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在玄武岩中矿物封存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 被引量:8
1
作者 张亮 温荣华 +3 位作者 耿松鹤 时贤 郝永卯 任韶然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3-480,共8页
玄武岩分布广泛,CO_(2)埋存潜力巨大,为掌握玄武岩CO_(2)矿物封存的研究现状,推动我国玄武岩CO_(2)地质埋存技术发展,综述了玄武岩的储层物性、CO_(2)封存机理、埋存潜力、埋存方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工程实施效果,总结了CO_(2)玄武岩... 玄武岩分布广泛,CO_(2)埋存潜力巨大,为掌握玄武岩CO_(2)矿物封存的研究现状,推动我国玄武岩CO_(2)地质埋存技术发展,综述了玄武岩的储层物性、CO_(2)封存机理、埋存潜力、埋存方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工程实施效果,总结了CO_(2)玄武岩埋存优势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气水同注可以实现最快的CO_(2)矿物封存,冰岛的碳封存项目CarbFix已成功证明了在玄武岩开展CO_(2)矿物封存的可行性,但仍存在以下关键问题需解决,包括揭示地层孔隙条件下CO_(2)-玄武岩-地层水的相互作用特征,明确地化反应导致的固相颗粒运移、沉积以及可能引起的孔喉堵塞风险,建立完善的玄武岩储层筛选和CO_(2)埋存潜力评价方法,提出成本低、安全有效的CO_(2)快速矿物封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 玄武岩 封存机理 埋存潜力 示范工程
下载PDF
西宁盆地地热水特征及回灌结垢风险 被引量:9
2
作者 赵振 秦光雄 +3 位作者 罗银飞 晁嘉豪 耿松鹤 张亮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3-204,共12页
青海西宁盆地中低温地热资源丰富,但热储地层以含黏土矿物的弱胶结砂岩为主,地热水溶解性总固体较高,回灌过程中存在显著的结垢风险。基于对西宁盆地地热成因及资源分布特征分析,采用矿物溶解度法、饱和指数法等方法对典型地热水回灌结... 青海西宁盆地中低温地热资源丰富,但热储地层以含黏土矿物的弱胶结砂岩为主,地热水溶解性总固体较高,回灌过程中存在显著的结垢风险。基于对西宁盆地地热成因及资源分布特征分析,采用矿物溶解度法、饱和指数法等方法对典型地热水回灌结垢趋势及风险进行了综合判断。结果表明:西宁盆地“凹中凸”构造有利于地热水在深部热储富集和增温,同时将深部溶解的大量矿物质带到西宁地区中央凸起地带;西宁地区地热储层埋深主要在700~1600 m,水温30~70℃,主要为SO_(4)·Cl—Na水化学类型,溶解性总固体1.85×10^(3)~4.80×10^(4) mg/L;回灌过程中结垢以碳酸钙结垢为主,当回灌水与地下热水性质相近时,结垢风险主要发生在回灌井筒中,地层结垢风险较小,而当回灌水与地下热水性质差异较大时,不配伍性将导致地层结垢风险大大提高,其中药王泉与DR2005原1∶1混合时结垢量最大可达177.57 mg/L,而其他地热水结垢量较小。根据以上特征,提出以下综合解决方案:物理防垢+管材防腐、系统增压防垢+管材防腐和地面预处理+管材防腐,并辅之以阴极保护防腐、优化排量、酸洗井筒等措施,可为今后保障地热水回灌能力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宁盆地 地热水 回灌 结垢风险 防垢
下载PDF
西宁地区地热水环境中钢材腐蚀性能及防腐措施建议
3
作者 赵振 秦光雄 +3 位作者 耿松鹤 陈惠娟 晁嘉豪 张亮 《中国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8-1690,共13页
【研究目的】西宁地区中低温地热资源丰富,但地热水矿化度高、腐蚀性强,限制了地热能的高效开发,提出安全经济有效的综合井筒防腐措施,是有效利用高矿化度地热资源的基础和关键。【研究方法】本文针对西宁地区典型地热水样进行采集化验... 【研究目的】西宁地区中低温地热资源丰富,但地热水矿化度高、腐蚀性强,限制了地热能的高效开发,提出安全经济有效的综合井筒防腐措施,是有效利用高矿化度地热资源的基础和关键。【研究方法】本文针对西宁地区典型地热水样进行采集化验,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开展了金属挂片腐蚀实验,评价了在开放环境中回灌井筒条件下的钢材腐蚀风险,判断了腐蚀类型,分析了腐蚀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地热水回灌防腐建议。【研究结果】西宁盆地地热水具有较强腐蚀性,主要腐蚀成分为溶解氧、Cl^(-)、SO_(4)^(2-)、H^(+)等,可对碳钢造成均匀腐蚀、台状腐蚀及少量点蚀,主要腐蚀产物为Fe O(OH)及Fe_(3)O_(4);沿回灌井筒向下碳钢腐蚀速率先增大后减小,腐蚀规律与地热水性质、温压场、水流速及混入井筒的溶解氧等都有关系。【结论】通过拟合碳钢腐蚀实验数据,建立经验方程,利用该经验方程得到的预测值与实验值一致性较好。可从防腐管材选择、回灌水预处理、回灌工艺参数优化等角度,采取安全经济有效的综合井筒防腐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回灌 挂片实验 腐蚀速率 氧气腐蚀 防腐措施 地热调查工程
下载PDF
气驱特征曲线在气窜模式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岳宝林 孟智强 +2 位作者 赵兴刚 耿松鹤 赵健男 《天然气与石油》 2023年第3期80-86,共7页
水驱特征曲线法分析生产动态普遍应用于水驱油田的开发实践中,但针对渤海气驱油藏缺乏相似的研究手段。基于稳定渗流理论,进行了气驱特征曲线公式的推导,公式表明,达到稳定气驱阶段后,可以认为气顶累积产出量与累积产油量在半对数坐标... 水驱特征曲线法分析生产动态普遍应用于水驱油田的开发实践中,但针对渤海气驱油藏缺乏相似的研究手段。基于稳定渗流理论,进行了气驱特征曲线公式的推导,公式表明,达到稳定气驱阶段后,可以认为气顶累积产出量与累积产油量在半对数坐标上成一条直线关系。实际气驱曲线受前期无气采出阶段和后期气携油阶段的影响,为反S型。锦州X油田结合气驱特征曲线划分出3种气窜模式:快速气窜型、稳定气驱型、高气油比型。快速气窜型油井产量递减快、累计产油量低,无稳定生产阶段;稳定气驱型油井气油比上升平缓、持续稳产、累计产油量高;高气油比型油井开发效果介于快速气窜型与稳定气驱型的开发效果之间,开发后期由于气顶气突破与原油脱气,油井逐渐以产气为主,仅携带少量原油,井别性质从油井向气井过渡。在明确气窜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控气技术应用实践,提出分气窜模式、分开发阶段的开发策略,针对快速气窜型油井,优化井位,原井眼向下侧钻,改善了开发效果;针对稳定气驱型油井,初期控制合理采油速度,中后期跟踪气油比上升幅度配套控气措施,气油比呈现出波动式上升规律;高气油比型油井受高气油比影响,仅携带少量原油,井别性质从油井向气井过渡,计算实施屏障注水,解决气窜问题。研究成果对渤海气驱油藏的生产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实现相似油田动态跟踪与开发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驱特征曲线 气窜模式 生产动态 控气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