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NF-α抑制剂和乌司他定联合应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耿广勇 汤志刚 +2 位作者 陈炯 黄强 许戈良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56-358,362,共4页
目的探讨TNF-α抑制剂和乌司他定联合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是否有协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逆行性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SAP组(n=20)、治疗Ⅰ组(乌... 目的探讨TNF-α抑制剂和乌司他定联合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是否有协同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逆行性胰胆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制备SAP模型。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SAP组(n=20)、治疗Ⅰ组(乌司他定治疗组,n=20)、治疗Ⅱ组(TNF-α抑制剂联合乌司他定治疗组,n=20)。各组模型建立后12h处死动物,测血清TNF-α、淀粉酶;应用TUNEL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NF-κB及ET-1阳性细胞表达,对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治疗Ⅰ组、治疗Ⅱ组两组与SAP组相比,除凋亡指数偏高外,其余各项指标均较SAP组低(P<0.05);治疗Ⅱ组的TNF-α、淀粉酶、胰腺组织NF-κB和ET-1表达及病理学评分较治疗Ⅰ组明显偏低(P<0.05),而细胞凋亡指数比治疗Ⅰ组高(P<0.05)。结论联合应用乌司他定和TNF-α抑制剂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更有效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恶化,控制炎症反应,改善胰腺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TNF-Α抑制剂 乌司他定 核因子-ΚB 内皮素-1 模型 动物 大鼠
下载PDF
巨大肝癌手术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耿广勇 王文斌 +3 位作者 陆震 袁笑 徐阿曼 刘付宝 《肝胆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190-194,共5页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巨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间75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巨大肝细胞癌(hu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连续性患者的临床、病理及生存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巨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间75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巨大肝细胞癌(hu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连续性患者的临床、病理及生存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来进行影响生存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75例患者中,男性64例(85.3%),女性11例(14.7%),中位年龄52岁(范围:26~77岁),随访时间为7~71个月,到随访截止时间,49例患者死亡。1、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2.0%、41.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R=0.97, 95%CI:0.94~1.00,P=0.020)、MVI(HR=1.93, 95%CI:1.00~3.70,P=0.049)、AFP水平(HR=1.00, 95%CI:1.00~1.00,P<0.001)是影响巨大肝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的预测因子。多因素分析显示,MVI(HR=2.58, 95%CI:1.31~5.10,P=0.006)、AFP水平(HR=1.00, 95%CI:1.00~1.00,P<0.001)是巨大肝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MVI、AFP水平对巨大肝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肝癌 肝切除术 预后 存活率分析
下载PDF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抗肿瘤机制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耿广勇 汤志刚 《肝胆外科杂志》 2010年第1期66-69,共4页
关键词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抑制剂 肿瘤 临床意义
下载PDF
5-Aza-dC和TSA对胰腺癌Panc-1细胞TFPI-2基因甲基化水平及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虞德才 郑浩 +1 位作者 黄强 耿广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31-934,共4页
目的探讨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SA)对胰腺癌Panc-1细胞系中TFPI-2基因甲基化水平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Panc-1细胞经5-Aza-dC和TSA单独或联合处理后,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 目的探讨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SA)对胰腺癌Panc-1细胞系中TFPI-2基因甲基化水平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Panc-1细胞经5-Aza-dC和TSA单独或联合处理后,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FPI-2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和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Panc-1细胞经5-Aza-dC单独处理或与TSA联合处理后,TFPI-2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状态产生逆转,表现为非甲基化,原本不表达TFPI-2 mRNA及蛋白的Panc-1细胞重新表达,TFPI-2mRNA相对表达量为0.821±0.050和0.887±0.042,蛋白表达量为0.613±0.092和0.712±0.059,两者作用效果相似。经TSA单独处理的Panc-1细胞TFPI-2基因启动子区仍为异常高甲基化状态,原本不表达的TFPI-2基因未见重新表达。结论 Panc-1细胞中TFPI-2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能是导致该基因失活的主要原因;5-Aza-dC单独作用或与TSA联合作用均能逆转TFPI-2基因的高甲基化状态,使该基因重新表达,但TSA对受抑制的TFPI-2基因无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DNA甲基化 TFPI-2 5-氮杂-2′-脱氧胞苷 曲古菌素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