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国家视野内的“消费社会”理论——布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反思 被引量:2
1
作者 聂家昕 孙翠玉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1-144,共4页
布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对消费社会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但如果把这种认识置于“人类文明世界在政治上分化为地区性主权国家和它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全球化之间的矛盾”中审视,其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了。民族——国家(当代社会的地区性主权国家)... 布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对消费社会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但如果把这种认识置于“人类文明世界在政治上分化为地区性主权国家和它在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全球化之间的矛盾”中审视,其局限性就暴露出来了。民族——国家(当代社会的地区性主权国家)视角的引入充分说明了消费社会理论的不足,以及单纯用消费社会理论对现实社会进行分析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符号价值 民族——国家
下载PDF
实质主义视野中的“消费社会”与民族——国家——关于消费社会理论的反思 被引量:1
2
作者 聂家昕 孙翠玉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51,共5页
消费社会理论对当代社会的特点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论述,这种认识根植于对现实所进行的形式主义理解过程。由于这种理解方式,消费社会理论过于强调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全球化过程,而对于人类文明世界在政治上分化为地区性主权国这一特点关注... 消费社会理论对当代社会的特点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论述,这种认识根植于对现实所进行的形式主义理解过程。由于这种理解方式,消费社会理论过于强调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全球化过程,而对于人类文明世界在政治上分化为地区性主权国这一特点关注不足。运用实质主义的思考方式,在民族——国家(当代社会的地区性主权国家)的视角内审视消费社会理论,就会发现单纯用消费社会理论对现实社会进行分析的不足与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质主义 消费社会 符号价值 民族——国家
下载PDF
空巢老人、灵性资本与民族教会的宗教实践——一个多元宗教现代性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聂家昕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6-214,共9页
以多元宗教现代性为视角,以灵性资本为概念工具,文章对一个以空巢老人为主的朝鲜族教会,在宏观经济力量所产生的出国劳务的人口流出的宏观情势下,通过提供灵性资本重新凝结社会关系网络的客观结果进行呈现。并以此指明,这种社会关系网... 以多元宗教现代性为视角,以灵性资本为概念工具,文章对一个以空巢老人为主的朝鲜族教会,在宏观经济力量所产生的出国劳务的人口流出的宏观情势下,通过提供灵性资本重新凝结社会关系网络的客观结果进行呈现。并以此指明,这种社会关系网络重新编制的认同基础在于灵性资本于个体心灵层次的习性内化,但也深受盘亘于生活世界的该人群所特有的泛灵信仰的影响,因而在宗教实践中牵扯着灵验体验。这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化过程中,在中国社会基督教的宗教实践逻辑中存在着一种非韦伯意义上的祛魅以至理性化进而与现代性亲和从而被征用的,而可能恰恰相反是一种基督教利用现代性以争得合法性,并同时包含灵验体验的反向征用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巢化 灵性资本 多元宗教现代性 宗教实践逻辑
下载PDF
“双向祛建制性”与乡村天主教血缘家族一体化——来源于冀中赵村田野经验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聂家昕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92,共10页
在中国乡村社会,天主教的传播没有产生像欧洲社会那种瓦解替代血缘家族组织的社会后果,而是在一定范围内与血缘家族组织发生了特定模式的融通。生活于河北赵村骆姓天主教皈信者,对其血缘家族关系与天主教教友的双重身份关系的一体化处... 在中国乡村社会,天主教的传播没有产生像欧洲社会那种瓦解替代血缘家族组织的社会后果,而是在一定范围内与血缘家族组织发生了特定模式的融通。生活于河北赵村骆姓天主教皈信者,对其血缘家族关系与天主教教友的双重身份关系的一体化处理过程,展现了他们身为教友又属同一家族的事实。总体性公共秩序的民族国家转型,对具有政治潜能的传统家族与制度性"教会"所进行的双向消解的祛建制性过程,提供了这种一体化的制度条件。在这一意义上,继承19世纪末以来由强大行政力量推动现代化特征的当下国家,对于相关问题的理解与设计仍将起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天主教 双向祛建制性 家族团体秩序 宗教团体秩序
下载PDF
近代中国社会宗教的灾荒治理——读《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07—1950)》 被引量:1
5
作者 聂家昕 《中国图书评论》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23,共6页
一、从“基督救世”的理念到“乡村牧区”的实践 宗教自身的品性决定了其灾荒治理的措施,这是笔者阅读刘家峰《中国基督教乡村建设运动研究(1907—1950)》(以下简称刘文)一文之后的主要感受。
关键词 乡村建设运动 近代中国社会 基督教 治理 灾荒 宗教 实践 救世
下载PDF
城市个体化新移民与一个跨族界教会的宗教实践——一项应用并反思宗教市场论的教会拓殖过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聂家昕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0-64,共5页
文章通过对一个位于中国东北S市的由朝鲜族教士带领的朝、汉混搭基督教会跨越族界发展过程的描述,呈现了这一教会凭借为城市个体化移民(主要是年青人)提供归属感,来发展教会的实践过程。在运用宗教市场论对这一跨族界宗教形式教会的成... 文章通过对一个位于中国东北S市的由朝鲜族教士带领的朝、汉混搭基督教会跨越族界发展过程的描述,呈现了这一教会凭借为城市个体化移民(主要是年青人)提供归属感,来发展教会的实践过程。在运用宗教市场论对这一跨族界宗教形式教会的成因进行解释的同时,文章也通过对当下中国社会宗教市场发展的归因、中国本土条件下小教派与大教会的关系,以及宗教资本与信众的委身问题的思考反思了宗教市场论的相关结论。认为在宏观层次社会结构因素是与国家行政因素等量的宗教市场形塑因素、在中观上中国本土条件下小教会(派)与大教会(派)的关系既非充分联合也非完全独立、在微观的宗教资本与信众的关系问题上宗教市场论的结论也有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个体化新移民 跨族界宗教实践 教会拓殖 宗教市场论
下载PDF
析后现代思潮的“祛魅”
7
作者 聂家昕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70,共3页
本文力图避免当今流行的从后现代性反观现代性的学术探讨思路,从现代性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后现代性。指出,后现代实际上是基于人对自由追求本质的一种,是对既有前提和框架进行反思和超越的思想潮流。因此,后现代思潮与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 本文力图避免当今流行的从后现代性反观现代性的学术探讨思路,从现代性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后现代性。指出,后现代实际上是基于人对自由追求本质的一种,是对既有前提和框架进行反思和超越的思想潮流。因此,后现代思潮与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一切思想潮流有着同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 祛魅 资本 同一性 解构
下载PDF
民间宗教与古代帝国体制公共性关系的类型比较
8
作者 聂家昕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40-43,共4页
中国古代帝制时期社会的民间宗教与整个帝国体系的关系,基本上在被帝国征用与遭到帝国的镇压两极之间摆动。对此,一种较为成型的解释模式是,将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做严格划分,强调民间信仰是与基层社会同化或交织在一起,而民间宗教是自... 中国古代帝制时期社会的民间宗教与整个帝国体系的关系,基本上在被帝国征用与遭到帝国的镇压两极之间摆动。对此,一种较为成型的解释模式是,将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做严格划分,强调民间信仰是与基层社会同化或交织在一起,而民间宗教是自成体系的教团宗教,并以此认为民间信仰与帝国体制更具亲和性,而教团型的民间宗教更具反叛性。但这一解释模型很难对处于"民间宗教民间信仰化"或"民间信仰民间宗教化"的过度形态做出定性说明。在对民间宗教做"无正规统一神学理论教义的民间宗教"与"有正规统一末世论神学理论教义的民间宗教"类型的划分基础上,勾画这二者在实践主体、宗教教义理论特征方面的不同,并认为它们可以解释民间宗教与帝国体制公共性相容或相斥差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宗教 帝国体制 公共性 宗教实践主体 宗教义理
下载PDF
传统的再生与社会变迁中的民间宗教——评《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变迁:深圳民间宗教信徒的田野研究》
9
作者 聂家昕 《宗教人类学》 2014年第1期485-490,共6页
一社会演化与宗教传统的形变 对于宗教的思考是社会学、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在于经典理论所讨论的"基督教文明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原有的宗教模式如何变迁"的学科初始问题。进一步来说,这... 一社会演化与宗教传统的形变 对于宗教的思考是社会学、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在于经典理论所讨论的"基督教文明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原有的宗教模式如何变迁"的学科初始问题。进一步来说,这一初始性问题可以表述为,由宗教自身的性格出发来观察思考宗教对其嵌身之社会的意义,以及将社会的构成作为外在条件,进而探讨由此外在条件变迁而导致的宗教自身如何形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信徒 社会变迁 宗教传统 民间宗教 当代中国人 田野研究 宗教信仰 深圳
下载PDF
人观理论视角下的祭祀圈研究——由汉人人观的阶序性所进行的整体性解读 被引量:4
10
作者 聂家昕 黄波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9-94,共6页
关于祭祀圈理论的讨论,基本围绕在祭祀圈理论与其他汉人社会研究模式之关系、祭祀圈的识别条件两点展开。汉人人观中以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为内涵的微观阶序性与以人的等级划分为标志的宏观阶序性,说明祭祀圈所关涉的"圈"不是... 关于祭祀圈理论的讨论,基本围绕在祭祀圈理论与其他汉人社会研究模式之关系、祭祀圈的识别条件两点展开。汉人人观中以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为内涵的微观阶序性与以人的等级划分为标志的宏观阶序性,说明祭祀圈所关涉的"圈"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缘空间存在,而是一种被"人观"认识模式塑造的文化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圈 人观 汉人人观 阶序性
下载PDF
符号消费理论研究——解析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 被引量:8
11
作者 骆建建 聂家昕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2-144,共3页
波德里亚是后现代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消费社会》等一系列著作中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消费社会的图景。那是一个表面上物质资料丰裕、人们享受消费的社会,而实际上它是一个为大型统治集团所操纵的、充满幻象的、贫困的、颠覆的世界,... 波德里亚是后现代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消费社会》等一系列著作中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消费社会的图景。那是一个表面上物质资料丰裕、人们享受消费的社会,而实际上它是一个为大型统治集团所操纵的、充满幻象的、贫困的、颠覆的世界,也是一个没有眩晕、没有历史、除了自身以外没有其他神话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 符号 颠覆 批判
下载PDF
孤儿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积极心理教育干预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江洋 肖青 +1 位作者 聂家昕 高亚华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34-643,共10页
为提升孤儿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以学校心理健康课为途径,运用自行设计的积极心理教育干预方案对某省孤儿学校高年级孤儿小学生予以干预。通过整群随机取样法从小学五、六年级中各选择两个班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控制组,采用实验组控制... 为提升孤儿小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以学校心理健康课为途径,运用自行设计的积极心理教育干预方案对某省孤儿学校高年级孤儿小学生予以干预。通过整群随机取样法从小学五、六年级中各选择两个班随机分配为实验组和控制组,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时间序列实验设计,从群组间比较和纵向追踪两个角度检验干预效果。结果表明积极心理教育干预提高了实验组孤儿小学生积极情感,改善了其情感平衡水平;增强了其对自我、朋友、家庭、学校的满意度及总体生活满意度水平;主观幸福感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且这种干预效果具有一定持续性。研究开发出的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教育干预方案对孤儿学校及普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教育干预 孤儿小学生
下载PDF
《青少年拒绝敏感性自陈问卷》的编制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江洋 王蒙歌 +2 位作者 聂家昕 秦山云 叔智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94-101,共8页
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青少年群体拒绝敏感性发展的测量问卷。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在辽宁省某市20所普通中学选取2025名中学生作为问卷编制的预测样本和正式样本。结果:在专家评定、项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信度、效度检验的... 目的:编制适用于我国青少年群体拒绝敏感性发展的测量问卷。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取样法,在辽宁省某市20所普通中学选取2025名中学生作为问卷编制的预测样本和正式样本。结果:在专家评定、项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以及信度、效度检验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由拒绝焦虑性、拒绝愤怒性、拒绝预期性3个分问卷构成,包含同性同伴拒绝、异性同伴拒绝、教师拒绝及父母拒绝4种拒绝敏感性的《青少年拒绝敏感性自陈问卷》,问卷各项指标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我国青少年拒绝敏感性的本土化测量工具。结论:应用该问卷可以测量出青春期不同阶段青少年拒绝敏感性的总体状况、发展差异,并能预测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拒绝敏感性 问卷编制 问卷应用
下载PDF
自我污名与孤儿学生消极情绪的关系:解释风格及领悟社会支持的多重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江洋 于子洋 聂家昕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77-783,共7页
为探讨孤儿学生自我污名、解释风格、领悟社会支持与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测量法对某省立孤儿学校815名孤儿学生施测,结果发现:自我污名既可直接正向预测,也可经积极解释风格、领悟社会支持以及积极解释风格–领悟社会支持链的... 为探讨孤儿学生自我污名、解释风格、领悟社会支持与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测量法对某省立孤儿学校815名孤儿学生施测,结果发现:自我污名既可直接正向预测,也可经积极解释风格、领悟社会支持以及积极解释风格–领悟社会支持链的多重中介作用间接正向预测孤儿学生的消极情绪。研究结果可为孤儿学校开展降低孤儿学生消极情绪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污名 解释风格 领悟社会支持 消极情绪 孤儿学生
下载PDF
由单族群的“神祇”到跨族群的“村落神”——关于一个朝鲜族、汉族混居村落“山神祭祀圈”的民俗叙事 被引量:1
15
作者 聂家昕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120-129,共10页
对一个朝鲜族、汉族混居村落中,山神由朝鲜族一个族群的祭祀神发展为村落保护神的现象进行了结构过程的展示。并同时分析、呈现了村落社会山神信仰在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民俗文化实践过程。认为民俗文化生命力来源于生活世界,并同时就是生... 对一个朝鲜族、汉族混居村落中,山神由朝鲜族一个族群的祭祀神发展为村落保护神的现象进行了结构过程的展示。并同时分析、呈现了村落社会山神信仰在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民俗文化实践过程。认为民俗文化生命力来源于生活世界,并同时就是生活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圈 汉混居村 山神祭祀 文化实践
下载PDF
留守儿童的自我污名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江洋 李昂扬 聂家昕 《辽宁教育》 2020年第12期56-60,共5页
留守儿童自我污名包含自我身份敏感、自我懈怠、自我疏离、自我狭隘四个因子。研究发现,相较于留守女生,留守男生自我懈怠问题更为严重;随着学龄段升高,留守儿童自我懈怠、自我疏离、自我狭隘问题越严重;留守儿童自我疏离、自我懈怠、... 留守儿童自我污名包含自我身份敏感、自我懈怠、自我疏离、自我狭隘四个因子。研究发现,相较于留守女生,留守男生自我懈怠问题更为严重;随着学龄段升高,留守儿童自我懈怠、自我疏离、自我狭隘问题越严重;留守儿童自我疏离、自我懈怠、自我身份敏感问题越严重,其生活满意度越低;自我身份敏感和自我狭隘问题越严重,其抑郁倾向越严重。研究有助于探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预测源,解释其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成因,为学校开展关爱帮扶留守儿童的教育实践工作拓展思路、指明方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污名 心理健康 生活满意度 抑郁 留守儿童
下载PDF
关于当代社会“诚”“信”的思考
17
作者 聂家昕 彭程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通过对"诚""信"必要性的探讨,指出了当代社会"诚""信"不足的状态,分析了其原因,并论述了当代社会如何构筑"诚""信"。
关键词 失范 当代社会
下载PDF
山神崇拜与村落族群关系的结构过程
18
作者 聂家昕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4期113-120,共8页
文章对一个朝鲜族、汉族混居村落中山神由朝鲜族一个族群的祭祀神发展为村落保护神的现象进行了结构过程的展示,并在分析、呈现村落社会山神信仰的民俗文化实践过程中考察了村落社会族群关系的变迁过程,进而在将国家、市场与地方性的因... 文章对一个朝鲜族、汉族混居村落中山神由朝鲜族一个族群的祭祀神发展为村落保护神的现象进行了结构过程的展示,并在分析、呈现村落社会山神信仰的民俗文化实践过程中考察了村落社会族群关系的变迁过程,进而在将国家、市场与地方性的因素融入此村落社会成因的分析基础上,认为即使是在当下民族国家体系与经济全球化这种现代性的宏观背景之下,地方社会的实践形式依然是多样的。当前认识、思考汉与非汉问题的过程中,对于这种多样性的关注依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圈 朝、汉混居村 结构过程 族群关系
下载PDF
归心沪筑——访著名人类学家纳日碧力戈教授
19
作者 谢杲馥 聂家昕 纳日碧力戈 《民族学刊》 2010年第1期145-153,168,共10页
在访谈中,纳日碧力戈教授以人生经历为主,谈到他在人类学历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思索的过程,也谈到了他多年来不断游走、研究人类学的很多成果和近期的新思考,还特别对于国内的人类学研究进行了反思,为人类学的初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 在访谈中,纳日碧力戈教授以人生经历为主,谈到他在人类学历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思索的过程,也谈到了他多年来不断游走、研究人类学的很多成果和近期的新思考,还特别对于国内的人类学研究进行了反思,为人类学的初学者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人类学 三元论 皮尔斯 第四种历史 纳日碧力戈
下载PDF
“轻娱乐”节目背后的那些不堪
20
作者 安德鲁.奥哈根 聂家昕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3年第2期67-80,共14页
1949年5月23日,"轻娱乐"节目《孩子你好》(Hello Children)节目的制作人莱昂内尔·甘林(LionelGamlin)写信给伊尼德·布莱顿(EnidBlyton),问她是否愿意就记忆中最美好的假期接受采访。第二天,布莱顿回信说:"亲爱的甘... 1949年5月23日,"轻娱乐"节目《孩子你好》(Hello Children)节目的制作人莱昂内尔·甘林(LionelGamlin)写信给伊尼德·布莱顿(EnidBlyton),问她是否愿意就记忆中最美好的假期接受采访。第二天,布莱顿回信说:"亲爱的甘林(Gamlin),谢谢你的来信,你的建议听起来十分有趣,但是我应该提醒一些你没有注意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目 娱乐 1949年 制作人 莱顿 采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