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纤维化程度和雌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易云华 刘惜时 聂姬婵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7-764,771,共9页
目的探讨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纤维化程度、雌孕激素表达及血管生成相关分子的表达,进一步了解其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4年4月至2020年8月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诊断为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42例患者的... 目的探讨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纤维化程度、雌孕激素表达及血管生成相关分子的表达,进一步了解其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2014年4月至2020年8月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诊断为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4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收集病理确诊的19例卵巢内膜样囊肿、20例子宫腺肌病、20例深部内异症、2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病灶组织作为对照组,使用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各组病灶的纤维化程度、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及血管生成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42例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41.24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盆腔肿块(24例)。免疫组化显示: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卵巢内膜样囊肿、子宫腺肌病、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比,子宫内膜异位相关疾病纤维化程度较低;但与子宫内膜息肉相比,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化程度显著增加。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表达上升,孕激素受体同工酶B(progesterone receptor B,PR-B)表达下调,血管密度较高。结论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纤维化程度较低、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较高、血供较为丰富的一种特殊亚型的内异症,预后一般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组化 纤维化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中孕激素受体B表达及甲基化的研究
2
作者 杜巧玲 聂姬婵 刘惜时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中孕激素受体B(progesterone receptor B,PR-B)表达及其甲基化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测定PR-B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基因扩增(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与异位内...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中孕激素受体B(progesterone receptor B,PR-B)表达及其甲基化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测定PR-B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基因扩增(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5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与异位内膜和18例输卵管不孕或良性卵巢囊肿患者子宫内膜中PR-B的甲基化状态,并分析甲基化与PR-B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PR-B表达明显低于对照内膜(P<0.01);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中PR-B甲基化比率显著高于对照内膜(P<0.05);且子宫腺肌病在位和异位内膜中PR-B甲基化状态与PR-B表达相关(P<0.05)。结论:PR-B低表达及其甲基化可能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孕激素受体B 甲基化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42例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易云华 刘惜时 聂姬婵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6期1097-1100,共4页
目的 探讨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4月—2020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诊断为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4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一步探索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史和组织病理学... 目的 探讨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4月—2020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诊断为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42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一步探索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病史和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 42例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年龄25~52岁(平均41.24岁,中位年龄42.5岁),临床表现包括盆腔肿块(24例),痛经(9例)等,多合并其他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33/42例)。其病理大体观多表现为息肉样的实性或囊实性的肿物,镜下以密集增生的伴有囊性扩张的腺体为主,多合并纤毛上皮化生(77%)。随访42例患者预后均存活良好,无明显证据提示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但2例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发生恶变。结论 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极其罕见的类型,大体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息肉状外观,镜下多表现为增生活跃且囊性扩张的腺体为主,纤毛上皮化生是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显微镜下的重要特征之一。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预后一般良好,但是病理提示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间质细胞过度增生时需警惕其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特征 病理
原文传递
基于免疫微环境建立宫颈鳞癌分型和表型分化机制探索
4
作者 易云华 聂姬婵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9期1588-1592,共5页
目的 基于宫颈鳞癌免疫细胞亚型浸润含量,通过共识聚类建立免疫分型,探索其与预后的关系和表型分化机制。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宫颈鳞癌的RNA测序数据,计算宫颈鳞癌样本中免疫细胞亚型浸润含量。通过共识聚类对宫颈鳞癌样本... 目的 基于宫颈鳞癌免疫细胞亚型浸润含量,通过共识聚类建立免疫分型,探索其与预后的关系和表型分化机制。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下载宫颈鳞癌的RNA测序数据,计算宫颈鳞癌样本中免疫细胞亚型浸润含量。通过共识聚类对宫颈鳞癌样本分层,比较不同分型宫颈鳞癌样本之间的免疫评分差异和预后差异。通过基因集变异分析探索不同分型之间分化机制。结果 在主成分1和主成分2构成的坐标系中,分型A、B、C、D的宫颈鳞癌样本富集在不同区域,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分型C免疫评分最高(P<0.05),分型A免疫评分最低(P<0.05)。分型C的预后显著优于分型A(P<0.05)、分型B(P<0.05)及分型D(P<0.05)。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及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等机制通路的基因集合在分型C中高表达。结论 在宫颈鳞癌中,免疫微环境与预后相关。高免疫细胞浸润预示着良好的预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及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等机制通路是宫颈鳞癌免疫表型分化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免疫微环境 共识聚类 预后
原文传递
妇女阴道微生物环境与不孕关系的Meta分析
5
作者 燕晗 聂姬婵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4年第10期1936-1939,F0004,共5页
目的 探讨妇女阴道微生物环境与女性生殖健康的密切关系,直接或间接影响女性妊娠率。方法 采用PubMed, Embase、万方医学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提取出从1997年1月-2022年12月发表的英文及中文文献。使用Stata/SE 16.0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 目的 探讨妇女阴道微生物环境与女性生殖健康的密切关系,直接或间接影响女性妊娠率。方法 采用PubMed, Embase、万方医学及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提取出从1997年1月-2022年12月发表的英文及中文文献。使用Stata/SE 16.0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的14篇文献全部为原始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乳杆菌阴道微生物群是促进妇女怀孕的重要因素(OR=0.80,95%CI:0.74,0.87)。乳杆菌阴道微生物群对于不同地区女性不孕的影响程度有差异:(1)高乳杆菌阴道微生物群与东亚地区妇女不孕呈负相关关系(OR=0.89,95%CI:0.79,0.99);(2)高乳杆菌阴道微生物群与西亚地区妇女不孕没有明显相关关系(OR=0.85,95%CI:0.66,1.04);(3)高乳杆菌阴道微生物群与非洲地区妇女不孕呈负相关关系(OR=0.67,95%CI:0.56,0.78);(4)高乳杆菌阴道微生物群与欧洲地区妇女不孕无显著相关(OR=0.84,95%CI:0.67,1.00)。细菌性阴道炎也会影响妇女不孕,但仅中度细菌性阴道炎和妇女不孕呈正相关关系(OR=1.42,95%CI:1.18,1.66),重度的细菌性阴道炎和妇女不孕没有明显关联(OR=1.54,95%CI:1.80,2.28)。结论 乳杆菌阴道微生物群是促进妇女怀孕的重要保护因素,中度细菌性阴道炎是妇女不孕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在临床中,应密切关注妇女阴道微生物环境,检测有益的阴道细菌,对于阴道炎应积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微生物 阴道微生物下一代测序 不孕
原文传递
青少年子宫腺肌病的诊治注意事项 被引量:5
6
作者 聂姬婵 刘惜时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9年第4期21-23,44,共4页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 ADS)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良性病变。ADS分为两种类型:弥漫型和局限型。弥漫型为异位内膜侵入整个子宫的肌壁内,不同部位的侵入范围和深浅可不同;局限型为异位内膜仅侵及某一部分的肌壁,形同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 ADS)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的一种良性病变。ADS分为两种类型:弥漫型和局限型。弥漫型为异位内膜侵入整个子宫的肌壁内,不同部位的侵入范围和深浅可不同;局限型为异位内膜仅侵及某一部分的肌壁,形同子宫肌瘤,但其与周围正常组织并无分界。在局限型ADS中,近年来发现一种特殊的囊性形式,并主要见于年轻女性,尤其是青春期女性[1]。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规定的青春期年龄,10-19岁发生的腺肌病均可考虑为青少年腺肌病,包括初潮前发生的腺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子宫腺肌病 诊治注意事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