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年某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漏报及信息安全的现状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耿晓萃 苗长青 周昌鸿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9期295-296,共2页
目的分析丹东市传染病网络直报水平,找出报告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规范,提高网络直报的质量。方法通过对2017年丹东市辖区7个疾控机构单位,39个医疗机构单位开展现场督导检查,运用流行病学中的描述性流行病学来分析数据资料... 目的分析丹东市传染病网络直报水平,找出报告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规范,提高网络直报的质量。方法通过对2017年丹东市辖区7个疾控机构单位,39个医疗机构单位开展现场督导检查,运用流行病学中的描述性流行病学来分析数据资料,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疫情报告系统数据分析得出丹东市及其辖区的所有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率达100%;辖区内各级传染病的诊疗机构网络运行正常率达100%,重卡率为0。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传染病343例,漏报6例,漏报率为1.75%。其中乙类、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1.98%(6/303)和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市及县(区)级医疗单位漏报率为1.32%(4/304),抽查乡、镇、街道、厂矿医院漏报率为5.13%(2/39),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东市传染病的网络直报工作质量好,报告系统运行良好,传染病疫情管理质量好,漏报率相对较低,可真实的反应本市传染病疫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报告 漏报 现状调查
下载PDF
2011年~2015年某市布鲁菌的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耿晓萃 苗长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8期142-143,共2页
目的分析2011年~2015年丹东市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疫情的流行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布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整理2011年~2015年丹东市人间布病疫情监测资料,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分析布病患者... 目的分析2011年~2015年丹东市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疫情的流行特点,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布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整理2011年~2015年丹东市人间布病疫情监测资料,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分析布病患者的地区、发病时间、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结果 2011年~2015年丹东市共报告布病病例71例,其中2015年发病最多,共43例例,占全部发病例数的60.56%。其中男性55例,女性16例,男女性别比为3.44∶1.00;年龄主要集中在30~<35和45~<65岁组人群,共51例,占发病总数的71.83%;职业以农民为主,共36例,占发病人数的50.70%。发病时间集中在每年的2月和4~9月份,共57例,占全部发病例数的80.28%;全市7个县(市)区中除合作区外均有发病,其中凤城市最多,共37例,占病例总数的52.11%。结论丹东市病疫情有扩散蔓延趋势,建议在发病集中季节,应加强对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提高防护意识,控制人间布病疫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流行病学 分析
下载PDF
一起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调查 被引量:17
3
作者 管兆军 耿晓萃 骆艳玲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8-289,共2页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侵犯腮腺,但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引起腮腺肿痛、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该病好发于冬春季,在儿童和青少年中...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侵犯腮腺,但也可侵犯各种腺组织、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引起腮腺肿痛、脑膜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卵巢炎等。该病好发于冬春季,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在学校、托儿所、幼儿园等人群密集的地方易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疾病暴发流行 学生
原文传递
丹东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管兆军 耿晓萃 +3 位作者 张晓东 陈君 张平 安玉增 《中国消毒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1-512,共2页
目的了解丹东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为科学指导医院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2010年对市、县(区)、乡(镇)三级医疗机构压力蒸汽灭菌器、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紫外线灯和使用中消毒剂等进行消毒效... 目的了解丹东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为科学指导医院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9-2010年对市、县(区)、乡(镇)三级医疗机构压力蒸汽灭菌器、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紫外线灯和使用中消毒剂等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共采样3 625份,合格3 275份,平均总合格率90.34%。2009年和2010年合格率分别为89.04%和91.56%,二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02),市、县和乡镇三级医疗卫生单位的合格率依次为95.47%、91.46%和87.56%,随医疗机构级别降低,合格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不同监测项目中合格率最高的是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99.50%;最低的是空气,合格率为81.67%。结论丹东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不平衡,乡镇级医院是今后消毒监测的重点,同时应加强空气消毒工作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消毒效果 监测
原文传递
丹东市2006—201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崔荣敏 林威 +1 位作者 宫润岩 耿晓萃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39-1141,共3页
目的分析丹东市2006—201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为制定卫生应急管理策略,建立良好卫生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事件信息,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丹东市2006—2015年突... 目的分析丹东市2006—201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特征,为制定卫生应急管理策略,建立良好卫生应急管理运行机制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事件信息,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丹东市2006—201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丹东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19起,发病603例,死亡4例;2006—200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高发态势;2009年以后事件报告整体呈低发态势;无特别重大和重大事件,一般事件为主,占事件报告总数78.95%;各县区均有事件报告,沿海(江)及内陆山区报告事件较多;除5、6月外,其他月份均有事件报告,以4、8、9和12月多发;报告事件以食物中毒为主,占事件报告总数的68.42%,且发病数、死亡数均以食物中毒事件为主;学校事件占事件报告总数47.37%,高中及职业中等学校报告事件占学校事件报告总数83.33%;平均每起事件处置经费3.51万元,造成经济损失5.07万元。结论丹东市卫生应急管理运行机制逐步完善,管理措施实施有效,应进一步落实应急保障措施,注重在事前预防、健康教育、综合培训、基层能力建设方面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特征 卫生应急管理
原文传递
丹东市2012~2013年城乡儿童青少年死因分析和减寿评估 被引量:1
6
作者 秦玲 耿晓萃 孟祥慧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818-821,共4页
目的了解2012-2013年丹东市城乡5—19岁儿童青少年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儿童青少年早死和制定相关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2∽2013年丹东市城市、农村死亡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一10)进行编码,计算死亡率、... 目的了解2012-2013年丹东市城乡5—19岁儿童青少年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儿童青少年早死和制定相关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2∽2013年丹东市城市、农村死亡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ICD一10)进行编码,计算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years of lifelost,PYLL)和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years of life lost,AYLL)等指标,分析导致儿童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2012∽2013年丹东市5—19岁儿童青少年平均死亡率为19.6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8.98/10万,男女标化率比值为2.82(χ2=25.18,P〈O.01)。前5位死因依次是损伤和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损伤和中毒的前2位死因依次是交通事故和淹死,占损伤和中毒总死亡的66.67%(40/60);肿瘤主要是白血病占35.71%(5/14),白血病城市高于农村(χ2=4.42,P〈O.05)。主要死因PYLL前三位依次是损伤和中毒(3610人年)、肿瘤(835人年)和循环系统疾病(590人年),占全部死因PYLL的77.97%。结论无论城市和农村,损伤和中毒都位于儿童青少年死因首位,其中交通事故是首因,应进一步加强交通管理控制;白血病是城市儿童青少年恶性肿瘤主要死因,应改善医疗保险条件和加强健康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青少年 死亡率 死因分析 潜在减寿年数 平均减寿年数
原文传递
辽宁省丹东市2006年~2016年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7
作者 耿晓萃 苗长青 《医学信息》 2018年第21期122-124,134,共4页
目的分析目前丹东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为我市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和工作提供更具体更科学的依据。方法选择我市2006年~2016年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据报告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目前丹东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为我市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和工作提供更具体更科学的依据。方法选择我市2006年~2016年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据报告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学中的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年~2016年共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起,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27.27%,累计发病397人,无死亡。其中呼吸道传染病3起;食物中毒6起。事件主要发生在初、高中学校;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病在冬春季(12月份和次年2~3月份);食物中毒发病主要在夏秋季(7~10月份)。不同事件类型的报告时效性、监测敏感度和控制时效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场所,加强呼吸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防控是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