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掺杂对锂离子电池材料LiMn_2O_4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耿树东 翟玉春 《材料与冶金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3-236,共4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LiCoXMn2-XO4(x=0,0.05,0.1,0.2),研究了掺杂Co后,材料的相结构和充放电性能,并与LiMn2O4相对比.结果表明:掺杂Co后材料的充放电性能相对LiMn2O4均有所提高;两种方法制备的LiCoXMn2-XO4循环40次后,容量... 采用高温固相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LiCoXMn2-XO4(x=0,0.05,0.1,0.2),研究了掺杂Co后,材料的相结构和充放电性能,并与LiMn2O4相对比.结果表明:掺杂Co后材料的充放电性能相对LiMn2O4均有所提高;两种方法制备的LiCoXMn2-XO4循环40次后,容量保持率、放电比容量均优于LiMn2O4;且当x=0.05时,两种方法制备的LiCoXMn2-XO4的充放电性能均明显优于x=0.1和x=0.2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掺杂 锂离子电池 LIMN2O4 相结构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材料化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被引量:7
2
作者 耿树东 张福胜 张钰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5,共3页
从科学定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实践环节和毕业环节等几方面介绍了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培养专业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材料化学 本科专业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氧化镍粉体 被引量:1
3
作者 耿树东 张钰 +1 位作者 陈连发 王巍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8-10,共3页
以NiCl2为原料,CO(NH2)2为沉淀剂,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镍粒子.在制备过程中添加适量的NP-10及适量有机溶剂作为分散剂.采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热重-差热分析仪对粒子的化学组成及性能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纳米 氧化镍 化学沉淀法
下载PDF
溶胶凝胶辅助高温球磨合成LiCr_xMn_(2-x)O_4
4
作者 耿树东 翟玉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1-674,679,共5页
以氢氧化锂、醋酸铬、醋酸锰为原料,用溶胶凝胶辅助高温球磨法合成了尖晶石型LiCr_xMn_(2-x)O_4(x=0.05,0.1,0.2)正极材料.研究了掺杂不同量Cr对材料的相结构、形貌和充放电性能的影响,并与未掺杂的LiMn_2O_4对比.结果表明:掺杂Cr后材... 以氢氧化锂、醋酸铬、醋酸锰为原料,用溶胶凝胶辅助高温球磨法合成了尖晶石型LiCr_xMn_(2-x)O_4(x=0.05,0.1,0.2)正极材料.研究了掺杂不同量Cr对材料的相结构、形貌和充放电性能的影响,并与未掺杂的LiMn_2O_4对比.结果表明:掺杂Cr后材料的容量保持率相对LiMn_2O_4有很大提高;材料的放电比容量随着掺杂量的增大逐渐减小,当x=0.2时放电比容量已低于LiMn_2O_4;当x=0.05时,所制备产物的充放电性能最佳,在0.1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19.6 m Ah/g,循环40次后放电容量保持率为97.4%.而且,从0.1到2.0不同倍率下循环100次后放电容量保持率为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溶胶凝胶 髙温球磨 CR掺杂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材料热成像技术在茶叶无损检测方面的应用
5
作者 耿树东 王辰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74-76,共3页
利用材料热成像技术对茶叶进行无损检测,不仅可以避免人为主观测评的误差,而且相对其它检测手段具有非接触、使用范围广、精确客观的可视化、制样简单及方便快捷等优势.通过对热成像过程中性能参数进行调整,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茶叶厚度... 利用材料热成像技术对茶叶进行无损检测,不仅可以避免人为主观测评的误差,而且相对其它检测手段具有非接触、使用范围广、精确客观的可视化、制样简单及方便快捷等优势.通过对热成像过程中性能参数进行调整,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茶叶厚度及分布、叶片脉络走向、微孔均一性等无损检测工程实践领域,对茶叶品质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同时对茶叶品质提升提出建设性意见及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成像 茶叶 无损检测 材料科学
下载PDF
ZnO/La_2O_3纳米复合粉体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6
作者 耿树东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第36期50-50,共1页
文章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纳米Zn O/La2O3纳米复合粉体。用高压汞灯和太阳光照射降解掺有复合粉体的亚甲基蓝溶液,通过时间和降解率曲线,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佳降解条件。
关键词 氧化锌 复合粉体 光催化
下载PDF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严东 路大勇 +3 位作者 张钰 张启忠 耿树东 宋岩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67-69,共3页
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特点,面向应用型的专业培养方案,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分层次设计了具体的专业实验,建设了完整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
关键词 材料科学与工程 教学体系 专业实验
下载PDF
硅铝比对MWW层状结构分子筛的物相、结构及酸性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赵飞 柳静 +2 位作者 耿树东 陈连发 张钰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5-8,共4页
采用动态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具有不同硅铝比的MWW层状结构分子筛,分别制得MCM-22和MCM-49分子筛,采用XRD、N2吸附-脱附、NH3-TPD和FTIR等技术研究了硅铝比对MWW层状结构分子筛的物相、结构及酸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动态水热合成方法... 采用动态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具有不同硅铝比的MWW层状结构分子筛,分别制得MCM-22和MCM-49分子筛,采用XRD、N2吸附-脱附、NH3-TPD和FTIR等技术研究了硅铝比对MWW层状结构分子筛的物相、结构及酸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动态水热合成方法制得了高结晶度的MWW结构分子筛,当原料硅铝比(Si/Al)在17.5~30之间,所得晶化产物为MCM-22分子筛;当原料硅铝比为12.5~15时,所得晶化产物为MCM-49分子筛.样品表面强酸中心和弱酸中心的酸量随着硅铝比的增加而降低,B酸量在总酸量中所占比例逐渐减小.在硅铝比为12.5~25范围内,酸强度基本保持不变;当硅铝比升至30,酸强度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WW层状结构分子筛 MCM-49 MCM-22 酸性
下载PDF
初探材料化学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冠辰 耿树东 +4 位作者 陈连发 王巍 于晓波 王辰 张钰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0期42-44,共3页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随着知识的更新,学生对于每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在不断被摊薄。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安排中在贴近专业特色的前提下,帮助学生领会基本点、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是摆在专业教师面前的一项挑战...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随着知识的更新,学生对于每门课程的学习时间在不断被摊薄。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安排中在贴近专业特色的前提下,帮助学生领会基本点、抓住重点、攻克难点是摆在专业教师面前的一项挑战。结合本专业的专业特点和本校的办学特色,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一些初步改革探索,为实现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材料化学专业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化学 材料科学基础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从建材行业发展谈无机非金属材料课程教学改革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连发 耿树东 王辰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92-95,共4页
对建材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概述,从建材行业发展视角对材料化学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并探讨了教学改革的问题。强调通过科研带动教学,改革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 对建材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概述,从建材行业发展视角对材料化学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设性意见,并探讨了教学改革的问题。强调通过科研带动教学,改革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稳定建材实习基地,与企业互动建立良好关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因此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材行业发展 无机非金属材料方向的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实践教学
下载PDF
高温球磨烧结合成LiCo_(x)Mn_(2-x)O_(4)
11
作者 耿树东 江丽丽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2-106,共5页
采用液相法合成前驱体,并通过高温球磨烧结法合成了LiCo_(x)Mn_(2-x)O_(4)正极材料。考察Co掺杂量对材料的相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掺杂后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随着Co掺杂量的增大逐渐减小,而循环性能较好。其中LiC... 采用液相法合成前驱体,并通过高温球磨烧结法合成了LiCo_(x)Mn_(2-x)O_(4)正极材料。考察Co掺杂量对材料的相结构、形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掺杂后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随着Co掺杂量的增大逐渐减小,而循环性能较好。其中LiCo0.05Mn1.95O_(4)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19.0 mAh/g,在不同倍率下循环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2.52%,表现出很好的电化学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CO掺杂 高温球磨
下载PDF
高强度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研制
12
作者 陈连发 杨忠秋 耿树东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7-10,共4页
研究了一种高强度复合硅酸盐水泥.利用矿渣和硅质渣制备一种高强度的复合硅酸盐水泥,探讨不同掺量对水泥性能的影响,获得水泥基材料性能的互补效应.研究混合材对复合水泥体系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获得最优... 研究了一种高强度复合硅酸盐水泥.利用矿渣和硅质渣制备一种高强度的复合硅酸盐水泥,探讨不同掺量对水泥性能的影响,获得水泥基材料性能的互补效应.研究混合材对复合水泥体系的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获得最优的混合材配比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水泥 矿渣 硅质渣 化学分析
下载PDF
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8
13
作者 耿树东 江丽丽 张钰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8-21,共4页
培养方案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指导性文件,是专业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本文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课程设置等方面明确思路,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材料化学 应用型 培养方案
下载PDF
固相烧结辅助高温球磨合成LiNi_xMn_(2-x)O_4 被引量:2
14
作者 耿树东 王辰 +1 位作者 张钰 江丽丽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6-59,共4页
以氢氧化锂、硝酸镍、二氧化锰为原料,用固相烧结辅助高温球磨方法,合成了具有Ni掺杂的LiMn_2O_4正极材料。研究了Ni在不同掺杂量时对材料的相结构、形貌和充放电性能的影响,并与未掺杂Ni的LiMn_2O_4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掺Ni后材料的放... 以氢氧化锂、硝酸镍、二氧化锰为原料,用固相烧结辅助高温球磨方法,合成了具有Ni掺杂的LiMn_2O_4正极材料。研究了Ni在不同掺杂量时对材料的相结构、形貌和充放电性能的影响,并与未掺杂Ni的LiMn_2O_4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掺Ni后材料的放电比容量随着掺杂量的增大逐渐减小,而材料的容量保持率相比未掺杂时略有提高;当掺杂量x=0.05时,所得产物的充放电性能最佳,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22.9mAh/g,充放电容量保持率在40次循环后为97.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高温球磨 Ni掺杂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探索 被引量:3
15
作者 耿树东 江丽丽 +1 位作者 于晓波 张钰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36-38,90,共4页
在新工科和工程认证的背景下,实践教学的优化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材料化学专业的实际情况,着重对实践环节中的实验和实习环节的优化和改革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明确了材料化学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基本思路,规范了实践教学的基本任务。
关键词 新工科 材料化学 实践 教学
下载PDF
地方工科高校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5
16
作者 江丽丽 耿树东 +1 位作者 刘冠辰 张钰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7-20,共4页
在材料化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专业工程认证的推动,实验教学的地位及其重要性逐渐凸显。根据材料化学专业的特点,针对吉林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过... 在材料化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专业工程认证的推动,实验教学的地位及其重要性逐渐凸显。根据材料化学专业的特点,针对吉林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设立专业必修实验、专业选修实验、学科大类平台实验、个性化特色实验四类实验教学模块。依据不同专业方向配以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题目供学生选择,构建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教学的新模式。同时优化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和考核评价方法,形成新的运行机制,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化学专业 实验教学 改革 探索
下载PDF
材料类专业实施“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钰 耿树东 +1 位作者 王辰 刘冠辰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5-8,共4页
为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高校人才培养战略,学科大类招生培养已在我国众多高校实施。本文结合吉林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际,论述了材料学院开展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构建... 为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高校人才培养战略,学科大类招生培养已在我国众多高校实施。本文结合吉林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际,论述了材料学院开展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构建基于学科大类人才培养的材料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学科 课程体系 大类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