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卒中后抑郁细胞因子蛋白组学初探 被引量:10
1
作者 耿磊钰 唐浩 +4 位作者 李文平 钱方媛 钱俊峰 李凌江 张志珺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120种细胞因子蛋白水平与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的关系。方法入组PSD及非PSD患者各12例,均为卒中发生后3 d内入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访至卒中后2周,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 目的初步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120种细胞因子蛋白水平与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发生的关系。方法入组PSD及非PSD患者各12例,均为卒中发生后3 d内入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随访至卒中后2周,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抑郁、焦虑严重程度评估。患者入院后1 d[卒中后(1.5±0.9)d]清晨6∶30留取空腹时静脉血浆标本,利用人类细胞因子蛋白表达微阵列芯片进行120种细胞因子蛋白组学检测。结果与非PSD组相比,PSD组4个细胞因子血浆中点信号强度(spot signal intensity,SIs)显示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I SR)(P=0.02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β(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3 beta,MIP-3 beta)(P=0.033),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IGF)(P=0.02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P=0.015),但均未通过错误发现率多重校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无阳性发现。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蛋白SIs与患者入院时Barthel指数呈负相关(r=-0.641,P=0.025),与2周后PSD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r=0.478,P=0.005)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r=0.674,P=0.016)呈正相关。结论本研究的数据尚未发现能独立预测卒中急性期PSD风险的血浆细胞因子,但3种生长因子水平的异常提示PSD可能存在突触可塑及神经再生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卒中后抑郁 细胞因子 蛋白组学
下载PDF
丙戊酸镁、丙戊酸镁缓释片与德巴金缓释片药效时效关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耿磊钰 刘玉玺 +1 位作者 阎淑荣 徐家立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6年第5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片、丙戊酸镁缓释片与德巴金缓释片在药效、时效、副反应方面的差异。方法利用大鼠抗电刺激皮层惊厥阈值模型,观察三种药物组及假阳性对照组单次及重复给药后大鼠惊厥阈值动态变化趋势,连续给药一个月后取其肝肾做病...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片、丙戊酸镁缓释片与德巴金缓释片在药效、时效、副反应方面的差异。方法利用大鼠抗电刺激皮层惊厥阈值模型,观察三种药物组及假阳性对照组单次及重复给药后大鼠惊厥阈值动态变化趋势,连续给药一个月后取其肝肾做病理学检查。并监测人单次口服三种药物后体内血药浓度变化趋势。结果对照组24h内惊厥阈值稳定在860±40μA,丙戊酸镁单次给药后1~2h达药效高峰,大鼠惊厥阈值升高至1100μA,较其它三组明显升高(P〈0.05),给药后3h其药效开始下降,至12h其惊厥阈值下降至950μA。丙戊酸镁缓释片及德巴金给药后7h左右达峰,惊厥阈值分别升高至1085μA及1000μ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给药后12h两组惊厥阈值均保持在1023μA左右。三种药物药效变化趋势与人体单次服药后体内血药浓度变化相吻合。重复给药过程中丙戊酸镁组的惊厥阈值的峰谷平均差值为120~150μA,是丙戊酸镁缓释片和德巴金峰谷差值的2倍和2.5倍。重复给药10次后,丙戊酸镁缓释片组惊厥阈值较给药前升高430μA,德巴金缓释片组升高230μA。连续给药一个月后,三者肝肾损害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丙戊酸镁片起效快、持续时间短,波动大。丙戊酸镁缓释片起效慢,作用力维持时间比丙戊酸镁片长。德巴金吸收较好,药效更平稳,但长时程的抗惊厥效果不如丙戊酸镁缓释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丙戊酸 惊厥阈值
下载PDF
癫癎的生理性与病理性惊厥发作阈值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耿磊钰 刘玉玺 +3 位作者 徐家立 王明正 张策 张宇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8年第1期3-9,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惊厥发作阈值由生理性向病理性过渡时的脑电变化,以及病理性惊厥发作阈值(癫癎发作阈值)与生理性惊厥发作阈值的区别。方法:以鼠模型作为观察对象,直接电刺激大鼠皮层测定惊厥阈值。连续11周给予大鼠皮层电刺激,每日两次,... 目的:探讨大鼠惊厥发作阈值由生理性向病理性过渡时的脑电变化,以及病理性惊厥发作阈值(癫癎发作阈值)与生理性惊厥发作阈值的区别。方法:以鼠模型作为观察对象,直接电刺激大鼠皮层测定惊厥阈值。连续11周给予大鼠皮层电刺激,每日两次,动态观察大鼠的惊厥发作时的刺激阈值、皮层脑电活动以及海马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实验最初大鼠皮层惊厥发作阈值高,局限性发作的惊厥阈值(TLS)为1 145±403.37μA,全面性发作的惊厥阈值(TGS)为1 277±443.15μA,延续性发作的惊厥阈值(TPS)为1 449±472.45μA,但个体差异大,在电刺激开始的4周内,各组大鼠的惊厥发作阈值迅速下降。随着刺激时点延长其下降趋势逐渐平稳,至电刺激第10周逐渐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且不再变化,此时大鼠间个体差异亦减小(TLS 430±34μA),(TGS 480±46μA),TPS 605±70μA),与刺激初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强电流刺激组在第三周,弱电流刺激组在第八周分别出现了自发后放电现象,同期的海马组织学观察亦发现神经元缺失和损伤改变,对照组未见异常。结论:脑内存在的惊厥发作阈值应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个阶段。而病理性惊厥发作阈值(癫癎发作阈值)是由病理因素造成的一种慢性脑损害结果,病理性的刺激因素与刺激强度对这一形成过程成正相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癎 惊厥阈值 生理性惊厥 病理性惊厥
下载PDF
抗癫痫药物致皮肤超敏反应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耿磊钰 刘玉玺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5年第6期498-500,共3页
抗癫痫药物可在机体引起一种以皮疹为典型表现的超敏反应。传统观点认为它与抗癫痫药物的活性中间产物及环氧化物水解酶的缺乏有关,新近研究表明T细胞在这种皮肤超敏反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从细胞免疫、酶与解毒、T细胞表现型多... 抗癫痫药物可在机体引起一种以皮疹为典型表现的超敏反应。传统观点认为它与抗癫痫药物的活性中间产物及环氧化物水解酶的缺乏有关,新近研究表明T细胞在这种皮肤超敏反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从细胞免疫、酶与解毒、T细胞表现型多样性等方面进一步综述关于此类皮肤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癫痫药 皮肤超敏反应 癫痫
下载PDF
“青年痴呆”咋回事
5
作者 耿磊钰 谢春明 《江苏卫生保健》 2022年第10期8-8,共1页
生活中,经常遇到这类情况:突然想不起来昨天还打过招呼的同事叫什么名字、戴着眼镜却到处找眼镜、刚到楼下却始终想不起来门到底锁没锁……很多网友把这种现象统称为“青年痴呆”。“青年痴呆”是指年轻人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常常出现间歇... 生活中,经常遇到这类情况:突然想不起来昨天还打过招呼的同事叫什么名字、戴着眼镜却到处找眼镜、刚到楼下却始终想不起来门到底锁没锁……很多网友把这种现象统称为“青年痴呆”。“青年痴呆”是指年轻人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常常出现间歇性的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精神恍惚等情况。其实,“青年痴呆”许多并不是真正的痴呆,更多见于一种生理性状态的失调,经过调整可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精神恍惚 眼镜 记忆力减退 生理性 青年 年轻人 间歇性
下载PDF
ABCB1基因rs1045642位点多态性与文拉法辛疗效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文平 张志珺 +5 位作者 孙晓燕 高琪 耿磊钰 浦梦佳 史艳艳 徐治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718-722,共5页
目的:探讨ABCB1基因rs1045642位点多态性对抗抑郁剂文拉法辛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统计的89例抑郁症患者服用抗抑郁剂文拉法辛75~150 mg并随访6周,其中88例随访8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17项量表( HAMD-17)评定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和... 目的:探讨ABCB1基因rs1045642位点多态性对抗抑郁剂文拉法辛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统计的89例抑郁症患者服用抗抑郁剂文拉法辛75~150 mg并随访6周,其中88例随访8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17项量表( HAMD-17)评定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采用基因芯片检测ABCB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 rs1045642,并通过Unphased3.0.13软件分析rs1045642位点与文拉法辛疗效的关联性。结果:(1)6周有效组和无效组间在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族史、发病次数及HAMD-17项基线分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8周痊愈组和未痊愈组间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族史、发病次数及HAMD-17项基线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3)单个位点的关联分析发现, ABCB1基因rs1045642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有效组、无效组间和痊愈组、非痊愈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BCB1基因rs1045642位点多态性与抗抑郁剂文拉法辛疗效无显著相关,尚需在更加同质、更大样本中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剂疗效 ABCB1基因 基因多态性 P-糖蛋白 文拉法辛
下载PDF
侧支循环状态与再灌注治疗预后的关系及CTA侧支循环评分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健 王志 +2 位作者 李晓莉 耿磊钰 张志珺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8-23,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基线侧支循环状态与再灌注治疗预后的关系,并比较阿尔伯特早期卒中计划评分(ASPECTS)、多期CTA评分(mCTAs)和软脑膜侧支评分(rLMCs)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87例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基线侧支循环状态与再灌注治疗预后的关系,并比较阿尔伯特早期卒中计划评分(ASPECTS)、多期CTA评分(mCTAs)和软脑膜侧支评分(rLMCs)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87例接受再灌注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SPECTS、mCTAs和rLMCs评分评定基线侧支循环情况。根据90 d 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2分)和预后不良组(>2分)。通过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通过秩相关系数分析三种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并采取ROC曲线比较三种评分的预测价值及截点值。结果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及基线mRS评分、治疗前及24 h NIHSS评分、ASPECTS评分、mCTAs评分、rLMC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预后不良的变量包括基线mRS(OR=4.786,95%CI:1.449~15.803,P=0.010)、基线NIHSS(OR=1.245,95%CI:1.058~1.466,P=0.008)及rLMCs评分(OR=0.523,95%CI:0.378~0.723,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ASPECTS、mCTAs、rLMCs评分与90 d mRS呈负相关(rs=-0.418,rs=-0.611,rs=-0.648;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SPECTS评分、mCTAs评分和rLMCs评分AUC分别为0.706、0.812和0.878,三种评分最佳截点值依次为7.5、2.5和10.5。结论基线侧支循环状态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再灌注治疗的独立保护性因素。rLMCs对再灌注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更高,rLMCs≥11分的患者预后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伯特早期卒中计划评分 多期CTA评分 软脑膜侧支评分 侧支循环 急性缺血性卒中 再灌注治疗
下载PDF
穹窿柱梗死一例报告
8
作者 桂玉琪 郭怡菁 耿磊钰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5期901-903,共3页
穹窿柱梗死是临床上罕见的脑梗死类型,因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临床表现,易被漏诊或误诊为其它疾病。作者报道1例66岁男性急性穹窿柱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对穹窿柱梗死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 穹窿柱 脑梗死 记忆力减退
下载PDF
六问女性癫痫
9
作者 耿磊钰 《家庭用药》 2023年第10期61-61,共1页
有数据统计,中国癫痫患者达1000万左右,其中近一半为女性患者。女性癫痫患者从青春期到更年期充斥着各种疑问,今天我们来就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解答。问题一:为什么青春期女性癫痫总伴随“经期”?进入青春期的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 有数据统计,中国癫痫患者达1000万左右,其中近一半为女性患者。女性癫痫患者从青春期到更年期充斥着各种疑问,今天我们来就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解答。问题一:为什么青春期女性癫痫总伴随“经期”?进入青春期的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癫痫的发作大多“围着”月经周期“转”,很多患者的癫痫发作都与月经期有一定重合度。这是因为女性月经周期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一般都略有变化,雌激素可增加发作敏感性,导致癫痫发作,孕激素则可起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激素水平 孕激素水平 月经周期 癫痫发作 数据统计 青春期 雌激素 更年期
原文传递
大脑平时在干啥
10
作者 耿磊钰 《家庭用药》 2023年第11期4-5,共2页
大脑,是人类中枢神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所以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是因为它不仅支配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呼吸、循环、消化、生殖等系统,还是人类语言、行为、情感等一切内在和外在活动的根据地。那么,大脑平时都在干些啥呢?它是如何... 大脑,是人类中枢神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所以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是因为它不仅支配着我们赖以生存的呼吸、循环、消化、生殖等系统,还是人类语言、行为、情感等一切内在和外在活动的根据地。那么,大脑平时都在干些啥呢?它是如何来分工管理人体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工管理 中枢神经 大脑 根据地 平时 组成部分
原文传递
抑郁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耿磊钰 张志珺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计划和基因组单倍体图谱计划的实施,越来越多与疾病相关的遗传标记得以发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study,GWAS)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与传统的候选基因关联研究方法相比,它对覆盖... 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计划和基因组单倍体图谱计划的实施,越来越多与疾病相关的遗传标记得以发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study,GWAS)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与传统的候选基因关联研究方法相比,它对覆盖全基因组的遗传标志进行基因分型,筛选出那些与疾病性状关联的遗传标志,为更细致全面地研究复杂性疾病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基因组 抑郁症 复杂性疾病 遗传标志 单倍体图谱 人类基因 遗传标记 基因关联
原文传递
以双上肢肌萎缩为表现的平山病一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家立 耿磊钰 +2 位作者 刘玉玺 崔爱勤 杜崇喜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41-841,共1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9岁,学生,因“双手活动不灵活伴肌肉萎缩2年”于2006年12月22日入院。2年前无意中发现双手肌肉萎缩,右手指活动不灵活,发僵,缓慢加重,渐出现双手伸直困难伴不自主抖动,寒冷时加重,偶感双上肢及胸部肌肉跳动...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19岁,学生,因“双手活动不灵活伴肌肉萎缩2年”于2006年12月22日入院。2年前无意中发现双手肌肉萎缩,右手指活动不灵活,发僵,缓慢加重,渐出现双手伸直困难伴不自主抖动,寒冷时加重,偶感双上肢及胸部肌肉跳动、曾被诊为“运动神经元病”。神经系统体检:双侧弓形足,双手骨间肌及前臂肌肉萎缩,尤以尺侧肌肉明显,肱二、三头肌,三角肌,肩胛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上肢 平山病 肌萎缩 肌肉萎缩 运动神经元病 临床资料 手指活动 肌肉跳动
原文传递
“青年痴呆”是怎么回事
13
作者 耿磊钰 谢春明 《农家致富顾问》 2023年第4期47-47,共1页
生活中,网友们常用“青年痴呆”来形容年轻人在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间歇性注意力涣散、记忆力衰退、精神恍惚等表现。年轻人出现类似健忘、精神无法集中等表现,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慢性疲劳综合征快节奏的工作与学习,会增加... 生活中,网友们常用“青年痴呆”来形容年轻人在工作、生活中出现的间歇性注意力涣散、记忆力衰退、精神恍惚等表现。年轻人出现类似健忘、精神无法集中等表现,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慢性疲劳综合征快节奏的工作与学习,会增加脑疲劳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记忆力衰退 脑疲劳 精神恍惚 痴呆 健忘 发生概率 快节奏
原文传递
MTHFR基因多态性对于抗抑郁剂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晓燕 张志珺 +3 位作者 史艳艳 徐治 浦梦佳 耿磊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01ate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对于抗抑郁剂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81例服用单一抗抑郁药物的患者并随访6周,其中275例随访8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17项量表(HAMI〉17)评定抑...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01ate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对于抗抑郁剂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281例服用单一抗抑郁药物的患者并随访6周,其中275例随访8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17项量表(HAMI〉17)评定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采用基因芯片检测MTHFR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用Unphased3.0.13软件分析单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及其单倍型与抗抑郁疗效的关联性。结果6周有效组和无效组间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族史、发病次数及抗抑郁剂种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HAMD-17项基线分数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891,P=0.004);8周痊愈组和未痊愈组问年龄、教育程度、家族史、HAMDl7项基线评分及抗抑郁剂种类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未痊愈组中男性患者比例显著高于痊愈组(t=2.381,P=0.018),且发病次数更多(t=-1.983,P=0.049)。通过单个位点的关联分析发现,MTHFR基因位点A1298C(rsl801131)和C677T(rsl801133)与抗抑郁疗效无显著关联(P〉0.05)。单倍型关联分析发现,在总体组(X2=11.39,P=0.0007)、男性亚组(X2=8.767,P=0.003)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亚组(X2=10.51,P=0.001)中,MTHFR基因rsl801131和rsl801133构成的单倍型A-c型抗抑郁疗效更显著。结论MTHFR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抗抑郁药疗效相关,其中rs1801131和rs1801133构成的A-C单倍型携带者抗抑郁剂疗效更为显著,尤其是在男性和使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的人群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剂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IL1B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期创伤交互作用对抗抑郁剂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颖 张志珺 +2 位作者 徐治 浦梦佳 耿磊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1-804,共4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1-1a(interleukin-1 beta,/L1B)基因启动子区rs1694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期创伤的交互作用对抗抑郁剂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4例抑郁症患者进行8周心理精神量表评估随访。应用Snapshot检测儿1B基因位点rs16944单核苷... 目的探讨白介素1-1a(interleukin-1 beta,/L1B)基因启动子区rs1694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儿童期创伤的交互作用对抗抑郁剂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4例抑郁症患者进行8周心理精神量表评估随访。应用Snapshot检测儿1B基因位点rs16944单核苷酸多态性。应用Unphased3.0.13软件包分析rs16944多态性与抗抑郁疗效关联性,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一环境交互作用对抗抑郁药物疗效的影响。结果8周治愈组与未治愈组间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族史、发病次数、HAMD-17项基线及用药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药物基因关联分析表明IL1B基因rs16944位点AA基因型携带者疗效较差(x^2=3.931,P=0.047)。两患者组间儿童期创伤经历问卷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和环境交互分析发现rs16944位点AA基因型与儿童期创伤相互作用及较差的抗抑郁剂疗效相关(P=0.043)。结论IL1B基因rs16944位点多态性与儿童期创伤相互作用可能影响抑郁患者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白介素1B基因 儿童期创伤 抗抑郁剂疗效
原文传递
SLC6A5基因多态性对抗抑郁剂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丽婷 张志珺 +2 位作者 徐治 浦梦佳 耿磊钰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2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甘氨酸转运体基因(SLC6A5)多态性对抗抑郁剂疗效的影响。方法共入组281例抑郁症患者,予以单一抗抑郁药物治疗并随访8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17项量表(HAMD-17)评定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通过基因芯片检测SLC6A5基因的单... 目的探讨甘氨酸转运体基因(SLC6A5)多态性对抗抑郁剂疗效的影响。方法共入组281例抑郁症患者,予以单一抗抑郁药物治疗并随访8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17项量表(HAMD-17)评定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通过基因芯片检测SLC6A5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通过Unphased 3.0.13软件分析rs1805091和rs3740870位点与抗抑郁疗效的关联性。结果治疗8周后痊愈组(147例)和未痊愈组(134例)两组间在年龄、教育程度、家族史、发病次数、用药情况以及HAMD-17项基线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未痊愈组中男性患者比例高于痊愈组(χ2=6.069,P=0.014);在总体组中,SLC6A5基因rs3740870位点携带GG基因型的患者的抗抑郁剂疗效更佳;在SNRI亚组中,rs1805091位点携带GG基因型、G等位基因的患者的抗抑郁剂疗效更佳;在单次发作亚组中,rs3740870位点携带GG基因型、G等位基因的患者的抗抑郁剂疗效更佳。结论 SLC6A5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抗抑郁药疗效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态性 单核苷酸 抗抑郁药 甘氨酸转运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