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个体化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胸壁转移瘤1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颖 林琦 +5 位作者 袁苑 戴建建 耿宝成 徐瑞彩 刘亚坤 韩明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4-96,共3页
复发转移肿瘤是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本课题组应用3D打印个体化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胸壁转移瘤1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女,39岁,2015年7月初出现刺激性干咳,2015年8月13日就诊于我院,行胸+上... 复发转移肿瘤是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本课题组应用3D打印个体化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胸壁转移瘤1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女,39岁,2015年7月初出现刺激性干咳,2015年8月13日就诊于我院,行胸+上腹部强化CT示:符合右肺下叶肺癌并右肺中叶转移,胸膜转移,纵隔、右肺门及右侧心膈角淋巴结转移CT表现;右侧胸腔积液;左肾囊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个体化模板 ^125I粒子 肺癌胸壁转移瘤
原文传递
3D打印个体化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质量评价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颖 林琦 +5 位作者 袁苑 戴建建 耿宝成 徐瑞彩 刘亚坤 韩明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4-50,共7页
目的对3D打印个体化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术后验证的剂量学参数进行评价,探讨其治疗肿瘤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7月住院患者30例,全部患者术前行CT模拟定位,设计并应用3D打印机打印个体化模板。手术时,将患者进行... 目的对3D打印个体化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术后验证的剂量学参数进行评价,探讨其治疗肿瘤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7月住院患者30例,全部患者术前行CT模拟定位,设计并应用3D打印机打印个体化模板。手术时,将患者进行复位、模板与体表术区对合、按术前计划进针、植入粒子,术后即刻行CT扫描,进行剂量学验证。按照英国哥伦比亚癌症研究中心粒子植入质量评价标准对植入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设计并打印个体化模板。28例技术成功,其中22例患者术后实际植入粒子数与术前计划一致,另外6例给予术中优化。术后验证评价结果,优:14例;良:10例;中:4例;差:0例。2例技术失败。结论3D打印个体化模板联合CT引导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能够保证粒子植入质量控制的实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125I粒子 个体化模板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23例浅表淋巴结转移瘤 被引量:12
3
作者 林琦 张颖 +4 位作者 戴建建 徐瑞彩 杨琦 耿宝成 韩明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44,共7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浅表淋巴结转移瘤的技术方法、近期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3例浅表淋巴结转移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植...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浅表淋巴结转移瘤的技术方法、近期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3例浅表淋巴结转移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植入计划,根据术前计划在CT引导下行浅表淋巴结转移瘤^(125)I粒子植入术,术后行质量验证。分别于术后1、3、6、9、12个月复查CT,进行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评估。结果对23例患者、28个靶区病灶进行了治疗,术后1、3、6、9、12个月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6%、82.4%、81.2%、83.3%和85.7%。中位随访时间为9个月(1~16个月),生存15例,死亡8例。靶区病灶的中位局部控制时间为12个月(95%CI:7.4,16.5),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3个月(95%CI:0.3,5.7),P=0.194。术后出现急性皮肤放疗反应Ⅰ/Ⅱ级6例,无其他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125)I粒子植入治疗浅表淋巴结转移瘤,方法可行,近期疗效可靠,安全性较高,是局部治疗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浅表淋巴结转移瘤 局部控制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CT联合模板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技术流程 被引量:11
4
作者 韩明勇 霍彬 +11 位作者 张颖 林琦 戴建建 徐瑞彩 杨琦 耿宝成 郑广钧 王海涛 霍小东 陈宝明 柴树德 王俊杰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20,共7页
肺癌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已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但临床操作中尚缺乏规范的技术流程。中国北方放射性粒子多中心协作组(肺癌组)对CT联合模板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技术流程进行了总结,将... 肺癌是目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已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但临床操作中尚缺乏规范的技术流程。中国北方放射性粒子多中心协作组(肺癌组)对CT联合模板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技术流程进行了总结,将手术过程分步骤以实际图片方式进行阐述,对今后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提供参考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模板 技术流程 肺肿瘤
原文传递
3D打印个体化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治疗肿瘤术前术后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颖 林琦 +5 位作者 袁苑 戴建建 耿宝成 徐瑞彩 刘亚坤 韩明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49,共5页
目的比较3D打印个体化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术后验证与术前计划剂量学参数的差异,探讨其在剂量学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10月住院患者37例,对每例患者设计3D打印个体化模板。在3D打印个体化模板引导下进行粒子植入手术... 目的比较3D打印个体化模板联合CT引导^(125)I粒子植入术后验证与术前计划剂量学参数的差异,探讨其在剂量学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10月住院患者37例,对每例患者设计3D打印个体化模板。在3D打印个体化模板引导下进行粒子植入手术,术后即刻行CT扫描并进行剂量学验证。比较手术前后植入参数和剂量学参数。结果 37例患者模板均成功设计打印。术前临床靶体积(CTV)的范围是5.9~133.1 cc,平均为(36.1±31.3)cc;术后验证CTV范围是5.9~133.6 cc,平均(37.1±36.6)cc,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处方剂量为100~160 Gy。术前计划粒子数为18~80颗,术后实际植入粒子数为24~84颗,其中2、6、12、14、15、21号患者分别补植了1~9颗不等的粒子。术前计划D90范围107.1~187.8 Gy,平均(144.7±18.8)Gy,术后验证D90范围是103.9~189.3 Gy,平均(143.3±20.3)Gy,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术前计划V100的范围是83.7%~99.9%,平均(96.4±3.1)%,术后验证V100范围是85.2%~100%,平均(96.9±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 3D打印个体化模板联合CT引导粒子植入治疗恶性肿瘤能够保证术后剂量学指标的质量控制,但术前计划剂量学分布与术后验证仍存在一定差异,多方面原因及经验需继续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剂量学 125I粒子 个体化模板
原文传递
肾上腺转移瘤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胃穿孔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林琦 张颖 +5 位作者 袁苑 戴建建 徐瑞彩 杨琦 耿宝成 韩明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4-129,共6页
肾上腺转移瘤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目前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放疗和化疗。因其解剖学位置特殊,紧邻大血管、肝脏、胆道、胃、肠道、胰腺或肾脏组织,常规放疗易受邻近组织最大放射耐受剂量的限制,是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
关键词 125I粒子 肾上腺转移瘤 胃溃疡
原文传递
125I粒子植入术后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皮下注射保护皮肤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袁苑 张颖 +7 位作者 林琦 戴建建 李冉冉 徐瑞彩 杨琦 耿宝成 韩猛 韩明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9-92,共4页
125I粒子植入治疗浅表组织转移肿瘤是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但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往国外文献报道应用可形变的球囊、人类胶原、聚乙二醇凝胶、透明质酸钠凝胶等注入直肠与前列腺间脂肪间隙,可降低放射治疗时直肠照射... 125I粒子植入治疗浅表组织转移肿瘤是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但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以往国外文献报道应用可形变的球囊、人类胶原、聚乙二醇凝胶、透明质酸钠凝胶等注入直肠与前列腺间脂肪间隙,可降低放射治疗时直肠照射剂量^([1-3])。本课题组应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皮下注射保护~125I粒子植入术后的皮肤组织1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钠凝胶 125I粒子 腹壁转移瘤
原文传递
放射性^(125)I粒子治疗成人鼻腔横纹肌肉瘤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颖 李姗 +7 位作者 李娟 范珊珊 赵文文 耿宝成 徐栋 袁苑 房菲菲 韩明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6-89,共4页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成人横纹肌肉瘤很少见。其中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是最常见的亚型,占横纹肌肉瘤的50%~60%,而成人鼻腔ERMS在临床... 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成人横纹肌肉瘤很少见。其中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是最常见的亚型,占横纹肌肉瘤的50%~60%,而成人鼻腔ERMS在临床上更为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鼻腔横纹肌肉瘤 ^125I粒子 近距离治疗
原文传递
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9
作者 房菲菲 张颖 +5 位作者 林琦 袁苑 戴建建 徐瑞彩 耿宝成 韩明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3-57,共5页
目的观察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收集应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植入计划,根据TPS计划在CT引导下行肝脏病灶^(125)I粒子植入... 目的观察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收集应用^(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2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应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植入计划,根据TPS计划在CT引导下行肝脏病灶^(125)I粒子植入术,术后行CT检查,将CT图像的DICOM格式图片传送到TPS系统,并进行术后剂量验证。分别于术后1、3、6、9、12个月行CT复查,进行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评价。结果 22例患者病灶总数为27个,中位肿瘤最长径3.4 cm(1.0~7.4 cm),病灶植入粒子数4~87颗,粒子活度1.85×107~2.96×107Bq(0.5~0.8 m Ci)。术后1个月,CR 11例,PR 6例,SD 5例,PD 5例,局控率(CR+PR+SD)为81.5%。术后3、6、9、12个月局控率分别为78.9%、76.9%、77.8%、66.7%。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1~14个月),生存13例,死亡9例,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粒子植入术后疼痛缓解率91.7%。术中出血7例(31.8%),恶心/呕吐3例(13.6%),术后发热1例(4.5%),粒子移位2例(9.1%)。结论 ^(125)I粒子植入术治疗转移性肝癌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肝脏肿瘤 局控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