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分为痰热腑实证组(71...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分为痰热腑实证组(71例)和非痰热腑实证组(89例),对患者进行中风病类诊断评分、证候要素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并检测血清HCY、LP(a)、TG、IL-6水平。对比两组患者临床量表评分、理化指标的差异并分析评分与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痰热腑实证组中风病类诊断评分、NIHSS评分、证候要素内火、痰湿以及血瘀评分、血LP(a)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痰热腑实证组(P<0.05);在所有患者中,LP(a)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内火评分呈正相关(P<0.05),IL-6水平与中风病类诊断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内风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患者以火、痰、瘀等实邪壅盛为特点,病情更重,LP(a)可能为其危险因素之一;急性缺血性中风病患者的LP(a)、IL-6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分别与证候要素内火、内风密切相关。展开更多
目的以西医现代康复技术为阳性对照,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分层依据,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卒中后偏瘫痉挛的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147例,根据随机对照表以2∶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现代康复技术,...目的以西医现代康复技术为阳性对照,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分层依据,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卒中后偏瘫痉挛的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147例,根据随机对照表以2∶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现代康复技术,2组均予基础治疗。应用改良的Ashworth评定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在第1天、第21天进行评价。依据NIHSS评分进行病情轻重分层,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3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MAS评分改善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层后较重组中,试验组MAS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对照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4)。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缓解中风后患者肢体偏瘫痉挛有效。对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重的患者而言,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比现代康复技术表现出更好的改善趋势。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中风病急性期患者血浆肾素(plasma renin activity,PRA)、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醛固酮(aldosterone,ALD)水平与证候要素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7年11月东直门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12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中风病证候要素及卒中相关量表评价,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PRA、AngII、ALD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证候要素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中风病急性期患者血浆ALD水平与内风证、痰湿证均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 值分别为0.000、0.048, P <0.05),PRA、 AngII、ALD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未见明显相关。结论中风病急性期血浆ALD水平越高,内风证和痰湿证表现越明显;血浆PRA、AngII、ALD水平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监测中风病患者病情、判断预后。
文摘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患者分为痰热腑实证组(71例)和非痰热腑实证组(89例),对患者进行中风病类诊断评分、证候要素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并检测血清HCY、LP(a)、TG、IL-6水平。对比两组患者临床量表评分、理化指标的差异并分析评分与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痰热腑实证组中风病类诊断评分、NIHSS评分、证候要素内火、痰湿以及血瘀评分、血LP(a)水平均显著高于非痰热腑实证组(P<0.05);在所有患者中,LP(a)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内火评分呈正相关(P<0.05),IL-6水平与中风病类诊断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内风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痰热腑实证患者以火、痰、瘀等实邪壅盛为特点,病情更重,LP(a)可能为其危险因素之一;急性缺血性中风病患者的LP(a)、IL-6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分别与证候要素内火、内风密切相关。
文摘目的以西医现代康复技术为阳性对照,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分层依据,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卒中后偏瘫痉挛的疗效。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147例,根据随机对照表以2∶1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现代康复技术,2组均予基础治疗。应用改良的Ashworth评定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在第1天、第21天进行评价。依据NIHSS评分进行病情轻重分层,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3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MAS评分改善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分层后较重组中,试验组MAS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对照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4)。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缓解中风后患者肢体偏瘫痉挛有效。对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重的患者而言,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比现代康复技术表现出更好的改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