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鹃叶山茶形态分化特性研究
1
作者 徐剑 聂瑞敏 +1 位作者 耿芳 陈龙清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80,共9页
为探究杜鹃叶山茶生长发育规律,明确其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以杜鹃叶山茶为研究材料,采用拍摄记录、形态指标测定和石蜡切片法,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外部形态指标和内部花器官分化进行观察,并对其生长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杜... 为探究杜鹃叶山茶生长发育规律,明确其花芽分化过程中的关键阶段,以杜鹃叶山茶为研究材料,采用拍摄记录、形态指标测定和石蜡切片法,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外部形态指标和内部花器官分化进行观察,并对其生长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杜鹃叶山茶自10月起叶芽萌发,进入营养生长阶段,在次年4月转变为生殖生长阶段,直至7月完成第一轮开花。基于石蜡切片结果可将花芽分化过程分为未分化阶段、花原基分化阶段、萼片原基分化阶段、花瓣原基分化阶段、雄蕊原基分化阶段、雌蕊原基分化阶段、花药形成阶段和完全分化阶段,自花芽形成开始至花芽分化完需30~45 d,具有持续开花的特性。研究表明,在杜鹃叶山茶整个生长发育周期中,各项形态指标呈现出不同的生长趋势,且各形态指标与环境因素之间既相互作用又相互独立,共同促进杜鹃叶山茶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叶山茶 生长周期 花芽分化 形态指标
下载PDF
新型青蒿素衍生物SM1044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刘静静 费爱梅 +4 位作者 聂瑞敏 王瑾 李英 王振义 糜坚青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607-611,共5页
本研究探讨新型水溶性青蒿素衍生物SM1044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M2b细胞株Kasumi-1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观察SM1044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Annexin-Ⅴ/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PI单标记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 本研究探讨新型水溶性青蒿素衍生物SM1044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M2b细胞株Kasumi-1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机制。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法观察SM1044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Annexin-Ⅴ/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PI单标记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加药处理后Kasumi-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3、PARP以及融合蛋白AML1-ETO的变化。结果显示:青蒿素衍生物SM1044可抑制Kasumi-1细胞的增殖,其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1μmol/L SM1044作用24小时,生长抑制率达到50%,48小时的IC50值为0.17±0.067μmol/L;SM1044通过Caspase依赖的途径诱导Kasumi-1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细胞周期测定显示,SM1044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5μmol/LSM1044作用24小时使G0/G1期细胞由(58.33±4.46)%上升为(71.75±2.24)%;Western blot测定显示SM1044促使凋亡相关蛋白cCaspase 3(cleaved Caspase 3)、cPARP(cleaved PARP)表达水平增加,同时融合蛋白AML1-ETO表达降低。结论 :SM1044可有效抑制Kasumi-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该过程与cCaspase 3、cPARP蛋白的表达上调有关。SM1044还能阻滞细胞周期,将Kasumi-1细胞阻滞在G0/G1期;同时SM1044能明显引起融合蛋白AML1-ETO的表达降低,可作为SM1044作用的胞内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衍生物 SM1044 KASUMI-1细胞 AML1-ETO融合蛋白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地西他滨抗套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eko-1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耿梅 费爱梅 +3 位作者 刘静静 聂瑞敏 王瑾 糜坚青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1-166,共6页
背景与目的: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是一种难治性的恶性肿瘤,预后差。地西他滨对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及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治疗临床上已达成共识,但是目前鲜有地西他滨对MCL作用的报道。本文探讨地西他滨抗MCL细胞... 背景与目的: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是一种难治性的恶性肿瘤,预后差。地西他滨对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及难治性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治疗临床上已达成共识,但是目前鲜有地西他滨对MCL作用的报道。本文探讨地西他滨抗MCL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以MCL细胞株Jeko-1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地西他滨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双重染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DiOC6(3)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Jeko-1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丢失,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及凋亡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用亚硫酸氢盐测序(bisulfate sequencing PCR,BSP)技术检测地西他滨作用Jeko-1细胞前后PCDH8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水平变化。结果:地西他滨能有效抑制Jeko-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凋亡率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增加,并引起MCL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丢失,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caspase 3、caspase 9表达水平增加。本研究另发现Jeko-1细胞中PCDH8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率为76.67%,经过0.5μmol/L低浓度的地西他滨处理72 h后,其甲基化率下降至48.33%。结论:地西他滨在对MCL细胞的作用中,高浓度时起到细胞毒作用,低浓度时则具有去甲基化作用,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地西他滨 凋亡 线粒体途径 去甲基化
下载PDF
初治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欠佳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陈颖 王瑾 +2 位作者 刘元昉 张佼佼 聂瑞敏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13期1998-1999,共2页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网状内皮系统破坏血小板过多从而造成血小板(PLT)减少。目前,对于初治ITP的治疗,首选使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产生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导致网状内皮系统破坏血小板过多从而造成血小板(PLT)减少。目前,对于初治ITP的治疗,首选使用糖皮质激素,若有严重的出血症状可同时加用大剂量人体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甚至免疫抑制剂如长春新碱等治疗,但发现我院对初治疗效欠佳。选取初发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激素 规范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聂瑞敏 崔雯 +3 位作者 王学锋 奚晓东 糜坚青 王瑾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3期184-188,共5页
目的:分析三氧化二砷(ATO)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TO(0、0.25、0.5、1、1.5、2、2.5、5和10μmol/L)孵育富血小板血浆(PRP)0、3、15、30、45和60 min,在2 mg/L胶原或2μmol/L腺苷二磷酸(ADP)刺激下,检测血小板聚集... 目的:分析三氧化二砷(ATO)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TO(0、0.25、0.5、1、1.5、2、2.5、5和10μmol/L)孵育富血小板血浆(PRP)0、3、15、30、45和60 min,在2 mg/L胶原或2μmol/L腺苷二磷酸(ADP)刺激下,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在刺激剂为2 mg/L胶原时,ATO(≥5μmol/L)孵育PRP 60 min,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在相应的时间梯度实验中,ATO浓度从5μmol/L上升到10μmol/L,抑制血小板聚集所需要的孵育时间从45 min下降到30 min,ATO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浓度(r=-0.902,P=0.001)和时间(r=-0.964,P=0.002;r=-0.910,P=0.032)依赖性;在刺激剂为2μmol/L ADP时,ATO(≥2μmol/L)孵育PRP 60 min,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在相应的时间梯度实验中,ATO浓度从5μmol/L上升到10μmol/L,抑制血小板聚集所需要的孵育时间从45 min下降到15 min,ATO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亦具有浓度(r=-0.815,P=0.007)和时间(r=-0.921,P=0.009;r=-0.963,P=0.009)依赖性。结论:低浓度的ATO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没有明显的作用,但是高浓度ATO(≥2μmol/L)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并且该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血小板 聚集功能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原文传递
血红蛋白在三氧化二砷抑制血小板聚集中的功能研究
6
作者 崔雯 聂瑞敏 +2 位作者 王瑾 奚晓东 糜坚青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检测血红蛋白与砷的结合,分析血红蛋白在三氧化二砷(ATO)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中发挥的作用。方法:电喷雾质谱(ESI-MS)检测血红蛋白与氨基氧化苯胂酸(PAPAO)的结合。在2 mg/L胶原或2μmol/L腺苷二磷酸(ADP)刺激下,比较经10μmol/L AT... 目的:检测血红蛋白与砷的结合,分析血红蛋白在三氧化二砷(ATO)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中发挥的作用。方法:电喷雾质谱(ESI-MS)检测血红蛋白与氨基氧化苯胂酸(PAPAO)的结合。在2 mg/L胶原或2μmol/L腺苷二磷酸(ADP)刺激下,比较经10μmol/L ATO处理后,富血小板血浆(PRP)和全血血小板聚集的差异。PRP中加入0、40、60、80、100、120 g/L的血红蛋白经10μmol/L的ATO处理后,检测血小板聚集。结果:血红蛋白β链可与一分子有机砷PAPAO结合,并脱去一分子水。ATO处理PRP以及全血,两者血小板聚集均受到显著抑制,但是对PRP血小板聚集的抑制更加明显。在刺激剂为2 mg/L胶原时,血红蛋白≥80 g/L可逆转ATO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r=0.956,P=0.003);同样的,在刺激剂为2μmol/L ADP时,血红蛋白≥80 g/L可逆转ATO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r=0.940,P=0.005)。结论:在体外血红蛋白通过与砷结合,能够削弱ATO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血红蛋白在ATO抑制血小板聚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血小板 聚集功能 血红蛋白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