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哮喘缓解:哮喘治疗的新目标
1
作者 段留路 郑志水 聂汉祥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7期1106-1111,共6页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性疾病,目前还没有彻底治愈哮喘的办法。哮喘缓解是接近于治愈的一种状态,是更严格意义上的哮喘控制,可能是哮喘治疗的一个新目标。哮喘缓解可以分为临床缓解和完全缓解,前者仍存在一定的气道高反应性和(或)肺功能损...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性疾病,目前还没有彻底治愈哮喘的办法。哮喘缓解是接近于治愈的一种状态,是更严格意义上的哮喘控制,可能是哮喘治疗的一个新目标。哮喘缓解可以分为临床缓解和完全缓解,前者仍存在一定的气道高反应性和(或)肺功能损害,而后者不存在上述情况,并且疾病复发几率更低。减重、过敏原免疫治疗、生物制剂和阿奇霉素等措施,可以使更多的患者达到哮喘缓解,进一步改善了哮喘的管理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缓解 临床缓解 完全缓解 生物制剂
下载PDF
血清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与阴性的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章宗悦 聂汉祥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1810-1814,共5页
目的探究免疫功能正常(ICH)人群中疑诊肺隐球菌病(PC)患者在血清隐球菌荚膜抗原(CrAg)阴性时需进行病理活检诊断PC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免疫功能正常的肺隐球菌病(ICH-PC)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究免疫功能正常(ICH)人群中疑诊肺隐球菌病(PC)患者在血清隐球菌荚膜抗原(CrAg)阴性时需进行病理活检诊断PC的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的免疫功能正常的肺隐球菌病(ICH-P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血清CrAg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CrAg阳性组和CrAg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87例ICH-PC患者中,55例(63.2%)患者血清CrAg阳性,32例(36.8%)患者血清CrAg阴性。CrAg阴性组ICH-PC患者合并肺部慢性疾病(12.5%vs 32.7%),出现发热(9.4%vs 29.1%)、胸痛胸闷(28.1%vs 52.7%)症状的比例低于CrAg阳性组(均P<0.05),而CrAg阴性组无症状(43.8%vs 10.9%)比例高于CrAg阳性组(P<0.05)。CrAg阴性组ICH-PC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58.8±9.7)%vs(64.5±11.2)%]、血沉[(7.6±4.9)mm/h vs(31.0±31.3)mm/h)]均低于CrAg阳性组(P<0.05),而CrAg阴性组ICH-P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30.3±8.6)%vs(25.2±10.0)%)]高于CrAg阳性组(P<0.05)。CrAg阴性组患者肺部单发结节或团块的比例(53.1%vs 14.5%)高于CrAg阳性组(均P<0.05);与CrAg阴性组比较,CrAg阳性组患者肺部病灶分布范围更广(32.7%vs 12.5%),浸润实变类型(41.8%vs 12.5%)及伴有空洞(25.5%vs 6.3%)、晕征(61.8%vs 37.5%)、纵隔淋巴结肿大(18.2%vs 0)和胸腔积液的比例(14.5%vs 0)更大(均P<0.05)。结论对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无明显异常,肺部影像学示靠近胸膜伴晕征的局限性结节或团块特点的PC疑诊患者,血清CrAg检测易出现假阴性结果,需要积极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血清荚膜抗原检测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点
下载PDF
完全控制的哮喘患者用药情况与其小气道功能和气道炎症关系的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聂汉祥 黄毅 +1 位作者 丁续红 胡苏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160-1164,共5页
目的:观察完全控制的哮喘患者用药情况与小气道功能和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根据用药情况将仅使用吸入治疗的49例临床控制的哮喘患者定义为吸入治疗组,而口服治疗或联用吸入治疗的43例临床控制的哮喘患者定义为口服治疗组。检测2组患者... 目的:观察完全控制的哮喘患者用药情况与小气道功能和气道炎症的关系。方法:根据用药情况将仅使用吸入治疗的49例临床控制的哮喘患者定义为吸入治疗组,而口服治疗或联用吸入治疗的43例临床控制的哮喘患者定义为口服治疗组。检测2组患者小气道功能以及诱导痰嗜酸细胞(Eos)数量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结果:口服治疗组哮喘患者Vmax25%(67.1%±11.9%)和Vmax50%占预计值百分比(72.2%±13.2%)显著高于吸入治疗组(54.4%±12.6%和65.5%±11.3%,均P<0.05);口服治疗组患者诱导痰Eos数量(3.8%±2.9%)和ECP水平[(93.0±76.6)μg/L]显著低于吸入治疗组[(5.1±2.0)%和(130.4±86.7)μg/L,均P<0.01]。结论:口服抗炎或联用吸入治疗对哮喘小气道功能和气道炎症的改善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小气道功能 嗜酸细胞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下载PDF
小剂量茶碱对哮喘患者气道CD4^+T细胞、白介素-5和干扰素-γ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聂汉祥 曹霞 杨炯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37-540,共4页
目的 :探索小剂量茶碱抗哮喘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 :1 9名哮喘患者口服茶碱缓释片 (2 0 0mg,bid)治疗 4wk,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和肺功能变化 ,并分别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瑞氏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治疗前后高渗盐水诱导... 目的 :探索小剂量茶碱抗哮喘炎症的可能机制。方法 :1 9名哮喘患者口服茶碱缓释片 (2 0 0mg,bid)治疗 4wk,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积分和肺功能变化 ,并分别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技术、瑞氏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治疗前后高渗盐水诱导痰中CD4+ T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Eos)数量以及白介素 5 (IL 5 )和干扰素 γ(IFN γ)水平的变化。结果 :茶碱治疗可使哮喘患者诱导痰中IL 5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 (Eos)数量显著下降 (P <0 .0 1 ) ,但CD4+ T细胞数量和IFN γ水平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 ;患者症状和肺功能明显改善 ,FEV1 .0 和FEV1 .0 %增加(P <0 .0 5 )。平均血浆茶碱浓度为 7.9mg·L- 1 (3 .9~ 1 4.7mg·L- 1 )。结论 :小剂量茶碱可能通过减少哮喘患者气道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学 哮喘 茶碱 白介素-5 干扰素-Γ CD4^+T细胞
下载PDF
急性发作期老年晚发哮喘患者气道炎症特征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聂汉祥 杨炯 +1 位作者 丁续红 胡苏萍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5期631-632,共2页
目的检测急性发作期老年晚发哮喘(LOA)诱导痰细胞学、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白介素-5(IL-5)、白介素-8(IL-8)水平,观察LOA气道炎症特征。方法检测86例急性发作期LOA患者诱导痰中细胞学分类计数、ECP和IL-5、IL-8水平;选择30例健康... 目的检测急性发作期老年晚发哮喘(LOA)诱导痰细胞学、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白介素-5(IL-5)、白介素-8(IL-8)水平,观察LOA气道炎症特征。方法检测86例急性发作期LOA患者诱导痰中细胞学分类计数、ECP和IL-5、IL-8水平;选择3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结果以诱导痰中EOS数量≥3%作为临界值,86例急性发作期LOA患者中,79例(81%)诱导痰中嗜酸细胞(EOS)数量增高,为痰EOS增高组;17例(19%)痰中性细胞数量增高,为痰非EOS增高组。痰非EOS增高组诱导痰中性细胞和IL-8水平显著高于痰EOS增高组和健康老年组(P<0.01);而痰中EOS数量、ECP和IL-5水平显著低于痰EOS增高组(P<0.01),但与健康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发作期LOA患者存在气道嗜酸细胞和中性细胞两种炎症类型,测定患者气道炎症类型有助于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嗜酸细胞 中性细胞 炎症
下载PDF
小剂量茶碱对原始T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聂汉祥 郭卫 杨炯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研究小剂量茶碱对原始T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新生儿脐血原始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将茶碱(10mg·L-1)加入植物血凝素(PHA,200mg·L-1)刺激下的新生儿脐带血原始T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共培养3 d,流式细胞仪检测原始... 目的:研究小剂量茶碱对原始T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新生儿脐血原始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将茶碱(10mg·L-1)加入植物血凝素(PHA,200mg·L-1)刺激下的新生儿脐带血原始T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共培养3 d,流式细胞仪检测原始T淋巴细胞分化为Th1和Th2的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4(IL-4)、白介素-5(1L-5)和干扰素-γ(IFN-γ)浓度。结果:茶碱显著促进原始T淋巴细胞向Th1细胞分化(P<0.05),但对Th2细胞分化没有显著影响,Th1/Th2比例增加(P<0.05);茶碱可使IL-4和IL-5的生成量显著降低,IFN-γ的生成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茶碱可调节原始T淋巴细胞分化并可能由此而发挥其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茶碱 TH1细胞 TH2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诱导痰炎性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聂汉祥 杨炯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625-627,共3页
目的:观察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Eos)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COPD患者作肺功能检测,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患者为PCOPD组,阴性患者为NCOPD组,分别采用瑞氏染色及荧光免疫法检... 目的:观察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患者诱导痰中嗜酸细胞(Eos)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COPD患者作肺功能检测,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患者为PCOPD组,阴性患者为NCOPD组,分别采用瑞氏染色及荧光免疫法检测高渗盐水诱导痰中细胞计数和ECP水平。选择2 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1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86例COPD患者中有11例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阳性率为12 .8% ;PCOPD组患者诱导痰中Eos数量和ECP水平显著高于NCOPD组和健康组(P<0 .0 1) ;但显著低于支气管哮喘患者(P<0 .0 1)。结论:检测诱导痰Eos和ECP水平有助于鉴别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的COPD与支气管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诊断 痰/细胞学 嗜酸细胞 血蛋白质类/分析
下载PDF
完全控制支气管哮喘患者用药情况及其对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刘琳琳 杨巧玉 +4 位作者 何青 聂汉祥 黄毅 丁续红 胡苏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3818-3821,共4页
目的了解完全控制哮喘患者的用药情况,并探讨不同用药情况对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3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或治疗后出院的501例完全控制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情况,以单纯采用吸入药... 目的了解完全控制哮喘患者的用药情况,并探讨不同用药情况对哮喘急性发作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3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就诊或治疗后出院的501例完全控制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情况,以单纯采用吸入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吸入治疗组,以联合采用15服药物和吸入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为联合治疗组。入组后两组患者均维持达到完全控制时的治疗方案,随访24周。记录患者随访期间的临床表现、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得分、肺功能以及因哮喘急性发作退出试验的病例数、存在1次及以上急性发作的病例数、累计急性发作次数。结果共有371例患者按要求完成了24周随访,吸入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为208例(占56.1%)和163例(占43.9%)。两组完成24周随访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及FEV,改善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5%一75%用力肺活量时呼吸流速(FEF25%~75%)占预计值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3例联合采用口服药物和吸入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中,131例(占80.4%)的口服药物为茶碱缓释片,124例(占76.1%)为吸入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未获得完全控制者。吸入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因哮喘急性发作退出试验的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24周随访的患者中,急性发作次数≥1次的病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计急性发作次数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药物疗法仍然是目前控制哮喘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单纯采用吸入疗法无法达到完全控制的患者,可适当联合采用口服药物进行治疗,茶碱缓释片是目前常用的口服治疗哮喘药物。与单纯采用吸入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相比,联合采用口服药物和吸入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水平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抗哮喘药 急性发作
下载PDF
NKT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何青 聂汉祥 +1 位作者 杨巧玉 刘琳琳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5-539,共5页
NK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是2种有效的免疫调节细胞,能独立调节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NK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调节:活化的NKT细胞通过影响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依赖IL-2信号机制等作用促进调节性T细... NK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是2种有效的免疫调节细胞,能独立调节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反应。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NK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调节:活化的NKT细胞通过影响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依赖IL-2信号机制等作用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调节性T细胞通过细胞接触、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等方式抑制NKT细胞的增殖、细胞因子释放和细胞毒活性等,两者相互协同调控机体的免疫应答。本文就NK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免疫调节
下载PDF
iNKT细胞对哮喘小鼠肺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和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千慧 郭旭雪 +7 位作者 邓霓姗 陈硕 何青 杨巧玉 王爱玲 丁续红 余红缨 聂汉祥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9-544,共6页
目的:观察iNKT细胞对哮喘小鼠肺树突状细胞(LDCs)表面分子和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24只野生型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过继转移组,每组8只; 12只CD1d^(-/-)-BALB/c小鼠随机分为CD1d^(-/-)对照组和CD1d^(-... 目的:观察iNKT细胞对哮喘小鼠肺树突状细胞(LDCs)表面分子和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24只野生型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和过继转移组,每组8只; 12只CD1d^(-/-)-BALB/c小鼠随机分为CD1d^(-/-)对照组和CD1d^(-/-)哮喘组,每组6只。哮喘组、过继转移组和CD1d^(-/-)哮喘组小鼠以卵清白蛋白致敏和激发,正常对照组和CD1d^(-/-)对照组以等量PBS替代,其中过继转移组在第1次激发前1 h给予iNKT细胞尾静脉注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LDCs及表面分子MHCⅡ、CD80、CD86和CD40的表达水平; ELISA法检测LDCs体外培养上清液IL-12p70、IL-6、TNF-α和IL-10水平。结果:过继转移组小鼠LDCs数量和MHCⅡ、CD40、CD80、CD86表达水平及LDCs体外培养上清液IL-12p70、IL-6、TNF-α水平明显高于哮喘组(P<0. 05或P<0. 01); CD1d^(-/-)哮喘组小鼠LDCs数量和MHCⅡ、CD40、CD80、CD86表达水平及LDCs体外培养上清液IL-12p70、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哮喘组(P<0. 05或P<0. 01),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CD1d^(-/-)对照组(P<0. 05或P<0. 01)。结论:iNKT细胞可以增强哮喘小鼠LDCs表面分子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 肺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Treg细胞和Th17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1
作者 陈硕 聂汉祥 刘琳琳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1899-1903,共5页
CD4+T淋巴细胞是一类在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它在激活后可分化为辅助性T细胞1(Thelpercells,Th细胞)、Th2细胞、辅助性滤泡T细胞(Follicular The lpercells)、Thl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Treg细胞).
关键词 TH17细胞 TREG细胞 CD4+T淋巴细胞 辅助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TH2细胞 免疫反应 TH细胞
下载PDF
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吸入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1
12
作者 何青 杨巧玉 聂汉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4期139-145,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4年11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研究对象为稳定期中重度... 目的:系统评价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4年11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研究对象为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为观察组,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 5.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RCT的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78例,其中观察组447例,对照组431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W MD =8.86,95%CI:6.64~11.08,P 〈0.0000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W MD =7.77,95%CI:5.31~10.24,P〈0.00001)、动脉血氧分压(PaO2)(W MD =9.97,95%CI:7.08~12.86,P〈0.00001)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W MD=7.69,95%CI:5.67~9.71,P〈0.00001)改变较对照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临床症状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以更显著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及动脉血气。但鉴于原始研究的质量均不高,且样本量少,故需要更多方法科学规范的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美特罗替卡松 噻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茶碱缓释片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哮喘急性加重135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余红缨 叶玲 聂汉祥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14-916,共3页
目的观察茶碱缓释片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SFC)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哮喘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茶碱缓释片200mg,bid;吸入SFC50/250μg,bid;对照组吸入SFC50/250μg,bid。均治疗24周,记录治疗期间至少1次以... 目的观察茶碱缓释片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SFC)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哮喘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茶碱缓释片200mg,bid;吸入SFC50/250μg,bid;对照组吸入SFC50/250μg,bid。均治疗24周,记录治疗期间至少1次以上急性加重病例数、治疗结束时完全控制病例数和治疗前后患者肺功能。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35和130例完成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至少1次以上急性加重分别为40例和6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最大中期呼气流量(FEF25%-75%)占预计值比例分别为(66.9±18.8)%和(57.4±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茶碱缓释片联合SFC能更好地控制哮喘急性加重,改善小气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碱缓释片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 哮喘 小气道功能
下载PDF
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亚胺培南治疗后继发二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小军 丁续红 +1 位作者 胡苏萍 聂汉祥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766-769,共4页
目的:分析亚胺培南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记录重度COPD经亚胺培南治疗3d以上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与二重感染的关系。结果:1年半观察期内在呼吸重症监护室入选51例患者,亚胺培南治疗后,88.2%的患... 目的:分析亚胺培南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记录重度COPD经亚胺培南治疗3d以上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与二重感染的关系。结果:1年半观察期内在呼吸重症监护室入选51例患者,亚胺培南治疗后,88.2%的患者病情明显改善。39例具有确切细菌学结果的患者中二重感染发生率为30.8%。二重感染的发生与血pH值(OR=0.004,P=0.48)、先前用过头孢菌素(OR=24.314,P=0.019)以及亚胺培南疗程(OR=2.473,P=0.013)有关。结论:酸中毒、先前用过头孢菌素以及亚胺培南疗程长均增加重度COPD住院患者二重感染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重感染 亚胺培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完全控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气道高反应性测定 被引量:15
15
作者 袁竹青 胡苏萍 聂汉祥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检测完全控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1例完全控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测定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选择30名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和15名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结果71例完全控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 目的检测完全控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1例完全控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测定肺功能和气道反应性。选择30名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和15名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结果71例完全控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49例(84.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9例(15.5%)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完全控制哮喘组和哮喘组患者FEV1占预计值%和FEV1/FVC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全控制哮喘组和健康对照组受试对象FEV1占预计值%和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控制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多数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测定患者气道反应性有助于指导哮喘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高反应性 肺功能
下载PDF
硫酸脑苷酯负载的CD1d四聚体检测小鼠Ⅱ型NKT细胞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固琴 聂汉祥 +1 位作者 杨炯 余红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96-698,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小鼠Ⅱ型NKT细胞的方法。方法:将硫酸脑苷酯(sulfatide)与生物素连接的CD1d单体按摩尔比3∶1混合室温静置过夜,之后加入PE标记的链酶亲和素,室温孵育4 h制成sulfatide/CD1d四聚体。然后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正常小...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小鼠Ⅱ型NKT细胞的方法。方法:将硫酸脑苷酯(sulfatide)与生物素连接的CD1d单体按摩尔比3∶1混合室温静置过夜,之后加入PE标记的链酶亲和素,室温孵育4 h制成sulfatide/CD1d四聚体。然后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正常小鼠脾脏及肺脏单个核细胞中Ⅱ型NKT细胞的百分比(TCR-β+sulfatide/CDld四聚体+),以及小鼠脾细胞经sulfatide刺激后单个核细胞中的Ⅱ型NKT细胞的百分比。结果:正常小鼠脾脏及肺脏单个核细胞中Ⅱ型NK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0.875±0.096)%和(1.175±0.263)%;小鼠脾细胞经sulfatide刺激后的Ⅱ型NKT细胞的比例为(2.75±0.603)%,与正常相比明显增加(P<0.01)。结论:硫酸脑苷酯负载的CDld四聚体是检测小鼠Ⅱ型NKT细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d四聚体 Ⅱ型NKT细胞 硫酸脑苷酯
下载PDF
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尿白三烯E_4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海玲 胡苏萍 +1 位作者 聂汉祥 张固琴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2期119-122,36,共5页
目的探讨白三烯E_4在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nonary disease,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孟鲁司特组及常规治疗组各30例,取30例... 目的探讨白三烯E_4在中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nonary disease,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孟鲁司特组及常规治疗组各30例,取30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组。观察3个月治疗前后各组尿白三烯E_4(uLTE_4)水平、肺功能(PFT)、短效β_2受体激动剂使用剂量、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L)评分变化。同时研究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_1)与uLTE_4、HRQL评分相关性。结果孟鲁司特组治疗后肺功能参数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_1)、1秒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均<0.05),HRQL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1),β_2受体激动剂使用剂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治疗后孟鲁司特组uLTE_4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uLTE_4水平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V_1与uLTE_4,HRQL评分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67、-0.73,P<0.05)。结论白三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检测尿液LTE_4水平对于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体内白三烯水平,以及评价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孟鲁司特长期使用可改善中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肺功能及减少β_2受体激动剂使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白三烯E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孟鲁司特
下载PDF
血清HMGB1水平评价哮喘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的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固琴 杨炯 +2 位作者 李平 聂汉祥 赵杨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5期890-892,共3页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患者严重程度及控制水平的关系。方法检测49例初诊哮喘患者(间歇/轻度20例、中度15例、重度14例)血清HMGB1的水平,并与36例完全控制哮喘组患者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间歇发作/轻度持续组,中度持续组与... 目的观察哮喘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患者严重程度及控制水平的关系。方法检测49例初诊哮喘患者(间歇/轻度20例、中度15例、重度14例)血清HMGB1的水平,并与36例完全控制哮喘组患者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间歇发作/轻度持续组,中度持续组与重度持续组哮喘患者血清HMGB1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完全控制哮喘组血清HMGB1水平显著低于初诊哮喘患者,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血清HMGB1水平可以反应哮喘的严重程度和指导哮喘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 哮喘 炎症
下载PDF
五年制本科生诊断学双语教学探讨 被引量:13
19
作者 丁续红 吴小军 +3 位作者 聂汉祥 张纯荣 张宝珍 杨炯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5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探索适合于在未开设医学专业英语的五年制本科生中实行的诊断学双语教学模式。方法2 0 0 1级本科生189名分甲、乙两班,甲班实行双语教学,乙班作为对照采用中文教学,授课完毕后问卷调查。结果甲班赞成双语教学者明显多于乙班(p =0 .0... 目的探索适合于在未开设医学专业英语的五年制本科生中实行的诊断学双语教学模式。方法2 0 0 1级本科生189名分甲、乙两班,甲班实行双语教学,乙班作为对照采用中文教学,授课完毕后问卷调查。结果甲班赞成双语教学者明显多于乙班(p =0 .0 0 1)。甲、乙两班选择以“英文多媒体课件,全英文讲授,重点内容中文解释”形式授课的比例最高,分别为6 0 .5 %和4 0 .0 % ,且甲班显著高于乙班(p =0 .0 16 )。在双语教学量的选择上,甲班5 1.2 %、乙班5 5 .6 %的学生选择“10 %~5 0 %”之间。一半以上学生并不赞成分班。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对待双语教学的态度是影响双语教学的主要因素。结论双语教学本身能提高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同程度。在未开设医学专业英语的院校,双语教学量占一门课程的比重以5 0 %左右为宜,授课形式应尽量采取“英文多媒体课件,全英文讲授,重点内容中文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模式 诊断学 医学专业英语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巧玉 聂汉祥 何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2期144-148,152,共6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命质量及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改善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中关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 目的系统性评价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命质量及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改善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中关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10月1日。同时手工检索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8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显著改善[SMD=0.83,95%CI:0.49~1.16,P<0.00001]、呼吸困难减轻[SMD=-2.34,95%CI:-3.15^-1.53,P<0.0001]、6 min步行距离增加[SMD=0.33,95%CI:0.17~0.49,P<0.0001]、生命质量提高[SMD=-1.89,95%CI:-2.3^-1.48,P<0.0001],急性加重患者的门诊和住院次数减少。结论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FEV1,增加6 min步行距离,改善生命质量、减轻呼吸困难,减少急性加重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