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循环缺血的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耿银龙 常诚 曹辉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92-694,共3页
目的:探讨多种评价方法对后循环缺血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经验总结,对比各种检查方法的优势和不足。结果:后循环缺血的各种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影像技术、超声技术、量表评定以及其他方法,如何选择评价方法依然存在分歧和争论。... 目的:探讨多种评价方法对后循环缺血诊断的价值。方法:通过文献研究,经验总结,对比各种检查方法的优势和不足。结果:后循环缺血的各种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影像技术、超声技术、量表评定以及其他方法,如何选择评价方法依然存在分歧和争论。结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客观方法与主观量表相结合可以帮助患者明确诊断,以期早期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评价方法 量表评定 眩晕
下载PDF
中医诊治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血流动力学变化思路 被引量:3
2
作者 常诚 耿银龙 +1 位作者 项政 曹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49-50,共2页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定义为:以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和曲折等改变为特点的颅内血管病变。它可引起反复卒中,预后差,尚无明确治疗手段。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病例被早期诊断。文章就本病的病因、症状、病理特点探讨了与中医学...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定义为:以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和曲折等改变为特点的颅内血管病变。它可引起反复卒中,预后差,尚无明确治疗手段。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病例被早期诊断。文章就本病的病因、症状、病理特点探讨了与中医学的关系,进而提出中医诊治本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 血流动力学 中医
下载PDF
通窍活血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15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常诚 耿银龙 +1 位作者 曹辉 项郑 《河北中医》 2013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VB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例予基础治疗,治疗组1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通窍活血颗粒,2组均治疗12周,测定2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最高血流速度(Vs)、平均血...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VB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例予基础治疗,治疗组1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通窍活血颗粒,2组均治疗12周,测定2组治疗前后基底动脉最高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脉动指数(PI)、高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变化,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66.67%)及总有效率(93.33%)均高于对照组(46.67%,46.67%,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基底动脉Vs、Vm、PI及高半胱氨酸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通窍活血颗粒可明显改善VBD患者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有加快血流速度的趋势,可能通过改善脑供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 活血 眩晕 血流动力学 中药疗法 高半胱氨酸
下载PDF
辽宁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4
作者 李虹 陈志林 耿银龙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第19期52-54,共3页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生产制造业提供服务的物流业迅速崛起,成为新兴产业。发达国家的实践历程表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现代物流业的支撑,我国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辽宁作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生产制造业提供服务的物流业迅速崛起,成为新兴产业。发达国家的实践历程表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现代物流业的支撑,我国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辽宁作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也势在必行。文章从协调性度量的理论基础出发,分析了制造业与物流业发展的协调度,提出了辽宁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物流业 协调度
下载PDF
黄芪补血汤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5
作者 耿银龙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15期28-31,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补血汤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31例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补血汤治疗。比... 目的观察黄芪补血汤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31例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5例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6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补血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指标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Hcy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及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观察组为6.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黄芪补血汤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及Hcy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补血汤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H型高血压 急性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温阳复元方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耿银龙 张伟萍 任梦诗 《陕西中医》 2020年第2期172-174,179,共4页
目的:探讨温阳复元方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卒中病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阳复元方治疗。比... 目的:探讨温阳复元方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运动功能、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卒中病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阳复元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1个及两个疗程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脑血流动力及生存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中医证候积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QOLBREF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个疗程后,观察组R水平低于对照组,DR及Vmin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72.73%(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P>0.05)。结论:温阳复元方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存质量,临床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温阳复元方 运动功能 生存质量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耿银龙 王艳玲 +1 位作者 李冬 张晓阳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0年第9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依达拉奉30 mg+100 ml的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以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的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依达拉奉30 mg+100 ml的生理盐水/次,30 min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20 ml+250 ml的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的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指标(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颅内血肿量,评价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ADL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肿量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提高患者的神经功能,且减轻患者血肿症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依达拉奉 醒脑静 神经功能缺损 血肿量
下载PDF
祛风化痰法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耿银龙 郭长娥 朱校序 《现代中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祛风化痰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神经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祛风化痰法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神经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间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祛风化痰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面神经功能及免疫球蛋白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H-B评分、面神经传导潜伏期、波幅、IgA、IgM、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B评分、波幅均升高,面神经传导潜伏期、IgA、IgM、IgG均下降(P<0.05);治疗组H-B评分、波幅升高差值,面神经传导潜伏期、IgA、IgM、IgG下降差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风化痰法可显著改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化痰法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功能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耿银龙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使用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目的:研究分析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将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使用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经过对比,观察组(90.00%)高于对照组(66.67%);随访半年中,对比两组治愈率,观察组(63.33%)高于对照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偏头痛患者使用尼美舒利分散片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远期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美舒利分散片 盐酸氟桂利嗪 偏头痛 效果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增大的危险因素及与脑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梦诗 张晓阳 耿银龙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45-48,共4页
目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脑血肿增大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脑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1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脑CT检查,采用多田公式计算发病6h及24h后的出血量,根据血... 目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脑血肿增大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脑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1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脑CT检查,采用多田公式计算发病6h及24h后的出血量,根据血肿是否增大分为血肿增大组(n=44)和非血肿增大组(n=73),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两组患者发生脑微血管病变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非血肿增大组相比,血肿增大组患者入院收缩压明显增高,首次血肿体积明显增大,既往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明显减少,既往饮酒及抗血小板治疗患者明显增加(P<0.05),其中入院收缩压水平是影响血肿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检查结果,117例患者中共有72例患者具有脑微血管病变,其中血肿增大组36例,发生率为81.82%,组间比较,脑血肿增大组中脑微血管病变患者相比非血肿增大组明显增加(χ^2=12.254,P=0.000)。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肿增大与脑微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314,P=0.031)。结论入院时收缩压水平和脑微血管病变是影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肿增大的重要因素,且脑微血管病变程度越高,其患者血肿增大的风险则越高,临床可以此作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血肿增大 脑微血管病变
下载PDF
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伟萍 王艳玲 耿银龙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第S3期88-89,共2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脑梗塞患者104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观察临床治...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脑梗塞患者104例,按照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幅度好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氯吡格雷和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氟伐他汀 脑梗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