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中市中心血站献血人群HBV、HCV、HIV和TP感染情况分析
1
作者 颜翼 刘永娟 +2 位作者 聂蒲芳 冯丽娟 杨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188-1190,1194,共4页
【目的】探讨汉中市中心血站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方法】对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汉中市1120名的献血人群行HBV、HCV、HIV和TP检测。分析HBV、HCV、HIV和T... 【目的】探讨汉中市中心血站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方法】对2019年2月至2022年10月汉中市1120名的献血人群行HBV、HCV、HIV和TP检测。分析HBV、HCV、HIV和TP检测结果及人口学特征。【结果】HBV、HCV、HIV和TP检测结果显示,HBsAg阳性占比最高,阳性率为16.07%(180/1120),其次为TP,阳性率为10.71%(120/1120),HCV阳性率为3.57%(40/1120),未见HIV感染。男性HBV、HCV和TP感染占比均高于女性(P<0.05);本科及以上HBV、HCV和TP感染占比低于本科以下(P<0.05)。HBV、HCV和TP感染在不同血型、不同年龄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O型血在HBV、HCV的感染中占比最高,AB型血在TP的感染中占比最高;30~<40岁的人群HBV、TP感染占比最高,50~<60人群HCV感染占比最高。【结论】汉中市中心血站献血人群HBV、HCV、TP感染风险较高,以HBsAg阳性为主,男性、本科以下HBV、HCV和TP感染占比较高,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加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血者 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HIV感染
下载PDF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在血型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杨柳 徐强 +3 位作者 王志宏 余辉 聂蒲芳 马宜兴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300-1301,共2页
目的分析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在血型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自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本站自愿无偿献血者标本80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标本分别采用传统手工检测血型和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血型。对比手工试管法与纸板法、全自动血型分析仪... 目的分析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在血型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自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在本站自愿无偿献血者标本80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标本分别采用传统手工检测血型和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血型。对比手工试管法与纸板法、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献血者标本血型检测结果,并分析其一致性,对比三种检测方法耗时、首次检测成功率及首次检测失败原因构成。结果(1)手工试管法共计检出A型血280例,B型血220例,AB型血120例,O型血180例,手工纸板法检出A型血280例,B型血220例,AB型血120例,O型血180例,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出A型血280例,B型血220例,AB型血120例,O型血180例,三种检测方法检测血型类型构成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一组标本平均耗时明显低于手工纸板法和手工试管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工试管法和手工纸板法平均检测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种血型检测方法首次检测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检测失败环节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自动血型分析仪检测血型耗时短、效率高、人为干扰因素少,适合大量血型筛选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检测 全自动血型分析仪 手工试管法 手工纸板法 检测效率
下载PDF
汉中市2012—2016年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 被引量:2
3
作者 聂蒲芳 王志宏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10期113-114,共2页
目的分析2012—2016年汉中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汉中市2012—2016年无偿献血者进行抗-HIV初筛试验及确认试验。结果 2012—2016年汉中市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阳性率为0.087%,确认阳性率为... 目的分析2012—2016年汉中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为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汉中市2012—2016年无偿献血者进行抗-HIV初筛试验及确认试验。结果 2012—2016年汉中市无偿献血者抗-HIV初筛阳性率为0.087%,确认阳性率为0.017%。结论汉中市无偿献血者HIV感染流行趋势处于低流行平稳趋势,并有逐年缓慢下降倾向,有较明显的性别、年龄和职业构成差异,为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应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采供血机构在献血征询招募时,应充分考虑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与特征,调整招募策略,并尽可能选择更安全的血液检测试剂与方法,进一步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HIV 血液检测
下载PDF
核酸与ELISA检测联合应用于血液筛查的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聂蒲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5期103-104,107,共3页
目的分析核酸与ELISA方法联合检测汉中地区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的结果,评估核酸检测技术(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使用ELISA检测对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汉中地区无偿献血者的80 869份标本进行检测,检... 目的分析核酸与ELISA方法联合检测汉中地区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的结果,评估核酸检测技术(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使用ELISA检测对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汉中地区无偿献血者的80 869份标本进行检测,检测出的阴性标本用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80 869份血液标本中,1 859份标本ELISA法检测结果为阳性,不合格率为2.30%;79 010份标本ELISA法检测结果为阴性,对其进行核酸检测,有反应性的标本103份,其中,HBV-DNA阳性标本100份,阳性率为0.13%;检出HCV-RNA阳性标本3份,阳性率为0.004%;未检出HIV-RNA阳性标本。结论 NAT能在ELISA检测阴性的献血者标本中筛查到有反应性的标本,有效缩短血液病毒的"窗口期",进一步提高血液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SA检测 核酸检测技术(NAT) 血液筛查 血液安全
下载PDF
汉中地区RhD阴性稀有血型库的运行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聂蒲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2期95-97,共3页
目的了解汉中市Rh D阴性稀有血型库的运行情况,保障稀有血型患者临床医疗和急救用血的安全、足量、及时供给。方法对汉中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进行Rh D阴性血型筛查,建立Rh D阴性稀有血型库。分析汉中市2012—2017年Rh D阴性血使用概况及分... 目的了解汉中市Rh D阴性稀有血型库的运行情况,保障稀有血型患者临床医疗和急救用血的安全、足量、及时供给。方法对汉中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进行Rh D阴性血型筛查,建立Rh D阴性稀有血型库。分析汉中市2012—2017年Rh D阴性血使用概况及分型供血情况,评估稀有血型库运行情况。结果 2012—2017年共向临床医院供应Rh D阴性血液4 196 U,其中全血6 U,洗涤红细胞2 U,悬浮红细胞2 00 U,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1 985 U,单采血小板2 U,冰冻血浆2 001 U;不同年份悬浮红细胞与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使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2017年12月31日汉中市Rh D阴性稀有血型献血者库建档960人,其中A型304人、B型268人、O型312人、AB型76人,建档人员完全可以满足临床用血需求。结论建立以悬浮红细胞为应急、冰冻红细胞库为主力、建档Rh D阴性血献血者库为支持的稀有血型库,加强血液库存管理,不断更新壮大献血者队伍,提倡自体输血,是保障Rh D阴性稀有血型安全、及时、足量供应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血型库 临床供血 运行情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