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栝楼瞿麦汤联合壮医脐穴针刺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陆璇霖 农秀明 +2 位作者 成平 耿宝忠 梁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844-849,共6页
【目的】观察加味栝楼瞿麦汤联合壮医脐穴针刺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观察组给予加味栝楼瞿麦汤联合壮医脐穴针刺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 【目的】观察加味栝楼瞿麦汤联合壮医脐穴针刺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桂枝茯苓胶囊口服,观察组给予加味栝楼瞿麦汤联合壮医脐穴针刺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月经失血图(PBAC)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子宫体积和子宫内膜厚度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雌激素(E2)水平及血清糖链抗原(CA125)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PBAC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子宫体积、子宫内膜厚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E2、CA125水平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E2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栝楼瞿麦汤联合壮医脐穴针刺治疗子宫腺肌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痛经和月经量过多的临床症状,有效降低血清E2和CA125水平,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栝楼瞿麦汤 壮医针刺 脐穴 子宫腺肌症 临床观察 血清雌激素 上皮性卵巢癌抗原
下载PDF
壮医针灸联合壮药保留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2
2
作者 陆璇霖 农秀明 +1 位作者 耿宝忠 韦琦丽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6期2158-2160,共3页
目的观察壮医针灸联合壮药定痛饮保留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CPI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气滞血瘀型CPI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妇乐颗粒口服,观察组给予壮医针刺脐内环穴(心、肾、肝)、下脐行穴(脐下... 目的观察壮医针灸联合壮药定痛饮保留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CPI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2例气滞血瘀型CPI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妇乐颗粒口服,观察组给予壮医针刺脐内环穴(心、肾、肝)、下脐行穴(脐下3、4、5等分穴位)、水线穴(2、4、6等分穴位)等,并联合壮药定痛饮保留灌肠,均1次/d,两组疗程均28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医针灸联合壮药定痛饮保留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CPID疗效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壮医针灸 壮药 定痛饮 保留灌肠 疗效
下载PDF
壮医经筋疗法对视频终端视疲劳患者睫状前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覃峰 耿宝忠 +1 位作者 李娴 朱林平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11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壮医经筋疗法对视频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视疲劳患者睫状前动脉(anterior ciliary artery,A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健康对照组120例,VDT视疲劳患者360例(低、中、高剂量暴露组,各120例)。采用... 目的:探讨壮医经筋疗法对视频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视疲劳患者睫状前动脉(anterior ciliary artery,A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健康对照组120例,VDT视疲劳患者360例(低、中、高剂量暴露组,各12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健康对照组和VDT视疲劳患者各剂量组血流动力学。对VDT视疲劳患者采用壮医经筋三联疗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候积分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ACA血流动力学: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暴露组患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水平较低,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低、中、高剂量暴露组的PSV、EDV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PSV、EDV、RI差值,低剂量暴露组高于中、高剂量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剂量暴露组比较,中、高剂量暴露组的症状积分差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低、中、高剂量暴露组分别为85%、73.33%、59.17%。结论:壮医经筋疗法可能通过调节/刺激眼周神经改善ACA血流灌注,从而改善视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疲劳 血流动力学 壮医经筋疗法 视频显示终端
下载PDF
隔药灸命门穴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内膜PR、ER表达作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范郁山 耿宝忠 +1 位作者 林永秀 苗芙蕊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2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隔药灸命门穴治疗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的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表达量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和造模组,构建原发性痛经的老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痛经老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药物... 目的:观察隔药灸命门穴治疗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内膜的孕激素受体(PR)、雌激素受体(ER)表达量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A组)和造模组,构建原发性痛经的老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痛经老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药物组(C组)、针刺组(D组)、隔药灸组(E组)。观察各组大鼠出现扭体反应的潜伏期、30min内扭体次数及大鼠子宫内膜PR、ER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发生扭体反应次数较多,且扭体反应前有潜伏期,空白组无扭体反应(P<0.01)。针刺组、药物组、隔药灸组大鼠扭体反应次数均较模型组减少,且扭体潜伏期均延长(P<0.01)。隔药灸组和针刺组大鼠扭体反应次数显著降低(P<0.01);隔药灸组大鼠扭体反应较针刺组少(P<0.01)。隔药灸组大鼠扭体抑制率最高(P<0.05)。隔药灸组、针刺组、药物组及模型组大鼠ER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增加,PR表达显著减少(P<0.01);隔药灸组、针刺组及药物组大鼠ER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R表达显著增加(P<0.01);针刺组及隔药灸组大鼠ER表达较药物组显著降低,PR表达显著增加(P<0.01);隔药灸组大鼠ER表达较针刺组显著减少(P<0.01),PR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与调节ER、PR表达有关,可下调痛经大鼠ER表达,提高PR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隔药灸 子宫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下载PDF
壮医经筋疗法提高视屏终端视疲劳患者泪膜稳定性作用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覃峰 耿宝忠 +1 位作者 李娴 朱林平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9期1766-1769,共4页
目的:研究壮医经筋疗法对视屏终端视疲劳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对80例符合标准的视屏终端视疲劳的患者进行壮医经筋三联疗法,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症候积分,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 目的:研究壮医经筋疗法对视屏终端视疲劳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对80例符合标准的视屏终端视疲劳的患者进行壮医经筋三联疗法,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症候积分,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nt,FL)积分。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的BUT和SIT水平明显提高,FL积分明显下降(P<0.05);与治疗后第14天相比较,治疗后的BUT和SIT水平明显提高,FL积分明显下降(P<0.05);临床总有效率为83.75%。结论:壮医经筋疗法可改善视屏终端视疲劳患者的临床症状,这可能是通过提高BUT和SIT水平、降低FL积分、提高泪膜稳定性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显示终端 视疲劳 壮医经筋疗法 泪膜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高脂血症研究现状 被引量:2
6
作者 耿宝忠 范郁山 +1 位作者 林永秀 苗芙蕊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第20期38-39,共2页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而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水平的疾病,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中医外治法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整合并加以分析,使临床对该病的认识与治疗更加系统化。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中医外治法 综述
下载PDF
中医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林永秀 范郁山 +1 位作者 耿宝忠 苗芙蕊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9期60-61,共2页
中医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疗效显著。通过将近五年来中医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文献资料按体针、药物、针刺配合药物、其他四个方面进行分类综述,以总结中医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的临床研究进展。
关键词 不寐 心肾不交 中医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及其对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谢玉华 徐晶 +4 位作者 谭磊 赖菁菁 李婕 耿宝忠 彭锦绣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观察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其对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将84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和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 目的观察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其对Th1/Th2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将84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对照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和外涂糠酸莫米松乳膏,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IL)-2、IL-4、IL-5以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JAK激酶1(JAK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STAT5)、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第2、4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4.29%、83.33%,对照组分别为38.10%、59.52%,治疗组疗效均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γ-干扰素、IL-2水平及SOCS3 mRNA表达水平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血清IL-4、IL-5水平及JAK1、STAT5 mRNA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γ-干扰素、IL-2、IL-4、IL-5水平,影响JAK1、STAT5、SOCS3 mRNA的表达,以纠正Th1/Th2免疫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血虚风燥 壮医脐环穴针刺法 细胞因子 Th1/Th2免疫平衡
下载PDF
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3
9
作者 庞瑞康 耿宝忠 +4 位作者 玉杰锋 范郁山 聂英杰 赵晓君 冯卓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第12期93-97,共5页
检索从2001年1月1日—2019年11月20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数据库(VIP)和PubMed数据库中关于糖尿病胃轻瘫(DGP)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发病机制与针刺在DGP治疗上所产生相关机制的文献,目的在于探究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 检索从2001年1月1日—2019年11月20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数据库(VIP)和PubMed数据库中关于糖尿病胃轻瘫(DGP)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发病机制与针刺在DGP治疗上所产生相关机制的文献,目的在于探究针刺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机制。经分析发现,针刺可调节DGP患者的Cajal间质细胞、胃肠道激素水平、加快自主神经功能修复、增强胃肠动力、促进胃排空、调节肠肽系统及降低血糖。这些作用途径阐释了针刺治疗DGP的原理机制,同时也暴露出目前对于DGP机制认识的缺陷,对今后的研究引发了更加广阔的期望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胃轻瘫 针刺 电针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脐环穴针刺法对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SCOS3-JAK1/SATA5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玉华 徐晶 +3 位作者 谭磊 赖菁菁 李婕 耿宝忠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8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介导的蛋白酪氨酸激酶1(janus protein kinase 1,JAK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5,STAT5)炎症通路表...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介导的蛋白酪氨酸激酶1(janus protein kinase 1,JAK1)/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5,STAT5)炎症通路表达对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的影响及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62例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实际完成对照组30例,观察组28例,并选取2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和糠酸莫米松乳膏外涂治疗,观察组采用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SOCS3、JAK1、磷酸化蛋白酪氨酸激酶1、STAT5、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5(pSTAT5)蛋白表达,血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5.71%(24/28)]优于对照组[60.00%(18/30)](P<0.05)。治疗后,两组EASI、VA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降程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PBMC中SOCS3、JAK1、pJAK1、STAT5、pSTAT5蛋白表达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两组SOCS3蛋白表达量均较治疗前升高,JAK1、pJAK1、STAT5、pSTAT5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IL-4、IL-6、IL-10水平均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医脐环穴针刺法能改善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其机理与调控细胞内SOCS3-JAK1/SATA5信号通路表达,抑制患者的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慢性 脐环穴针刺法 血虚风燥证 炎症反应 SOCS3-JAK1/SATA5信号通路 壮医
下载PDF
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对慢性湿疹血虚风燥证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玉华 徐晶 +3 位作者 谭磊 赖菁菁 李婕 耿宝忠 《大众科技》 2021年第5期68-70,67,共4页
目的:研究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对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壮医门诊就诊的6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甘草酸苷片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治疗组予壮医脐环穴... 目的:研究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对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壮医门诊就诊的6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甘草酸苷片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治疗组予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ymptom Score Reduce Index,SSRI)及临床疗效判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EASI评分、VAS评分和SSRI积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1、3.735、2.182,P<0.05);经秩和检验分析,治疗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69,P<0.05)。结论: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可明显改善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临床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脐环穴针刺法 慢性湿疹 血虚风燥证
下载PDF
隔药灸命门穴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前列腺素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耿宝忠 范郁山 +1 位作者 叶子维 苗芙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86-489,共4页
目的观察隔药灸命门穴对痛经模型大鼠前列腺素(PG)表达的作用。方法将10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80只)和空白组(20只),用缩宫素制备大鼠痛经模型,造模成功后,将80只痛经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隔药灸组。药物... 目的观察隔药灸命门穴对痛经模型大鼠前列腺素(PG)表达的作用。方法将10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造模组(80只)和空白组(20只),用缩宫素制备大鼠痛经模型,造模成功后,将80只痛经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隔药灸组。药物组每天给予加味益母草膏(80 g/kg)灌胃,针刺组每天针刺命门穴,隔药灸组每天隔药(理中汤加减制成药饼)灸命门穴6壮。比较各组大鼠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和30 min内扭体次数,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前列腺素F2α受体抗体(PGF2α-R)和前列腺素E2受体抗体(PGE2-R)表达水平。结果 1模型组有较多扭体次数,且有扭体潜伏期,而空白组无扭体,2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药物组、隔药灸组的30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均减少,且首次扭体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1)。针刺组、药物组和隔药灸组扭体的潜伏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药物组相比,针刺组及隔药灸组均能明显减少30 min内扭体反应次数(P<0.01);且针刺组与隔药灸组比较,隔药灸组30 min内扭体次数最少(P<0.01)。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药物组、针刺组及隔药灸组PGF2α-R表达明显增多,PGE2-R表达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针刺组及隔药灸组PGF2α-R表达明显减少,PGE2-R表达明显增多(P<0.01);与药物组比较,针刺组及隔药灸组PGF2α-R明显减少,PGE2-R表达明显增多(P<0.01);与针刺组比较,隔药灸组PGF2α-R明显减少(P<0.05),PGE2-R明显增多(P<0.01)。结论隔药灸治疗原发性痛经与调节PGF2α-R及PGE2-R表达有关,即可下调痛经大鼠PGF2α-R表达,提高PGE2-R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灸 原发性痛经 子宫 前列腺素 大鼠
原文传递
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3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一鑫 王开龙 +8 位作者 陈小莉 高玉广 甘振宝 陈望龙 黄红敏 谢君萍 农章嵩 黄树武 耿宝忠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第8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刀松解治疗,治疗组在肌骨超声引导下行针刀松解治疗。观察比较2组膝关节功能分级情...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针刀松解治疗,治疗组在肌骨超声引导下行针刀松解治疗。观察比较2组膝关节功能分级情况、膝关节肿胀度、滑膜厚度、膝关节屈曲最大被动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97.1%(34/35),高于对照组的20.0%(7/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膝关节肿胀程度、滑膜厚度、膝关节被动屈曲最大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及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直型膝关节僵硬 针刀 肌骨超声
原文传递
基于壮医“毒虚”理论探讨天阴阳针法联合药线点灸治疗VD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赖菁菁 胡跃强 +2 位作者 李美康 耿宝忠 向军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3期228-229,共2页
本研究通过观察天阴阳针法联合药线点灸治疗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收集的72例VD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多奈哌齐口服)与治疗组(天阴阳针法联合药线点灸)各36例。按照试验设计,2个月后进行临床有效率及ADL和MMSE量表进行评... 本研究通过观察天阴阳针法联合药线点灸治疗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收集的72例VD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多奈哌齐口服)与治疗组(天阴阳针法联合药线点灸)各36例。按照试验设计,2个月后进行临床有效率及ADL和MMSE量表进行评分统计。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8.2%、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MMSE、ADL评分均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与ADL评分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天阴阳针法联合药线点灸治疗VD可显著地改善轻中度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阴阳针法 壮医药线点灸 “毒虚”理论 血管性痴呆
下载PDF
缓慢捻进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疗效观察
15
作者 张澎 耿宝忠 +2 位作者 王君琳 范郁山 苗芙蕊 《湖南中医杂志》 2017年第8期104-106,共3页
目的:观察缓慢捻进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缓慢捻进针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进针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ODI)的变化及... 目的:观察缓慢捻进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缓慢捻进针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进针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ODI)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0%,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OD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缓慢捻进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可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腰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疗法 缓慢捻进针法
原文传递
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对慢性湿疹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谢玉华 徐晶 +3 位作者 谭磊 赖菁菁 李婕 耿宝忠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第10期77-79,共3页
目的:研究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对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CE)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血虚风燥型C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予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 目的:研究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对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CE)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例血虚风燥型C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予壮医脐环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并根据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愈显率治疗组为65.0%(13/30),高于对照组的45.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积分及IL-4、IL-6、IFN-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壮医脐环穴针刺法可降低血虚风燥型CE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湿疹 血虚风燥型 针刺疗法 壮医脐环穴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