺的观点,将镰蕨目升为纲,与工蕨纲和石松纲并列。它的系统位置是介于工蕨纲和石松纲之间。其下包含一目、一科三个属——镰蕨属、巴拉格瓦纳彻属和星本属。这种植物的生殖部分在中国尚属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泥盆世 刺镰蕨 孢子囊 管胞
下载PDF
抱囊蕨属——四川早泥盆世一新属 被引量:4
4
作者 耿宝印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2年第6期450-455,共6页
本文描述了四川早泥盆世陆地植物的一个新属种——江油抱囊蕨(Amplectosporangiumjiangyouense)。植物体茎轴裸露,等或不等二歧式分枝多次,在其远端区密集的二歧式分枝构成了一个椭圆状或梨状轮廓的能育顶枝系。孢子囊椭圆形,具短柄,呈... 本文描述了四川早泥盆世陆地植物的一个新属种——江油抱囊蕨(Amplectosporangiumjiangyouense)。植物体茎轴裸露,等或不等二歧式分枝多次,在其远端区密集的二歧式分枝构成了一个椭圆状或梨状轮廓的能育顶枝系。孢子囊椭圆形,具短柄,呈单列侧生于能育枝的内侧。根据新植物显示的形态特征,除与一些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作了比较外,还初步探讨了它与种子植物珠被演化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泥盆世 能育枝系 抱囊蕨属
下载PDF
辽宁抚顺始新统黑三棱属一新种
5
作者 耿宝印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204-208,共5页
本文描述了辽宁抚顺始新统黑三棱属的一个种———抚顺黑三棱Sparganiumfushunense,化石标本仅保存果枝部分。根据新标本头状聚花果显示的形态与结构特征,对该属的现生种和化石种做了详细的比较。
关键词 抚顺 始新统 黑三棱属 抚顺黑三棱
下载PDF
轮生钩藻的形态特征及其系统位置
6
作者 耿宝印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89年第7期554-560,共7页
十年前在云南省早泥盆世的地层中发现了轮生钩藻(Uncataella verticillata),限于当时的材料,其分类位置未定。本研究所用材料采自它的模式标本产地,化石植物保存良好,首次发现了着生在植物体上的雌性生殖器官——藏卵器。根据藏卵器和... 十年前在云南省早泥盆世的地层中发现了轮生钩藻(Uncataella verticillata),限于当时的材料,其分类位置未定。本研究所用材料采自它的模式标本产地,化石植物保存良好,首次发现了着生在植物体上的雌性生殖器官——藏卵器。根据藏卵器和植物体其它部分显示的形态特征,本文修订了它的原始描述并对其系统位置进行了探讨,认为轮生钩藻是一种原始的轮藻植物,很可能属于直立轮藻目直立轮藻科中的一个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泥盆世 轮生钩藻 直立轮藻目
下载PDF
侏罗纪的施迈斯内果(Schmeissneria)是不是被子植物?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鑫 段淑英 +2 位作者 耿宝印 崔金钟 杨永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6-490,共5页
中华施迈斯内果在辽西的发现为被子植物的历史添上了重要的一笔。施迈斯内果是一个具有近170年研究历史的植物化石属。新近发现的中华施迈斯内果中发现了以前没被认识到的新特征(未成熟的雌性器官的中央结构有一个纵向的隔壁和封闭的顶... 中华施迈斯内果在辽西的发现为被子植物的历史添上了重要的一笔。施迈斯内果是一个具有近170年研究历史的植物化石属。新近发现的中华施迈斯内果中发现了以前没被认识到的新特征(未成熟的雌性器官的中央结构有一个纵向的隔壁和封闭的顶端)。新的特征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该化石的系统位置。王鑫等人通过仔细分析被子植物的定义、结合新的化石特征认为施迈斯内果代表了一个具有被子植物特征的新类群。按照现有的被子植物定义,施迈斯内果可以归入被子植物。这样一来,被子植物的历史就会被前推到早侏罗世。当然也不排除未来被子植物的定义改变后为施迈斯内果建立一个与被子植物平行的种子植物新类群的可能性。文章简要地介绍了施迈斯内果的由来、特征以及王鑫等人如何判定其为被子植物的逻辑思维过程,以便大家论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迈斯内果 被子植物 海房沟组 侏罗纪 辽西
下载PDF
华夏齿叶叶表皮构造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照华 耿宝印 +1 位作者 崔金钟 李承森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41-345,共5页
通过研究采自内蒙古准格尔旗早二叠世山西组的华夏齿叶Tingiacarbonica的标本,首次揭示了该植物叶表皮构造。表皮为单面气孔式,表皮细胞呈不规则长方形。气孔器属多细胞类型中的无规则型,排列稀疏、近散生,气孔长椭... 通过研究采自内蒙古准格尔旗早二叠世山西组的华夏齿叶Tingiacarbonica的标本,首次揭示了该植物叶表皮构造。表皮为单面气孔式,表皮细胞呈不规则长方形。气孔器属多细胞类型中的无规则型,排列稀疏、近散生,气孔长椭圆形,保卫细胞周围具5~6个表皮细胞。依据表皮特征对该种植物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叶属 华夏齿叶 叶表皮构造 山西组
下载PDF
内蒙古土默特旗科达穗及种子化石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阎同生 胡雨帆 +1 位作者 耿宝印 陈丽红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对发现于内蒙古土默特旗上石炭统一下二叠统的几种科达穗化石及种子类化石进行了研究,经鉴定确认其中有2个为新种,分别定名为长爪科达穗Cordaitanthuslongibracteatussp.nov.和多泡石籽Car polithusmultibullatussp.nov..这些珍贵的繁... 对发现于内蒙古土默特旗上石炭统一下二叠统的几种科达穗化石及种子类化石进行了研究,经鉴定确认其中有2个为新种,分别定名为长爪科达穗Cordaitanthuslongibracteatussp.nov.和多泡石籽Car polithusmultibullatussp.nov..这些珍贵的繁殖器官的发现,表明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种子演化已达相当水平,对于研究科达类的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土默特旗 科达穗 种子化石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 长爪科达穗 多泡石籽 科达纲
下载PDF
内蒙古准葛尔旗山西组内蒙科达(新种)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照华 耿宝印 +1 位作者 王士俊 李承森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8年第4期383-388,共6页
对内蒙古准葛尔旗二叠纪山西组的一种科达叶的角质层,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国内外研究较详细的几种科达叶表皮构造,表明当前标本为科达属一新种,命名为内蒙科达(Cordaitesneimengensissp... 对内蒙古准葛尔旗二叠纪山西组的一种科达叶的角质层,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国内外研究较详细的几种科达叶表皮构造,表明当前标本为科达属一新种,命名为内蒙科达(Cordaitesneimengensis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组 角质层 内蒙科达 新种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二叠纪古植物学研究简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照华 李承森 耿宝印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6年第4期14-22,共9页
近年来中国二叠纪古植物学研究简述刘照华李承森耿宝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ADVANCESOFPALAEOBOTANICALRESEARCHESOFPERMIANINCHINALiuZhao-hu... 近年来中国二叠纪古植物学研究简述刘照华李承森耿宝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ADVANCESOFPALAEOBOTANICALRESEARCHESOFPERMIANINCHINALiuZhao-huaLiCheng-senGeng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植物学 二叠纪
下载PDF
内蒙古土默特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鳞皮木及鳞木新资料
12
作者 胡雨帆 朱家楠 +1 位作者 耿宝印 黎家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29-631,共3页
笔者等对内蒙古土默特旗上石炭统—下二叠统下部的鳞皮木和间鳞鳞木作了研究报道,这两种植物化石在内蒙古系首次发现,尤其是间鳞鳞木叶座各部分结构清晰,以上下叶座间有形成间隔带的鳞片痕为其特征,与其他鳞木不同,考虑作为一个新种予... 笔者等对内蒙古土默特旗上石炭统—下二叠统下部的鳞皮木和间鳞鳞木作了研究报道,这两种植物化石在内蒙古系首次发现,尤其是间鳞鳞木叶座各部分结构清晰,以上下叶座间有形成间隔带的鳞片痕为其特征,与其他鳞木不同,考虑作为一个新种予以记载。鳞皮木在国内主要发现于中石炭世,其在内蒙古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的发现具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石炭世 早二叠世 鳞皮木 鳞木 内蒙古 地层
下载PDF
四川早泥盆世植物群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耿宝印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197-211,共15页
关键词 早泥盆世 维管植物 形态特征
下载PDF
战后日本中学思想道德教育及启示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海东 耿宝印 《日本问题研究》 1999年第1期46-49,共4页
关键词 学校思想道德教育 中学思想道德教育 中学生犯罪 性道德教育 战后日本 日本学校 道德教育目标 学生思想 《学习指导要领》 家庭教育
下载PDF
杜仲属果实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被引量:3
15
作者 耿宝印 StevenR.Manchester 路安民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5期1648-1650,共3页
采于辽宁省抚顺始新世地层中的杜仲属Eucommia果实化石 ,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可靠无疑的第一例该属植物的果实化石 .尽管杜仲现仅残存于中国中部地区 ,但在第三纪该属植物在北半球有着相当广泛的分布 .抚顺化石标本与北美西部始新世E... 采于辽宁省抚顺始新世地层中的杜仲属Eucommia果实化石 ,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可靠无疑的第一例该属植物的果实化石 .尽管杜仲现仅残存于中国中部地区 ,但在第三纪该属植物在北半球有着相当广泛的分布 .抚顺化石标本与北美西部始新世EucommiamontanaBrown果实非常相似 ,根据它们的体积很容易和现生种E ulmoides以及日本始新世种E .kobayshii加以区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属 始新世 辽宁 果实化石 中国
原文传递
白垩纪以来地外星体撞击效应对植物演化影响的新思索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承森 王宇飞 +3 位作者 孙启高 耿宝印 宋书银 陈永亨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1998年第1期21-25,共5页
地外星体撞击引发的全球环境变化的巨大效应日益受到关注。植物作为敏感的环境指示,从植被组成和演替、类群分布和分化、形态和结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层次上,对这种撞击引发的全球变化都应有所反映。从地学与生物学角度,协同研... 地外星体撞击引发的全球环境变化的巨大效应日益受到关注。植物作为敏感的环境指示,从植被组成和演替、类群分布和分化、形态和结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层次上,对这种撞击引发的全球变化都应有所反映。从地学与生物学角度,协同研究撞击效应与植物演化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的过程与规律,成为有关学科发展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纪 地外星体 陨星撞击效应 植物演化
原文传递
一种奇特的化石植物
17
作者 耿宝印 《植物杂志》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9-29,共1页
在中国中志留世(距今4.2亿年)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植物——黔羽枝(Pi-nnatiramosus qianensis)。它的外部形态特征酷似藻类,具有无限生长的数回羽状分叉(见图1.2),然而内部结构却又高度进化,输导束中具有纹孔管(见图3),这种... 在中国中志留世(距今4.2亿年)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种非常奇特的植物——黔羽枝(Pi-nnatiramosus qianensis)。它的外部形态特征酷似藻类,具有无限生长的数回羽状分叉(见图1.2),然而内部结构却又高度进化,输导束中具有纹孔管(见图3),这种管酷似高等植物的管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植物 黔羽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