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新课改背景下思想品德教师职业倦怠诱因新探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耿翠娥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7年第3期39-40,共2页
-
文摘
当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最早提出“职业倦怠(burnout)”这个词并将这个词语定义为:“从事助人行业的工作者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生理、心智、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1]此后,这一领域立即引起了理论界广泛的关注。而教师作为一个关系国家社会未来的高压力群体,它的职业倦怠更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而在我国的社会转型时期,特别是我国实施新课改之后,价值的多元化,道德界限的模糊,使思想政治教师又陷入了新的职业倦怠之中。在新课改中,初中思想政治教师的职业倦怠缘由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
关键词
教师职业倦怠
新课改
思想品德
思想政治教师
诱因
社会转型时期
心理学家
情绪情感
-
分类号
G443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现代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反思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耿翠娥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7年第1期23-26,共4页
-
文摘
“以学生为主体”成为新课改的主要目标,一时成为衡量教学是否与时俱进的标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课堂上出现的“满堂问”、对学生的量化考核、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压抑等等,使得“以学生为主体”背离了它的初衷。现代教育追求的是保持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实现学生的全面社会化,而只有把“以学生为主体”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其真正的效应。
-
关键词
以学生为主体
量化
互动
实践
-
分类号
G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不道德与道德辩问
- 3
-
-
作者
耿翠娥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
-
出处
《江西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22,共3页
-
文摘
当现代社会普遍在批评“道德滑坡”时,也应该意识到这个社会所倡导的道德标准与它的现实实践之间存在很多的相悖。道德标准在变化着,社会很多方面不道德的因素也在影响着个体道德的行为,对于道德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应该辩证地看待今天的道德与不道德问题。
-
关键词
道德标准
不道德
道德
-
分类号
B82
[哲学宗教—伦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